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待美國,為何普京能如此硬氣?

lanssrode


普京對美國強硬最近最直接的表現是在烏克蘭問題和敘利亞問題上,不妨就從這兩個熱點去分析一下。

俄羅斯人是全世界領土面臨最大的國家,地跨歐亞兩個大洲,同時與西歐、中國、美國為鄰,地緣位置十分重要。其國家重心在歐洲部分,和歐洲大部分國家一樣,從波羅的海沿岸向西一直到英吉利海峽,大部分是平原地帶。加上這個國家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令西歐乃至亞洲大部分國家都垂涎三尺,更不用說美國了。自近代以來,但凡是崛起於歐洲的各大國家無一例外的都要把征服俄羅斯列為既定國策。從16世紀末期直到20世紀中葉的300多年中,俄羅斯與西歐各國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止,國境線變更十分頻繁,特別是心臟地帶一遭遇戰爭總是被蹂躪。

長期、艱苦的戰爭環境形成了俄羅斯人務實、堅韌、尚武、強調主動進攻的民族風格和軍事文化。這在蘇聯時期的表現最為明顯。蘇聯自建國之初就強調攻勢防禦,蘇德戰爭前蘇聯不斷在東歐擴張領土,為的就是儘可能多的能夠獲得廣闊的戰略縱深。冷戰開始後,蘇聯歷次對外軍事行動都是圍繞這一思維開展。特別是1962年,美國在希臘和土耳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蘇聯烏拉爾山以西的工業地帶完全被列入打擊範圍。蘇聯毫不示弱,直接將自己的導彈部署在美國的家門口——古巴,釀成了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超級大國的衣缽,但是其地緣戰略環境卻遠不如蘇聯時期那麼穩固。特別是在經歷了葉利欽時代迷信西方搞得休克療法讓整個俄羅斯民族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作為時任政府總理又是葉利欽弟子的普京自然對那一時期的經歷和歐美國家的得行刻骨銘心!

地緣危機首先從烏克蘭開始!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嚴重衝擊了俄羅斯的地緣安全。從俄烏邊境到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僅有400公里,而且是中間沒有任何地理障礙,現代戰爭條件下,一支機械化部隊從烏克蘭出發將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換成是巡航導彈,那將是以分鐘計算!而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早年屬於俄羅斯,沙皇葉卡特琳娜、尼古拉一世,蘇聯開國領導人列寧、斯大林都曾為爭奪這個面積不到2.5萬平方公里的半島與土耳其、英國、法國、納粹德國進行了殊死爭奪!沙皇尼古拉一世因為丟了這塊土地居然憂憤而死。克里米亞後來被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劃給了烏克蘭。蘇聯解體後,俄烏雙方因為克里米亞問題上處於穩中有爭的局面。而美國人則十分覬覦這個戰略要地!

2014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爆發,反對派趕走了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並謀求加入北約。加入北約意味著美國軍事力量可以進入克里米亞半島,那樣一來,北面的1000公里外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面的烏拉爾工業區乃至整個作為俄羅斯心臟地帶的歐洲部分將完全處於美軍巡航導彈的打擊範圍以內!

因此,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實際上等於俄羅斯已經陷入了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嚴重的潛在地緣危機!而中心點就在克里米亞,奪回克里米亞不但可以化解危機,而且可以逐漸奪回同美國對抗的主動權。作為政治強人的普京,當機立斷的選擇了武力拿下克里米亞!

2014年3月2日,俄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軍管克里米亞全境。3月16日,經過全民公投並以96.77%的絕對多數派通過併入俄羅斯聯邦的決議。而普京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繼葉卡捷琳娜女皇、列寧、斯大林之後第四位將克里米亞收歸俄羅斯並且是兵不血刃的領導人!在俄羅斯國內的民望又一次被推向頂峰!同時以此事件激發起來的俄羅斯民眾的凝聚力,在今後抵制西方經濟制裁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再說敘利亞!

作為將俄羅斯從蘇聯解體後的負面影響中逐漸擺脫出來的領路人——普京,非常清楚石油對於俄羅斯意味著什麼。蘇聯解體的一個主要誘因是因為沒有獲取石油定價權,導致自己在經濟、外交乃至國家戰略制定上處處被動。特別是烏克蘭危機、克里米亞事件後,美國夥同中東石油大國——沙特操控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極大的重創了俄羅斯經濟。而要擺脫這一困局,就必須獲得哪怕是部分獲得石油定價的主導權。要做到這一步,前提是必須擴大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

普京早在2000年第一屆總統任期之初就意識到中東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於是在中東政策上就透露出一股對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強硬態度。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幫助美國在中東最大的敵人——伊朗輸出核技術、幫助建設核電站。

當初普京之所以能將俄羅斯逐步帶出自蘇聯解體後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貿易。而中東則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通道,也是世界石油中心區域。早年美蘇曾經在這裡大打代理人戰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這裡的支撐點就只剩下一個敘利亞。不僅如此,俄羅斯如果失去敘利亞,雲集在中東在極端宗教勢力也會趁機向俄羅斯滲透,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的國土安全。因此,敘利亞問題關乎俄羅斯國運,是俄羅斯必須誓死爭奪的戰略要地。先前拿下克里米亞僅僅是局部解除了迫在眉睫危機,而要去除心腹大患,則在敘利亞。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普京不惜直接介入敘利亞戰爭。

2015年9月7日,俄羅斯軍方在領土南端靠近黑海的地方舉行了一次兵力接近10萬人、武器裝備達7000餘件的大規模軍演行動。然而令全世界都沒想到的是,這不過是普京佈下的疑兵。目的是為了掩護進入敘利亞戰場的部隊!

就在軍演期間,30餘架作戰飛機和20架運輸機兵分兩路,取道伊朗、伊拉克和希臘領空進入敘利亞。美國等西方國家於9月20日才突然發現50多架俄羅斯軍機出現在了敘利亞,但此時距離俄羅斯政府正式宣佈空襲IS極端武裝僅有10天時間。與此同時,滿載物資和作戰部隊的俄軍登陸艦同時也開進了敘利亞的塔爾斯圖港。

普京的秘密行動巧妙的避免了西方國家通過外交途徑干擾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等既定事實發生後,口頭譴責和抗議已經根本無法左右俄軍的行動。總體來說,俄羅斯在敘利亞投入的兵力兵器都不算太多,但是其現役的蘇—30、蘇—35、米格—31戰鬥機,圖—22、圖—95、圖—160戰略轟炸機,S—400防空導彈,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這些大型高精尖武器悉數登場。更重要的是俄軍現代化通訊指揮系統、後勤保障體系也是一大亮點。普京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威懾行動,並準備在敘利亞長期保持軍事存在,以保住這塊中東地區唯一的戰略前哨。

所以,綜上所述,普京的強硬更多的是因為俄羅斯當前的處境——不進則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