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你是我行貴賓,可申請五萬以上信用卡”這樣的信息可信嗎?

現在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快捷和方便以及更加的智能化。在手機逐漸普及之後,也出現了很多的弊端。我想大家都有著收到騷擾信息和電話的經歷,就拿雙十一來舉個例子吧,在臨近雙十一的那幾天,我想大家都是會收到各式各樣的垃圾短信,比如什麼我家的寶貝就要降價了,請趕緊下單之類的。在網購完寶貝之後也是,如果長時間不給商家評價或者給了差評的話,他們就會不停的打電話給你讓你給他評價或者是更改差評。銀行也是這樣的,我想收到銀行短信的人也是存在著的,那麼收到“你是我行貴賓客戶,可申請五萬以上的信用卡”這樣的信息是真實可靠的嗎?

“你是我行贵宾,可申请五万以上信用卡”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這類的短信一般都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客戶的信息,並且針對特定的客戶發送的定向的信息,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精確營銷的方式。銀行通過客戶端流水或者是其他的渠道瞭解或者是確定了一部分有潛力的客戶,並且進行定向的傳播。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從其他推廣平臺群發的信息,也並不是說只要是收到短信就是銀行的貴賓客戶。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類信息其實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真實的,但是一些其他的內容中存在著誇大其詞的成分。一部分人就會覺得,如果這類信息是真實存在的話,為什麼不是從銀行的官方電話中發來的信息,對於這類機構來說開卡量是他們的業務和收入的主要來源。而短信則是最低成本的一個營銷方式,一些我們常見的短信轟炸等都是來自這些機構。

短信推廣的成本是很低的,並且還是進行大量的群發還能夠得到一些優惠。一條短信的成本是不高的,而且也不需要花費任何的費用和時間,反之利用電話的話,成本就太高了並且還特別的費時間,一次只能夠推銷一個客戶。所以大部分的銀行都是喜歡使用短信來推銷的,不僅效率高花費還少。

一般來說短信中所說的信用卡額度是可以申請到最大額度的,但是是要在你的經濟情況非常良好的情況下才能夠申請最大額度的。但是具體能夠申請到多大的額度,還是要經過銀行查詢你的徵信情況之後才能夠決定的。

現在的一些銀行把信用卡做了外包,所以我們收到的這些信息有可能就是那些外包公司發來的。其實不管這些信息從何而來,最後的目的都是為了推銷信用卡。至於這些短信的真假,則是需要自己去辨認的,一些帶有鏈接的短信,則就不要去點了,避免被盜取了個人的信息。

總而言之呢,這些短信中還是有著真實的內容存在的,具體的還是需要自己去辨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