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1945年5月2日,柏林戰役以蘇聯的戰勝而告終。幾天後,德國武裝部隊徹底停止一切對同盟國部隊的敵對行為,德國無條件投降。這也使柏林戰役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電影《帝國的毀滅》描述了柏林戰役最後時期,地堡內納粹高層進行的最後抵抗。影片根據希特勒隨身女秘書特勞德爾·榮格的回憶錄拍攝,上乘的歷史考證外加演員們的出色演技,使得這部電影廣受好評,尤其是“元首的憤怒”“小黃的憤怒”更是成為經典素材。那麼本期《出鞘》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影片背後的人物。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希特勒的地下指揮所位於柏林總理府地下,由混凝土澆築,用來抵擋空襲。通過地下甬道和其他建築及掩體相連。在柏林戰役期間,納粹政府要員和職員們長期據守在這些工事中,而隨著戰事發展,這些工事也開始收留傷兵,變成了臨時的戰地醫院和兵營。影片中也反映了這種變化,也暗示著戰爭的進程。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地堡中有些死心塌地追隨希特勒的人,代表人物就是狂呼Niemals!(決不投降)的“小黃”戈培爾。當年希特勒蹲監獄的時候,戈培爾作為副官,曾建議將希特勒開除出黨,不過以此為契機希特勒發現了戈培爾身上的政治才能,後將其收為心腹。作為幫助希特勒奪權的一大功臣,戈培爾在納粹德國的地位自然舉足輕重。因此,他才有權怒斥那些將領,而那些將軍們多半也只有捱罵的份。在希特勒自盡後,戈培爾和夫人也選擇自盡,以追隨希特勒。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元首的憤怒”場景中,希特勒留下了約德爾和凱特爾二人,他們全部都是希特勒的心腹。是OKW(國防軍最高指揮部)的領導人,所謂“最高指揮部”實際上是希特勒用來分化國防軍權力的工具,自然需要找最忠誠的人去領導。這二人雖然並非正式納粹黨員(國防軍不得參政),但明顯是希特勒面前的“大紅人”,希特勒甚至還為凱特爾弄了個“榮譽黨員”的名頭。蘇德戰爭時期,陸軍指揮部被架空,聽命希特勒本人的“最高統帥部”全權負責。而紐倫堡審判中二人也因此被判絞刑。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希姆萊的權力在納粹黨中幾乎無出其右,黨衛軍作為“國中之國”,擁有獨立的體系和超越法律的權力。希姆萊醉心於玩弄權力,拼命在希特勒身邊安插黨羽,愛好“怪力亂神”,習慣裝腔作勢。電影中希姆萊勸希特勒和談,實際上是為了向觀眾展示希姆萊的投機心理。從情理上,希姆萊不可能膽敢當面說這種話。他的一切和談行動都是背地裡瞞著希特勒進行的,同時榮格的記述中也沒有這樣的場景。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鮑曼在電影中出鏡較少,由於他並非執掌黨政軍權力的重要人物,很多觀眾對他的印象並不深。用著名德軍將領古德里安的話說,鮑曼是一名十足的奸臣。他一人兼任希特勒貼身的三個職位——元首辦公廳主任、黨務部長和元首私人秘書,可以說是一手遮天。即使是希姆萊和戈林這些大權在握的人物,也要敬他三分。當時鮑曼拿著戈林“叛逃”的電報,稱其叛變。地堡中大部分人都看出來,這無非是鮑曼為了剷除戈林,從中作梗。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戈林是希特勒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欽定”的接班人,他作為空軍王牌,又是“紅男爵”里希特霍芬聯隊的隊長,在軍中名望頗高。在希特勒發跡時曾大力扶持,啤酒館事件中受槍傷,為了躲避追捕不得已使用嗎啡止痛,這才導致他體重飆升並染上毒癮。後來空軍的失利以及鮑曼的擠兌,使戈林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但戈林仍頑固地支持希特勒,在紐倫堡法庭上,戈林攬下了所有的罪責,並一度靠其辯才咄咄逼人,判絞刑後,他要求改為槍決,被拒絕後服毒自殺。從這些行為可以看出,“戈林背叛”無非是鮑曼在攪渾水。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但戈林的失寵也不是偶然,他可能善於空戰指揮,但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政府官員和空軍司令,即使是在地堡中,戈林仍然擺出一副目空一切咄咄逼人的架勢,仗著自己的“元老”地位,戈林對其他的將軍和官員不屑一顧。由於他早年的功勞,希特勒能夠容忍他為所欲為,但戈林每次誇誇其談之後的失敗,令希特勒逐漸疏遠他。之前將其選為繼承人的決定也基本作廢。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和這些心懷鬼胎的高官相比,施佩爾從某種角度上,可以算是一股清流。雖然他作為建築師頗得希特勒信任,但他並不濫用自己的權力,並且是納粹德國末期少數的幾個實幹派之一,這也為他帶來了不錯的人緣。他不溜鬚拍馬,敢於直言,同時並不對納粹政權“愚忠”。在紐倫堡法庭上,他作為被告之一,仍然出於正義感,揭露了一些納粹黨內鮮為人知的內幕和罪行。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希特勒的私人醫生莫雷爾,劇情中沒有交代太多。他與其說是醫生,不如說是江湖騙子。榮格和很多地堡內的明白人都看得出來,莫雷爾每天為希特勒注射的無非是激素和毒品等藥物,甚至還有春藥。她認為希特勒本來對女性格外照顧,而後來性情大變,開始大喊大罵,很可能是受到了藥物的刺激。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地堡中除了將軍和政要,還有一批婦女,最為人熟知的應該就屬希特勒的情人愛娃·布勞恩。她幾乎不過問政事,是一個“識大局”的女性。由於她的特殊身份,她不能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能在私人場合吐露心聲。她的妹夫菲格萊茵(飛過來),是希姆萊安插在希特勒身邊的黨羽之一,他叛逃的計劃敗露後,愛娃考慮到妹妹正在懷孕,曾請求希特勒放過菲格萊茵的性命。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另一位出鏡較多的女性角色是戈培爾夫人,瑪格達.戈培爾。和愛娃不同,她在第三帝國的政界有不小的影響力,甚至被稱為“第一夫人”,她這樣做基本是為了支持她的丈夫,而她自己對於希特勒和其政權的看法,也並非一味盲從或盲目樂觀。她後來親手終結了自己6個孩子的生命,而她這樣做的動機,到底是由於對希特勒和丈夫的忠誠,還是出自個人感情的坎坷,或者是宗教因素,我們已經無從得知。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影片中也表現了這些女性敏感的一面,和將軍們形成了強烈反差。片中展示了一個細節,愛娃帶著希特勒的愛犬,和兩名秘書在外交部的廢墟中閒逛,榮格看見地上的草地裡開著黃水仙,心情舒暢了一些。而愛娃看見秘書們開始抽菸,自己也拿出一支——希特勒不喜歡菸酒,但戰爭生活的壓力使得愛娃也開始偷偷吸菸。為了不讓希特勒發現,她在空襲警報後匆忙踩滅抽了幾口的菸頭。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而地堡的主人,作為“帝國元首”的希特勒,一直對自己抱有幻想。他將腓特烈的畫像掛在牆上,認為羅斯福的死能為他帶來逆轉。德國國防軍的一部分人對他進行了無數失敗的暗殺,他反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天選之人,把一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背叛。“元首的憤怒”內容雖然是虛構的,但事件是真實的。希特勒在大罵過後,馬上就換了一個人,不再異想天開,開始為自己安排一切後事。可嘆的是,希特勒十幾年的獨裁生涯,卻只有最後的8天才活得明明白白。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相比於這些“大人物”,影片中的一些“小人物”才更加值得我們關注——影片開頭接受希特勒接見的,只有12歲的“反坦克英雄”雖然是虛構的,但確有原型人物。柏林戰役前夕,12歲的阿爾弗雷德.切赫被迫加入戰場,他因在槍林彈雨中救下了12名德軍傷員而獲得了希特勒接見。後者親自為他頒發了鐵十字勳章。希特勒看他小小年紀,親吻了他,並問他“你救人的時候害不害怕”,切赫回答“不怕”。在戰後,切赫坦白,如果是蘇聯或波蘭士兵受傷,他也同樣會去救助。

出鞘:從《帝國的毀滅》走進納粹德國的最後幾天

浴血沙場固然需要勇氣,不過在“人道被完全踐踏”的戰爭中,能夠恪守自身的人性底線和道義準則才更加需要勇氣。這種勇氣無關戰爭的勝敗,卻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基礎。這也使得現實中的切赫比電影中的“反坦克英雄”以及劇中的幾乎全部“大人物”更加值得我們尊敬。或許也正是因為明白了這個道理,《帝國的毀滅》原著《直到最後一刻》的作者特勞德爾·榮格才會在影片的開頭做出那番發自肺腑的懺悔吧。那麼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