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肿瘤医生赢了人心,却毁了前程。“假药”不假,闹剧寒心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郝建与老太太。

而现实中呢,肿瘤医生陈宗祥 与 患者家属王玉青?这场医闹,把抗癌的复杂、艰难、曲折演绎得极其生动。

我们先简单回顾下2月25日“医闹”的始末。

涉及当事人▶️

过世患者的女儿:王玉青,当地牙科诊所医生

肿瘤医生: 陈宗祥,肿瘤科主任

转药人:王清伟,另一患者家属

➡️2018年7月,晚期癌症患者王某病情恶化(晚期小细胞肺癌伴肝转移且合并膀胱癌),女儿王玉青在肿瘤医生陈宗祥的推荐下(陈医生妻子口述,陈医生原话,“如果你愿意用,就试试卡博替尼吧”),决定使用未在中国上市的药物卡博替尼,故向陈宗祥索要购药渠道,陈医生告知此药未上市,并让其自行购买。

后王玉青反复央求,称自己买不到,陈宗祥故向王玉青介绍了之前同样购买过卡博替尼的另一患者家属王清伟。

当月,王清伟在体谅王某病情危及的情况下,把自己手中还未用的药物先给了王玉青,也就是第1瓶转让的卡博替尼。

王清伟当时的购买药价是12600元,王玉青为表示感谢,坚持”给个整数“13000元。

➡️2018年7月,患者王某出现呕吐反应,但7月和8月,用药后的三次影像提示药物有效——腋窝淋巴结、锁骨淋巴结减小、输尿管扩张较前缩小。

王玉青当时当着全病房患者的面感谢陈医生,并说要送锦旗。

➡️2018年9月,王玉青再次找王清伟购药。

王清伟建议王玉青在网上自己购买,并提供了药代的联系方式,但王玉青坚持自己买不到。

后来王清伟第二次帮助王玉青购药,并将寄送地址直接填到了王玉青家里。

第二瓶药王玉青仍然坚持给了13000元。

➡️2018年11月,王玉青父亲去世

王玉青自己录制的电话录音里显示,她怒斥王清伟“为何这药不给他自己爹吃?害了我爹等等”,王清伟被此事折磨。后经公安部门调查,认定王清伟不涉嫌犯罪,不予处理。

王玉青跑到医院开闹,称药物是假药,要求陈医生负责,后派出所曾介入。

➡️2019年2月25日,山东卫视新闻联播《今日聚焦》做了“主任医师开假药”的报道

,并质疑“为什么这样的医生还在正常上班”,此事在全国引起渲染大波。

随后,媒体报道震动警戒,重新成立了专案组,并将陈宗祥、王清伟等带到警局,

目前的处理结果是:

①陈主任在警局4天后释放回家,但给予责令暂停一年职业活动的处罚,另在医院的主任职务被解除。

②王清伟以涉嫌销售假药案被刑拘,刑拘7日后延长拘留30日。被捕原因一是因药品有差价400,二是王玉青请求帮其购买第二瓶,王清伟帮了,且有差价。

有一个细节是,王清伟被拘留时,他的女儿刚刚满月。

从2月25日此事件爆出,到本周引起全网讨论,目前事件报道记者、当地政府、事发医院、医生群体、患者群体、吃瓜群众都已发声。

在一片声援“善良的医生”、痛骂“蛇蝎的患者家属”、唾弃“不嫌事儿大的山东卫视”外,我们还想搞明白2件事情:

①医生推荐患者未上市的药物,合法么?

②国内没上市的药物,患者自己难道不能用么?

01 医生向患者推荐未上市的药物,合法么?

在一片口诛笔伐下,当初“山东卫视”报道该事件的团队却义正言辞:

作为职业医生,在医嘱里开没有批准上市的药物,这是不是违规违法?

违规违法了是不是要接受惩罚?

我们都希望绝症有药可治,但是药三分毒。

别说这药已被证明是假药,就算有疗效,也要看是否对症吧?

就算对症,也要考虑个体差异吧?

就算个体没差异,也要考虑指导用药吧?

医生让患者自行购药、服药,那患者的用药安全怎么保证?

患者最后死亡了,家属怀疑药物原因,那推荐假药的医生首先难辞其咎!

我们的报道有错么?

我们这次报道质疑的就是违规操作的医生个体。

对此,医生群体也发出了自己冷静的声音。北大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张晓东主任说:“

此事对我国临床医生很有警示意义,也是规范治疗的一部分,聊城相关部门对陈医生的处罚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以假药罪论处,因为他并未从中获利。”

这件事是真药被超适应症用药的一个典型案例。去世患者是肺癌和膀胱癌,但所推荐的药物卡博替尼目前获批的适应症仅有甲状腺髓样癌和肾癌,虽国外的临床试验证实肺癌有效,但尚III期临床研究,在国内尚未有相关临床试验。

但如果是有高级别临床试验且证据证实有效的药物,即使还未被获批上市,医生就有职责向病人推荐。不能因为在国内没有被批准上市,医生就不给病人推荐,这是不对的,但在推荐时,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国外合法上市,但国内未获批),并且要在标准治疗都失败后才能推荐使用。

其实在临床中,医生根据医学知识、临床数据、医学伦理向患者推荐国外上市而国内未批的抗癌药、"孤儿药″十分常见。医生把可选择的方案提供给患者,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但让患者做决定,一切曾是那么合情合理。但此事之后,这种做法就要打个问号了。

这次医闹,直接的导火索看起来是陈医生“乱给建议”并继续傻傻地“提供购药渠道”,才导致被极端家属揪住医生小辫子,放大到媒体。但相关部门的反应也是让人百感交集,目前山东省卫健委在全省范围禁止医生给患者推荐未批准的药物再次发生,违者将严肃处理。

这种情况下,不少患者以及普通群众都给出了悲观的期待:

“生命与法律面前,冷漠倒比温暖更理智,更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时候,才知道当初英美法系设立陪审员制度和判例制度是多么有先见之明!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法律条文成为冷冰冰的恶法,让法律展现人性的光辉。”

“绝症不好治,好人给予希望,坏人却利用善行要钱。”

“法律成了坏人的武器,精心设计地陷害了善良的人。”

“想让医生寒心到何种地步?等到所有医生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地工作时,到底是谁的悲哀?”

“也是服了这死者家属了,坑了多少其他病友,到时候政策出台难免一杆子打死无数的希望。”

“以后患者去医院看病会多收到几句:我无能为力,我不能确定,去别的医院看吧。”

“当年南京彭宇案,导致社会公德滑坡,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如今‘假药门’,又会让多少医生寒心。”

“这个事情事到如今大家都看清楚,所谓‘患者诱导医生的欺诈游戏,陈医生被设局,可怜但也有责任,毕竟中国法律在那儿。这件事情有点像“糊涂蛋”遇到“混蛋”,而所谓的受害者竟还是一个牙医,唯恐天下不乱,道德沦丧。把这件事做一个好建材吧!让任何事情法律第一,道德第二。”

“提前有录音,中间做细节(每次故意多给400块感谢费),最后敲诈400万,真实一步步的陷阱!”

“医者的人心准备好了面对几十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日子,却没有准备面对这世间的恶意。”

02 国内没上市的药物,患者自己难道不能用么?

我们现在跳出事件来讲,如果患全程不通过医生建议,自己决定、自己找渠道购买国内没上市的药物的种行为也是犯法么?

毕竟,患者获知新药一方面是从医生,但还有另一方面是通过自己查询和民间互助。那问题来了,如果患者自己想用国内没上市的药,算犯法么?

对于这一点,其实还真有相关法律、法规。

《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第三十九第三款规定:“进出境人员随身携带的个人自用的少量药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

另外,根据《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除能使人成瘾的麻醉品、精神药物,有碍人畜健康、来自疫区的以及其它能传播疾病的药品外,中国海关不禁止、不限制其他的普通药品经快件入境,当然前提是个人自用、合理数量,且接受海关的监管。

也就是说,根据以上条文,患者自己想购买国内未批准的药物入境,满足3个条件即可:

①自己使用(可能需出示身份证明、疾病诊断、药物处方等)

②合理数量(可能需出示疾病诊断、药物处方等)

③接受海关监管(可能海关会有记录药品的出入境情况)

而不用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申请进口药品注册证书,不用办理进口备案等手续。

前路漫漫,心痛又心酸。我相信不少人在围观这件医闹时,并没有置身度外,毕竟医院和医事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事情。

心疼这么多善意、负责的医生,以及真诚、勤奋的患者群体,大家长时间的努力很可能在这次医闹后变得停滞不前,。这次是一个个例,却是我们审视自身的一次绝好机会。

好人有好报,善念永存。

  1. 微博一个有理想的记着
  2. 微博东大夫
  3. 微博烧伤超人阿宝


【木棉花关爱计划】

①木棉花是国内首个针对「癌症家属」的服务项目,项目致力于用最短的时间、最生动的案例、最明确的指导,最清晰的路径培训一位癌症患者家属,让其从“一无所知”到“我准备好了!”。

②木棉花的操作十分简单:

以21天为一个周期(以具体课程为准)

利用每天“定时”的碎片化时间

让患者从“一无所知”到“我准备好了”

③训练营的目的是让每位参与的家属都能开始一段“与患者”的新旅程——这段旅程,并不轻松,甚至充满挑战,但是,在医生、行业专家以及其他家属的帮助下,这段旅程也会充满希望。

④【关于“木棉花”的3个说明】

1:本期训练营不推荐任何药品、保健品、食品或者具体品牌的任何产品。

2:本训练营主要致力于癌症家属在治疗路径、家庭关系、心理负担、行为习惯等训练,不涉及具体的治疗方案,不推荐任何具体的医生,药物,不会给到任何个案的治疗建议。

3:我们不搜集任何患者相关的隐私治疗(包括并不限于联络方式、疾病病历、治疗方案等),也不会以任何形式将本次训练营内产生的任何资料在未经学员同意的情况下,提供给任何机构或个人。

【“木棉花”课程目录参考】:

主题1:

求医之路

Topic 1:医生亦凡人

Topic 2:理性面对新疗法

Topic 3:重新看待替代疗法

主题二:

关于疼痛

Topic 2:长期癌痛管理

Topic 3:副作用的缓解

主题三:

抗癌经济

Topic 2:如何找到更多的钱

Topic 3:商业医疗保险

主题四:

家庭沟通

Topic 1:关于聆听

Topic 2:关于真相

Topic 3:新的话题

主题五:

预后康复

Topic 1:运动和复健

Topic 2:家庭营养调节

Topic 3:长期坚持的重要性

主题六:

家庭变化

Topic 1:接受改变

Topic 2:两个新的身份

Topic 3:新的改变

注:以上所有课程为一线临床专家配合心理学专家、社区服务人员、抗癌明星设定,课程细节,将随时可能根据每一期培训营的实际情况做出临时调整,本课程表仅供参考。

加入木棉花——这一次,我要为家人努力!

报名方式:添加助教小禾(微信号: mumianhuaxh)

肿瘤医生赢了人心,却毁了前程。“假药”不假,闹剧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