09.04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Vix是一位加拿大女孩,多年前患了癌症,经过成功治疗,现在已经过去6年半时间了。但是,当她向交往一年的男友坦白这段患癌经历时,万万没想到,男友的第一反应竟是——会传染给我吗?

下面是当时两人的聊天记录。(来源:新浪微博@英国那些事儿)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今时今日,竟然还有人怀疑癌症会传染?看来,一刀哥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癌症到底会不会传染?

截至目前,国际上没有任何科研证据证明,癌症患者能把癌细胞传染给健康个体。

同时,大量统计资料显示,长期与癌症患者接触的医生和护士,他们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常人高。

一篇刊登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网站的论文表明,健康人既不会被癌症患者传染,也不会通过与之亲密接触而被传染。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道理大致如下:

1. 癌细胞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因子。从本质上来看,癌细胞属于正常细胞,只是其生长和分化机制失去了控制。即使癌细胞从一个人体进入另一个人体,也会被后者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摧毁。

2. 只有在器官或组织移植这种罕见的情况下,癌细胞才可能从一个人体进入另一个人体,但同样会被后者的免疫系统所排斥。

3. 之所以移植了有癌症史器官的受体罹患相关癌症的风险会稍有增加,与供体中的癌细胞关联并不大,更多的是与受体服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有关。进行器官或组织移植时,受体会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降低免疫系统对新植入器官或组织的排斥几率,这同时也降低了受体免疫系统防御癌症的能力。

4. 即便在这种罕见的情况下,受体增加的患癌风险也极低。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统计,每10000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只有约2例被传染上癌症。除非万不得已,医生不会使用具有癌症史的供体器官或组织。

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许多有可能导致癌症的细菌和病毒,却具有传染性,包括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幽门螺杆菌等。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研究发现,HPV与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和某些口腔癌、喉癌、颈部癌症有关,而幽门螺杆菌则可能导致特定胃癌。

此外,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肝癌;感染相关疱疹病毒、HIV阳性患者罹患卡波西肉瘤的风险也会增高,卡波西肉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内皮细胞肿瘤……

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任何科研证据证明,癌症患者能把癌细胞传染给健康个体。

如果说谁被某癌症患者传染了,那种几率不仅远低于中彩票,还可能开启一项全新的研究课题。

这种"好事",应该轮不到你。

那么,为什么癌症会呈现"圈子效应"?

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地方的癌症特别高发,某个家族连续有成员患癌……似乎,癌症在呈现一定的"圈子效应",这会不会是传染造成的?

这得从癌症的成因说起。癌症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遗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某个地方的癌症发病率特别高,一般来自环境的影响,当地人口同时受到了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水质变坏、核辐射等。

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产生严重的核泄漏。最初估计受核辐射影响只有不到50个清洁工,但据2006年乌克兰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因为这起核爆炸事件,有250万受害者仍处于医疗监督之下。有专家认为,核泄漏后,当地18岁以下人群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了5-10倍。

至于家族成员连续患癌,既有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影响,也有一部分遗传的作用。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网站的一篇文章显示,约有5%-10%的癌症会遗传。遗传性癌症和非遗传性癌症的大致区别如下:

  1. 患癌年龄通常低于人群整体患癌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2. 家族中父系或母系倾向于出现某类或相关类型的癌症;
  3. 癌症出现的部位不止一处。

哪些癌症会遗传?

据MD安德森癌症中心网站文章所述,目前已知有数种遗传性综合征会大大增加某类癌症的患病风险。医学界也已经了解数种增加某类癌症患病风险的基因突变,但尚没有确定所有癌症的遗传学病因。

1.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有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出现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更高,而遗传有该基因突变的男性出现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

另外,在一些家族中,出现胰腺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种类癌症的几率也更高。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2. Cowden综合征

Cowden综合征的特点是多发的肿瘤样生长病灶,且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增加。大部分Cowden综合征的患者都会出现非癌性的小灶病变或错构瘤,常见于皮肤和粘膜,也有可能出现在肠道或脑内。Cowden综合征的患者出现乳腺、子宫和甲状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风险较高。

Cowden综合征还与PTEN基因突变有关。

3. 林奇(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林奇综合征的特点是早期出现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其他结肠外肿瘤。林奇综合征的病因是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或PMS2)的DNA突变。另外一种Muir Torre综合征与某些皮肤肿瘤的患病风险增高有关。还有一种为Turcot综合征,与某些脑瘤相关(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不同)。

4.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FAP是一种癌症易感性综合征,患者胃肠道内(多在结肠和直肠,但也会出现在胃和小肠)会布满数百甚至数千个癌前息肉(腺瘤)。

衰减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FAP)的严重性低于FAP,与结肠癌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但结肠息肉较少。Gardner综合征与FAP的息肉数量相似,但还与骨瘤(骨良性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硬纤维瘤)相关。

另外一种为Turcot综合征,与某些脑肿瘤相关(与林奇综合征不同)。FAP的所有类型都与APC基因突变相关。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5. Li-Fraumeni综合征(LFS)

LFS是一类罕见遗传病,特点是多种癌症患病风险的升高,包括软组织肉瘤(脂肪、肌肉、神经、关节、血管、骨或深层皮肤的肿瘤),乳腺癌,白血病,肺癌,脑瘤,肾上腺癌等。大多数LFS患者都有TP53基因突变。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6. VonHippel-Lindau综合征(VHL)(小脑视网膜血管瘤病)

VHL是一种多系统疾病,特点是血管异常生长(血管母细胞瘤或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可能会出现在视网膜、脑内某些区域、脊髓和神经系统其他部位。其他类型的肿瘤可能出现在肾上腺、肾和胰腺。

VHL患者出现某些癌症的风险也会升高,尤其是肾癌。几乎所有的VHL患者都会被检出有VHL基因突变。

7.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

MEN因患者易出现内分泌腺肿瘤而得名。内分泌系统由腺体组成,可分泌激素至血液系统,以控制身体内很多的生理活动进程。MEN主要影响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胰腺。

目前有两类MEN,即I型和II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

别戴有色眼镜看癌症患者

了解了癌症的发病原因,我们应该知道,癌症有较低可能被遗传,但不会被传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出于不必要的担心,让癌症患者感受到被特别对待。

她向男友坦白自己的患癌经历,对方第一反应竟是……

首先,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癌症正越来越普遍。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发布的最新数据,以85岁的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中患癌的几率为36%。人人都可能患癌,所以,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待。

此外,癌症并非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接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早中期的癌症完全缓解率(或者说临床治愈率)并不低;即使是晚期的癌症,也有一定几率达到5年以上生存。卫健委官网曾经报道,在美国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大部分癌症5年生存率都达到80%以上。

就像文章提到的加拿大女孩Vix,她已经战胜癌症6年多,复发的几率甚至会比普通人更低,她已经不是癌症患者,她就是一个健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