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40-45岁的老实人还没当上副科,还能拼吗?

Homles1516


40多岁了,还没有提拔晋升到副科级职务,这种情况,在省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省市级别高,领导职位多,晋升为副科级以上干部非常容易,分界线是在副处甚至更高。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在县区、乡镇一线基层。

县区的部门也才是正科级,下属事业单位也是正科级为最高级别,还有副科级、股级的。按照领导职数与编制数的核定比例,50名编制以下的单位,只能核定一正两副三个领导职数。县区党政机关多半都是十来名编制,多点的二三十名,因而多半都是一正一副,或者是一正两副。事业单位编制稍多点,但受级别影响,同样也多半都是一正一副,或者是一正两副。二三十个人争两三个副科级以上职位,可想而知,竞争之激烈。县区(包括乡镇)晋升副科级以上(管理八级)的比例是50%,也就是说有一半人终其职业生涯到退休,都晋升不了副科级(管理八级)。

在县区党政机关,如果晋升不了副科级实职,还可以晋升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按规定,县区党政机构可以设置三分之一左右的非领导职务,这是既不突破领导职数设置,又可以提升公务员级别的一种变通手段。非领导职务虽然不是实职,但可以享受该级别的待遇,还可以转任实职或者晋升正科级等更高一级的非领导职务,这样晋升副科级以上职级的机会又增大了。再加上后来实行的“职级并行”,按照任现职年限和工资级别,晋升非领导职务,又解决了一些老职工因领导职数限制,虽然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优异,但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的难题。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实施,将“职级并行”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党政机关的干部职工晋升职级,又变得容易了许多。虽然有名额限制,但无论如何是多了一条道路。

对于事业人员来讲,目前依然受困于晋升难的问题,不得自拔。事业人员没有非领导职务的说法,类似于公务员“职级并行”的制度,目前也只是在宁夏、海南等地试行,离推广还差得远。事业管理人员终其一生,按管理九级退休的多的是,暂时也没有另外的出路。但不提拔晋升,并不代表就可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也不代表可以应付差事、庸政懒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因态度问题,出现工作遗误,不仅会对公私造成损失,还会对自己的前途命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其位谋其政,认真工作、尽职尽责是本分。不能提拔任用,应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断努力提高,获得组织认可。也可以在专业技术等方面大力提升,走另外的发展道路。如果对自己的前途不满意,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等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能自我放弃,这样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而且会对工作造成影响,结果只能更糟糕。


职言管语


我就是真实的例子,43岁才提拔为副科,并且从县直机关事业岗提拔到乡镇当一名副镇长,到乡镇去,刚好遇到“脱贫攻坚",我担任一个贫困村的指挥所所长,在攻坚战中困难重重,也不时被县、市、省经常督查到,最后还被第三方抽查到,并且顺利通过了迎检。我以前在县直机关原单位时性格直率,经常顶撞领导,一直被排挤,但我从不低头,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每天早起锻炼身体,然后练习普通话,心中一直有个念头,总有一天我会证明自己,我在笔记本上写下"永不言弃",后来在一次大型活动中,我的出色表现终于引起了县委领导的注意,从而举荐了我,虽然我年龄比较大,但我从不自卑,也从不言弃。年龄大有其优势,更为成熟,更懂得珍惜,做事更有方式方法,不浮躁。人生易逝,岁月不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微奇哥哥


不要把提拔不了都归结为老实人,40多岁还是科员的,大部分是个人原因。

40至45岁正是奋斗的黄金年龄,在单位也属于顶梁柱,并且大部分应该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到这个年龄还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除了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等单位由于人数多职数少不好提拔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是个人原因。

在省直单位,副处级以下没有领导职务,只有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并且没有职数限制,一般都是到点就提拔,即便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拔的,至多也延迟不了一两年时间。所以一名本科毕业生从参加工作到提拔副科,最多就是10年时间,到35岁之前肯定可以提拔为主任科员。虽然副处以上有职数限制,但如果在退休之前还到不了副处级别的话,那在省直单位属于混的最次的了。

在市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就有职数限制,一般单位的内设科室都是正科级,科室内就可以配备正科级、副科级领导职务和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在市直单位虽然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也不是很容易,但是至少可以晋升为副主任科员,像题主这样40多岁的人,怎么也得副科干部了吧。

在县直单位,虽然副科级就算正儿八经的领导干部了,但是只要个人工作能力没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没问题,到40多岁肯定是可以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不要总认为提拔不了就是存在黑幕,其实更多时候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即便在县以下单位或乡镇,真的没有几个到退休还是普通科员的,除了公检法由于人数太多不好提拔外,这些仍然是科员的,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肯定存在一些问题。

总之,如果40多岁还是科员的话,就要多考虑自身能力问题了,也许你认为的拼命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却根本不值一提。

“中省直遴选”专注体制内问题解答,欢迎加关注继续交流。

中省直遴选


40—45岁的老实人老黄牛还没当上副科,还能拼吗?

40—45岁的年龄在职业生涯上是个比较尴尬的年龄,目前好多单位都以35岁为门槛,若是过了这个年龄,单位人事升迁基本不考虑,当然也非绝对,凡事都有特殊例外,不过在单位的老实人想升迁就更难了,有时不拼都不行啊!


小蜜蜂就业已有十三载,也是题主所言的老实人老黄牛,至今迫近不惑之年,但事业仍未有起色,想当初,小蜜蜂大学毕业踌躇满志,满心扑在工作上,一干就是十三年,至今只是工资高了点,其他未见成就,如今看到题主所言,感同身受,下面小蜜蜂就聊聊职场那些事。

1、老实人

职场的老实人就是代表循规蹈矩,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代名词,这些人在单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很难得到提升,其实领导也是知道这些人付出的,只是安排活你就能做好,用起来省心,何必提拔上来自己操心呢?



2、拼不拼

40~45岁年龄很尴尬,此时人的精力体力已大大不如从前,单位都是需要赚取利润的,要是单位效益好,尚且得过且过,若是效益差,中年人是第一批要炒鱿鱼的,前段时间国外互联网企业就有鲜明例子,40岁以上全部解聘,从这点上说还是拼一拼比较好。


3、晋升副科

在单位奋斗了几十年,新进的后人或下属已经晋升了吧?原因是自己不努力不奋斗吗?明显不是,单位领导不是需要技术强、能干活的人,当然具备更好,而是需要有沟通、处理突发事情的大局把控能力,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与团队管理能力,我想即使拼与晋升副科也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是拼总会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40~45岁的年龄已经过了身体与事业最佳黄金时期,大部分单位均不再考虑这个年龄段的升迁,但工作还是要努力干的,毕竟我们吃的就是这一碗饭,单位没饭吃了,我们也就没饭吃了,再说万一升迁了呢!你说是不是?

(图片均来源网络,联系必删)

关注+点赞,职场小蜜蜂聊职场那些事。

职场小蜜蜂


像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很多原因,都没有办法升职上去。

有一个朋友,他今年40岁,可是依然是一个专员。

他时常跟我抱怨:真后悔当初没有往上爬。

我问他:你了解自己为什么无法获得提拔吗?他跟我说了几个原因。其中,我觉得有三个原因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1、没有上进心

年轻的时候,对升职并没有太多的动力,所以得过且过。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等身边的人都升职了,他才发现自己没有升职,而他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

其实,很多人的无法升职,都是当初没有上进心导致的。

2、没有管理能力

有些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别人打交道,因此,在管理潜能这方面比较弱。毫无疑问,当你不善于与人沟通,只会自己埋头苦干的时候,你是无法获得提拔的。

因为领导会认为你不适合做管理者。

3、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是很多人被提拔的主要原因。当你在一个部门的工作业绩排名第一的时候, 我相信你被提拔的概率就会很大。

因此,你不能被提拔,可能是因为你的工作业绩不够优秀!

你现在40岁以上了,还没有当上副科,再被提拔的概率很低。

但是,也要看你的身边的情况。比如,你们单位是否有副科长,他的年龄有多大?如果你们的副科长年龄在50岁,那你是有可能被提拔的!但是,也需要他继续被提拔为科长,留出空挡后,你才能被提拔!

针对以上三种原因,做好短板提升,相信你可以获得更快的发展!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百灵鸟认为:在新的《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规定》已经开始实行的前提下,40-45岁的科员,提拔晋升仍然有一定的希望,但是难度比较大,需要更加拼搏。



一、领导干部的提拔,与年龄和性格,没有关系。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因此,年龄不是提拔的必要条件,年轻干部有的能够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而有的人一辈子以科员的身份退休。其次,老实人不是不被提拔的原因,老实人只要符合晋升领导职务条件,一样可以得到提拔。


想要得到提拔晋升,需要“德、廉、勤、绩、能”五个方面都非常突出,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道德素质高,清正廉洁、有工作实绩,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40-45岁的人,一直没有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肯定是有原因的,也可以说,是“德、廉、勤、绩、能”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二、40-45岁一直未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未来有希望吗?


40岁,人生的黄金年龄,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候。40岁的科员未来有希望得到提拔吗?


由于我们的行政体制是分为国家、省、地级市、县区乡镇(街道)五个层面,对应的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不同的领导职务层级,领导职数有很大的差异。而领导职务层级越高,领导职数就越高。


40岁的你,如果是在乡镇街道工作,提拔副科级,大有希望。


一般情况下,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是乡科级正职,领导班子成员是乡科级副职和乡科级正职,而乡镇的普通工作人员是科员及以下职务。


40岁的乡镇干部,,正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成果不断的年龄。我在乡镇工作过,当时所在乡镇的很多副科级干部或者是党委领导班子成员,40岁以上的年龄居多,而且,大部分是在40岁以后才得以提拔进入班子成员序列。2012年,我刚参加工作时,正值我们办公室主任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当时,他已经42岁了。


因此,40岁-45岁的乡镇干部,正是人生的好时光,提拔应该就在眼前。


40岁的你,如果是在地级市及以上的行政部门工作,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希望渺茫。


众所周知,国家行政体制中,行政层级越往上,领导职务类型越多,领导职数越多,公务员提拔晋升的概率越大。很多年轻人,只要达到了领导干部任职的年龄要求、工作经历要求、学历要求等硬性规定,一般很快就能得到提拔。


我的很多同学在我们市的市级机关工作。小宇,是与我同期考入的公务员。就在6月份,随着职务职级并行的执行,他刚刚提拔为乡科级正职,职级为二级主任科员。


当前,也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能够这么顺利的提拔。我现在对口的上级单位,有一位老同志,一直未得到提拔重用,主要原因是个人学历较低,文化水平有限,不符合干部提拔晋升的有关规定。


因此,在地市级行政单位,公务员提拔较为快速。相反,如果40岁了,仍然得不到提拔使用,那么,充分说明你自身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想要得到提拔,希望比较小。


在职务职级并行的政策下,40岁以上的公务员,仍然可以享受副科级待遇。


根据职务职级并行的有关规定,一级主任科员工作满两年,既可以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相当于原来的副科级待遇。


即使你现在得不到提拔,不能成为领导干部,但是,你仍然可以通过该职务职级并行,享受副科级领导干部的相关待遇。


但是,职务职级并行,也有相应的职数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到晋升。


三、40岁-45岁的公务员,如何让自己活得提拔晋升的机会?


一是深刻全面剖析自己。作为公务员,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我们要分析一下具体原因。是因为自己受学历、知识、工作经历等客观因素制约得不到提拔,还是因为自己工作能力不足、工作业绩不够、政治素质不高等主观因素造成,亦或者单位人员较多,提拔进度慢,人员流动性差,提拔时机未到。找到了未提拔的原因,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科学的采取改进措施。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多学习政治理论,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平时要多读一些政治理论书籍,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的读原著,悟原理,让自己的政治素质永葆先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提拔领导干部的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选拔、培养一个领导干部花费的成本很高,因此,必须选拔那些能力突出的公务员。我们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注重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让自己的综合素质过硬。


四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清正廉洁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让公权力姓公,让公权力为民。我们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做一个守纪律、懂规矩、身正、心正的公务员。


五是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不管自己能否提拔为领导干部,既然我们在这里工作,那么我们就应该端正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完成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并且要能够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争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做好工作,作出成绩,这是领导提拔重用你的资本。


40岁-45岁,不能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原因众多。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关键是看你自己,要努力做到“德、能、勤、绩、廉”样样超前。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努力做到五个方面超强,提拔晋升的机会才有可能落到你的身上。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是职场百灵鸟,专注职场领域,喜欢聊聊职场的经验,喜欢谈谈公务员那些事。欢迎关注我,欢迎讨论沟通!我的评论区,始终有你一席之地!


职场百灵鸟


你的提问中没有说明你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干部,我就权当你是一名县城公务员来给你解答这个问题。

40多岁的人还没有提副科,这种情况只能是在县级单位才能存在的,我认为还是应该再拼一拼,努力一下成就自己的未来。

其实在具体的工作中40多岁提拔副科的还大有人在。公务员法中没有规定40多岁的公务员不能提拔副科级,所以在这里我就给你分析一下你说的老实人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老实人?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老实人往往是指那些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做人,他们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单位领导眼里往往是一个很听话的人,在群众中的眼里也是公认的好人。

第二,老实人有什么缺陷?

老实人本来应该是一个优良的品质,但是如果老实成了懦弱、迂腐、不知变通、不能进取的代名词的话,自然不应当受到我们的欢迎。

第三,老实人的出路在哪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全面分析自己的处境,认识清楚在哪些方面我们应当保持老实的优良品质,而在哪些方面我们又不应当太老实,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个人的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是我们应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保持大原则的前提下,做到具体问题灵活掌握。

二是我们应注意关心结果。在行事之前多考虑效果如何?只有成功了,我们才能有可能增强自己的实力。

三是勇于争取自己分内利益。如果我们羞于争取自己的分内利益,就会使自己的生存能力显得不足,对自己事业的长期发展也会不利,自己该得之利未得到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公务员,你不要管自己40多岁能不能提拔副科,一定要把自己老实人的缺陷改正掉,那么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发表意见。职场一局棋欢迎您的光临。

职场一局棋


40-45岁的老实人还没当上副科,题主应该是县级单位或乡镇政府,根据我的实际经历,这个年龄段提拔副科级有困难,但也还有机会。建议题主有机会的话把握住,可以尽力争取一下。如果争取不上,没也必要非纠结于副科级领导职务。

一、40-45岁年龄段过了提拔副科的黄金年龄段比较多。体制内机关单位提拔领导干部,虽然一般没有比较严格的年龄限制,但还是有黄金年龄段的区分。一般来说,提拔副科级30岁左右是黄金时间,如果40岁还没有提拔为副科级,可能提拔就有困难了,而且即使提拔,正科也基本没希望。但并不绝对,在县级以下基层,40岁以上提拔为副科级的比例也不少。

二、要找准没有晋升副科级的原因。题主要找准没能在更年轻提拔为副科级的原因,比如是单位领导班子流动慢、机会少,还是个人能力、人脉关系等问题。题主表述自己为老实人,可能这是主要原因。找到原因后,如果想争取提拔,就要对症采取措施,争取有机会能把握住。

三,要了解副科级领导职务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现在基层单位,尤其是乡镇级,副职大多是权力小责任大,既得应付上面,还得安抚下面,工作辛苦加班多。题主要想清楚这是不是值得付出去争取,也许其他比较好的单位或比较好的股级岗位也是好选择。

四、提拔领导职务并非唯一途径。从6月1日开始执行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除了晋升领导职务外,可以通过晋升职级,提升自身的福利待遇,对基层晋升难的公务员来说是好政策。

综上所述,40-45岁这个年龄段也还有机会争取副科级领导职务,但如果条件机会不允许的话,也不用过于强求。

独善者众也,1年创业、2年企业、7年体制内工作经历,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欢迎留言或加关注,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独善者众也


我原来所在一个大型国企的机关部门,相当于地市级机关部门吧。这个部门属于核心部门,只有一位同事没有提拔副处的,提拔率能达到90%,也就是说,你只要不犯事、不惹事、不刺头,老老实实感到45岁,实在没有潜力了,也会给你提一个副处放下去,就算你能力一般,也会安置到一个清闲单位当副职。45岁没有提拔副科的,这么多年,基本没有见过。

但是,我最早所在的二级单位,是一个处级单位,45岁没有提副科的,占90%,与总部机关的情况,正好相反。道理很简单,一个处级单位,大约三万人,处级班子成员大约6-7个,科级干部职数才200个,提拔科级的比例大约是6%。很多本科生干到退休,也提拔不到科级的。

所以,40-45岁,没有提拔副科。与是不是老实人,虽然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层级问题。越是到高层次的机关部门,老实人按部就班,不惹事、不出事,一般也会解决科级身份问题,但是再上处级台阶,就靠各种条件和机遇了。但是到了省级以上部门,处级才是刚起步,没解决副厅都是难为你了。

第一,如果在地市级或大型国企及以上的机关部门,45岁没有提副科的,基本不要指望了,你是被淘汰的那一小群人。

因为在地市级部门里,科级就是大干事,都是具体干活的,处级有时候也亲自干。一般能选拔进大机关部门的,条件都是经过筛选的,解决一个科级身份(就是干活的大干事而已)不是难事,基本人人都是科级身份了,有的是科长实职,有的只是非领导身份而已。

如果45岁连副科也没有提拔,基本断定是个人问题,一般是三种情况:

一是犯过错误,不至于调离,但基本不会提拔。

二是个性极强,得罪所有人,尤其是一把手,人见人烦,没人替他说话。

三是“仙人”,每个单位,总有一两个仙人,无欲则刚,也不惹事,也不出事,谁也不巴结,谁也瞧不上,独来独往,也不求上进,没人会想帮他。

比如,我们单位那位唯一没有提副处的,就是一个杠头,六亲不认,特别坚持原则。就管一个公章,一把手的话也不好使,只认文件。领导死烦,但抓不住把柄,就晾了他一辈子。

第二,在县处级以下单位,45岁没有提科级的比比皆是,基本没有希望了。

县处级单位,科级是中层。有的单位,职数多,有的单位职数少,所以,不管怎么样,不可能是百分之百都提科级吧。总有提拔不了的。提拔的比例,与部门是否强势有直接关联。

比如,组织部、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县长办公室、财政、纪检等部门,部门长有实力,可以要来职数,也可以把人派出去提拔。其他一些弱势部门,就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在提拔科级上面,就会吃亏。这个无法攀比,不平衡的事情多了。

再加上现在搞年轻化,40岁没有提拔副科的,不是说没有希望,只能说希望渺茫。年龄,是一道硬杠杠。比如,你到了45岁,早就过了提副科的年龄。除非你表现特别优秀,不提你都说不过去,或者有人强力推荐你,此人说一不二,你才有希望提拔。换一句话说,你这么厉害,背后有人这么赏识你,早干嘛去了?

第三,45岁没有提副科,怎么办?摆平心态,让自己活得更幸福,才是王道。

假设你在地市级以上机关,没有提副科。在别人眼里,你就是另类,就是一个笑话。基本跟你的为人处世有关系。要么,你就无欲则刚,快乐就好,就别想这事了;要么,你就修炼自己,改变自己,找一个亲近的领导,诉诉苦,提拔起来,安排到下面的“肥缺”单位去养老,也不是什么难事。前提,你要引起上级的同情,先改变自己。

如果你在基层,45岁没有提拔,还有希望,但希望也不大。费了牛劲,提起来,也没有太大意义。工资涨不了多少,可能压力大不少。再说,你这个年龄提拔起来,上升空间也基本没有了,50岁,有的地方都退二线了。

指望逆袭,后发制人,那要看你有没有通天的能力了。如果没有,不能想想别的出路。

一是,45岁的老科员,也是混不吝了,谁敢惹?那么,利用清闲时间,修炼自己吧,如果有一技之长,可以想想其他合法的兼职挣钱的路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作,因为写作赚钱,不违规。其他的途径,要看当地政策怎么规定的。

二是,45岁的老科员,没有敢欺负了。你不如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日子经营好。好吃好喝,开心就好。工资也差不多少,不如照顾好家庭。

三是,45岁,提前申请内退或者请一个长期病假,自己开个店,做点生意,切忌不要违规,让人抓住把柄。熬到退休,估计你的退休待遇还是很高的。有退休托底,为什么不去做一点自己擅长的事业呢?


职场火锅


我曾经面临你这样的选择。后来考虑了几方面,1、看背影。个子不高,能力不强均不重要,身后背影的阴影面积够大就行。2、看家庭。这个年纪确实很尴尬,上有老下有小,这些是需要时间来陪伴和照顾的。家里要是没一个能帮忙处理家庭事务的人,啥都白搭。要是有一个老和你对着干的人,那升到啥级都没用。还是留点时间给自己照顾家庭好。3、看心态。对权力的欲望有多大?心能不能狠?但估计咱们老实人,心再狠也是有限公司。4、看身家。当官不大气没意思,没钱当官也没法大气,装大气嘛,多了自己还内伤。当了官再有钱,就算清白闲话也多,那更没意义。5、看氛围。如果单位是秉承“坚持让老实人吃亏”的原则对待老实人的话,相信你在单位的人力资源很有限,就算上来了,依然会很有限,但其他人会名正言顺推更多任务给你。职务给你提了,不好意思不干了吧。到时要人没人,活倒多了不少,还得自己干,责任大,还有开不完的会,想想都怕。如果氛围好的话,那可以拼一下。想了想,以上5点都对我不利,最后悲观的选择放弃。还是偷懒的好,留多点时间给家庭,给自己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