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蘇州美人,民國才女,出身書香門第,長大成女性詞作“集大成者”

文|邱田

蘇州美人,民國才女,出身書香門第,長大成女性詞作“集大成者”

1936 年,南京玄武湖畔,熱戀中的程千帆與沈祖棻

2004年11月,金陵,南京大學,時年80歲的詩詞大家葉嘉瑩演講古典詩詞,題目是“從李清照到沈祖棻”,意在探尋女性詞作美感特質的推進與演變。在演講中,葉嘉瑩將沈祖棻稱作是女性詞作的“集大成者”,認為沈的詞作“不但在女子之作中是難得的好詞,就是在男子之作中也是難得的好詞”,“她寫出了跟男子一樣的‘學人之詞’‘詩人之詞’‘史家之詞’,而且寫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作品,那真是一個集大成的作者。”

1930年沈祖棻考入了中央大學上海商學院,但入學不久祖棻便發現專業與性情不符,受到新文學的影響,她業餘也喜歡寫寫新詩和小說。在1931年,沈祖棻轉入了中國文學系學習,從上海搬到了中央大學的南京本部。當時的中央大學師資力量強大,不僅有汪東、吳梅這樣的詞學大家,還有黃侃、胡小石這樣的語言文字大家。在這裡,沈祖棻接受了系統而完整的學習,受到了嚴格的學術訓練,也奠定了她成為一代詞人的基礎。

蘇州美人,民國才女,出身書香門第,長大成女性詞作“集大成者”

年輕時的沈祖棻,她出生於蘇州一個書香世家

在南京潛心讀書的5年,沈祖棻除了隨老師學詞,閒時也喜歡參加師友間的聚會,在金陵古都處處留下了他們的遊蹤和吟跡。這種文人雅集不但是一種休閒消遣,也是相互促進和提高詩詞水平的好機會。1934年的冬至夜,沈祖棻和遊壽等同學前往吳梅家中過節,飯後眾人一起聯句遊戲,又一同拍曲,呈現出一派文人樂趣。平日裡老師和學生也會互相唱和,喜歡以文會友。胡小石、汪東、吳梅都與沈祖棻有過唱和之作。

出於對詩詞的熱愛,當時南京中央大學的才女們仿效古代文人結社的風氣,在梅庵的六朝松樹前成立了她們的詞社“梅社”。她們每兩週一聚,輪流做東,一起遊覽南京的名勝古蹟並填詞一闋,會後呈給老師批改。這些女孩子正值青春,像《紅樓夢》大觀園裡的詩社一樣,她們也給自己取了筆名,都是選用詞譜裡的詞牌名,顯得別有意趣。同時女孩子們還喜歡以《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自比,如尉素秋是探春,沈祖棻是寶琴,而她們的老師汪東是賈政。老師得知後竟也不生氣,還作詩一首送給她們,最後兩句雲:“夢墮樓中忽驚笑,老夫曾有少年時。”由此可見師生間的情誼與相知。

蘇州美人,民國才女,出身書香門第,長大成女性詞作“集大成者”

沈祖棻手書詞稿《浣溪沙》寄劉永濟

沈祖棻在“梅社”給自己取的名號是“點絳唇”。其實這並不是她常填的詞牌,之所以叫“點絳唇”,據祖棻的同學回憶這是因為她“是蘇州美人,明眸皓齒,服飾入時”,而且祖棻平日化妝喜歡擦紅色的唇膏,在素面朝天的女學生中顯得很特別。原來沈不僅僅是好學的才女,也是妍麗的美人。老師吳梅在日記裡記錄了第一次見面的情形,說“沈極美,又是吳人,吾婦頗投契也”。

其實沈祖棻對詩詞的興趣並不是始於大學,而是從小受家庭薰陶。她出生於蘇州一個書香世家,是大家庭中備受寵愛的長孫女。她的曾祖名列《清史》,祖父入仕多年後退隱,與之交往的都是蘇州名士吳昌碩、朱孝臧之流。從小撫育她的祖母也出自福建世襲騎都尉的名門望族。沈家的老宅是一座美麗的蘇州園林,分為三路五進,其中的“四時讀書樂”門樓1963年便被定為市級文保單位。在園林中成長的沈祖棻受到的是既傳統又現代的閨秀教育,家中為她聘請了私塾先生,教授英文、國文、算數和刺繡。除此之外她還學習過國畫和西洋畫。每年秋風起時家裡都要在後花廳擺上數百盆菊花堆成菊山,大家一同持螯飲酒,對月吟詩。祖棻說自己“生小住江南,橫塘春水藍”,她“家近吳門飲馬橋,遠山如黛水如膏”。

蘇州老家也成了她畢生的回憶和牽掛,直到老來她還在詩詞中感嘆:“人生只合住蘇城,片石叢花皆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