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董廣林:特殊時期,竟然有屠宰企業以這種理由試圖要補貼!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個屠宰企業向當地主管部門的申請,特殊時期,這種行為意味著什麼?細思極恐!

事因:

朋友圈內發出來的。


董廣林:特殊時期,竟然有屠宰企業以這種理由試圖要補貼!


董廣林:特殊時期,竟然有屠宰企業以這種理由試圖要補貼!


理由:

做為企業,屠宰企業站在商業的角度上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說你不讓我從外地調豬,而本地豬又漲價。

俺一天的成本就要增加30萬,這個成本有點高,既然這樣,不如讓我們從外地調運白條,然後分割銷售,最好再給點補貼..........

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想賺不想賠的主。

心態:

屠宰企業的這種心態,站在商業的角度是沒錯的,利潤最大化嗎。

但是他們的心態是有問題的,特別是在這個敏感時期。

其實仔細思考的話,這個理由的背後可能還有更深的含義。首先是主管部門會不會滿足這種要求,如果滿足不了或者拒絕,他們會不會偷偷的進行調運甚至............

一旦這種行為被默許,其帶來的風險你懂的。

萬一將來被逮到了,或者造成的影響不大,也有一個蹩腳的理由,我們申請過了云云.............

責任:

無論是做為屠宰企業還是豬場,其實我們當前很多人缺乏一種東西叫做——責任感。

一味的追求利潤優先並不斷的模糊甚至弱化責任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特別是在這個特殊時期,養豬行業共同防控非瘟的大背景下,如果人人都還是這樣的利己思維,那麼其最終的結果是恐怖的。

做企業有賺有賠,這是正常的,特別是在這種特殊的時期,無條件的支持主管部門的決策,擔當應有的責任,是基本的認知吧。

如果屠宰企業喪失了責任,私下或者暗地裡進行調運,其帶來的風險..........

風險:

特殊時期的風險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認知。

這種看似合理的商業邏輯理由背後,是基本的企業責任缺失。

相對於豬場來講,他們比屠宰企業的風險更大,且長期以來處於劣勢地位。

一旦屠宰企業喪失了風險意識,其後果是可怕的。

認知:

認知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現在網絡很發達,也很便捷,特別是在這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提升自己的認知水準,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唯利是圖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在這種特殊時期,控制疫情大家可能都會經受一些損失,這是正常的,孰輕孰重都是選擇。

如果缺乏眼光,總是想著自己的利益,做些愚蠢的選擇和事,其後果你懂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次疫情充滿著變數,在這個變數中,如果你因為愚蠢的選擇和行為中槍,結果可能是你不願承受的。

在大是大非的共性問題面前,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責任,而不是私利。

希望我看到的這個情況是假的,最次也是個例而不是屠宰企業共性的心態。

任何行業都會遇到風雨,這是常態;而面對風雨就是接受,這是選擇,其次是要無懼風雨,這是我們要必備的心態,而風雨無阻的去做正確的選擇、做力所能及的事,風雨同舟,共渡難關才是最正確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