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腳踏三省,地處偏遠的荊紫關


荊紫關鎮,位於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

古鎮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文化遺存。古長街,風雨歷戰亂,記錄著荊紫關的滄桑歲月,見證了昔日的荊紫關的一派繁華。

自古水陸並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於古道”,明清時期商業高度繁榮,有“小上海”之稱。

漫步在青石鋪砌街道上,兩邊建築翹簷雕飾,古色古香,房屋多是進出幾層院落,兩邊廂房對稱,均有一堵兩米長的封火硬山,高低錯落,相互重疊,使街道更加古樸靈秀,曲型多姿。

公元684年,武則天巡視途中路過荊紫關,在距荊紫關不遠,現留有武則天歇息梳頭的歷史遺址一梳洗樓。

這裡華東十三省、市保存最完整的明清五里長街;這裡有掩映於茫茫竹海中的千年古剎——法海禪寺,有神秘幽深、險趣橫生的天然溶洞——青龍山羅漢洞;還有三省一條街、平浪宮、山陝會館、公雞泉、猴山睡佛、猴山石崖等。

穿行在翹簷雕飾,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群中,看著古樸精美的雕刻精品,構思寄情,刻工獨到,渾然天成,無不透射出匠人們的高超技藝。

古街現今還保存著陝山會館、禹王宮、江西館、平浪宮等典型建築和劉家大院、陳家大院等富商住宅;古碼頭、古關門、古樸的吊角樓與其他古建築群錯落有致、相映生輝。

荊紫關雖地處偏僻,但她曾承擔過歷史上水陸交通的重荷,創造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商業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