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稻盛和夫:创新,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灵感的升华

稻盛和夫:创新,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灵感的升华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别人以为我们永远都别想完成的事。

——稻盛和夫

1

时时创新

若要创新,今天必须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要比今天更向前迈近一步。运用创造力好好思考,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不管这件事是多么微不足道。

重大的科技发展并非起步于复杂的技术或是震撼性的发明。要时时努力改进现有的科技,假以时日,必有重大收获

尽量想出些创新的点子,使每个人都来参与改良的计划。即使是如清扫办公室这么简单的工作,也可以经由创造性的思考和实验来获得改进。思辨能力、创造性和不断的实验就是每一门科学的根基

把创新当成终身的习惯

2

领导者,有创意一点

领导者能时时都要有创意,并激发员工去想一些新点子。

除非领导者时常带给大家新观念以及新的刺激,否则团队难以进步和发展。要是领导者安于现状,员工也会变得苟安,这样就会退步。假如你的领导者是这种人,那么,对团队而言真是悲剧。

意识或潜意识专注到某个程度,就可从中产生创意。创意不是浅薄的随意思考,不要以为灵感是刹那问涌现的,其实在你心中,它早已酝酿很久了。

有创意的心追随的是长远理想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领导者一定要从深刻的思考、困苦和折磨中获得一些创新的想法。

3

简化思考

经理人平时就不断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但如果到了最高主管都知道的时候,问题往往已经变得异常复杂。

因此,高层主管必须分析问题之所在,并找出解决之道。然而,此时问题通常已错综难解,似乎难以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若是面对问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状态来思考,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我们要像解开绳索般先找到起点,然后回头想想,它是如何纠结在一起的。一次追踪一个问题,直到我们了解了为何问题会变得如此复杂为止。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通常很简单,一旦了解了当初的情形,就能找到解决之道。然而,人们往往只是一个劲地抱怨问题复杂难解,使得这个结打得越来越紧,终致无法解开。

因此,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常常刻意把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就如研发工作那样,管理也要培养从繁复的现象中找到事情本质的能力

4

使能量爆发出来

除非我们不断地在新的领域中挑战自我,否则企业和社会的未来将一片黯淡。

不管我们谈论的是科技的发展还是市场营销,在新的领域中自我挑战都非易事。这意味着:在我们面前将出现前所未有的阻碍;我们可能会陷入想象不到的泥淖,若要从中脱险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常告诉别人,要成就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事,一定要有某种狂热——你的热情应该持续燃烧

热情就是一个人向难以超越的阻碍挑战所需的能量,炽热的心、超强的意志力、决心和毅力都是破除阻碍的能量之源。要征服这种挑战,能量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再加上一点狂热就可以使能量充沛十足。

要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得聚集能量,使潜力得以在瞬间爆发,驱使我们迈向成功

5

提升精神层面

广中平佑博士(Dr.Heisuke Hironaka)是闻名全球的数学家,他凭借提高方程式的次元,轻易地解决了许多难题。他说,复杂的现象往往是由简单的事实反映出来的

要了解这一点,试想以下情况:假如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从各个方向出现庞大的车潮一定会拥塞不堪。只要把平面立体化、把车道层层架高,所有的车子就可以通行无阻,不必在经过红绿灯时减速或停下。

如果你从高处俯瞰,看到的只是平面的二维空间,实际上车辆却可以从四面八方疾驰而来。它们通过交会点,互相交错却不会碰撞成一团。

有时,人生和社会看来似乎复杂得令人绝望。这世间有着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比方说和同事、亲戚、朋友等的关系,我们常会觉得这些关系复杂难解。

但这个人生现象其实只是由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反映出来的——也就是我们的心。

企业正如科学,我们常会困于其中迷宫般难解的现象,其实只要从更高的精神层面来看,一切就了然于胸了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必须先提高心灵的层次,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形势。

6

面对困难

有创新精神的先锋,就是愿意用谦卑的心和信念去面对困难的人

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逃避。反之,要勇敢面对。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相当强的警戒心。不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你一定要下决心完成任务,同时,不可让先入为主的观念模糊了你的视线。你必须睁大眼睛从各个角度来看待形势,要是你有一点偏见或是自私的想法,就会永远偏离真相。

最后,即使你急着解决问题,也一定要以诚恳和谦卑的态度,明察秋毫地来审视它。若你真的有颗谦卑的心,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本忽视的东西一我称这种启示为“上天的低语”。

你只有谦卑而真诚地请求上苍的帮助,才能获得真正具有创意的灵感。

然而,无论如何,你都要勇敢地面对问题。

7

不要忘本

登山者常常碰到的险境是:在半途中遇到不知从何而降的迷雾,使能见度骤降为零。然而,有经验的登山者还是会想办法先回到他们的“大本营”重新开始,以避免完全迷失。

我想,这种策略也可以应用在创业中,或是进行一项困难的研究计划的时候。

在开创新事业时,你常会觉得像是撞上了一堵墙或总是有无法突破的瓶颈。有时,又会有突发状况让你分神。即使你试着克服这些难题,也会发现在目标和现实之间有一道鸿沟。在超越大大小小的阻碍后,你又惊觉自己已偏离了原来的目标。

也许你正在沾沾自喜、为自己的成就得意,但是说不定最后还是会尝到失败的苦果。

如果你不回到“大本营”一——即你的基本原则和真理,并且再做一些尝试性的决定,那么你就会遇到以上情况。

依照事情本质所做的决定,即使是处于意想不到的境地,都有可能成功。

8

形成真正的创造力

已故的京都大学名誉退休教授田中美知太郎博士(Dr.Mi—chitaro Tanaka)有一次说:“创新和发现的过程属于‘哲学’的领域只有在概念能被合理证明时,才能成为科学。”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田中博士认为,在可用科学解释的一般常识和真正的创造力之间有一道鸿沟。创新和发明就是可以弥补它们之间差距的心智活动。然而,没有一定的普通科学知识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创造力。

伽利略支持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为宇宙中心的理论时,与当时一般的想法大相径庭——那时人们都是“地心说”的忠实拥护者。因为伽利略的理论只是个哲学概念,所以受到打压,但伽利略仍然坚定不移。后来,太阳中心说果然得到证实,并成为被大家所接受的科学。

通往真正的创造力之路,并非由已知的科学知识所累积,而是灵感的升华。这种灵感形成了哲学,在经过证明并为大家所接受之后,终于“变成”了科学。

我们若有勇气否定“常识”和传统的科学知识,真正的创造力就可形成。

9

依靠自己

在开始进行新计划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所选的路。即使是陷入难以预测的困境,我也不妥协。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代表着一种反叛的、追求自由的精神。喜欢反叛的人可能会抗拒父母、社会和权威,依照自己的方式做事。

但是,叛逆者真正的特质就是独立。他们不向多数妥协,或是假装了解他人。独立指的是追求自由,叛逆者不会想去依靠任何人。

由于完全靠自己,叛逆者才能有创造力

。他们把所有的障碍都去除后,就可以朝自己的信仰前行。

没有那种自由,创造力是不可能诞生的。

不管你想在哪个领域求得创新——企业、科学或是艺术,没有自由、反传统的精神,你都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

10

日本式管理

日本式的管理曾一度受到全球的瞩目。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很难了解日本的员工为何如此为公司卖命。因此,很多观察家都下了一个结论:日本一定有某种神奇的管理体系。

不过,他们错了。日本的生产力根植于勤劳至上的传统观念。有些日本企业之所以高人一等的原因就在于:员工都认同这种勤劳的价值观,并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不懈

在富裕中成长的下一代,将是下一波生产力的主要来源,但他们比较注重个人主义。若是个人主义发展过度,使人们不能领会工作的价值,日本企业必定会走向衰退。

若要成功,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完全依靠勤奋的员工和传统价值。我们应该为年轻人阐明公司哲学,和他们分享工作的意义,并向他们提供可以追寻的人生目标

日本企业没有什么神奇的管理体系。尽责的员工最为宝贵,没有什么可以取而代之。

稻盛和夫"谈“创新

①问:你就像是个热心的传道士不断地宣传“创新”,但是就一家刚起步或是小规模的公司而言,没有足够的研发预算,那该怎么办?

答:这就是“创新”之所以占据关键地位的原因。

问:请为我们举个实例,说明应该如何进行创新?

答:京都半导体公司于l959年成立,其核心就是我们现在的高科技陶瓷集团。

一开始,

我们这个团队就采用独特的理念。我们把陶瓷技术运用在半导体、钓鱼竿、陶瓷刀等所有能想得到的东西上。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把陶瓷包装用于集成电路板。当时,利用高科技的陶瓷技术,把线路包裹在薄薄的陶瓷片里,加以碾压并烧合在一起,可说是全新的想法。专家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到了1994年,半导体包装的

营业额已达10亿美元。

后来我又想到,半导体包装的碾压、烧合技术所用的陶瓷烧熔机是否能被更进一步利用?今天,这种陶瓷烧熔机已经被应用在汽车工业等领域,成为被全球所采用的创新而独特的产扩品,并曾在1994年为我们带来超过5000万美元的利润。

②问身为公司的领导者,你如何宣传创新的概念?

答:首先,我要求每一个员工,今天要比昨天更好、明天要胜过今天。这就是日文中的”改善“

(kaizen)。

其次,身为企业领导者,我必须以身作则,展现出创造力,并鼓励其他人跟随。

第三,我特别注意,是不是能坚持每一天都做到上述的努力?一年365天,是否天天都能如此?

最后,在如何让公司成长方面,我避免投机取巧或采用神奇而快速的方法,而是通过不断追求创新的努力促使公司自然发展

③问:你认为,有清晰的远见很重要。但是在创新过程中,进入全新的、没有人到达的境地时,你要如何形成这种远见呢?

答:我会试着专注于这个目标

这份专心的程度已使一切渗入潜意识中,并塑造及刺激我的思考

如果动机强烈欲望炽热,自然可以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不管目前欠缺什么,一定要持续地为梦想努力

当初我们打算筹建京都半导体公司时,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计划、梦想、沉思以及辩论。后来,准备创立DDl时也是一样,今天的DDl已经是原本独霸日本电信事业的NTT的最大劲敌。

在创立DDl时,我们从NTT请来五位很优秀的年轻工程师。每个周末,这五个年轻人都要从东京来京都,在我们公司的客房里讨论如何创立DDl。这一过程一连持续了六个月,直到我们的远见变得清晰具体为止

之后,我才决定大举向前迈进。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那清晰具体的远见总是能带领我们找到脱离困境的路。

因此,我们一点也不焦虑,反而拥有梦想成真的信心。就在1994年3月31日,DDl的税前盈余为5.07亿美元,营业额几乎可以达到l38亿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