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二戰德棍的戰鬥力和裝備水平都是有目共睹的,狗子難得高產,就和大家來嘮嗑嘮嗑德棍二戰期間的一票手槍彈吧~

先盤一下德棍二戰期間裝備最老的手槍彈——7.63*25毛瑟彈。1896年毛瑟老爺子覺得1893年定型的博查特C93的7.65*25博查特手槍彈(左)很香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於是就稍微小改(抄)了下,減小抽殼溝寬度,換了種發射藥,於是就有了7.63毛瑟彈,反正除了看底標,真的分不出來~

7.63*25毛瑟彈彈頭重5.6克,初速可達440米每秒,7.63*25毛瑟彈槍口動能為545焦耳,而衝鋒槍發射7.63*25毛瑟彈時,初速更是可以高達500米每秒,動能更是達到了700焦耳,侵徹能力強,殺傷力拉滿。比現代的普通裝藥9*19mm帕彈強多啦~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然而這種彈屬於西邊不亮東邊亮,德國人後來接受了9*19mm彈之後就基本拋棄了7.63毛瑟。然而這種高初速、高穿透的彈讓耿直的毛子愛上了,後來也衍生出了7.62*25託卡列夫彈。而咱們後來抗戰時期也非常普遍的使用打7.63毛瑟彈的盒子炮。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當然,德棍裝備的最成功的手槍彈是9*19mm帕拉貝魯姆。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9*19mm手槍彈由奧地利設計師奧爾格·魯格在德國的德意志武器彈藥製造公司(DWM)根據他之前設計的7.65*21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基礎上擴口成直筒來的。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當時德意志武器彈藥製造公司引用了拉丁文著作《論軍事》中的一句口號“Si vis pacem, para bellum”(欲和平,先備戰)。於是9*19mm手槍彈又叫9毫米Parabellum(帕拉貝魯姆),當然,你也可以叫他9mm魯格,畢竟設計師的名字擺在著。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9毫米帕彈最先被用在魯格P08手槍上。使用7克彈頭時,初速可達到360米每秒,槍口動能為480焦耳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它單論停止力比不上.45,論穿透和射程比不上7.63毛瑟、但平庸有平庸的好處。9mm就是平庸的極致,夠用的殺傷停止力、夠用的射程和穿透、更柔和的後坐力方便持續射擊,說白了,就是這種彈特別可控,而且動能又夠得上軍用。於是一戰期間,9*19mm帕彈成為了德國裝備最廣泛的制式手槍彈。

到了一戰後,見識過MP18衝鋒槍的各國也紛紛採用9mm作為自家的彈種。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比如芬蘭的索米KP31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包括腐國二戰時趕工的水管槍-司登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戰後9*19mm帕彈繼續在德國軍隊中服役,甚至被定為北約標準制式手槍彈,德國其他的彈種如7.92*57毛瑟彈,7.92*33短彈都被淘汰以至於慢慢銷聲匿跡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到今天,9*19mm帕彈還憑藉著優秀的可控性,到現在還佔據了世界手槍彈的半壁江山,這應該是魯格老爺子做夢也想不到吧~

說到德國二戰制式手槍彈,.32ACP彈(左)不得不提。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32ACP彈是美國槍械設計師約翰·勃朗寧於1899年為比利時國營赫斯塔爾軍械廠(FN公司)設計的手槍彈,嚴格的說起來不算德國彈,但比利時...也算半個德語區,而且這種彈確實德國應用很廣,所以盤一下。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32ACP彈德國人叫他7.65*17mmSR勃朗寧彈。.32ACP彈的彈頭重量為4克,彈頭初速為335米每秒。因此槍口動能為218焦耳(64小砸炮就是借鑑了它)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德棍在7.65勃朗寧彈基礎上設計了德萊塞M1907以及毛瑟HSc手槍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當然還有德棍心頭肉的瓦爾特PP手槍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當年小鬍子縮在柏林地堡裡到了最後時刻就是使用PPK手槍在極度絕望中自殺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而ppk手槍憑藉著小巧的外形,精良的做工,成為了一票特務,暗殺者的趁手利器。這麼多部《007》裡面流水的邦德(主要是邦女郎)鐵打的PPK

二戰手槍彈大起底 一招鮮,吃遍天的9mm魯格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