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陕西日报」袁雷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陕西日报」袁雷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延长权威发布 关注民生动态

「陕西日报」袁雷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当贫困户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还是勤劳致富好。”袁雷平说,“通过政府的扶持,提高脱贫致富的本领,有了技能,只要能吃苦,还怕过不上好日子?”

7月4日,袁雷平又在自家的果园里为果树修枝、除草。村民说,袁雷平现在心思都在他的果园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整天都在果园里摆弄,他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袁雷平是延长县雷赤镇庙良村村民,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母亲和妻子都有慢性病,常年药不离身。“孩子上学也要花钱。”袁雷平说,“靠种地收入太低,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我一个人打工来维持。”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袁雷平喘不过气来。

本来,苹果产业是庙良村的主导产业。袁雷平家有3亩果园,由于他不懂果树管理技术,果园产量低,每年收入还不到5000元。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袁雷平家被确定为贫困户。“政府给我们免费送来了肥料、套袋等,省了我不少钱。”袁雷平说,“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果树管理技术。”

2015年,袁雷平家的果园收入2万多元,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让袁雷平看到了希望,这一年,他又栽植了3亩果树,并把弟弟家的3亩果园也接手管理。

“延长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整合农业、扶贫、人社、教育等培训资源,以果园管理、大棚种植等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现场观摩教学、举办专题轮训等方式,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据庙良村第一书记陈鹏介绍,全县累计培训贫困群众5.3万人次。

“袁雷平积极主动参加县里和市上举办的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只要听说学习果树管理技术,他跑得比兔子都快。”庙良村村委会主任贾俊说,如今,袁雷平是村里有名的果树专家,他不光把自己家的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指导其他村民管理果树。

袁雷平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吃苦耐劳。从疏花、疏果、套袋、去外袋、去内袋到下果,每一道工序他都要亲自过手。2017年,袁雷平家依靠果园实现纯收入3万多元。袁雷平笑嘻嘻地说:“按照去年的价格,今年可实现毛收入7.5万元,除过给弟弟的分红和所有成本,我家的纯收入在4万元以上。”

2017年10月,袁雷平被延长县评为致富能手;2018年4月,他又被延安市评为脱贫之星。荣誉使袁雷平的信心更足了,他说:“我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

据了解,延长县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通过评选先进典型、树立致富模范等方式激励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信心。目前,全县已评选出致富能手319名。“我们坚持扶贫先扶志、帮扶不包办的鲜明导向,强化技术培训,提振致富信心,促使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最终实现生活、思想双脱贫。”雷赤镇党委书记艾鹏说。(陕西日报记者 艾永华)

中共延长县委通讯组

电话:0911—8614641

「陕西日报」袁雷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总编:李国强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