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留白,審美的極致


留白,審美的極致



審美與處世的極致


通俗地說,留白是一種構圖方法,以無相表達意象。它還有一個更為雅緻的名字,叫“餘玉”。

就字面意思來看,兩個說法都簡單明瞭的傳達了這種構圖方法的含義,只是側重略有不同——“留白”傾向於動作過程,“餘玉”則是結果的呈現。

留白作為一種繪畫方法,成長於唐代,成熟於宋代。縱觀整個藝術史,最能代表留白之妙的作品,就是我們多次提到過的馬遠的《寒江獨釣圖》。


留白,審美的極致

《寒江獨釣圖》 馬遠 宋代



留白,審美的極致

《寒江獨釣圖》局部




這幅畫中只有幾道波紋、一葉扁舟和一個在船隻上獨坐垂釣的漁翁,四周幾乎全為空白。

然而,就是這片留白,卻表現出了煙波浩渺的江水和極強的空間感,馬遠用不著一筆的無限自然襯托細緻刻畫的有限的人,更加突現出了一個“獨”字。也正是因為這片留白,使江上寒意蕭瑟的氣氛、漁翁專心於垂釣的神氣、渺遠的意境和想象餘地躍然紙上。

“言有盡而意無窮”,是南宋詩人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辨》中用來強調詩境重要性的一句話,將它用在《寒江獨釣圖》的墨色與留白關係上,同樣合適。


留白,審美的極致

《幽居圖》 髡殘 清代



與馬遠不同,清初畫僧髡殘所作《幽居圖》中的江水不見一道波紋,整個江面是大面積留白,只有一隻客船彷彿在提示觀者,這是一汪平靜的秋水。

對比《寒江獨釣圖》來看,髡殘的這片留白江水是“有限”的,也是有形的,它的“形”是構圖需要,與畫面上方整個山脈的走勢相呼應,形成一定角度,使畫面更為和諧。


留白,審美的極致


留白,審美的極致

《幽居圖》局部



畫中,初秋的山裡,生機並未完全褪去,江岸的樹葉還疏落的掛著濃重的綠色。與之相對的是一種幽靜,山坡上的老者與船上的人相視無言,他們彼此就像這留白的江面,心如止水。

清代畫家笪重光曾在《畫筌》中提出理論:“無畫處皆成妙境”,這便是對留白最為直接的點睛。

但留白,並非是“真空”,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中國畫最重空白處。空白乃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且空而後能簡,簡而練,則理趣橫溢,而脫略形跡。"


留白,審美的極致

《六柿圖》 牧溪 宋代



實際上,留白不只被中國古代畫家所推崇,深受宋代文化影響的日本藝術,甚至日本現代動畫,都對留白十分鐘愛。

與宮崎駿同為吉卜力工作室奠基人的高畑勳,在被問及獲獎無數的動畫片《輝夜姬物語》的創作靈感時,他坦言“這部作品是與水墨畫有關係的”。

“留白的魅力,西方繪畫裡沒有。我喜歡的正是中國水墨畫裡的留白,比如南宋的(畫僧)牧溪和玉澗的作品。中國畫很了不起,對日本學畫畫的人影響很大。大幅留白很符合日本人的審美觀,所以我拍《輝夜姬物語》時就學了留白。”高畑勳說,“留白,飽含真意。”

飽含真意的,不止是動畫,也體現在音樂裡。

坂本龍一在《荒野獵人》的配樂中拒絕抒情,著重用音樂強化了片中的“冷”。在看過原片後,他決定用沉重而磅礴的絃樂進行創作。

那猛然奏出兩三個音符伴隨著畫面隨意的飄蕩雪山峽谷裡,尚未消逝,又再一次被厚重的絃樂擊醒。坂本沒有把音樂寫的很滿,他只是用一種類似於“留白”的方式,讓觀眾更加註意到風聲、雪聲和畫面中的一步步艱難。


留白,審美的極致

《鳥》 八大山人 清代



老子曾言,“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天地之間,不出其右,只有保持一定的空,才能其用無窮。

生活中的“空”即是留白,也是一種捨棄,只有部分捨棄,才能得到成全。正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由此看來,留白不單是審美的極致,更是處世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