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普京為什麼手段如此強硬,不害怕因此爆發戰爭嗎?

我也很絕望351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全面瞭解普京是在什麼情況下就任的俄羅斯總統?就任俄羅斯總統後普京的執政目標是什麼?採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只有如此才能瞭解現在的俄羅斯和普京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總統。

普京~對俄羅斯來說是一位力挽狂瀾的英雄,他是俄羅斯人的希望。

普京1999年底任俄羅斯代總統,2000年3月當選總統,2004年3月再次當選。因俄憲法規定同一人不能擔任總統超過兩個連續任期,2008年到2012年,普京當了四年總理。而他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宮時,普京第三次當選總統。2018年3月18日,普京以76.3%的支持率成功獲得連任,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開始六年任期。也就是說他自1999年底到現在,共連任了四屆。

1999年底,上任之初的普京面對的俄羅斯可以說是千瘡百孔。

當年俄羅斯GDP總量為1959億美元(1990年俄羅斯GDP5168億美元)、人均GDP1300美元;美國是5.98萬億美元;

蘇聯解體後留下來的巨大的公有制遺產,大部分被壟斷寡頭收入囊中,而這些壟斷寡頭在蘇聯時代絕大多數都是官僚或者特權階層;

國內黑幫橫行,許多政府職能已為黑幫接管,治安問題嚴峻;

國內第二次車臣平叛戰爭正在進行中;

1999年,北約東擴首批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國;


普京正是在這風雨飄搖的形勢下成為了俄羅斯的掌門人。

車臣雖然只是處於裡海與黑海之間的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從中亞向歐洲輸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須經過這裡,一旦阻塞,俄羅斯的經濟損失將相當嚴重。

正因如此,普京首先就是以堅決的鐵腕手段平定車臣叛亂,於2000年1月1日俄代總統普京親自駕駛Su-27戰機到北高加索前線犒賞作戰官兵;他下令,哪裡有叛匪就在哪裡消滅,“如果在廁所裡發現匪徒,就直接把他塞進茅坑裡溺死”。

2001年1月22日,俄總統普京宣佈俄軍全面從車臣撤軍,俄軍的作戰將從大量的殲滅叛軍轉為反車臣獨立運動。由1.5萬人組成的第42師和內衛部的一個由6-7千人組成的旅將長期駐守車臣。

經濟上,普京上臺後俄羅斯新發行的盧布,以1:1000的比例替換舊盧布。調整經濟政策,振興經濟。在產權結構上,保持國家的合理控制,反對全盤私有化。在宏觀運行機制方面,強調國家對經濟的調控作用,建立有效財政金融體系。此外,普京還採取斷然行動,打擊官僚資本集團,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以上措施,產生了比較好的效果,俄羅斯經濟出現了好轉的跡象。2017年俄羅斯GDP達到了1.59萬億美元。

在政治方面,普京加強、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橫向上,加強總統權威,拓展權力空間。縱向上,加強中央集權,限制地方分立。普京的這些做法,使俄羅斯政壇出現了難得的穩定局面。兩年來,總統、議會、政府三者關係保持正常,社會趨向和諧。

在外交方面,普京徹底否定了“一邊倒的親西方幻想”,推行與俄羅斯大國地位相適應的全方位外交。普京強調以國家利益為核心,以民族精神為動力,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重振大國地位。普京的外交戰略更多地體現了現實主義的特點,將維護俄羅斯國家利益置於對外政策的首要地位,反對對外政策意識形態化,突出強調軍事安全和推動經濟發展,實行務實外交政策。

他主張“世界多極化”,反對單極世界;積極改善俄羅斯的周邊環境,在敘利亞和伊朗不惜出兵也要遏制美國單獨控制中東和野心;主張建立新型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強調這一過程中應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作用;強化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強調俄羅斯“有足夠的力量”捍衛主權與安全和民族利益;積極融入國際社會,通過合作促進自身利益。可以說,普京外交思維的核心內容就是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實用主義外交和以地緣政治利益為中心的大國均衡外交。

總體來說,2000年執政以來,普京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打擊金融寡頭,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在國際舞臺上恢復了世界性強國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