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餅店,曾是三中學子的獨家記憶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餅店,曾是三中學子的獨家記憶

“張師傅——蝦乾肉餅10個——要辣的——”!

聽到透過圍欄的呼喊,張師傅便拎起一個袋子跑過馬路,遞上熱乎乎的餅。接過餅後,我們將會趕在上課鈴響前一路小跑回樓上。

偷偷咬上一口,麵皮發出一聲清脆的“咔嚓”,唇齒已抑制不住餅的香氣四散,這是深藏8年前那代三中人的獨家記憶。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在你們這代之前呀,可不是這樣的。當時的三中學生,下課時間會派一個代表跑出來,提上2、30個的光餅,又趕緊跑回去。”

張師傅的妻子劉奶奶笑著和我說,吃過他們家餅的學生,最少有30屆。

1

3

1981年,張師傅夫妻在三坊七巷的七寸街學藝,一學就是8年。曾經學藝的地方早已改了名,唯獨這份學來的手藝亙古不變。

1989年,兩人在御西湖邊上開了第一家光餅店,幾年後因為拆遷而搬到了北大路口,三中大門的斜對面。那時開始,他們家與這所高中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開始的生意並不好,一天都賣不出去多少個,後來呀,你們三中的學生經常來買,再後來老師也來買,家長也來買,回頭客又特別多,生意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小朋友付完錢後,一旁的母親悄聲說道:“這是媽媽以前最愛吃的光餅,現在你也吃吃看”。

下課時跑出來買光餅的學生,那是劉奶奶記憶中的第一批客人。網絡不發達的九十年代,美味只能通過一屆接一屆的口口相傳。就這樣,張師傅光餅成了學生間津津樂道的店鋪。

“不僅是學生,老師更愛買,前幾天正好有個老師還過來買,問我還記不記得他,我當然記得啊,他第一次來我這裡買的時候還沒結婚,現在小孩都大三了!”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2007年,拆遷讓他們搬到了北大路上,恰逢三中圍牆改造,原本路邊封閉的磚牆變成了鐵欄杆。

週一升旗講話說道“面朝北大,春暖花開”,卻讓我們回頭就看見了北大路對面的光餅店。

與此同時,校園管理也愈發嚴格,下課派一人溜出去幾乎成了天方夜譚,喊光餅的習俗從此流行開來。下課時間,此起彼伏的喊光餅聲成了另一道風景線。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店租在2014年到期,北大路上的故事也在此刻戛然而止。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2015年搬到臥湖路後,儘管有不少學生慕名而來,也有許多老主顧繼續找上門。但和校園之間的聯絡已經遠不如往日那般緊密。

住在附近的老人家,往往是幾十塊幾十塊的買,再嘮嗑兩句,像是來了好久不見的鄰居家。

畢業許久的學生,時常結伴回到這裡,買上幾塊光餅,放映往昔上學放學的青蔥記憶。

2

3

今年正好是開店的第40個年頭,離他們最初接觸光餅已有48年。

每天凌晨兩三點開始,店裡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光餅精髓的80%在於面。每天做餅的面都是老面,所謂“老面”指的是經過一天發酵的麵糰。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麵糰中鹼的比例是重中之重。放少了,老面會有一股難聞的酸臭味,放多了,麵糰又會發黃變硬,不僅顯得髒兮兮還對身體有害。

面鹼之間的比例,老師傅只需一鼻子便可以判斷是否合適。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光餅的麵糰加鹽,徵東餅的麵糰加糖,再來點水,和麵擀麵結束後,就要開始分面。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巧手翻飛,不一會兒,大小一致的小麵糰就擺在了桌上。

“這是我們學光餅最重要的一部分,光這一捏就要學很久。現在很多人啊,都是隨便分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分的還慢,那還叫什麼光餅啊”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48年的功力,才讓這一步看起來如此的輕鬆。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拿起專用的擀麵杖前後擺動,戳一個洞,大約用時1秒多,小麵糰就成了光餅的雛形。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放進竹筐中,蓋上蓋子“醒”上個把小時,才能入爐烤制。

“那你說,我要不要2點起床做?”

這套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的流程,徹底解答了我對起床時間的疑惑。

3

3

說起往事,劉奶奶臉上是一副自豪的神情。

“以前的時候,一天可以賣4000多個餅,光芝麻餅就能賣2000多個。西湖大酒店啊,老福洲啊,味中味啊,都是來我這裡拿的餅,手藝是不難,做精了才難。”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張師傅光餅店在福州算小有名氣,早年就有臺灣電視臺來錄製節目,而後寄給他們一盤節目錄像帶,有987的主持人慕名而來,吃完後便成了在廣播裡安利店鋪的“自來水”。

傳統意義的福州光餅是沒有餡的,根據面上有無芝麻分為普通光餅和芝麻餅,多是老人家喜歡的福州味道。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芝麻光餅的老顧客大多都是幾十個幾十個的買。

切開口子,微鹹的餅皮中夾上兩片糟肉或菜,便是逢年過節最鮮美的滋味。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徵東餅(左)光餅(右)。

徵東餅屬於光餅的一種,比普通光餅大兩倍以上,口感綿甜,鬆軟適口,名字來源於徵東大將軍戚繼光,也被稱為“繼光餅”。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蔥肉餅(左)蝦乾肉餅(右)。

蝦乾肉餅一直是學生們的最愛,低廉的售價和香脆的口感滿足過無數的刁難的嘴。

還有近幾年流行的永泰蔥餅,滿滿的肥肉和豬油,成了攔在減肥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最後,早已嘴饞許久的我買了一塊以前常吃的蝦乾肉餅,“咔嚓——”麵皮破碎的聲音依然清脆,肉香夾雜著蔥香湧出,對著早晨的陽光,肉上的豬油閃閃發亮。

“好吃嗎,還是不是原來那個味道啊?”

“好吃,還是。”

遺忘在時光裡的點滴回憶,終會被熟悉的味道喚起。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張師傅光餅店】

地址:鼓樓區臥湖路38-3

營業時間:6:00-19:00(賣完關門,有時可能5點就關了)

Ps:老闆經常會給老人院和福利院送光餅,是個很熱愛公益的人哦。

星標知了

福州好店趣事全知了

北大路上40年的光饼店,曾是三中学子的独家记忆

文 | 雷 陽

圖 | 雷 陽

- END -

沒看夠?繼續點

好看的人都點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