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1959年田漢致梅蘭芳的一封信(對《穆桂英掛帥》劇詞修改的建議)

今日推送之《1959年田漢致梅蘭芳的一封信(對《穆桂英掛帥》劇詞修改的建議)》錄自《戲劇報》1959年第12期,作者田漢,著名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詞作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其一生在京劇創作改革方面頗多建樹。

畹華同志:

前晚看過《掛帥》無限興奮,這是您解放後第一次搞新戲吧,沉雄慷慨,比看您的《梁紅玉》意境還要深永親切!

姜先生的宗保,玥、玖兩侄的金花、文廣都使人愉快,姜先生嗓雖略差,但唱得真有韻味。

去太君的同志據說是反串的,不能做一般苛求,但他的角色在本劇中非常重要,這就不能不影響劇的完整。一個新戲的演出總是要求配搭適當,所謂“珠聯璧合”,才能給人新銳美好的第一印象,特別是您的新戲,中外注意,尤應如此,不要讓人家說“就是看您一個人”才好(看戲時在我的座位後面已經有人這樣說了)。

1959年田漢致梅蘭芳的一封信(對《穆桂英掛帥》劇詞修改的建議)

梅蘭芳之《穆桂英掛帥》

劇本改得不錯,還可以略加精煉些。唱詞某些尚欠警策妥當的地方,曾同姬傳兄提過。特別是《斬子》的搖板:“非是為娘將兒訓,行軍不比在家門……”以及“軍法無情莫怪孃親”等等,似乎穆桂英此舉完全是嚇唬嚇唬楊文廣,並故意做給全軍將士看,缺乏軍法的嚴肅性,因此楊文廣也沒有認真綁下去,這樣既不足以教育文廣,也難令全軍畏服。穆桂英是不會這樣做的。

前晚回來,重讀您的主要唱詞,試就原文做了些修改,無非是幫助您和改編者把這戲搞得更合適些的意思,就抄在下面供您參考:

(二六)非是我臨國難袖手不問,見帥印勾起我多少前情。楊家將捨身家把社稷定,凱歌還人添思寵我拜新墳。太平時朝堂內群小並進,烽煙起將帥印又送到了楊門。似這等忠奸不分功罪混,怎不叫豪傑士喪氣灰心?誓不替宋天子領兵上陣,今日裡平遼寇叫他另選能人!

(搖板)一家人聞邊報雄心振奮,都望我為國家再統雄兵,雖則是二十年未臨戰陣,女元戎慷慨志猶存。楊家將從來是忠勇成性,哪有個國家有事袖手旁觀的穆桂英!

1959年田漢致梅蘭芳的一封信(對《穆桂英掛帥》劇詞修改的建議)

梅蘭芳攜子女演出《穆桂英掛帥》

(快板)猛聽得畫角催金鼓大震,喚起我破天門萬丈豪情。想當年桃花馬上威風凜,敵血如潮濺戰裙。東征西伐稱常勝,怎肯讓國家寸土屬他人!我不出,誰掛招討印?我不出,誰領子弟兵?侍兒們與我把戎裝整,到將臺揮大纛號令雷霆。

(導板)大炮三聲天地驚!(原板)穆桂英年半百又請長纓。這一旁立平沙軍容嚴整,那一旁映紅日戈甲鮮明。見老爺氣軒昂軍前站定,全不減少年時勇冠三軍。金花女換戎裝婀娜剛勁,好一似穆柯寨當年的桂英。小文廣雄赳赳勇銳天挺,不愧是火塘王后代兒孫。擅罷了三通鼓我把寶帳進,將士們聽我把令行。

(搖板)(對文廣)軍中只聽將軍令,為娘言語敢不遵!刀斧手速把先行捆,押出轅門問斬刑。

(搖板)寇爺爺講情饒爾的命,驕養子怎能作先行?從今後再若太任性,軍令如山不徇情!

安娥說改得太多了,怕您記不住,我說過,這隻供您參考。

祝您健康與成功!祝全團同志健康與成功!

田漢 六月一日

(《戲劇報》1959年第1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