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01

前些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在學校遇到了一個女孩,吃過幾次飯,有感覺,但不知道是不是愛情,想讓我幫他參謀參謀。

我說:“你可以繼續相處,再過段時間就知道了,因為真正喜歡一個人,是根本藏不住的。”

越長大,發現大家對愛情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十七八歲,可能因為共打一把傘就在一起了,到二十七八,傘都快打破了,還在猶豫不決。懂得多了,想的自然也就多了,到了快結婚的年齡,大家還在想遇到一個真正對的人。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這樣的例子,身邊比比皆是。我的同學中,有很多都是單身,即使他們暫時遇到了一個感覺還不錯的,也會多方考量。因為多數人是奔著結婚去的,考慮的自然也就多了一些。

表面上看,大學生屬於群居一族,有班級,有宿舍,其實揭開熱鬧的面紗,更多人是孤獨又寂寞的。

看到其他人有一起學習的伴侶,看到其他人聚會時成雙入對,看到人家兩個人甜蜜地分一大份黃燜雞,於是一些人,接受了苦苦追求自己的人,而另一些,選擇了和身邊感覺差不多的那一個,在一起了。

其實,這樣的愛情往往不會長久,不理解、吵架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愛情這東西,熱戀期什麼都是好的,但想天長地久,靠的全是之後的“三觀”、興趣和處事方式是否合拍。

好的愛情,不是將就得來的,也不是計劃出來的,它在不經意間出現,源於兩個對的人,內心深處的彼此欣賞和信賴。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所以越是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因為寂寞時,很容易將其他不是愛情的東西,誤認為是愛情。

02

大學同學前些天發朋友圈,說和男朋友分手了:“原以為他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可剛遇到點風沙,他卻一個人跑了。”

他們是大四時相戀的。畢業後,因為性格和異地工作等原因經常吵架,最後她選擇了分手。“一方面我覺得他越來越不在乎我了,很多時候不聞不問;另一方面,他做事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我才發現,他並不能給我幸福。”

記得看過網易雲音樂《理想三旬》裡有一條熱評——你把性格交給星座,把考試交給錦鯉,然後對自己說:“聽懂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一生”。

很多失戀後的人大喊,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其實我更想問問他們,你們遇到過真正的愛情嗎?

就像我之前說的,

兩個人在一起,不叫愛情;兩顆心真正在一起,那才是愛情。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我喜歡歷史。1925 年,“坤伶老生”孟小冬由上海至京津演出。同年八月,孟小冬出演《上天台》,與同日登臺演出《霸王別姬》的梅蘭芳初次相遇。後來孤身一人的孟小冬與梅蘭芳合作幾次後有了依賴之情。傳聞有“情願在北數十吊一天,不願滬上數千元一月。蓋上海人三百口同聲說好,固不及北邊識者之一字也”的說法。

孟小冬感覺遇到了對的人,於是,當媒人和梅蘭芳朋友撮合時,孟小冬點頭默許。

但後來的諸多矛盾,導致二人漸行漸遠。他們離婚的那一天,《大公報》第一版,連登三日。

有人說,孟梅分手是因“梅黨”摻和,及梅妻福芝芳的阻攔。在我看來,真正原因是他們在錯誤的時間愛上了錯誤的人。當年孟小冬孑然一身,在最孤獨的時候沒有為自己把好關,下嫁已是人夫的梅蘭芳。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電影《梅蘭芳》劇照

縱使情已盡,終究意難平。

他若那麼愛你,一定會奮不顧身。

03

人們常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所以感情的事,向來糊塗不得,在寂寞的時候彆著急,對的時間對的人,才足以託付。

很多人喜歡《戰爭與和平》,但我更愛《安娜·卡列尼娜》:感慨於安娜追求幸福生活的態度;感慨於她不甘於寂寞而在宴會上對沃倫斯基一見鍾情,卻在沃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臥軌自殺。

其實你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那一瞬間的幸福感。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劇照

孤獨寂寞,是人生常態。在這個時候因為不耐寂寞的選擇,之後大多會收穫比之前“熱鬧”十倍的結果。

誠然,兩個寂寞的人在一起,很容易產生火花。

但你有沒有想過,那到底是不是愛情的火花呢?

寂寞,不是戀愛的藉口。

生活比韓劇現實多了,哪有那麼多花前月下,哪有那麼多海誓山盟?

當然,確實也有。

但,現在的你,配嗎?

04

關於愛情,我相信緣分:屬於你的,千山萬水,也會來找你;不是你的,即使現在在一起,最後也會分開。

我們每個人,都想遇到好的愛情,但這樣的愛情一般都不是刻意得來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可能有些人不相信這句話。他們說:我這麼優秀,為什麼遇到的全是人渣?

兩個原因:第一,你的優秀,是自己想象的;第二,你確實優秀,但因為寂寞等原因,退而求其次了。

將就的結果,你也親身體會到了。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我覺得,在好的愛情來臨之前,我們要做的,不是尋尋覓覓,而是多做一些愛情之外的事情,好好經營自己,讓自己更好一點。

否則,因寂寞而選擇的愛情,最後收穫的,可能是冷冷清清、悽悽慘慘。


越寂寞,越要警惕愛情

《你越強大,世界越公平》

就算這個世界評判你的標準只有結果,也要學會抱抱自己!暢銷書作家、簡書勵志新偶像懷左同學2019年暖心新作。《生活需要儀式感》作家李思圓、正陽公關合夥人師北辰、知乎心理學大V劍聖喵大師、簡書CEO林立聯袂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