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唱革命歌曲 寫革命故事 70歲的女學員為何滿肚子的革命情懷?

唱革命歌曲 寫革命故事 70歲的女學員為何滿肚子的革命情懷?

華農大老年大學有位女學員出了名的喜歡唱紅歌,無論是參加文藝演出還是課堂練習,她的必選曲目一定會是革命歌曲,僅僅是因為興趣愛好嗎?華農大老年大學的校長黎會平向記者道出了背後的故事。

她是童曉晉,今年70歲,是華農大老年大學聲樂班和繪畫班的學員。“童曉晉是辛亥志士羅錦的外孫女、老紅軍夫婦童世光、羅明德的女兒。童曉晉同時具備辛三代、紅二代兩種屬性,在湖北武漢地區這是少見的。”黎會平說,她的父親童世光參加辛亥革命時只有7歲,1923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學,是1926年入黨的老布爾什維克,這在當時的鄂豫邊區和新四軍五師就稱得上是 “大知識分子”了。

1940年端午節,童世光在日、偽、頑犬牙交錯的江漢平原創建天漢抗日根據地時被捕,命懸一線,最後被辛亥志士向巖當天親自從虎口中成功營救出來了。從此,在童世光的臥室裡一直懸掛著向巖那張頭戴瓜皮帽、身著長袍馬褂、手搭黑毛圍巾的照片。

“對於華中農業大學而言,童世光更是有著一重重要的身份。”黎會平說,建國後,童世光是黨派到華農大的第一任負責人,1952年院系調整時,他是華農大的主要組建者。“在學校工作期間,他堅持發揚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勤儉建校的校風。1954年組織全校開展防汛鬥爭,戰勝了洪水對學校的威脅;1955年他主持選定南湖獅子山為華農大校址,帶領師生開展艱苦的建院工作,並於1957年完成了艱鉅的遷校任務,使學校有了一個環境優美、面積寬廣的新校園。”黎會平感慨道,為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培養新中國的農業科技人才和中國的農業發展嘔心瀝血,童世光可謂是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童曉晉身上流淌著的是革命烈士的血,從小到大她都深受感染。她在退休後,歷時5年撰寫《歲月如歌》記錄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同時也紀念外祖父和父母親的養育之恩。“童曉晉和她的丈夫馮文學還將其父的《世紀之光》、其母的《明德惟馨》和《歲月如歌》集結匯編成《我爸我媽和我的故事》,共計70萬字,並已於2016年1月17日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一家三代的革命故事受到廣大讀者好評。”黎會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