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三體2》裡主人公羅輯和女主人公莊顏勾勒出的這樣一幅畫:

這時太陽已經西斜,周圍的雪坡處於陰影中,純淨的雪呈現一種淡藍色,似乎在發著微弱的熒光,而遠方如刀鋒般陡峭的雪峰仍處於陽光中,把燦爛的銀光撒向四方,這光芒完全像雪自己發出的,彷彿照亮這世界的從來就不是太陽,而只是這座雪峰。


好了,現在畫裡都是空白了。羅輯伸開雙手轉了一圈說。


莊顏欣喜地看著這潔白的世界:羅老師,我真的畫過一幅這樣的畫!遠看就是一張白紙,畫幅上幾乎全是空白,近看會發現左下角有幾枝細小的蘆葦,右上角有一隻幾乎要消失的飛鳥,空白的中央,有兩個小得不能再小的人兒這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小二哥 發表於 三體社區 2015-9-4

圖為網友根據小說中的描寫PS出來的,感覺還是很有意境。

不知你看到這樣多數大片留白,給觀者無限遐想的畫作,是作何感想。




留白,不僅僅可以被當做一種藝術,一種技術,一種經驗。

甚至可以成為一種莊嚴,一種炫耀。


一種藝術


在藝術上,“空白”為載體進而渲染出美的意境。

更有價值的是,讓觀賞者有更多想象空間。


上面那幅畫就可以印證這種描述。


一種技術


要說是一種技術的話。

舉個例子:曾經在李笑來文章中學到了如何做一份好的PPT。

只要記住兩點就夠:

  • 第一是簡潔,所有元素數量控制在三個左右;
  • 另一個是“留白”:一定要留出61.8%的空間,或者反過來只佔用61.8%的空間(黃金分割點)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有關黃金分割的各種圖形供參考


PS: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

達·芬奇的作品《維特魯威人》、《蒙娜麗莎》、還有《最後的晚餐》中都運用了黃金分割。

現今的女性,腰身以下的長度平均占身高的0.58,芭蕾舞之所以迷人,讓人感覺優美的享受。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當舞者踮起腳尖時,身體比例更接近黃金分割,視覺美感更強。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踮起腳尖人體比例更接近黃金分割點

看到芭蕾舞的黃金分割點,PPT怎麼做就不再贅述,你試試看就知道。


一種經驗


聽長輩的說的一句話,“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曾經覺得做真實的自己,講真話付真心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回饋,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社會這一複雜的環境中掙扎著生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絕學。


在工作環境中人的目的是“權錢”,生活中可以是“愛”做為主題。

但什麼事情都不能做的太滿,需要有分寸,而這個分寸就是要留空、留白。

如果讓人一眼就看穿你的心思、你的能力,

那你很可能就是那隻“黔之驢”,當黔驢技窮之時,也就是任人宰割之日。


實來,很多環境不可一概而論。

很多時候,我們先辨別清楚環境,採用相應的策略。

也許故弄玄虛和高深莫測的留白就可以是你的價值呢。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也是一種留白


一種莊嚴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大教堂,

在圖片中除了感慨它的宏偉壯觀外,更讓人能感受到它的氣魄。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留有大量空間的建築,給人一種空曠到震撼的感覺


而仔細品味,你可以體會到巨大空間內,雖然很多設計,

但你走在其中卻空曠到震懾靈魂、空曠到肅然起敬、空曠到震撼感官。


一種炫耀


你知道,為什麼美國中產階級都喜歡在自家門前搞個草坪麼?

留著那麼一大塊土地,不種菜也不種花,更沒有建個房子來得實在。

這麼雞肋的設計,還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維護他們,圖什麼?


原來在工業革命之前,沒有機械化,完全靠人力維護成本是非常高的。

而且沒有實際的產出,所以只有貴族家才有草坪。

這,是他們的一種“炫富”風。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在現世的妙用

有一種炫富叫做綠化

有沒有那種,有錢我就買兩臺洗衣機,一個洗衣服的,一個陪著轉的那種任性?


寫在最後


留白,可以是一種高深莫測的存在。

它是一種分寸感。


高手之所以高是因為這種縹緲的分寸感存在。

就是那種多一分則溢,少一分則缺的尺度。

說了這麼多“留白”,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觸動的例子呢?等你分享哦。


晚生後學以學愈愚:一個願不斷精進的女子,與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