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吴智和他的“赤焰”软籽石榴

我是第一次见到吴智,之前与他只在微信中聊过,与先前只是感叹做农业之难的他不同,这次见到的他意气飞扬,甚至有点“傲”的感觉。

他的骄傲是有道理的。

去年8月,吴智的创业故事登上了腾讯首页,并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跃成为水果行业的名人。

这种风光,除了当年打造“褚橙”的褚时健之外,再无他人。

2017年,吴智打造的“赤焰”软籽石榴总销售量超过200万斤,占全国软籽石榴总量的四分之一。今年的销售也是顺风顺水,销售量已经达到300万斤,预计全年销售量可以超过400万斤,销售额突破5000万。

>>>

吴智是浙江杭州人,早些年通过炒房积累了一些资本。2012年第一次接触到“突尼斯软籽”石榴(以下简称软籽石榴),就看中了这个品种的品质和体验上的颠覆性。

“以前的石榴不怎么好吃,而且麻烦,没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吃石榴,反正我以前是挺讨厌的。但尝到这个软籽石榴之后,就完全改变了对石榴的看法,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让吴智一见钟情的软籽石榴

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吴智就在杭州以摆地摊的形式做起了市场调研。

“一个7两左右的石榴,卖20元一个,而且复购率特别高。”吴智卖了半个月,更是对这个品种坚定了信心,并于2013年初在安徽承包了土地,种下了7万株小苗。

“我这个人说得好听一点叫行动力强,说得难听一点叫容易冲动。”从未真正接触过农业的吴智在种下苗木后,才开始去了解软籽石榴的生长特征、种植技术及适应区域,结果发现这个品种在很多地方都是只长树不结果的,他开始质疑自己种植地的选择,并把供苗商请到基地实地查看。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全国石榴八大主产区之会理产区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会理城区的石榴雕塑

苗商给他的结论是:“只有10%的成功可能性。”

“其实就是不行么!”吴智终于明白自己“冲动”了。

栽了一个大跟斗的他并没有死心,他从苗商那里打听到有人在四川会理试种成功,而且果个大,成熟早,品相好,于是吴智就把眼光瞄向千里之外的大凉山。

>>>

2014年,吴智开始盘掉自己名下的房产筹集资金,千里迢迢来到会理种植软籽石榴。

“地包了”“树嫁接了”“请当地的果农种”“自己投钱就行了”——在吴智设想的投资规划中,种植技术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第一年高接换种长树,第二年开始结了少量的果实,吴智就发现种石榴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会理石榴产区的地貌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会理的土壤条件

“会理是一个立体气候,海拔高低不同,土层厚度不同,地块朝向不同。朝南的、土壤瘠薄的坐果率高,朝北的、土层深厚的坐果率低,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们都还在摸索。”吴智开始真正体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会理艰苦的交通环境和干热气候也让吴智吃尽苦头。

“那几年还都是砂石路。”吴智指着现在已经硬化的道路跟我说,当时买了辆没有空调的小面包作为工具车,天气热,开着窗,去一趟基地,带着口罩都是一鼻子灰。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曾经的沙石路面已经变成水泥路面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吴智在基地查看软籽石榴的结果情况

“还有这里的紫外线,有一次我在基地没做任何防护措施晒了两个小时,裸露的皮肤就被晒得通红,火烧一样的痛,‘赤焰’的灵感其实就源于这里。”

赤,就是红色,代表石榴的外表;焰,就是火焰,代表我对石榴的期望值。

>>>

除了摆地摊的经验,吴智对农产品的销售也是一无所知。

2015年,吴智把第一批收获连同采购的软籽石榴运到北京新发地市场,收购价7.5元,叫价12元,呆了十天,只卖走2箱。无奈之下,吴智把货留给市场的代办销售,结果只卖回成本价。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传统的闭口箱包装模式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赤焰”的开口箱包装模式

“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的路子走不通了。”吴智把目光移到自己的家乡——杭州,找到鲜丰寻求合作,把原来的闭口箱改为开口箱,并通过双品牌的形式投放市场,结果大受欢迎,10万斤软籽石榴在一个星期之内就被销售一空。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工人们正在采收软籽石榴

“华东市场特别是杭州市场,只要你有好东西,价格不是问题。”第一年的成功销售让吴智信心倍增,开始扩张面积,一直到2017年初,共承包下10万株石榴树改接成软籽石榴,成为当地种植规模最大的软籽石榴生产企业。

>>>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单品是让我看到在农业领域中可以反败为胜的希望,但做了两年之后,我开始觉得不仅仅局限于此,整个行业发展层次这么低,而这个单品这么好,我是绝对有机会做出单品品牌来的。”

2016年,在农业领域一路滚打摸爬并逐渐看到希望的吴智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品牌建设上。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赤焰”软籽石榴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赤焰”网上销售的礼盒包装

吴智首先接触了“新农堂”这个圈子,他发现一个人在“新农堂”的每一篇文章后都有留言,而且都是积赞最多,排在首位的。

“这不就相当于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做了广告么!”若有所悟的吴智就采用相同的方法积极留言,大约坚持了半年,吴智就成了那个经常排在首位的评论员,并渐渐地在新农人的圈子里有些知名度了。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吴智(中)和他的销售团队

2017年8月,吴智参加了“新农堂”在杭州举办的第一届A20,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地向市场推介他的产品和品牌。随后,又找到了专业的品牌营销公司进行品牌推广,推广形式也从原来的自媒体转到门户网站。通过几个相关故事的铺垫,最后推出关于他本人的创业故事。

“故事有文字,有视频。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对品质的坚守,特别是卖房子种石榴很有话题性。这个视频很多人都看哭了,我自己都会看哭,后来都不敢看了。”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会理石榴集散中心的“赤焰”广告

最终的传播效果远远超过了吴智的期望,他的创业故事不仅登上了腾讯首页,而且被各大网站争相转载,全网点击量超过1亿。吴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创业者一下子变成了“网红”,有点懵,也有点飘了。

“赤焰”软籽石榴也成为这个单品中炙手可热的产品,就像当初起名“赤焰”的寓意一样,火了!

>>>

“单从投资的角度看,如果当年留着杭州的房子,跟现在做石榴的成果相比,哪个更划算?”我没有直接问吴智投资石榴的效益,而是拐了一个弯,从吴智炒红自己和“赤焰”的爆点问起。

“这个就像围城一样,围城里的生活看起来很美,但在里面的人却想着出去。”吴智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如果从挣钱的效率来讲,我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比农业强。”

说完,又举了几个跨行从事农业最后亏得精光的朋友案例来附征他的结论。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投资农业的道路是坎坷的

“我奉劝那些还没进入农业行业的人不要进来,已经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也不要投资在种植环节。”吴智的言语似乎又回到当初跟我微信聊天时谈及的做农业的艰辛。

“现在投资成本收回了吗?”我直截了当地问了。

“今年盈亏平衡。”

“是当年盈亏平衡,还是把前期成本都收回来了。”

“嗯……”吴智迟疑了一下,说:“大概能收回来。”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踌躇满志又若有所思的吴智

“那你以后的规划呢?”

“在去年年底之前,我对自己的定位是要成为这个品类或者整个石榴行业的第一品牌。但从今年开始,我觉得软籽石榴有望从一个小众水果变成像苹果、柑橘一样的大众水果,它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会很大,我在思考能否从一个与会理产区密不可分的品牌变成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类似‘佳沛’的品类品牌。”

但我知道,吴智原来在杭州拥有的房子的单价已经从一万涨到四万。

这大致就是一位成功的新农人理想与现实的真实写照了。

清扬,1991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高级农艺师,《中国果业信息》专栏作者,2014年12月创办《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2017年12月入驻《今日头条》。

那个卖房种软籽石榴的杭州人现在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