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庞统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能够与诸葛亮齐名吗?

历史公元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并起,文无第一,武无敌二,虽然武将的排名是笔糊涂账,互有胜负,但是文官的排名也不简单。坊间素有卧龙、凤雏、冢虎、幼麒麟、鬼才、毒士之说,所以说庞统的才智应该是和孔明齐名的,但是,也有后人觉得跟孔明相比庞统有些浪得虚名,其实不然,庞统这个人还是很有才的,《三国演义》中,对庞统的刻画十分形象,在历史上,也相差无几。

最早的时候,庞统是周瑜的幕僚,后来周瑜去世后,鲁肃将他推荐给孙权,孙权嫌弃其相貌丑陋,不愿重用。后来经诸葛亮投靠刘备,刘备也嫌弃相貌,起初也是当了小小县令,后来才拿出孔明的推荐信,开始受重用,刚开始不拿出来,也是自己和孔明齐名,还得让其推荐,心中也有些不自在。
后来,庞统随刘备


入川,当时,庞统和法正、张松密谋取川,还搞了一场“魏延舞剑”,一直受刘备阻止,因为刘备他考虑事情有自己的逻辑,始终打的百姓基层牌,他和曹操、孙权不一样,这点,诸葛亮能理解,但庞统不太理解,所以刘备总感觉庞统不对自己心思。

之后,开始进攻雒城,魏延跟黄忠争功,导致整个战局向着不利于刘备的方向发展。 你来我往几个战役之后,刘备开始对庞统失去了信心。他已经有心召诸葛亮入川了。这,正是庞统最怕的事情。所以,庞统准备加速拿下雒城。以魏延、黄忠为前部前往进攻雒城,埋伏的张任放过了前面的黄忠、魏延部队,看见骑的卢马的人过来,当成了刘备。一顿乱箭,射死了庞统,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庞统之死,实在可惜,纵观此人一生,才学的确不在孔明之下,但他的狂傲让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终不接地气。这点与孔明还是有差距的。孔明也很傲气,但天下大事尽在掌控,他傲气中透着冷静,虽然傲气并不外泄,这叫不怒自威。所以没有人敢不遵守诸葛亮的号令。可庞统的号令,皆因傲气外漏,反倒不为人敬重。所以论才能,两人不差上下,可是论为人,及对上司的表现,庞统真是差的太多了,就算雒城不死,也不一定能在刘备集团站住脚跟。但这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Torry说


方圆论坛观点!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史书记载,庞统小的时候就天资聪颖,但是庞统面容一般,属于那种看上去没什么本事而且还有点呆呆傻傻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聪明绝顶的类型。

庞统第一次为人所熟知是颍川大家司马徽替庞统正名的。庞统二十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和庞统两人在树下坐而论道,整整聊了一天,司马徽对庞统的智慧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司马徽之后公开表示,南州的士子每人可以比得上庞统。由此庞统第一次被天下人所熟知。当时襄阳大儒庞德公评价天下年轻俊杰,出类拔萃的唯有两人,凤雏庞统和卧龙凤雏。以龙凤评价二人的才能,可见二人是什么水平。



庞统早年在东吴将领周瑜麾下效力。周瑜很清楚庞统的才能,多次把庞统推荐给孙权,但是孙权不喜欢庞统的长相,上面我们也说过,庞统长相一般,而且看上去还有点傻乎乎的样子,这就让孙权很不喜欢庞统,并且他认为庞统并没有什么大的才能。所以也没有重用庞统,只给了庞统一个小吏的职位。


后来庞统弃孙权而投奔刘备。刘备起初也没看出庞统有多厉害,只让他当一个地方的县令,后来庞统因为不理会县里的事物被罢官了。鲁肃知道后写信给刘备,说庞统乃大才,希望刘备可以重用庞统。而刘备想起诸葛亮也对自己提起过庞统,所以打算重新认识一下庞统,经过一夜彻谈之后,刘备惊为天人。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地位宠幸程度不比诸葛亮差。后来庞统官拜军师中郎将和诸葛亮同等职位。

而庞统跟随刘备之后,对于刘备的贡献并不你诸葛亮小。诸葛亮对刘备有取荆州之功,而庞统对于刘备有取川蜀之功。两人可谓是旗鼓相当。《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刘备攻取西川采取的正是庞统的中策。



但诸葛亮和庞统最大的分歧点就是,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争霸天下的计划是按照占领荆州来设计的。而庞统却认为相对于益州来说,荆州就显得破败不堪了。而且庞统认为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想要发展壮大很难,而益州人口有百万之巨,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夺取益州的话庞统有信心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但可惜的是,诸葛亮或者,但他一统天下的保障—荆州被关羽给丢了。庞统死了,但是益州虽然在手,但是庞统已经死了,他设计的以益州夺取天下的策略也跟随庞统一并被带走了。这不得不说是天意弄人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方圆论坛


庞统历史上是怎样的人,下面解释。

一、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湖北荆州襄阳人。虽然有经才济世之论,却相貌极丑,加之狂傲之极。赤壁之战后,庞统嫌曹操奸诈,而没屈躬于帐下。经诸葛亮推荐可到江东孙权处聘用。随之前往江东,在与孙权交谈中已流露了傲气之神,孙权强压心中不满发问曰:先生可知周瑜才华,庞统答,一般,接着又问战国时期管仲,乐毅比如何,庞统答:不在话下,当时孙权就说,暂且退下,出了帐,鲁肃就上前询问,庞士元才如何,此时孙权怒言,狂士元,誓不用之。所以没有得到重用。

二、之后,诸葛亮举荐给刘备,看他相貌丑,刘备给了庞统一县官,在得知才能之后,被聘任为副军师,在随刘备入川时,诸葛亮写信告知须谨慎,山川路险,庞统的心思以为诸葛亮和他争功,根本不理会孔明的箴言。因立功心切,最终在落凤坡中流矢而亡。

三、像这样的人虽有才,却心胸狭窄,那能跟胸纳大海的诸葛亮比呢,再则庞统没有功绩,所以历史上无法与诸葛亮攀比,纵观社会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诸葛亮,而知庞统之人恐怕少知极少,只要懂历史三国的才知其人,认为跟本不能和诸葛亮相比。


邱东生339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说说庞统的一些经历。

庞统很早就出山了,在东吴做事,为周瑜账下一功曹。赤壁之战不久,周瑜去世,庞统随大部队将周瑜遗体送回,也颇受陆绩,等东吴一干文官的欢迎。

后刘备占领荆州的时候,由于其相貌丑陋,被刘安排了一个县令。可整天无所事事,刘备就把他给免了。后东吴鲁肃给刘备来信,介绍庞统绝非百里之才,望其重用。刘备又问了诸葛亮,诸葛亮也说这人确实不错,于是刘备把庞统找来,一攀谈,感觉真不错,并封为中郎将。

后来,刘备把诸葛亮留在荆州,带庞统去成都,后由于在四川的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庞统献了上中下三策,刘取了中策,然后庞统在雒城中箭去世,时年才36岁。

纵观庞的一生,唯一有功的就是为刘备取得了成都,而这仅仅也是战术上的帮助而已。

但为什么庞确名气这么大,而且许多成名人士都去推荐他呢?

其实这与当时名士间的一种风气有关系,就是”品评时人”。

这其实就是不断的评价别人,而且都是正面的评价,而且有些人庞统还特意拔高。由于他不断的说别人的好话,当然别人也就会说他的好话了,再加他本来也有些本事。

看来这种现象从古至今就有,跟我们现代社会的某些圈子是不是也有相近之处。

其实就作为和成就来说,由于庞的早逝,其实是很难与诸葛亮比肩的。


包装领头羊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庞统为周瑜的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三国志》,下同。)司马徽有知人之明,称“统为南州士之冠冕。”庞统曾评价陆绩“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谓顾劭曰:“论帝王之密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统长于王霸之策。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庞统担任耒阳令,在县不治,被免官。吴将鲁肃给刘备写信“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可见鲁肃也认为庞统是个人才。刘备遂与统交谈,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近亚于诸葛亮,遂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建议刘备“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实货无求于外,可权借以定大事。”其战略思想和诸葛亮所见略同。

庞统从刘备入川,刘备、刘璋会涪,建议宴会上拿下刘璋,刘备不从。刘璋回成都,庞统进上中下三计,上计偷袭成都;中计以回荆州为名诱杀益州名将杨怀、高沛;下计退回荆州缓图之。刘备用中计斩杨高二将,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庞统率军围攻𨿅城,为流矢所中身亡。“刘备痛惜,言则流涕”

庞统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参谋,似高于诸葛亮,理政之才不能与诸葛亮同日而语。加上英年早逝,功业不就,故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fxq7151833


电视剧中的庞统,是个其貌不扬,比较丑陋。传说中的得卧龙凤雏之一者,均可得天下,由此可见,凤雏庞统的智谋也确实很高。

通过《三国演义》电视剧可以看出,凤雏庞统的两大智谋和功绩。第一个就是在赤壁之战前,向周瑜献连环计,火烧赤壁,致使曹操几乎全军覆没败走华容道。第二个就是刘备入川,攻打洛城。此时诸葛亮在荆州,庞统也是立功心切,急于向刘备献计分两路兵马攻打洛城。庞统要刘备走大路,自己走偏僻山间小路,当远在荆州的诸葛亮知道后,断定此战必败。果不其然,凤雏庞统在落凤坡遭受埋伏,被乱箭射死。由此可见,凤雏庞统的智谋绝对要比诸葛亮稍逊一筹。


天若有情42678065


庞统谋略眼光都非常长远,他手段比诸葛亮要狠。可是跟刘备太仁义太装了!才英年早逝。


qzuser50526881旅途者


卧龙凤雏不会是浪得虚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