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很小,東西向不過跨3個經度,南北延伸4個多緯度,也不過450公里,從南到北一天就能逛完。
除了海南和臺灣兩個海島,兩個特別行政區,四個直轄市外,寧夏在所有省級行政區裡最小。但就是在這塊袖珍之地,卻既有荒漠,又有江南,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都從寧夏穿過。雖是彈丸之地,從南到北也大有不同。
從飛機上俯瞰寧夏,一片荒漠中的銀川附近,有一簇簇綠意,這些看起來像綠寶石般的地方著實吸引著附近的人們來這裡學習、工作和生活。那麼以銀川為代表的塞北江南又為何能夠出現在無垠大漠的包圍之中呢?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一套”就是指河套平原。歷史上5400多公里的黃河多次氾濫,給岸上的農民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而唯獨在寧夏,黃河的灌溉滋養了最早的農業精耕區。
寧夏平原的土壤主要是由黃河帶來的南部黃土高原上的泥沙沉積而成。這裡地處內陸,常年乾旱少雨,就靠著黃河水的灌溉,成為了富足的農業區。
寧夏地處農牧交錯地帶,農耕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在這裡遠比其他地區激烈,從這片土地上的古長城遺址就能看出。最初秦王朝修築了長城,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附近,用以維護農耕文明。而隨著國力的強盛,這一前沿地帶不斷被推移到200毫米等降水量線處。漢朝時候,與匈奴的爭奪中,長城一度修到了賀蘭山腳下。明朝的時候,長城又南移到了黃河以東。
曾經的戰火在文人墨客的詩句裡得已探尋,吹角連營、戰馬嘶鳴、長河落日、大漠孤煙,拔地而起的長城數量之多,意義之重大甚至讓寧夏被冠以“中國長城博物館”的美稱。
在這片戰火不斷的地帶,也曾有過統一的朝代,那就是西夏。
最早吐蕃在安史之亂中搶佔了寧夏北部地區,而與吐蕃有世仇的党項羌在拓跋氏的率領下,幫助唐僖宗在唐末大亂的時候“收復”了長安,獲賜皇姓“李”。鄂爾多斯以南地區,盡數落入拓跋氏的手中。
在戰亂的五代十國,拓跋氏向每位中原皇帝俯首稱臣,換來了穩定的統治和大量的賞賜。200多年的穩定發展,這裡成為了農牧皆宜,安穩富裕之地。李氏親族也成了霸居西北的大勢力,大宋朝廷一直伺機除掉這個眼中釘。
然而一個叫李繼遷的年輕人通過聯姻借勢,佔據銀州,攻破會州,與宋鬧翻,向遼請降,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夏國王的後人們梟雄輩出,多次與大宋王朝的激烈的交鋒中勝多敗少。1038年,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建都興慶府,即今銀川。因地處西北,宋人稱之為西夏。
在10位帝王,歷時189年的經營之下,西夏先後與北宋、遼成鼎立之勢,和南宋、金成對峙之局。但繁盛一時的西夏王朝最終還是被蒙兵的鐵騎夷為平地。如今的西夏王陵,只餘光禿禿的殘骸佇立荒野。
長期處在戰爭的前線,這裡的人口流動也很大,有人離開,也有人遷入。最早在北周的時候就有大量的江南居民被遷往此處。直到清王朝與蒙古貴族確立穩定的聯盟關係,銀川平原的大規模軍墾、移民史才告一段落。
最近的一批移民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自治區成立之前,國家動員解放軍就地轉業、復員,並有計劃、有組織地抽調大批幹部、職工來到此處。在銀川老城區還有一個“上海新村”,旗袍店、杭幫菜、鄉謠酒吧、操著上海話的老人,一個恍然,無不讓來人以為自己置身上海閘北的老城區。這樣的寧夏你知道嗎?不如一起聊聊你印象中的寧夏是什麼樣的?
文丨章魚
閱讀更多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