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濱州:商周時期古官窯燒製官鹽供王朝

濱州:商周時期古官窯燒製官鹽供王朝


在濱州市北部有一個北臨渤海,屬於魯西北沖積平原的縣城沾化,而在距離沾化縣城幾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村落——西楊村。這個小村莊緊鄰煙新高速,藉助著有利的交通條件和村民活泛的經濟頭腦,村子裡人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每個角落都充斥著現代的氣息。就是這樣一個緊跟時代腳步的小村莊附近,卻有一個沿用了幾個朝代的古窯群,這座曾經為商周王朝燒製官鹽而輝煌一時土窯,卻隨著深埋的黃土漸漸消失在了村民的記憶裡。

荒草掩映藏古窯

為了尋找這座在歷史上僅留下隻字片語的古窯群,將它昔日的輝煌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3月15日上午,記者一行驅車兩個小時,來到這座緊鄰高速公路的小村莊。

春季風很大,村莊道路上大片的黃土和沙礫被風吹得四處飛揚,十幾戶人家都在忙碌著裝修和搭建新房。村莊裡隨處可見建設新穎時尚的二層樓房,小轎車和農用卡車隨意停放在村子寬闊的街道上,老人們著裝整潔地靠在高大的院門前聊著家常。本以為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官窯在這個村莊中人盡皆知,但是詢問過後才發現村民對古窯群知之甚少。村莊裡的年輕人僅僅知道這座古窯群的存在,卻不知在何處;老人們也僅僅告訴記者這座古窯群在村子西北方向的田地裡,有一座大大的石碑立在古窯上面,順著大路向北行駛就可以看到。

村子北面出口通往柏油馬路上的土路佈滿泥坑,車子行駛在上面如同在充滿風浪的大海上行船,左搖右擺、上下顛簸。終於到了大路,一路向北後記者並沒有找到那座古窯群,也沒有見到那座豎立在田間的石碑,只得掉頭向回行駛。記者再次詢問了幾名在路旁修剪棗樹枝的村民。一名村民說,這個古窯現在只剩下了一個大土丘,石碑就是立在這個土丘上,“解放前曾經來過一輛大卡車,從那個古窯里拉了一車的東西出來。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是聽老人們這麼說的,你們現在去什麼也看不到了。”

按照村民的說法,記者來到在路旁延伸出的小土路,這條路太過狹窄無法行車,記者只得下車步行尋找。這條鄉間小路兩旁是大片的棉田和棗樹,步行一百多米後在距離小路百米處還有一個小規模的養豬場。然而步行兩公里後,並沒有順利看到古窯群和石碑,舉目四望全是平坦的田地,還有一對農民夫婦在焚燒秸稈來清理土地,以方便再次種植農作物。至此,記者開始懷疑這片古窯群是否真實地存在過,還是僅僅存在於村民口口相傳的傳說中。那對善良的夫婦告訴我記者,那個古窯群的確距離這裡不太遠,站在高高的道路上還可以隱約望見那個石碑。

記者再次駕車向北行駛,在另一條延伸出的小路上,終於隱約看到在荒草叢中似乎掩藏著一座石碑,但是雜草隨著風擺動,遙遙望去那座石碑似乎又不見了。沿著小路前行,小心地躲避著棉花枝葉,再次尋找那座如同幻覺一般時隱時現的古窯群。田地被一條條的溝渠分隔開來,已經沒有水源的溝渠被層層蘆葦掩蓋。越過一條又一條的溝渠,翻過一個有一個的小土丘,看到田間地頭上有散落的土陶碎片。那些碎片無聲地宣告著那座古窯群確實存在過,縱然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隨著風沙變遷這些土陶碎片也會被不斷地翻出來。在一片棉花地的盡頭,那一座石碑終於真實的顯現出來。土丘沒有村民形容的那麼大,高不過半米,長也只有兩米左右。石碑就被立在這個小土丘上,上面刻著“楊家古窯址”的字樣,是在1977年由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立在這裡的。

這就是那座曾經輝煌龐大的古窯群嗎?就是那座有著幾千年歷史曾經燒製官鹽供商周王朝食用的古窯群嗎?周圍田地裡的棉花枝還沒有被清除,石碑旁幾個斷掉的玉米秸稈散落四處。或許這座古窯群曾經真有村民形容得那麼大,但是在土地不斷被開墾種植的過程中,這座古窯所佔的土地也在不斷地被村民開墾。

看到這些,記者不禁有些黯然失落:祖先傳承下的東西越來越少,而僅有的這些也並沒有被珍惜。這座官窯就這樣默默存在於此幾千年,隨著朝代更迭堙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往昔歷史仍可追

查閱了許多書籍,然而關於楊家古窯群遺址的記載卻寥寥無幾。沾化縣宣傳部主任陳方明說,西楊和東楊村屬於退海之地,這處古窯群應該就是當時製鹽所用。在前往古窯群遺址經過的幾個平坦的土丘上,隨處可見一些零碎的貝殼半埋在泥土裡,或許這些貝殼的碎片就是大海曾經來過這裡留下的痕跡吧。

據瞭解,西楊村距離海岸線約有45公里,村莊西面一條河流就是通海之河。楊家古窯址是在1955年徒駭河疏浚加寬時發現,當時便出土了大量製鹽工具。1977年12月,山東省《革發122號》文件公佈“楊家古窯址”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劃定的保護範圍東西長650米,南北寬240米,面積15.6萬平方米。遺址上採集的大部分標本是盔形器、濾器、灰陶簋口沿、灰陶豆等,皆為鹽業生產所用,少部分為生活用具。同時,還出土了青銅劍、貝幣等重要的文物。

近年來,不少考古科研單位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又對該遺址進行了地面調查,僅在保護碑周圍15萬平方米的區域內發現了10處商周時期製鹽遺址、2處東周時期製鹽遺址,發現了大量盔形器殘片以及煮鹽的灶等。根據專家的調查情況,在西楊村0.7公里處還有兩處遺址,挖掘發現過陶灶及成片的盔形器碎片和燒土塊,而西楊村以南約四公里處的東杜一帶也發現過製鹽的遺址,也屬於楊家古窯遺址。現基本可以確定楊家古窯群遺址最南延伸到沾化縣城,南北8公里,東西3公里,面積約2400萬平方米。

就目前發現的情況來看,南部遺址時代較早、往北漸晚,製鹽作坊也存在由南向北逐漸遷移的過程。楊家古窯址不僅是濱州市和整個黃河三角洲地區目前發現最大的、保存最完整和最有價值的商周鹽業遺址群,而且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商周時期的一處獨立的核心製鹽區,其生產的食鹽除供給齊地使用之外,主要是供給當時的商周王朝食用。

這些是楊家古窯群遺址僅存的一些文字記載,而在村民的記憶裡,楊家古窯群遺址也僅僅是一個名字。記者再次來到村莊裡,試圖詢問這座古窯存在的歷史,然而五六十歲的老人對於這座古窯群的歷史也無法陳述。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了村裡一位八十五歲的老人楊官英(音),通過零碎的記憶,老人向記者講述了五十年前他和考古隊員一起挖掘古窯的歷史。

楊官英介紹,當年省裡來了兩名考古專家要考察這座古窯,還在村裡僱了四個村民一起挖掘,他主要負責給這些人做飯。“專家就拿著那種小刷子一點點把土掃下來。當時我還想,這樣掃要掃到什麼時候才能全挖出來,後來還真挖出東西來了。人家不讓看,只是聽說是個古人,嘴裡還喊著一個貝,身上還掛著些什麼東西,還有一些別的零碎東西,後來這些東西都運到省裡去了。當時那個古窯還非常大,能有五六畝地那麼大,也挺高的。”楊官英說。

記者經歷眾多周折,來到那座古窯群面前,尋到了它的歷史,尋到了它的記憶,卻也尋到了它即將消失的信息。希望這座曾經作為中國幾個主要製鹽地之一的古窯群,可以在幾千年後得到應有的保護和傳承。它的貢獻值得被銘記,值得被雕刻在歷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