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中的“惶恐灘”名,原是東坡一次耳誤

惶恐灘地處萬安縣城一公里,古有“惶恐灘,閻王灘,十船過灘九船翻,一船已過嚇破膽”之說。是贛江十八灘的最後一個鎖口大險灘,和長江三峽、黃河三門峽並列為歷史上聞名的三大險灘。

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中的“惶恐灘”名,原是東坡一次耳誤

惶恐灘先後被稱為灣弓灘、南門灘、黃公攤。為什麼最後被稱為“惶恐灘”?有一傳說是這裡原有一個叫王鞏的強盜,在灘頭殺人越貨,人們一到灘頭就提心吊膽,膽戰心驚,一講到黃公灘就想到王鞏,一想到王鞏就感到惶恐,乾脆把這個灘叫做惶恐灘。后王鞏被官兵剿滅,人們過灘時,再也不怕了,就仍然叫它黃公灘。

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中的“惶恐灘”名,原是東坡一次耳誤

北宋紹聖元年八月,蘇東坡貶惠州,經贛江去嶺南,逆水而上,來到萬安,和兒子蘇過一起過灘,當他們乘舟來到灘頭,只見激流奔暴,暗礁險惡,濁浪排空,聲如雷鳴,問船家此為何灘,船家告訴他腳下就是黃公灘。

蘇東坡也許是心有所思,把“黃公灘”聽成“惶恐灘”,頓時觸景生情,心潮激盪,寫下了一首七律《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其中有句:“七千裡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此時正逢中秋團圓前後時日,東坡已年近花甲,步入老境,卻還被謫竄蠻荒,投身瘴煙,自然想起自己遠在七千裡外的故鄉四川,感嘆自己這一頭髮花白的老人,就像贛江十八灘上一枚枯寂飄零的落葉,惶恐哭泣。詩中自然就將在這裡的“惶恐”對應了在故鄉的“歡喜”。

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中的“惶恐灘”名,原是東坡一次耳誤

正如《王阮詩序》雲:“贛石三百里,有大小黃公灘,與萬安對,無甚險惡。坡公誤聽,以為是惶恐灘,遂對喜歡。”於是賦詩一首:“水溯安流舟不難,人心自畏石頭頑。黃公誤聽作惶恐,玉局先生蓋謂灘。”

多年以後,趙宋王朝徹底覆亡,1278年(宋祥興元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

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中的“惶恐灘”名,原是東坡一次耳誤

1279年過零丁洋時,文天祥沿用東坡的冠名,將其命名的“惶恐”對應崖山海戰處“零丁”洋,留下了千古絕唱《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