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沁園春雪》中的“風流人物”指誰?

道石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把《沁園春.雪》的原文附上: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是毛澤東在1936年創作的一首抒發自己豪情壯志的詩詞。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陝北的清澗縣,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盪,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後在《新民晚報》公開發表。相傳,《沁園春雪》發表後,被重慶的蔣介石看到,蔣介石從這首詞中讀到毛澤澤的氣勢磅礴和豪情萬丈。曾試圖寫一首詞與之爭鋒,但請了很多文人墨客,卻都技不如人,只能作罷。

《沁園春。雪》中先是描寫北方冬天雪景,讚美祖國的壯麗山河。然後筆峰一轉,便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詩人從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中,想起了我國曆史上幾個著名的帝王,並論及他們的才華。在作者看來,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都還差那麼一點兒。而成吉思汗更不在話下了,此人不過是一個只會拿著弓箭射老鷹的草原部落首領。最後一句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俱往矣,就是以上人物都是過去式了,真正的風流人物,還是今天的人。

那麼,這首詩中的“風流人物”是今天的哪個人呢?學生時代,老師為我們解讀說,作者說的風流人物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事實上,這種解釋完全背離了作者詞中的原義。因為作者在詞中,是先將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幾個帝王,拿出來分析了一番後,才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句話無疑是把是把古人與後人做了比較,但並不會把古代帝王與後世的普通人比較。因為帝王和老百姓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人,沒有可比性。只有與古代帝王一樣有著雄才大略的今人,才有資格和古代帝王相提並論,而這個人就是作者自己。所以啊!詩詞中的“風流人物”只能是作者自己。


若愚趣談


從詩人的角度上,如何理解“風流人物”呢?我認為主要是指:英俊傑出的人物,在一個時代中有影響的風雲人物。這裡是指,推動歷史前進的無產階級的代表。



天老大11



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句話之前,作者歷數了古代幾個知名的帝王,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成吉思汗,他們要麼“略輸文采”“稍遜風騷”,要麼“只識彎弓射大雕”,都有不足,也就是在“文韜武略”方面不夠全面。


所以,作者說,他們“俱往矣”,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歷史人物了,也都“OUT”了,真正能稱得上“風流人物”的,要看今天這些既有“文韜”又有“武略”的人,也就是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而這些人,是一個群體,當然也包括毛澤東自己。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從延安飛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長達43天的談判。期間柳亞子先生屢有詩贈毛,10月17日,毛澤東以此詞回贈。當時,毛澤東對於革命的形勢、民族的未來,應該是早有判斷,並且胸有成竹。所以在詞中表達了十分豪邁的情懷,也表達了對未來革命成功、建設新中國的堅定信心。




新視界觀天下


我是萬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讀小學一年級時就開始背毛澤東的詩詞的,當時什麼也不懂,是在父親的棍棒下壓著背的。

毛澤東的這首《沁園春雪》可謂是毛澤東詩詞中影響最大的一首,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能背。全詞如下: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該詞寫於1936年2月,毛澤東親率大軍東渡黃河,在經過陝北袁家溝時,突降大雪,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作。


回到題主的問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其中的"風流人物"是指誰?題主問這個問題,是想答題者回答:這個風流人物是指毛澤東本人,題主要這樣認為也可以,但我不這樣認為,為什麼?

題主這樣想是因為題主不瞭解毛澤東。毛澤東既是天才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同時他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心中的執念是,想建立一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理想國。

因此,他心目中的風流人物當是指人民大眾。大家可以讀下面毛澤東的另一首七律。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這當中的"六億神州盡舜堯”的“舜堯"又是指誰呢?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

我是萬方,熱愛詩詞以及人生哲理。讀過我的文章請賜評、討論、點贊和關注!(如有想互關的朋友請私信與我)


萬方談人生


《沁園春.雪》,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首思接千載、文采飛揚、豪情滿懷、大氣磅礴的力作。其中最倍受人們喜歡的是最後三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風流人物”,指的是什麼人?我想最有發言權的是寫這首詞的作者毛澤東主席。

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刻印的大字本《毛澤東詩詞十九首》上對這首詞注道:

“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

主席所說的“無產階級”,即主席一生心心念唸的“人民”!

偉大領袖毛主席,他是最愛人民的領袖。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 ,始終依靠人民,團結人民。他深知人民力量的偉大: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人民萬歲”!他親手締造的國家叫“人民政府”。他親自創建的軍隊叫“人民軍隊”。



1971年,毛主席在菊香書屋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問主席“你的興趣是什麼?”主席連連說到“我最大的興趣是‘為人民服務’”!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主席語錄。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的追求。


蓮之心事zpl


《沁園春.雪》中的“風流人物”指誰?

答: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是一首引古頌今的詩,他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偉氣概,書寫了歷史,磅礴有力,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為革命而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中國人民,在對敵鬥爭中,有著無窮的智慧結晶。

《沁園春.雪》發表於四十年代的中期。當時的環境面對的是國民黨大軍壓境,在敵人的百萬大軍,妄想消滅英勇無畏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大批的新四軍遭到屠殺,在這樣殘酷的現實中,中國共產黨全力依赴抗擊日本侵略軍。還要和國民黨進行“重慶談判”。毛主席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偉氣魄寫下了這一首光輝的史詩。他在詩中的“風流人物”暗指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為人民打江山的人民軍隊中的指戰員,同時也是指為抗日戰爭中而奮鬥的人民群眾。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從氣質和詩歌的豪邁氣概中,是劃時代的精典。


依稀57


一說起《沁園春.雪》,有書君可以脫口而出,全文背誦: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有書君家裡有一本紅皮封面的《毛澤東詩詞選》,可寶貝了,經常拿出來讀一讀。而這首《沁園春.雪》,可說是毛澤東詩詞中影響最大的一首,氣勢恢宏,讓人精神振奮。

要搞清楚《沁園春.雪》中的“風流人物”指的是誰,我們先要看看毛主席是在什麼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以及這首詞的宏大氣勢。

1.祖國大好河山,激起豪情萬丈。

簡單的介紹一下這首詞的歷史背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征。1935年10月,勝利會師陝北。

1935年底,召開了瓦窯堡會議,確定了下一步紅軍的目標懸,東渡黃河,進入華北抗日前線。

那怎麼取得抗戰的勝利呢?毛澤東發表了《論抗日戰爭的策略》,提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並積極獲取國際援助。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毛澤東親率大軍東渡黃河,在經過陝北袁家溝時,突降大雪,他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

只見長城內外白雪皚皚,隆起的秦晉高原,冰封雪蓋。天氣嚴寒,連平日奔騰咆哮的黃河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濤。

當時已經歷經長征艱險的紅軍,革命形式一片大好,面對這壯美的景色,面對著蒼茫大地,毛主席胸中豪情激盪,他揮筆寫下了這首《沁園春.雪》。

開篇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然後話鋒一轉,抒發作者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對祖國未來的憧憬、和扭轉乾坤的豪邁氣勢。

這首詞,突出體現了毛澤東詞風的雄健、大氣。作為領袖毛澤東的博大胸襟和抱負,與廣闊雄奇的北國雪景發生同構,作者目接“千里”“萬里”,“欲與天公試比高”;視通幾千年,指點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其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

2.氣勢宏大,無人能敵。

《沁園春·雪》最早發表於1945年11月1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後正式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首詞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意境壯美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胸懷豪邁,是中國詞壇的曠世之作、千古絕唱。

全詞用字遣詞,設喻用典,明快有力,揮灑自如,辭義暢達,一瀉千里。雖屬舊體詞,卻給讀者以面貌一新之感。從詞境中,表達出新的精神世界,而其鮮活生動,凝練通俗,又易誦易唱易記。

這首詞的魅力和水平有多大呢?

1945年10月,毛澤東去重慶參加雙十協定談判。

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在《新民晚報》上公開發表。

這立馬在重慶引起了轟動,蔣介石想要超過毛主席的這首詞,就組織了大批文人墨客紛紛填詞。結果,沒有一篇能出其右者,可見這首詞的水平之高。

可以說,這首詞有岳飛《滿江紅》的氣勢,意境又在《滿江紅》之上。從這首詞中,人們讀到了毛澤東的氣勢磅礴和豪情萬丈,誰又能與之爭鋒呢!

3.數風流人物,捨我其誰?

《沁園春.雪》中,先是描寫了北方冬天的雪景,讚美祖國的壯麗山河。然後筆峰一轉,便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詩人從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中,想起了我國曆史上幾個著名的帝王,並論及他們的才華。在作者看來,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都還差那麼一點兒。而成吉思汗更不在話下了,此人不過是一個只會拿著弓箭射老鷹的草原部落首領。

最後一句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句“俱往矣”,說明古代的英雄人物已經淹沒在歷史的浪花裡,今天,能夠決定中國命運的人物,能夠改寫歷史的人物,還是今天的人。

那麼,這首詩中的“風流人物”是今天的哪個人呢?

這“風流人物”,肯定包括毛澤東自己,他有與古代帝王一樣的雄才大略。他用“惜”字,排列了歷代帝王中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評說。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措詞極有分寸。

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

毛澤東既是天才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同時他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心中,是想建立一個""太平世界”的理想國。因此,他心目中的風流人物,還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眾。

我們可以讀一下毛澤東的另一首七律,其中有“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這當中,""六億神州盡舜堯”的“舜堯""又是指誰呢?

當然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 

回到題主的問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其中的""風流人物""是指誰?當然是指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個人認為風流人物,是毛主席的謙虛和客套的詞彙。如果不是謙虛和客套,這句話應該是誰主沉浮。


程林4721


風流人物。一般理解肯定是特定年代的人,有理想有能力有志向有愛國情懷為此奮鬥,而且夢想成功的人,或者說還在為夢想信念努力奮鬥的人們。也可以理解為,為國為民,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騎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的共產黨和民族英雄們,當然毛澤東主席的這首詩(沁園春一一雪)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有多層意思,那是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發表的,有團結各民主黨派的深意,國家要有各個愛國團體各黨派共同管理,一切擁護共產黨的存在地位,能和共產黨人一起反對國民黨獨裁,反對蔣介石的一黨獨大的有識志士們,都可以稱之為風流人物,也有在說自己的影子,比如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毛澤東主席眼裡,這些古代清史留名的帝王們也就是一些有一點特定才能的帝王,也就是會寫一些詩情畫意的詩詞歌賦而已,會舞劍射鵰的本事,有的連詩詞歌賦還寫不好。在毛主席詩裡數風人物還看今朝,當然也有指自己和身邊的志同道合的共產黨人,有多層指意,這裡面很自然也指有各階層愛國者和廣大的人民群眾,也可以理解為一切正義的力量,一切為了反對獨裁的民主團體黨派與能人豪傑,擁戴支持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毛主席相信共產黨有能力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還看今朝應該主要就是這個意思,毛主席眼裡的風流人物就是中華民族,廣大的人民群眾。


記史897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離毛主席率領第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八年全面抗日戰爭還沒有開始。公開發表時間是在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毛主席到重慶和國民黨進行談判的時候。“新的情況和任務是國內鬥爭”,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問題。

詞的上半闕描寫了北方雪天的壯麗風光,通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讚頌,抒發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並於景色的描述中寄寓著雄偉的革命理想,預示了革命必將勝利的光輝前途。

詞的下半闕重點是抒情。偉大領袖毛主席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回顧了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通過對歷史上幾個封建統治階級代表人物的批判,批判了封建社會的一個反動側面,以鮮明的對比手法說明誰才是當今社會的英雄,誰才是今朝的“風流人物”。

縱觀全詞,不難看出,偉大領袖毛主席所說的“風流人物”指的就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及無產階級勞苦大眾。因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