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月子病多久會顯現出來?月子病有哪些症狀?

小房子博弈


我們老家的說法是,月子沒有做好,落下一身病,會在老了以後顯現出來,到底有沒有月子病這一說,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經驗。

我自己在月子裡出現過這些症狀,手動吸奶器用的太久了,手腕疼的要死;腳後跟一走路就疼,抱娃坐的比較多,腰總是疼。這些就是我月子裡最明顯的感到不舒服的地方。不過伴隨著月子裡的休息,在過完百天後,我身體的這些症狀已經開始慢慢消失了,目前看來,我是沒有任何月子病的。

最起碼是月子裡手腕的疼、腳後跟疼以及腰疼的問題都已經好了。

有沒有月子病

有沒有月子病一說,據說只有我們中國有,月子病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月子病說的是產後在身體比較虛弱、並且缺血的情況下,產婦會出現一些免疫力低下,關節疼痛的症狀。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身體比較虛弱,所以可以通過加強營養、多休息、適當的進行補鈣、補鐵來達到補給營養的作用,這樣身體很快就會恢復了。要說的是,月子病,只要好好休息,就是出了月子也是可以恢復的。

月子病有哪些症狀

1.關節疼

稍微疲勞就會關節疼,比如手腕疼、手指頭的虎口疼、腳後跟疼等等。

2.產後眩暈、頭痛

產後眩暈頭痛,可能和身體缺鐵有關,懷孕期間本省比較容易缺鐵,加上生孩子會留很多血,生完孩子會產婦容易貧血、頭暈。

3.產後婦科病

因為生產的時候需要進行側切,所以如果身體的傷口恢復的不是很好,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宮頸炎、陰道與宮頸感染等疾病。

月子病如何來護理

首先,月子裡一定要好好休息,如果有身體哪些關節疼痛,最好就直接休息。比如手腕疼,儘量就不要抱娃了、腳後跟疼,保暖好,儘量少下床。

其次,要營養均衡,少食多餐的補營養。因為生孩子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生孩子之後要進行營養補充,每天的鈣和鐵都應該進行補充。

第三,注意保暖。月子病很多都是因為著涼、受風引起的。所以在月子裡雖然會出很多虛汗,但是一定要注意排汗,進行保暖,不要粗心大意的感染了風寒。

月子病只要好好休息,加上正確的治療是可以好的,所以媽媽們也不用害怕,月子病真不會跟隨一生。


豌豆媽媽育兒


月子病並不是月子沒感覺,之後才出現的,而是月子裡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記得我坐月子的時候,一直都很好,等到35天的時候,帶孩子去打疫苗,由於在家悶了一個月,守在受不了,於是陪著家人去給孩子打疫苗。

可是打疫苗的時候,人太多了又沒有地方可坐,於是我和家人在外面站著等了3個多小時才打上,結果回家後腳後跟開始疼,整整疼了2天多,之後好了不疼了,我以為是那天站久了所以才會疼,也沒管。

可是自那次以後,夏天要是穿露腳後跟的鞋,腳後跟就會很冷而且很疼。

如今生完孩子兩年了,腳後跟依然不行,不能著涼,不能走的路多,一旦著涼或者走的路多就會特別疼。

若是你產後腿疼,也要先分辨具體的原因,若是不是著涼或者是別的,應該是沒事的,因為我剛生完後,胯骨的地方一直特別疼,就想錯位了一樣,疼難受,後來家人用酒精給我擦了一段時間就好了,所以你可以先分辨是那種情況,若是自己不好分辨最好去醫院看下,不要落下病了,不然以後太遭罪了。


夏晴風


我產後也沾染上了所謂的“月子病”,比你的情況嚴重多了,腰痠背痛,腿疼畏寒,到現在還有一部分沒有完全恢復,真的很痛苦。

我當時腿真的很疼,骨頭疼,肌肉也疼,多走兩步路疼,冷了也疼,比坐月子之前穿得厚多了,但還是疼。



我看過醫生,問過很多產後不久的朋友,還查閱了不少資料。

有說法是產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慢慢恢復,至少需要半年。

如果一直沒有好轉,就要考慮是否真的染上疾病了,有病就要對症積極治療。

我腿疼的症狀分骨頭疼和肉疼,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1、骨頭疼

我有一種症狀是骨頭疼,走一段路就感覺腳後跟鑽心的疼。這種症狀大概是從滿月後開始有感覺,隨著時間推移,並沒有慢慢好轉,反而一點一點加重。

諮詢醫生,讓我先補鈣試試。我就開始補鈣,果然症狀慢慢減輕了,到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種症狀了。

後來,我遇到不少寶媽說腰痠背痛腿疼等症狀,便建議她們試試補鈣,大部分人都徹底恢復了。

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是否缺鈣,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媽媽,鈣流失特別嚴重。

2、肌肉疼

我現在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肌肉疼,感覺肌肉冷得生疼,夏天吹空調冷得疼,冬天吹風冷得也疼,十分畏寒怕冷,總是穿得很厚。

這種症狀大概是從我月子裡二十多天時去醫院等號,坐太久金屬製成的冰冷的椅子,冷得全身發抖那天開始的。

現在過去一年多了,仍然沒有好轉,醫生開始說是產後的恢復期,後來冰沒有好轉,考慮到應該就是所謂的“月子病”,我查閱了很多資料,說是可以用中藥調理,或者加上艾灸,應該可以治癒。

所以我現在正在開始治療,不知道會不會有效果。

有出現同樣症狀,現在治療好了的媽媽嗎?求推薦好的治療方法。


星星之家育兒記


月子病是由於產褥期沒有調理好身體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表現。

月子病多久現象出來

我來說說我的情況吧。我坐月子是在7月份,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真的是熱的快炸了!那就只有開空調了。我在吹空調的時候就感覺膝蓋涼嗖嗖的,但是實在太熱了,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這麼熱的天不開空調孩子也受不了的。結果出了月子就感覺膝蓋老痛,嚴重的時候走路都一瘸一拐的。直到現在陰天下雨的,還是會隱隱作痛。

月子病的症狀

關節痛

我就是的症狀就是典型的關節痛。除了膝關節疼痛之外,其他人可能有肩關節疼痛,這個可能是由於月子里長時間抱孩子引起的,還有月子裡用手動吸奶器吸奶導致腕關節疼痛的。這三個關節疼痛是最常見的月子病,當然還有其他的關節受涼引起疼痛的。

肌肉痛

很多人生了孩子之後就會腰痠背痛的,這可能與月子裡沒有休息好有關。一些產婦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專門的人照顧月子,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很可能因為勞累而留下病根。還有產婦在月子裡如果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餵奶的話,可能會導致腰背痠痛,特別是夜裡餵奶,喂著喂著就睡著了。

頭痛

產婦在月子期間,頭部是重要的保護目標。古人坐月子的時候都會帶頭巾或者在頭上包一塊布,以免頭部受涼。我們現在做月子也一定要帶月子帽或者月子頭巾,很多年輕媽媽,月子裡不注重頭部保暖,結果留下病根,一到冬天颳風就頭疼。

所以各位媽媽們月子裡一定要注意保養身體,好好調理,不要落下病根之後再追悔莫及,畢竟月子病是很難根治的。


小白姐說


有的月子病,月子過一半就會感覺不舒服了,有的是出了月子才會慢慢感覺到,月子病除了月子會更明顯,這個和產婦月子裡的飲食,穿著和行為習慣有直接關係。

產婦產後容易落下月子病的原因

月子病,又稱產後風,主要是因為產婦在分娩時,筋骨腠理大開,身體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造成風寒入侵而引起的一種病症。

生過孩子的媽媽都記憶猶新,就是產後一週左右,一直流虛汗,就是躺著不動,也總是流汗,睡衣很快就汗溼透了,特別是產後的幾天,渾身無力,身體虛弱。

所以,這個時候產婦如果不注意,特別容易著風,寒氣一旦入侵,等產婦身體恢復時,張開的筋骨也會隨著身體的恢復閉合,這個時候,寒氣就會滯留在體內,無法排除,導致關節部位的痠痛,如果在滿月後不能及時治療好月子病,隨著時間拖延,月子病的治癒幾率就越低。

在父母那一代人,很少好好坐月子,加上條件不太好,出了月子落了月子病也不治療,所以,她們落下的月子病比較多。

老人有些月子裡的禁忌還是要聽的

現在很多人坐月子,都是媽媽或婆婆照顧,老人關於坐月子,會有很多禁忌,讓注意的事項非常多,雖然一個月不洗頭,不洗腳,不洗澡已經有點不太科學,但是讓產婦做好保暖是比較科學的。

不管什麼季節坐月子,產後老人都會讓產婦穿上長袖長褲,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風寒入侵。比如夏天,天氣比較熱,家裡必要開空調才行,即使風量開的很小,但是,如果產婦穿短袖,寒氣還可能會浸入,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質地薄些的,吸汗比較好的棉質長袖睡衣睡褲。

一個朋友就是夏天坐月子,她感覺自己體質很好,所以堅持不聽她媽媽的意見,穿短袖睡衣,結果月子還沒坐完,就感覺到膝蓋不舒服了。

產婦容易患的月子病

產婦月子裡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有時候某一方面的疏忽,就會落下月子病了。根據自己坐月子和周圍朋友坐月子,現在比較容易落下月子病有下面幾種:

  • | 手關節疼痛

因為現在大家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即使產婦產後坐月子,每天也會用手機比較長,不管是聊天,看視頻還是瀏覽網頁,查閱一些月子裡常識等,都會離不開手機。

因為產婦前半個月躺著的時間多,所以,拿手機的姿勢也是固定的,幾個手指用固定的姿勢卡著手機,這樣,不到半個月時間,產婦就會感覺手指酸脹難受,這個時候要注意了,手機少用些,否則出了月子,常用手指的幾個指關節就會落下疼痛的病根了。

我當時二胎時候,月子裡沒事時候,會拿著手機看小說,結果月子剛過十幾天,手指關節就酸脹難受,之後我就把看小說改成了聽小說了。幸好出了月子不久手指關節已經恢復。

  • | 冬季腳後跟疼痛

秋冬春季節坐月子的產婦,一定要注意穿帶腳後跟的棉拖,並且穿上襪子,不然,腳後跟很容易落下疼痛的病根。

我一個高中同學,當時春季坐月子,她感覺天氣變暖了,所以拖鞋穿的沒有腳後跟的,當時她婆婆一直勸她穿帶腳後跟的,她嫌每次穿時候提鞋子麻煩,堅持不穿。

結果出了月子她就後悔了。

月子後期她腳後跟已經開始不舒服,出了月子酸脹疼痛感加強,讓她心情非常煩躁。出了月子她就開始治療腳後跟疼,中醫泡腳,熱敷等,各種方式都嘗試了,一直堅持治療一年左右,腳後跟疼痛酸脹才消失。

她給我們同學說,如果生二胎,一定要注意腳部保暖。

  • 我二胎時候月子裡落下右肩部關節疼痛的病痛

生二胎時候,因為奶水不好,為了堅持母乳,除了喝各種下奶湯,就是讓嬰兒多吸吮,因為很多人都說,多吸吮奶水慢慢就多了。

所以固定姿勢抱著孩子的時間比較多,有時候半夜就躺著餵奶,餵奶時候,右肩膀比較用力,所以,月子半個月後右肩膀已經開始不舒服,但是餵奶還要繼續,只是稍微注意些。

不過出了月之後,右肩膀疼痛感越來越強,整個右胳膊一點不敢用力,更不敢提拿重物。這種疼痛遲到一年半左右才慢慢消失。就是現在偶爾還會感覺右肩膀有不適感。

此外,常見的月子病還有,腰痠疼,因為要給嬰兒一天換好多次尿不溼,尿布,需要彎腰,所以,很容易造成腰部痠疼不舒服。月子裡產婦腰部落下病根的比例比較大。

建議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儘量讓老公或者照顧月子的其他人多幫忙照顧孩子,抱孩子,為孩子換尿不溼等,另外自己要儘量少沾涼水,涼水的寒氣很容易浸入手關節,洗腳的話,也要儘快擦乾,擦乾後穿上襪子,確保手腕,手指關節等的保暖。

另外,月子裡不要某一個姿勢時間久了,這些都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造成某一部位關節的壓力大,使關節部位落下病根。

老人都說,月子病只能再生一胎時候坐月子期間治療好。其實很多月子病,只要出了月子及時資料,嚴重的利用中醫堅持治療,是可以治癒的;而輕微的月子病,出了月子多加註意,一般半年到一年也可以自行恢復。


歡迎關注@艾米兒育兒!我是“兩個小書蟲”的媽媽,喜歡閱讀,寫文,專注分享科學的育兒經驗和親子教育心理!!

艾米兒育兒


月子病是指生產後或者小產後沒有恢復好,引起的病症。月子病也是分情況的,有的在月子裡就顯現出來,有的可能需要時間久一點才能感覺得到

常見的月子病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腰疼

尤其是剖腹產,脊椎處打麻藥,更為明顯。這是我身邊做完月子以後,落下腰疼毛病的情況是最多的。

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剖腹產脊椎處打麻藥,照顧孩子經常彎腰,坐著餵奶。都有可能導致腰疼。

第二、眼睛疼

月子期間休息不好,還經常玩手機的寶媽,最容易眼睛發疼,甚至迎風流淚得情況還特別明顯。

第三、腿疼

也可能是因為穿的單薄著涼,也可能是因為勞累,月子期間走路多了,真的會腿疼。我是因為生產完一直有惡露排不乾淨,所以滿月老公就帶我去市醫院檢查,來回爬了幾趟樓梯。導致我回來就腿疼,現在孩子一週歲多了還是經常腿疼。

穿的厚點,著點熱相對來說還比較好。

第四、盆腔積液

這是因為產後惡露排不乾淨,導致盆腔積液,有的會小肚子發漲發疼。更有甚者發炎了還需要輸消炎藥。

老一輩人都說,是個女的生完孩子都得落月子病。還說月子病只能月子來調理,其他的是不能治癒的,只能緩解。

現在看來,月子病對人的影響挺大。

不過現在條件好了,像專業的育兒師,月嫂,月子中心等越來越普遍。相對於以前來說,生完孩子需要自己照顧孩子來說,現在這種請人幫忙照顧月子的情況,確實是更有利於產婦恢復。

每個孕媽媽都是很偉大的,所以要在月子期間好好照顧自己,該矯情時就矯情。免得落下月子病,受罪也不好醫治。

坐月子期間,各位媽媽的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久坐久站,可以適當的運動

不要久坐久站,時間長了容易腰疼腿疼。適當的下床走走活動下,有助於產後修復以及惡露的排出。

第二、切忌太過用力

剛生產完以後,整個身體都是虛的,各位產婦不能做太用力的動作,避免傷害自己。

第三、切忌著涼受風

這是一大忌,老話說剛生產完骨頭縫都是開著的,著涼有可能以後導致骨頭縫都疼。

第四、少玩手機

玩手機不僅損害視力,躺著玩手機還會壓迫頸部,嚴重者導致頸椎病。

第五、適當進補,沒必要大補

坐月子期間,適當進補達到營養即可,沒必要大補。導致產婦發胖。

既然有坐月子的說法,證明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好好重視坐月子。避免受冷、用力過重。好好注重一下自身的恢復。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職場達人。育兒路上的問題,歡迎來諮詢。

(文章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媽媽學育兒


月子病多久會顯現出來?這個不一定,有的在月子裡就會有疼痛感,有的可能會一直好幾年都會出現月子病症狀。月子病是指,寶媽在生產後一個月內所受到的外感或內傷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裡沒有治癒而留下的病症。

一般產後風溼汗多、頭疼頭暈、膝蓋疼,手指疼,腳後跟疼,腰疼、身體涼,怕風怕冷,關節四肢疼痛。存在以上症狀2種以上,說明你可能有月子風溼病。部分患者還有眼眶疼痛、眼睛乾澀或多淚、哭泣,發脾氣,視物模糊、體弱多病等症狀。


如何預防月子病?

1.月子期間不要太勞累,過早從事家務勞動,久站、久坐、過早或長時間抱孩子,都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2.合理用眼。做月子期間避免太長時間看電視、書、手機等,長時間用眼會造成眼部疲勞、視物不清,也要注意避免受到強光刺激。

3.產後比較容易出汗,避免過堂風,空調風吹,同時不要碰冷涼水。

4.飲食營養均衡,少吃多餐,避免吃過冷過涼、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月子病的發病率也不像過去那麼多了。月子病一般在月子裡治比較好,中醫理療和調理效果比較理想,同時注意預防。

小羽媽是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媽媽健康和寶寶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銀花育兒


當你生完孩子後,

99%的婆婆都會這樣不斷地叮囑:

“坐月子不能洗澡,否則以後會全身痠痛

產後不能刷牙,否則會牙齒鬆動

坐月子時不能梳頭或洗頭,否則會頭疼

月子期間要衣服捂嚴實,

不然以後關節都會疼

月子裡不能下地,否則腳跟疼

坐月子期間不能吃鹽

不能看電視或看書

……”

而且經常會有老人們說:你這月子病啊,除非是再生一個孩子再坐一次月子,否則是治不好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月子病”就像一把懸在孕媽咪和新媽咪頭上的劍,總是讓人心頭惴惴不安,生怕一個不小心就真的落下個病根糾纏一生,還有那些口口相傳的坐月子規矩,到底有沒有道理?月子病,究竟是善意的忠告,還是詛咒呢?

事實上,正規的醫學教材和研究文獻裡,是找不到所謂“月子病”的說法的。傳統所說的“月子病”,更像是很多症狀的總稱,算不上是一種病。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在月子期間,常常出現在產後媽咪們身上的健康“刺客”,讓我們來一次月子病大搜羅吧,將月子病一網打盡。

常見“月子病”大搜羅

頭疼

血虛:產後失血過多,氣血不足,腦髓空虛,血不養腦,而致頭疼。

血瘀:產後惡露不下,瘀血上衝,腦絡受阻,血行不暢而致頭疼。

寒邪:產後沒有好好休息,受了風寒,導致頭疼。

補救方案:

①健康飲食,補足氣血。

坐月子期間新媽咪一定要好好休息,每日按照科學的方法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

②注意保暖,適當運動。

產後身體受寒,容易造成氣血瘀阻,因此要注意身體的溫暖特別是腳部。每天有規律地適當運動,恢復身體的活力。

③放鬆神經,愉悅身心。

剛剛生好寶寶,對寶寶的一切都容易緊張,這樣很容易引起新媽咪頭疼,因此新媽咪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情,保持開朗愉快的。

腰膝痠痛

腰痛可以算得上是“月子病”之首。剛生完寶寶的新媽咪,骨盆韌帶在一段時間內尚處於鬆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軟弱無力,子宮未能很快完全復位,如果不注意,猛然彎腰拾撿東西,或者因為便秘而蹲廁時間過長,便會牽引、拉傷韌帶;同時,因久蹲、久坐,抱寶貝等也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暢,使肌肉受壓、勞損引起痠痛。

補救方案:

①減輕腰部負擔

多準備一些柔軟的靠墊,坐著哺乳時,墊在後腰位置;產後一定要穿寬鬆舒適的平底鞋,3個月內禁穿高跟鞋。

②避免經常彎腰

拿取寶寶用品或為寶寶換尿布時,最好在不彎腰的情況下操作,可準備一個操作檯,避免過多彎腰。

③注意鈣質攝入

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④加強運動

從產後2周開始,可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手肘、手腕、腳底痛

產後媽咪如果長時間抱寶寶,或是做家務,使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出現損傷;同時產後虛弱,風邪趁虛而入,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出現“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綜合症”,從而引起手臂、手腕疼痛。產後下床少,腳底脂肪層變薄、退化、彈性下降,對行走時震動的承受力差,容易導致足跟脂肪墊出現水腫、充血等炎症,引起疼痛。

補救方案:

①注意保暖

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涼水刺激,引發神經炎。

②多休息

無論使用吸奶器還是換尿布,要注意停下來歇歇。當肘部、腕部出現酸脹症狀,立即停下休息。剛生完寶寶,下地走路時間不要太長。

③適當鍛鍊

腕部出現酸脹感時,左、右轉圈,鍛鍊腕部靈活性;腳底板則可以用指壓法,直到發熱,但不要太用力。

④補充鈣質

多喝牛奶,吃魚類,以補充鈣質。

⑤局部熱敷

出現酸脹感覺時,可以用毛巾熱敷,必要時去醫院進行射燈理療或扎針灸。

盆腔靜脈曲張

有的新媽咪會出現腹痛、墜脹、惡露量多,白帶增多、尿頻、尿急、腰痠、腰骶部墜痛等症狀,這有可能是盆腔靜脈曲張。因為妊娠期間,膨漲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使血流受阻,產後如果護理不當,盆腔恢復延緩,再加之勞累因素,就會引起盆腔瘀血,形成盆腔靜脈曲張。

補救方案:

①保證營養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及纖維豐富的食物,避免勞累、受涼而形成瘀血。

②常常按摩

用手掌在下腹部作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圓形按摩及骶尾部的上下按摩,每日兩遍,每遍20次。

③局部熱敷

取熱毛巾或熱水袋,依次熱敷腰腹、骶骨處;或者取中藥,如川芎、乳香、廣木香、小茴香、路路通、紅花等各15克,炒熱裝人布袋中,敷於下腹部及腰脊、骶尾部。

④簡單運動

手扶桌邊或床邊,兩腳併攏做下蹲、站立運動,每天兩遍,每遍5~10次。注意動作幅度不可太大。同時每天做收縮肛門運動5~6遍,每遍10~20次。

⑤睡眠姿勢

可採用膝胸臥位鍛鍊,即胸部緊貼床,臀部抬高,大腿必須與小腿呈直角,每天2次,每次15分鐘左右。臥床休息時,最好多采取側臥位。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臥床可採取頭低腳高位。

其實,“月子病”的存在還是有其一定的普遍性得。從懷孕280天的各種小心謹慎到坐月子期間的各種禁忌,真是忒折磨人。而且生完寶寶後,餵奶、擠奶、陪娃、抱娃、熬夜、哄睡、伺候屎尿屁……一不小心,腰也痛了,肩也酸了,“媽媽腕”也有了,“月子病”就這樣不知不覺落下了。

因此,科學地坐月子十分重要。如果有條件最好選擇生完入住月子中心,畢竟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好改善體質時機。


大姨媽APP是一個提供女性健康管理的平臺,集經期記錄、備孕助手、電商、問診、社區於一體。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生理期、備孕、懷孕、兩性、私處護理等女性健康知識,那就快去應用市場,下載大姨媽APP吧~

關注@大姨媽 公眾號,瞭解女性生理、心理、兩性知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張妮可


在正規的文獻記載裡,找不到“月子病”這個說法,那麼在網上一搜就能搜出來很多關於“月子病”的內容,總體來說我覺得月子病相當於民間的一種說法,雖然沒有很強的科學理論支撐,但很多民間流傳的說法自然有其流傳下來的道理。

那麼什麼是月子病呢?

顧名思義,月子病就是沒有按照傳統的、正確的坐月子的方法,導致在月子裡落下了病痛,這些病痛非常頑固,根本治不好,會一輩子跟著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月子病月子治”,再生一個孩子,再坐一次月子,按照正確的坐月子的方法,才能治好。

月子病都有哪些?

我們常常會說月子裡不能吹風、不能用涼水、不能吃硬東西等等禁忌,那麼違反了這些禁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 1、腰痠腿疼

我生老大的時候就出現了這種月子病,腰痠背疼腿也疼,但我認為我的這個病症不是月子裡落下的,而是生孩子的時候打麻藥和用止痛棒造成的。因為那時候的止痛棒和麻藥都是打在腰上,尤其是止痛棒,直接打在腰上,要好幾天才能取下來。

從止痛棒打上的那一刻我就開始腰痛,後來出了月子之後,只要腰挺直立幾分鐘,腰就疼得不行不行的,根本支撐不住。就這樣腰疼這個毛病跟了我三年,直到老二出生。

人們都說月子病月子治,我覺得真的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可言。生老二的時候我的止痛針是打在手臂上的,坐月子時我也刻意注重避免腰部用力,出了月子真的沒有再腰痛過了。

其實,對於腰痛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懷孕時子宮增大,重心前移,同時孕期產生了大量的激素,會使骶髂關節、骶尾關節以及恥骨聯合活動度增加,所以很多人會有腰部不適。

我記得我懷孕時整個人都腫了,尤其是腿和腳,腫得比平時大了一圈。在孕期內,由於胎頭在盆腔內下降,腰骶部神經叢受壓會放射至單腿或雙腿,出現比較明顯的神經痛或痙攣性疼痛。這樣的腰腿疼痛會持續到產後,有的還有肌肉麻痺。

  • 2、牙齒鬆動

我懷孕的時候由於缺鈣經常腿會抽筋,牙齒也開始鬆動,前門牙再牙中間有一次竟然掉了一小塊,因為我們懷孕的時候,胎兒的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和磷,這些鈣和磷只能從母親的和骨骼中攝取,如果孕婦不能夠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和磷,就會造成自身骨骼缺鈣,骨質會變軟。最終導致牙齒鬆動的情況出現。

  • 3、眼睛不適

有的人說懷孕的時候不能看書不能看電視不能看手機,否則孕期會眼睛不適,其實我們就不說是不是孕期,你看書時間長、看手機和電視時間長都會造成眼睛不適,就說我吧,之前上學時眼睛都沒近視,後來看智能手機把眼睛看近視了。

如何預防月子病?

很多人說坐月子就要臥床靜養,那麼是不是坐月子的時候就天天坐在床上不動呢?當然不是這樣了。

首先,女性生產之後血液處在高凝狀態,一直臥床會造成下肢靜脈血栓,甚至引發肺栓塞,嚴重的還可能會危及生命。

其實,適當的活動有助於血液循環,還有助手產後身材恢復。

最後,適當的活動有助於子宮逐漸縮小,恢復激素水平,當這些造成不適的因素消失之後,月子病自然就消失了。

總之,我們坐月子很多地方是要注意,但也不能照搬一些愚昧的傳統,比如坐月子不能刷牙、不能洗澡洗頭、不能入空調房等等,都是錯誤的,只要在月子裡注意清潔衛生,不吹冷風,不著涼感冒就好。


陪寶寶寫日記


月子病顯示時間有早有晚。

根據你的描述,有可能是月子裡落下的毛病,也有可能不是照顧寶寶太辛苦,太累了所以腰痠背疼啊?

我月子裡照顧寶寶的時候完全是自己一個人黑天白天忙活,就是腰痠背疼胳膊疼,滿月去發汗的時候有個背部按摩,按的時候很舒服,按完回了家休息過來以後疼的兩天胳膊都不敢動。

應該是天天伺候孩子姿勢很固定,導致肌肉僵硬,有時間休息一下最好。

這個一般等歇過來就好了。應該不屬於月子病。

但是如果不是肌肉痠痛,而是骨頭縫裡疼,感覺冒涼氣,或者是吹風以後疼,那應該是月子裡受風了,或者著涼了,這就屬於月子病了。

這個一般是不會當時顯出來的,好多都是過了幾年十幾年的才感覺出來,畢竟生孩子的時候年輕,一點不舒服都抗的住,等上了年紀的時候才感覺的到。

老人嘴裡常說的月子病一般都是這種。

還有月子裡不能吃涼的,不能吃硬的,都是有道理的。

我月子裡喝豬蹄湯,婆婆燉的時間短,豬蹄不是很爛,啃了以後我牙齒就感覺沒有原來穩當了😅😅,所以,月子裡精心一點好,畢竟身體是自己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