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慘烈的國運相賭(4)

一戰是塹壕戰的高峰。對於由鐵絲網、機槍和塹壕組成的防禦陣地,各國軍隊幾乎都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基本上誰進攻,誰倒黴。在索姆河戰役的第一天,僅英軍就傷亡6萬多人。

慘烈的國運相賭(4)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多少戰術可言,戰爭成了膠著戰、消耗戰。從1914年開始到1918年戰爭結束,西線交戰各方喪師數百萬,戰線卻沒有多少變化。但是,正如英國軍事學家富勒指出的,到了一戰後期,由於飛機、坦克和毒氣等用於軍事,機動性得以再生,進攻再次成為一種優勢的戰鬥形式。

1918年英軍發起的康佈雷戰役已現端倪,1918年8月,英法聯軍實施亞眠戰役,投入坦克670輛,在飛機的配合下,當日突破德軍縱深11千米,殲敵2.7萬人。大規模坦克部隊和飛機出現以後,塹壕戰僵局的改變,已經確定無疑了。

慘烈的國運相賭(4)

在一戰以後,歐洲各主要軍事大國的有識之士均意識到機械化戰爭的來臨。英國有著名的裡德爾·哈特、富勒,法國有戴高樂,德國有古德里安,蘇聯則有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和紅軍副參謀長特里安達菲洛夫。

蘇聯在20年代後期到30年代初,軍事思想非常活躍。他們開始發展了大縱深作戰理論,即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優勢兵力,大量使用坦克兵、航空兵和空降兵等新興兵種,實現連續不間斷地向縱深突破。

慘烈的國運相賭(4)

1930年代中期,蘇軍在機械化戰爭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上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斯大林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就利用計劃經濟的威力,大量生產機械化部隊所需要的裝備。1932年,紅軍就組建了首批兩個機械化軍,比德軍組建第一個裝甲師要早三年。1935年9 月,蘇軍舉行了震驚世界的基輔軍區大演習,參演部隊6.5 萬人、1000多輛坦克、600 架飛機,演練了機械化部隊與步、騎兵協同突破敵防禦縱深等課題,並首次實施空降行動。這時的蘇軍裝備坦克已經達到15000輛以上,悄然成為世界第一坦克大國。

慘烈的國運相賭(4)

後來由於大清洗,特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被害,大縱深作戰理論沒有持續深入地貫徹下去,但是也沒有徹底廢止。圖哈切夫斯基播下的種子,一直深埋在紅軍將領的心中。

1939年蘇軍的諾門坎戰役打得極為漂亮,在反攻過程中,集中使用了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在空軍數百架飛機的支援下,把驕橫的日本關東軍打得潰不成軍,其指揮官就是朱可夫。到了衛國戰爭的中後期,隨著物質條件的具備和經驗教訓的不斷總結,蘇軍的大縱深作戰終於開花結果。

慘烈的國運相賭(4)

一個典型的方面軍級別的大縱深作戰是這樣的:首先是炮火準備。炮兵被斯大林稱為戰爭之神,除了師、集團軍,為了加強炮兵在主要突擊方向的集中使用,蘇軍還組建了統帥部預備炮兵。截止1943年年底,統帥部預備炮兵就已經有9個炮兵軍,26個炮兵師和7個火箭炮兵師,擁有13500門火炮和11200門火箭炮。衛國戰爭中後期蘇軍歷次重大戰役,主要突擊方向上的炮兵密度均在每公里正面200門以上,有時達到300門。在戰後德軍士兵的回憶錄中,無不提到蘇軍炮兵傾洩的死亡之雨,那是一種噩夢般的記憶。蘇德戰場德軍的戰場傷亡,有70%是炮擊造成的。

慘烈的國運相賭(4)

炮火準備告一段落以後,蘇軍的突破就開始了。這通常由經過專門加強的、坦克和步兵混編的合成集團軍來完成。蘇軍在突破方面是極為堅決的,要求在決定性的地段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德軍將領梅林津曾經這樣描述,俄軍“常常在狹窄的正面上實施進攻。防者陣地的前面,很快就會出現黑壓壓的俄軍,他們象是從地裡鑽出來一樣,形如潮湧,勢不可擋,…要想擊退這種進攻,不光是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的作用。只有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兵才能克服緊扣心絃的恐懼心理;只有意識到本身職責和有自信心的士兵,那些善於掌握自己行動的士兵,才能抵擋得住俄軍密集隊形進攻的勢頭”。

慘烈的國運相賭(4)

關於這種突破方式,一個叛逃到西方的蘇聯軍官舉過一個十分典型的戰例。1943年,近衛第2集團軍的近衛步兵第16軍在庫爾斯克實施進攻(作者注:番號似有誤),9個先頭營有一個突破了德軍防禦陣地。馬上,這個營所屬團的團長就把他所有的兵力投入到這個正面只有1公里寬的突破口,他的師長隨即也將所有的兵力向這裡集中,突破口不斷擴大。半小時內,軍的預備隊開始趕過來。3小時內,在這個突破口戰鬥的有軍下轄36個營的27個,1176門火炮的1087門火炮以及所有的坦克。未能突破敵軍防禦陣地的那幾個營長不僅未得到增援,而且他們指揮下的所有兵力兵器也給調用了。方面軍司令得知達成突破以後,又派來了一整個集團軍,加上一個空軍集團軍。此時,蘇軍已如決堤的洪水,無法遏制了。

慘烈的國運相賭(4)

當突破口達到一定寬度,德軍一線防禦力量被嚴重削弱的時候,大縱深作戰的主角――快速集群就開始登場了。快速集群通常由近衛坦克集團軍擔任。蘇軍在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保衛戰以及1942年就不斷地試驗快速集群,後來發現,單單是百來輛坦克還是太薄弱,而且如果步兵、炮兵機動能力差,跟不上坦克的話,快速集群很容易被德軍包圍殲滅。於是從1943年起,蘇聯陸續組建了6個全新編制的坦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通常下轄有2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以及重炮、多管火箭炮、反坦克炮、防空和偵察分隊,所有部隊全部實現摩托化,能夠以相同的速度機動。一個坦克集團軍,擁有五六百輛到一千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有足夠的火力、突擊力和保障能力,能夠不間斷地向敵方縱深突進數百公里,完成對敵人重兵集團的分割包圍。據蘇軍對幾十個戰役的統計,擔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團軍前進縱深平均320公里,最高達到800公里;每日進攻平均速度為25-45公里。個別戰役高達60-90公里。1945年的華沙—波茲南戰役中,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在第5突擊集團軍打開的突破口發起衝擊,15個晝夜中一口氣推進700餘公里,從維斯瓦河打到奧得河,平均速度每晝夜50公里左右,有時高達90公里。到了在中國東北打日本關東軍的時候,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越過大興安嶺的高山密林,竟然創造了一日前進160公里的記錄。

這樣的打擊,需要理論的指導,也需要充裕的物質資源。所幸的是,雖然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被害,但是大縱深作戰理論從來沒有在蘇軍中徹底消失。斯大林的大清洗雖然消滅了不少蘇軍上層的精英,卻也為年輕軍官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1942年底,蘇軍的傷亡已經超過1100萬人,就在這樣高昂的學費中,一批諳熟機械化戰爭的將領終於成長起來了。戰爭期間,紅軍總參謀部設立了戰爭經驗處(後升格為部),對每一次戰役的經驗教訓進行深入的研究,經常到作戰部隊一線蒐集材料,逐漸形成並完善了蘇軍新的野戰條令。

慘烈的國運相賭(4)

1943年,蘇聯軍事工業已經從戰爭初期的災難中恢復過來,經過艱苦的大遷徙和建設,從烏拉爾到中亞的軍工基地體系完整,爐火正紅。當年蘇聯生產坦克24000輛,1944年生產29000輛。而且,英美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到1944年4月為止,蘇聯從盟國接收了220,817輛卡車,整個戰爭期間共接收了427,000輛卡車,數量上超過了二戰期間德國卡車的總產量,而且質量更好。蘇軍的通信聯絡裝備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強了部隊作戰的協調性。僅美國就提供了95.6萬英里電話線,3.5萬個無線電臺,38萬部野戰電話。大規模坦克部隊的組建和幾十萬部隊的協調一致的戰場快速機動從此成為現實。

1943年的蘇聯紅軍,已經脫胎換骨,不是吳下阿蒙了。

在戰爭中後期,德軍已經打不出一次像樣的閃電戰。閃電戰對付缺乏戰略縱深的小國最為有效,對付蘇聯這樣的大國就不行了。1940年德軍進攻法國,戰場面積19.38萬平方公里,德軍平均每51平方公里有一架飛機,每75平方公里一輛坦克,而在1941年進攻蘇聯的時候,戰區面積為107.625萬平方公里,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只有一架飛機,每291平方公里一輛坦克。

慘烈的國運相賭(4)

德軍1940年在西歐日均推進速度為30公里,以這樣的速度,要打到巴巴羅薩計劃設定的伏爾加-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要連續不斷地走一百天,這還不算蘇聯惡劣的氣候、落後的道路給裝備帶來的嚴重損耗。古德里安大將在談到對蘇作戰的原則時說:“一切在於快!要快的讓敵人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快的讓敵人沒有爬起來的機會,沒有從容集結兵力和佈防的時間。一旦它爬起來,做好了搏擊的準備,你就很難再打倒它了。

因而迅速攻克敵方首都,對著敵人的神經中樞戳一刀,敵人的抵抗便會陷入癱瘓。”因此,一旦蘇聯依靠堅強的抵抗意志和廣闊的戰略縱深,把戰爭打成了持久戰,閃電戰威力頓失。原來不重視防禦的紅軍,對於抵禦德軍裝甲集群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靠著層層的雷場、反坦克壕以及縱深兵力配置和火力配系,擋住了德軍最強大的裝甲部隊的突擊。

而且,德軍逐漸失去了閃電戰的物質條件。戰爭後期發展起來的虎式坦克,其裝甲防護力和火力驚人,但是機動能力不行,跑100公里就得加油,跑1000公里就得送回工廠大修,經常出現機械故障,又容易陷入沼澤之中。豹式各方面都不錯,可惜數量太少。閃電戰所依賴的進攻型空軍情況則更加糟糕。隨著英美對德戰略轟炸的全面展開,德軍不得不把飛機生產的重點放在防空的殲擊機上,而不是用於支援地面部隊的強擊機和轟炸機上。

慘烈的國運相賭(4)

就連有限的殲擊機,也主要用於西線和本土防空作戰。從1943年3月起,德國作戰飛機在西線的損失就開始持續大於在東線的損失。1943年7月初,德國空軍共有飛機7080架,僅僅7、8月兩個月裡就在東線損失了1030架、在地中海損失了1032架、在本土防空中損失了1151架,合計損失3213架,幾乎喪失了一半的作戰力量。1944年初,東線德軍與蘇軍飛機的對比是3073架飛機對8813架,1944年6月則是2796架對14787架,根本談不上在東線掌握制空權或者有效支援地面部隊。

不僅如此,德軍連組織防禦也非常困難。德軍在防禦上基本遵循的是1918年魯登道夫時期的模式,即由步兵分隊實施縱深防禦,兵力主要用於預備隊而不是配置在一線。當敵人進攻的時候,一線兵力可以適當後撤,然後發動迅猛的反突擊擊退入侵者。

西方研究蘇德戰爭的權威學者Glantz指出,這樣的防禦要行之有效,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有足夠的步兵建立防禦縱深;二是敵方步兵沒有實現摩托化,無法迅速發展進攻;三是德軍指揮官要有因地制宜選擇防禦地點和靈活處理的權力。但是,在戰爭的中後期,三個條件一個也不具備。由於兵力枯竭,德軍一個師的防禦正面很寬,無法形成兵力縱深配置,很多地域不得不通過大量佈雷來代替。蘇軍的快速機動能力已經在德軍之上,一旦突破,德軍根本來不及構築下一道防禦體系。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完全剝奪了德軍指揮官靈活防禦的權力,而是堅持寸土必爭,不得放棄任何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築壘地域。在戰爭末期,希特勒甚至下令,士兵可以就地處決命令他們撤離的軍官。

慘烈的國運相賭(4)

日耳曼民族打仗一直有委託式指揮的傳統,上級只是告訴下級戰鬥應當達成的目標,至於具體怎麼打,由下級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正如十八世紀普魯士名將塞德里茲所說:“在會戰之後,國王可以隨他的意思來處分我的頭腦,可是在會戰之中,他卻應准許我用自己的頭腦。” 但是,蘇德戰爭後期,德軍的優良傳統蕩然無存,只能聽任蘇軍包抄、包圍和最終殲滅。

慘烈的國運相賭(4)

於是,從1944年起,我們可以看到蘇德戰場上一個又一個波瀾壯闊的大包圍戰、大殲滅戰,只不過這次紅軍成了主角和勝利者。蘇軍的大兵團作戰能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所到之處摧枯拉朽,犁庭掃穴,如入無人之境。

朱可夫元帥在回憶錄自豪地說:“從1944年起,蘇聯軍事戰略依靠國家巨大的軍事和經濟潛力,在擁有優勢兵力、兵器的條件下,進行了多次同時有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更多方面軍、數萬門火炮、數千輛坦克、數千門火箭炮和數千架作戰飛機參加的進攻戰役。如此強大的兵力、兵器使蘇軍統帥部得以突破敵人的任何防禦,實施深遠突擊,合圍巨大的敵人集團,迅速將其分割,並在短暫時間內予以殲滅。”第聶伯河會戰,蘇軍5個方面軍,263多萬人,從2000多公里戰線全面出擊,一舉推進數百公里。

在白俄羅斯戰役中,蘇軍調集4個方面軍14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輛,在5000架飛機的支援下,突進550-600公里,全殲德軍17個師又3個旅,使其50個師損失過半,基本粉碎了德軍最重要的重兵集團――中央集團軍群。柏林戰役,蘇軍投入3個方面軍,250萬人,近萬輛坦克,4個近衛坦克集團軍登場,一週殲滅德軍100萬。

在二戰達到高峰的大規模機械化集群作戰,德國人開啟大幕,最終則由紅軍奏響了勝利的凱歌。

慘烈的國運相賭(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