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民辦學校 VS 國際學校:一位外國父親的擇校持久戰

我兩個女兒都出生和成長在中國。大女兒從普通的民辦幼兒園,到民辦學校的雙學籍中西融合課程,再到英國人開的國際學校,這種種選擇和轉變背後,透出了

很多的無奈和糾結。

很明確的一點是,我很想讓我的兩個女兒享受到我所接受的西方教育的所有好處。但同時,我也非常期望她們的中文學習能夠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個人的經歷和體驗。

我在中國已經生活和工作了15年。這期間,我曾經學習過古文,也試圖鑽研先秦的諸子百家和宋明理學。最近7-8年間,隨著我對於中國傳統哲學的學習,我越發認識到中國文化和文字的精妙、複雜和博大精深。

雖然我一直在努力,但感覺我的中文總是很難再上一個臺階。我總覺得,這是因為我20多歲才來到中國正經八百地開始學習中文。中文好像永遠無法進入我的血液和骨子裡。很微妙的細微差別我很難抓住,很深層的意味我也經常get不到,微信朋友圈的很多網絡新語言我也經常是一頭霧水。

這些經驗促使我深深地意識到,

建立中國文化、文學和思想的牢固根基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抓。所以我堅定地認為,我的兩個女兒應該去上中國人開辦的學校,雖然不一定是公立學校,但起碼是一家本地學校的國際部或者雙語部。

01

女兒進了雙語學校中西融合班

寫到這裡,也許會有人問,國際學校也開設中文課程,送到國際學校一樣可以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接下來,我就講一講在我眼裡,中文和中國文化應該怎麼學。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掌握中國文學和文化從來都是一條艱辛之路。而每一位中國父母必須要承認的是,這書山之路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認字。而要認識最基本的一些漢字所面臨的難度要超過認識英文單詞的難度。

這是因為中文是象形字,不是拼讀出來的,所以

要花大量的時間記憶和練習書寫。只有熟悉了間架結構,筆畫順序,字義和讀音,才算掌握。這種靠記憶的學習方法和現代西方的學習模式是不完全兼容的。

這一點聽起來好像毋庸置疑,不需要我在這裡再囉嗦,但是恰恰這一點卻經常被忽略。所以我認為,中國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習中國文字和文化的方式所塑造的。為了讓孩子達到基本的識字水平需要強加給他們一種特別的學習方式。

“死記硬背”在西方是一種早就過時了的學習方法,但是對於中文學習來說,這幾乎是唯一的方式,要想學會幾千個漢字不用這種方法是不行的。如果有人說他們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我覺得都是“自欺欺人”。

我認為“死記硬背”不但對於學習漢字是很必要的,對於掌握中國文化傳統,培養豐富和深刻的文學賞析能力也非常必要。

民辦學校 VS 國際學校:一位外國父親的擇校持久戰


用“古文觀止”舉個例子,中國的學生只有通過背誦才能發展出內在的對於那些偉大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賞,同時培養他們的遣詞造句的優美性和精確性。“死記硬背”在我的詞典裡並不是貶義詞,我認為必須且必要。我一直很欣賞中國的基礎教育,因為它非常重視打基礎。

中國的本土學校尤其是公立學校,對於教授漢字和中國文化是非常有經驗的,對於學習習慣的養成也非常有幫助。其實這個觀點也不是我的一己之見,我相信,很多選擇了“國際路線”的家長,都會同意我的觀點:在國際學校裡的中國孩子的中文水平,永遠不可能趕上公立和民辦學校裡的孩子。

有的父母也許會自我開脫說“他們的漢語水平達到日常所需就可以了”,或者“他們的中文達到這個水平就夠了”等等。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我下定決心,我的孩子一定要走中國的教育體系。

有意思的是,反而孩子的媽媽,我的中國太太認為孩子們應該去上國際學校——多有趣的角色翻轉。認識我的很多朋友和孩子家長們都開玩笑地叫我“虎爸”。

民辦學校 VS 國際學校:一位外國父親的擇校持久戰

就這樣,大女兒的求學之路從離家5公里的一所普通的民辦幼兒園開始了。

她是園裡唯一的一個混血小孩,完全享受“國民待遇”,也經過了很多不錯的錘鍊,比如冬天基本不給空調,只有室外溫度低於5度,或者午睡的時候才有短暫的供暖,所以冬天在屋子裡也都穿著羽絨服和羽絨馬甲。

有一年聖誕節爺爺奶奶從國外來探親,孩子從幼兒園回家,手腳冰涼,我們還開玩笑說,這樣孩子會更堅強。幼兒園的管理和師資都算中上,孩子挺開心,我們也算滿意。

中班的時候就開始在幼兒園學習滬教版的珠心算(我這個爸爸迷信一切中國傳統的東西,感覺女兒會打算盤真是好神奇,我好自豪…)還有拼音,課外去公文式學習了一些基本漢字。

雖然我也斗膽想把女兒送到家附近的公立小學,就是那種前面兩三個字一樣: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一直排下去的公辦小學,感覺這樣女兒可以受到原汁原味的體制內教育,既能學好中文,又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在很多作業的壓力下,變得心智強大。但後來我還是和太太達成了妥協,擔心女兒在40多人的班裡得不到足夠的關注,最後選擇讓女兒進了一家民辦學校的中西融合班。

在2016年的秋天,上海有2所民辦學校第一次推出了中西融合班,這兩所學校都有10-20年左右的辦學歷史,在上海的民辦排名當時都能排個前五吧。融合班作為西方和東方相遇的地方,給我們這種糾結的家長提供了“腳踩兩條船”的機會。

對於有些家長來說,因為太難選擇,不想完全放棄體制內這條路,也許孩子不出國那麼早,還需要中考、高考呢?所以相對於國際學校,中西融合提供的雙學籍將選擇的時間點又推後了幾年。

和其他家長的相同之處在於,我們什麼都想要,東方和西方教育能夠提供的所有好處,我們都不想捨棄。中西融合恰恰迎合了這種在東西方間很難抉擇的市場需求,所以報名和考試的競爭異常激烈。

在家長說明會上,目睹很多家長用計算器快速累加出每週的中文課程和英文課程的比例,提出各種問題,大部分都是希望英文的比重大些,而我恰恰相反。所以我感覺很有意思,越是自己缺的,越希望孩子得到。


民辦學校 VS 國際學校:一位外國父親的擇校持久戰



02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大女兒16年9月入小學,轉過年,到了17年的三四月份,我和我太太就決定把大女兒轉入一家英國人開的外國子女學校。這當中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我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呢?

說老實話,問題並不在於她的第一家學校,更多的是來自於我們家長。對於本土學校的作業這件事情,我沒有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本來融合課程就是兩套課程都要學,美國的教材和滬教版同時開弓,所以作業量可想而知。

而我自己對於中國的教學體系和大綱也非常不熟悉,所以不像其他中國家長,我感覺自己嚴重使不上力,在作業尤其是中文課程的作業這件事情上,很難幫上忙。

儘管我的中文讀寫還算不錯,但是和母語是漢語的中國家長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只好經常請教“納米盒子”。本身一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還在養成中,量大加上磨蹭,經常作業做到九十點,搞得我和我太太身心俱疲,投入很多,大人和小孩的睡眠都變少,越來越焦慮。

另外一件我覺得非常困難的事情就是讓人抓狂的快節奏溝通。微信是如此神奇的工具,大大提升了溝通的效率,信息傳遞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之快。

班級的父母微信群熱鬧的一塌糊塗,班裡每天的大小事,別人家的娃在做什麼,上什麼特長班等等信息恨不能從屏幕裡溢出來。哪怕一位父母的小抱怨,都可能會引來嚴重的共鳴,引發一場憤怒之火。

因此,群裡經常很快就是幾十條上百條消息,讓我完全失去爬樓的勇氣。所以經常會發生我和太太錯過家長會,或者學校的重要活動的事情,還經常會被別的家長追殺著繳納班費,禮物份子之類的。

此外,班級微信群還要承擔部分提交和點評作業的功能。大女兒在融合班的半年,經常是5點一出頭,應老師的要求,其他家長就已經把孩子的預習,朗讀之類的作業發到微信上來了,老師的點評也會散佈其中。

而這時距離我和太太回家至少還有兩個多小時呢,孩子沒有手機和微信,種種錄音錄像的程序只好等到爸爸媽媽回到家。所以這樣的生活就是兩個字:焦慮。

要跟上微信的節奏,需要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我終於決定眼不見心不煩,經過一段時間的疲於應付之後,對於家長微信群和家校微信群基本選擇不看了。重要的事情就等別人來找我吧,到時候就託詞我的漢語不好。

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父母肯定為孩子的教育牽腸掛肚、焦慮糾結,但是這種焦慮和擔憂經常會變得過分。微信,雖有萬般好處,但是肯定不是一個鼓勵冷靜和深思熟路的討論的地方。往往是那些走偏執路線,那些有大把的時間的人,他們的發言和聲音會被聽到,而不是那些真正的專家和真正懂的人。

我越來越感覺到,學校和父母的關係也有很大的問題。

出於非常好的動機,我女兒所在的第一家學校在所有可能的層面上都盡全力讓父母參與其中。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所謂的“開放教室”。當排到我這撥家長的時候,我懷著巨大的熱情和極大的興趣,坐在教室後面來觀摩我女兒一個上午的上課情況。

我本身也是從事教育行業的,所以帶著教育者的帽子,我認為肯定有些事情可以做的更好些。但是總體上來說,一上午的教學活動還是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我看到一群非常年輕,充滿了活力和激情的老師們。

但是那天晚些時候的家長微信群裡的討論,卻充滿了吹毛求疵的言論。很多批評之間又互相矛盾。有些父母希望老師更嚴厲些,有些希望課堂氣氛更活躍,更有趣。不同類型的孩子,當然也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需求。每個父母關注的都是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

學校崇尚很多西方教育的做法,會有很多project和各種主題節日,例如國際日之類的。基本每一兩週孩子就要完成一個項目,例如回家需要做關於動物、植物、國家等等的海報。

孩子需要調研,寫寫畫畫,但是以一年級孩子的水平,很多事情自己是無法獨立完成的,所以我們經常這樣度過週日的傍晚和晚上:很晚了,我和太太還在焦慮地打印,寫寫畫畫地幫著孩子做project。有時太晚了,就只好讓孩子先去睡,自己幫孩子搞定。

學校的各種大小節日和演出之類的事情,老師給大家編完小組以後,就很放心地讓家長們各自發揮18般武藝了。我幾次抽時間到學校參與小組排練,爭取為我們團隊掙得榮譽。看到很多家長真的是好拼好拼,全然不顧工作和休息時間,全身心地投入時間精力、聰明才智和人脈等。我真的是自愧不如啊。

我在這裡需要再次聲明的是,我並不是在批評家長們之間互相交流,或者學校和家長,通過微信渠道的家園共建。

我只是想說,這件事情不適合我。我陰差陽錯地也成為了家委會的成員,作為裡面唯一的一個西方人和少數的幾個爸爸家長之一,我總是感覺很難融入父母群體。

作業幫不上,微信跟不上,對於家園共建持保留態度,又很難融入很拼的父母群體,半年下來,我們最後的結果肯定不怎麼樣了。

這個過程中我也觀察到,學校在很努力地傾聽和調整,畢竟是第一年的中西融合實驗班。但是學校在迎合父母的過程中也很難保證不迷失方向。

最終我還是承認自己在監督和輔導孩子的作業方面感覺非常吃力,並且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到,與其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監督我女兒做作業,倒不如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散步,一起討論和聊天。

我並不是說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好的,而是覺得學校有責任確保孩子要做作業。而學校竟然用佈置作業的App,把作業發佈給家長,孩子要等著家長打開APP,才知道自己的作業是什麼。

如果學校和孩子對作業持這種態度,那最後當警察,當傳遞員,當輔導員的角色就落到了家長身上。

我認為這時就出了問題,要不就是作業太多,要不就是作業不當,作業失去了本來的作用。作業的目的並不只是說要在學校之外額外加碼,而更應該是鼓勵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

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我前面不停地強調,學好中文,沒有捷徑,只能不停地練習和背誦。為了學好漢字,一定要有足夠量的抄寫和複習,所以這方面的作業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問題出在其他類型的家庭作業。剛才提到的調研項目和海報之類的,沒有父母的幫助,或者如果父母不擼起袖子親自幹,一年級的孩子不可能獨立完成。

所以半個學期下來,我感覺到我們需要一個不同的環境,最終,經過了很多糾結和思考,做出了把她送到國際學校的決定。

03

教育,沒有唯一和普適的答案


我想強調的是,我的這些做法和想法其實都是為了我的女兒,為了找到更適合我女兒的學校和環境,如果換了別的小孩,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因為每個家庭和每個小孩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我也意識到

學校的選擇也是雙向的。

如果我的女兒在她的第一所學校裡面比較拔尖的話,也許她現在還在那所學校。每天的計算小超市,3分鐘內能否作對60道口算題,還有每天的漢字默寫,如果她都很厲害的話,也許我們會認為第一所學校還是適合她的。

但是我們的問題是,為了讓她跟上所有這些測試,還要完成所有的項目和課外任務,肯定需要父母當中的一個人竭盡心力地監督,輔導和強迫。我和我太太各有分工,也都盡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逐漸開始迷失和發問:

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麼,這真的適合我們小孩的麼?

小孩的閱讀什麼時候能排上?

小孩什麼時候能有機會出去野跑和參加團隊體育項目?

小孩對於世界的興趣和發問,當父母的引導和談話,什麼時候能擠進孩子醒著的時間?

“爸爸,我有一個問題,xxxxxxx?”, ”你的作業看來到10點也寫不完,等有空,我給你解釋哈,等有空,我們一起看紀錄片哈。但是永遠都沒有空。

我是學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的,所以非常希望能系統的在西方的文史哲等領域對女兒進行啟蒙,教授給她我熱愛的那些人類文明史的精髓。但是在這種一天一小考,一週一大考的環境裡,大量的作業和項目佔據了我們絕大部分時間,我的博雅教育的計劃根本得不到很好的實施。

當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將她換到了一所英國人管理的純國際學校。我感到了一種挫敗-曾經信誓旦旦,決心萬丈。但是到頭來,我還是投奔到我熟悉的體系和環境裡去了。


民辦學校 VS 國際學校:一位外國父親的擇校持久戰



現在我女兒在新學校也已經大半年了,目前看來這次轉學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新環境非常適合我的大女兒。儘管學校給孩子的壓力變小了,中文學習也肯定趕不上她原來學校的水準(這一點說實在話,我一直都很焦慮,現在也還是很焦慮),但是我可以說的是我大女兒在這個環境裡如魚得水,含苞待放。

她現在更自信,更合群,有了更多的笑聲,每天都很愛去上學,每次長假結束時,都很盼望著回到學校。我也終於可以施展我的專長,開始正兒八經地實施我的西方博雅教育的宏偉計劃了。

半年下來女兒對於希臘文明有了概念,開始學習拉丁文,英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提升,也開始通過一些藝術類的紀錄片來了解西方藝術。她參加了校隊,英式女子籃球經常週末會去打校際比賽,學會了游泳,愛上了圖書館,每週借回一大堆書,一個週末的下午可以讀完3-4本書。

她的新學校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方面做得很棒。以前閱讀總是要逼的,但是現在她已經可以隨手拿起一本書,不吃不喝,忘我地閱讀好久。這一方面是老師的課堂在閱讀方面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另外一方面是孩子被鼓勵去圖書館閱讀和借閱,還有就是身邊同學的影響。

但是上面談到的閱讀的巨大進步僅限於英文,學校對孩子中文的要求確實是下降了,漢字學習也沒有以前的學校那樣紮實了。主要是因為學校採用英國的教學大綱,所以閱讀的重點肯定是英文書籍。孩子不願意讀中文書,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一定是拿起英文書來讀,而不是中文書。

有時我覺得也許我們歪打正著地走了一條還不錯的路。先讓孩子在普通的民辦學校接觸到體制內的語文課程,建立起好的習慣和高標準,然後轉到了更自由的英國體系。

但是有時我也在想,如果我讓女兒在第一所學校再咬緊牙關堅持幾年,也許結果也會很不錯呢?


04

生活沒有如果,教育充滿了選擇

我還有一個擔心,就是覺得在這樣一個50%以上都是外國子女的國際學校裡,她和本土學校裡的孩子們是隔絕的,這種象牙塔的環境,是否使她失掉了真正紮下上海之根的機會?上海畢竟是她出生和成長的城市。

我個人的經驗也許表明,在上海,也許對於孩子教育的選擇困惑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困惑之一了吧,困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面臨太多的選擇。

而對於像我這樣的國際家庭,也可以說好像選擇又多了一點,所以可能就更困惑和糾結了。

但是我可以不困惑地說,在教育這件事上沒有唯一的和適合所有人的答案。

在本土的體制內取得成功需要堅持、韌勁和學生的較強的競爭意識,還有父母對於學校作業和項目的全力支持和投入。

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要想成功,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例如父母的期望有多高,父母重視哪些方面,孩子的優勢等等。起碼在我大女兒目前的這個學習階段,我認為我幫她找到了合適的學校和成長的環境。

但是關於擇校,這是一件因人而異的事情,對於我,和我的太太還有我的女兒擇校,轉校都是一件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況和感受去做出選擇的個體案例。

我的二女兒的情況也許會是完全不同的。她有完全不同於姐姐的性格-非常堅強,非常有主見,所以就更不情願聽從指揮。她現在還在幼兒園小班,所以我現在還沒有固定的想法她到底應該去哪裡上小學-也許她會踏著姐姐的足跡,進入英國國際學校,也許不會。


但是我作為父親能做的,就是密切地關注她,相信我自己的判斷,盡全力做出對於她,對於我,和對於我的太太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