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農戶在播種小麥時,小麥播種量過多了應該怎麼辦?

農戶開心果


近期冬小麥播種正在進行,而有些地方因為墒情不好等因素,導致播種稍有些遲,所以不少農戶為了防止小麥出苗不齊整,並盲目增大播種量,甚至有些人加了一倍多。這樣做到頭來不僅起不到齊苗,反而會影響小麥產量,那麼小麥播種太多該怎麼辦?



小麥播種量過大影響產量

小麥播種一定要控制好播種量,如果播種量過大,麥苗出的非常多,會形成互相競爭、生長擁擠的現象,導致植株黃瘦、細弱,個體發育差,分櫱很少,而且後期很容易出現倒伏現象的發生,產量嚴重受到影響。


小麥播種量該怎麼辦

對於小麥播種量大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及時進行疏苗,尤其是地頭、田邊以及田內生長麥苗多的地方,一定要早疏、狠疏,這樣才能有效建立適宜的群裡結構,從而促進個體的發育。

並不是疏苗後就可以了,還要結合澆水追施少量的氮、磷速效肥,以此來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可使土壤為麥苗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總之,小麥播種量過多要及時進行疏苗,並結合澆水追施氮肥。同時播種小麥還要掌握播種時間、播種深淺等,這樣才能有效使小麥安全生長髮育,從而達到穩產、高產。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免費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等三農資訊。感謝大家支持鼓勵!!


肥仔農經


這種現象極少出現,出現這種現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操作失誤,一種是播種機出現了失誤。

第一種是機手操作不當,造成過稠,過稀現象。麥種的種子,籽粒大小不一樣,同樣的下種量,種出來是不一樣。我經歷過一次是這樣的,當時,是秋分的前幾天,一般的都在二十五斤至三十斤,播種機手把倉門的刻度打在三十二斤的標準,結果種下來,一畝地只有十八斤,屬特稀的一種,又來了個二次播種,才達到了三十斤。

到了春天,麥苗開始生長,明顯的特點,根莖粗壯,產量不錯,一千四,五百斤,缺點就是生長期長,時間較長半個月,直接影響了夏玉米的播種時間,所以第二年就無人種這種小麥了。

如果機播手,操作失誤,也可能會倒置過稠的現象,一般惰況下,麥種超不過四十斤,不用擔心。只有澆水,化肥,足,定是個大豐收。

播種量,過稠,肯定不是好事,不管是任何原因造成的,都是失誤。

過於太稠的麥苗,最好是提前.趁麥苗根少的時侯剷除多餘部分,麥苗根系發達後,剷除就不容易了

如果屬於播種機的問題,馬上淘汰,換上新播種機就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了!

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歡迎討論,評論!





阿里二姐夫


現在正是我們這裡的小麥播種的季節,對於一畝地的小麥的播種量是根據節氣的變化來做出相應的調整的。

由於這幾年氣候條件的影響,導致了小麥的播種的時間往後推遲。今年我們這裡的小麥的種植的時間點大都集中在了10月18~21號之間。小麥的播種量基本上在18--21斤之間。對於小麥播種量如果說不是太特殊的情況,在我們這裡只能出現播種量少的情況發生。

比如說在前天的時候和一個老哥哥聊天的時候他說:“今年給我耩的麥種一畝地只有16斤,哎!有點少了!”

對於小麥播種量過多的情況我是在2017年用一個新農機手的時候出現的。不但把麥種耩的深而且種子的量也增加了,每畝地合了將近30斤。但是由於耩的深所以出苗率沒有達到100%,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種的稠所帶來的麻煩。

小麥播種量太大的話,特別容易引發白粉病以及後期的倒伏。所以在知道播種量太大的情況下在小麥返青期的時候追施肥料應該相應的減少,並且噴施控制旺長的農藥的時候可以相應的增加劑量。

如果說家裡有羊的話可以在冬季的時候把羊放到麥田裡吃麥苗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豫東小農


小麥播種太多怎麼辦?小麥適時播種時,小麥種子用量超出常規,小麥出苗後,造成幼苗過密,麥苗分櫱後,密度過大,影響通風換氣,影響光照和光合作用,是小麥倒伏的重要原因,是許多小麥病害的罪魁禍首,最終影響產量。小麥播種過密,用種量增大,種子出芽後,可以採取間苗、增溝、畜控等等方法,合理密植,去掉旺長優勢,避免小麥密度大,造成引發病害,容易倒伏,降低產量。

第一,小麥出苗後,合理間苗。小麥播種後,出苗十分密聚,密度過大,可以在出苗後快速間苗,合理密植,除去多餘幼苗。如人工鋤草的方法,鋤掉部分小麥幼苗,速度快,間苗效果非常良好。在鋤掉多餘麥苗時,千萬要注意密度,不要鋤掉過多過量,要合適、恰到好處為好。



第二,小麥田增溝,通風透氣。小麥田出苗後,幼苗密度過大,可以在寬壟麥畦地上增挖10㎝左右寬的淺溝,泥土就地撒灑在麥苗上面,有抑制麥苗旺長的作用。這樣開溝的目的,除掉一部分多餘的麥苗,又為雨天創造排放雨水的條件,還為小麥拔節期,創造通風換氣的通道,有利於空氣的流通,減少病害,還有利於陽光的照射,增強光合作用的能力。


第三,小麥分櫱期,放羊控旺。小麥在分櫱期,出現旺長,除了鎮壓防控旺長外,還可以採取牲畜啃食麥苗的方法,防止小麥幼苗旺長。在利用牲畜啃食時,最好不要讓大型牲畜,因為大型牲畜體重大,腳底印面積大,如牛、馬、驢等等,使麥田土壤板結,影響小麥根系的生長,讓羊啃食是最好的。羊啃食程度視小麥旺長程度而定。

第四,小麥拔節前,藥劑防旺。小麥拔節期前,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控制小麥的旺長,避免小麥倒伏。一般小麥控旺藥劑有多效唑、烯效唑、矮壯素等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通常在小麥麥苗1葉1心時期,或者小麥返青起身到拔節期間,每畝使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1.5克,分兩次稀釋,加水100斤葉面噴霧,可以抑制小麥生長過高,使小麥植株變得矮壯,不容易倒伏,提高抗倒伏的能力。


總之,小麥播種時,麥種用量超出常規,使小麥幼苗出土過密,避免分櫱後,植株十分擁擠,不能通風換氣,影響光照和光合作用,是許多病害的誘因,在後期容易倒伏,造成減產,解決辦法是通過人工間苗、合理開挖淺溝,增大小麥通風換氣能力,並且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矮壯素等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延緩劑控制小麥旺長,避免造成減產。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農村人種麥播種量過大了怎麼辦?

種麥播種量過大,估計這也是無心之舉,一般來說農民種地都是很認真的。當然也有失算或著考慮過多造成播種量過大的!

種麥播種量還是有很大要求的,種子不能太少,少了麥子太稀,產量上不去。種子也不能太多,麥種太多,容易倒伏,一樣影響產量!但是很多情況下,麥子發芽受到多種條件影響,所以農民有時寧願多播種,也不會少撒種子!

所以,很多情況下會出現麥種播種量過大,麥子發芽率又高,全地綠油油的小麥,長勢看著喜人,但是老百姓呢心裡也多少會犯嘀咕的。麥子不歪到時好莊稼,要是倒伏可是一大片,一季的收成呀!

因此,如果麥種過量,管理一定要跟上,前期管理和後期管理都很重要。前期要保證肥料充足,澆水施肥樣樣不少。如果有時間的話,趕在麥子拔節之前可以自己動手減苗,或者帶著放羊人到自家地裡放羊,適當減苗為了後期更好管理!後期呢,注意施肥量的多少,由於麥子容易倒伏,化肥一定要減量,防止麥子瘋長,秸稈細長容易倒伏!

總之,麥種播種量過大,就要多加管理,年後可以適當減苗,人工或者放羊輔助減苗都可以,再者就是後期要注意減少化肥用量。只要細心管理,一樣有好收成!


路慢慢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我們這裡冬小麥已經播種完了,今年秋天由於雨水比較多,影響了小麥播種,造成了有些小麥已經出苗,有些才剛播種下去的現象。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小麥播種太多,出苗後密度過大,容易發生旺長易倒伏,會影響產量的。衛農以為應該採取以下主要措施來進行補救:

一是及時間苗降低密度。在小麥出苗以後,如果發現密度過大的話,就要及時間苗,儘量在剛出苗的單葉期,拔除多餘幼苗。如果面積比較大的話,可採取人工挖鋤的方法,鋤掉一部分麥苗,要注意儘量合理密植,切不要留苗過多,只有如此才能為豐收打下基礎。



二是在小麥分櫱期鎮壓控旺。小麥播種過多,很容易發生旺長,除過小苗期進行間苗以外,在小麥分櫱期可以採取鎮壓的方法,蹲苗防控旺長。就是在入冬前,發現小麥旺長的時候,採用石磙子來碾壓的方法,反覆鎮壓抑制小麥生長,就能起到蹲苗,控制旺長的作用。

三是還可以在麥田放羊抑制旺長。在進入冬季後,發現小麥旺長,除過用石磙子碾壓以外,還可以採取麥田放羊,讓羊啃食麥苗的方法,防止麥苗旺長。就是把羊趕到麥田裡,讓羊邊吃麥苗邊走,不要停留時間過長,這樣讓羊啃食一遍麥苗,也能起到蹲苗控制旺長的作用。



四是可以運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抑制旺長。到了春天小麥起身拔節期,還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小麥旺長。就是可以給小麥噴施多效唑,或者矮壯素,來抑制小麥長高,使小麥的植株變得矮壯,就能提高小麥的抗倒伏能力。

總之,在小麥播種時,要儘量掌握好播種量,做到適量適時播種。如果播種量過多的話,就要及時想辦法進行補救。可以採取人工間苗,降低田間小麥密度,分業期運用石磙子碾壓,也可以放羊啃食麥苗,起到蹲苗控旺的作用,還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小麥旺長。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小麥播種過多怎麼辦?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的都是沒有經驗的操作機手。通常情況下,有經驗的播種機操作手是不會出現播種或多或少這種情況的,拿捏的非常到位,每畝地相差不是太大。

小麥種植的基本要求基本苗要保證在20萬左右,根據土壤的水肥條件,畝播量不宜過大或者過小。根據老農經驗,冬小麥種植的時間在10月5日至15日為佳,畝播量25斤左右,以後至25日,每推遲一天增加一斤的播種量。地力弱的地塊或沙性土壤可以增加一、二斤的播種量,這個沒有固定的格式。



說了這麼多,還是回答題主提的主要問題。如果你認為你的小麥播種量大了,用的小麥種子比往年多了,肯定擔心小麥苗的稠密成度如何。種植過小麥的農民都知道,麥苗密度過大,易染病害,如小麥白粉病、條鏽病、赤黴病等等,更容易出現倒伏,會造成小麥減產的。

既然播種量多了,已成定局,但有一種辦法可以緩解小麥分櫱多,麥苗過於稠密的現象。老農建議,推遲澆返青水,或者免澆小麥返青水,直接在小麥起身時在施肥澆水。這樣做可以控制小麥的春後分櫱,丟掉一些弱櫱,降低小麥的密度,對於小麥的豐收影響不大。




鄉野老農


我國小麥分為淮黃海區域和沿江區域,淮黃海冬麥區,(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半冬性冬性小麥,適宜播種在十月十日十五日左右,如果麥種出芽率百分之九十左右,點插畝用種10斤,每穴5到6粒均可,撒播畝用種20斤左右。沿江區域春性小麥適播期在十月二十五日左右,小麥出芽率百分之九十左右,打穴點播畝用種10斤,撒播畝用種20斤。如果小麥出芽率在百分之七十左右,每畝可增加五斤,種小麥時要做好小麥芽率測試,確定小麥播種量。

你知果在適播期種小麥,造墒好麥種出芽率強,畝超量播種,每畝30斤到40斤,小麥出苗密了苗弱枯黃,到了上春抽穗揚花期,通風不良病蟲害滋生,會造成小麥倒伏,影響小麥產量。如果小麥播期推遲了5到10天,氣溫下降不利於小麥出苗,每畝可增加小麥種5到10斤左右,切不可盲目增加播種量,每畝40到50斤。2015年秋種小麥,我地種的是揚麥系列,我在十月二十五日種兩畝,打穴點播,每六點種5到10粒,畝用種10斤,出苗後苗壯分藥率強,每穴分枝30苗以上,上春小麥不倒伏,第二年六月上旬收穫小麥時,小麥穗大拉多,畝產850斤。

我村農戶許有才在十月二十五日播種小麥,畝用種35斤,出苗後苗弱萎黃,第二年五月中旬雨水不斷,他的小麥病蟲害滋生全部倒了,收穫時出現了穗出芽,每畝收400斤病麥,產量與我家減少一半。題主問種小麥播種過多怎麼辦?實話告訴你無法補救,小麥嚴重減少,只有合理密植小麥才能獲得豐產。

農家福報優秀通訊員


小麥在我國北方種植的比較多,也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農村都有廣泛的種植,每畝小麥播種的種子在20-60斤不等,差別很大,題主問的小麥播種過多怎麼辦?我覺得小麥播種過多,並不是壞事,要分情況分析。

每畝土地承載的農作物的多少,跟當時的氣候條件,土地貧瘠情況,水肥管理都有很大的關係。土地肥沃的話,可以多播種一些麥子,也能生長得很健壯,產量也會比較高,如果土地貧瘠,土地肥力無法承受那麼多的麥子,就會影響到麥子的生長。如果麥子播種的過多,既然已經播種了,我們就要做好後期的維護管理,施放足夠的肥料,做好澆水管理,而因為麥子長得比較密集,吸收的陽光雨露不充足,就比較容易長病蟲害,麥子太過於密集,噴灑農藥的時候,藥物就很難噴灑進去,蟲子容易躲在麥子中間,躲過農藥的殺害,所以播種過多的麥田要多噴灑一兩次農藥,要噴得仔細一點,防止病蟲害影響產量。

其次,如果麥子確實過多,影響到麥田的生長,麥子無法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長出來的麥穗就會比較小,反而影響麥田的畝產量,這個時候就要做疏根處理。麥田的疏根,就是減少麥子的數量,一般在麥子長得比較小的時候就要疏根,不能等到麥子長大了再疏根,這樣影響比較大。麥子樹根,就是採用工具,把麥子割掉一部分,讓剩下的麥子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提高產量。記住,麥子疏根處理,越早越好,越早影響越小,要及時處理。


鄉野網事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寒露將近,很多地區進入小麥適播期。小麥的種植面積非常大,是大部分地區的主糧作物。

小麥的畝播量是有一定限制的,過多過少都是不行的,而具體用種量和播期,品種,土壤肥力等是有一定關係的。

小麥播種量過大,可見出苗後生長擁擠,植株瘦黃,細弱發育差,分櫱少,還容易多見疙瘩苗,而且容易消耗土壤大量肥力。

避免播量過大,我們可以採取兩種方法實施。

一,科學播種量。用種量過大,除上述原因外,小麥後期通透性差,莖幹發育不好,還容易出現倒伏、受乾熱風危害等;而用種量過小,不僅浪費資源,畝穗數還達不到預期值,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

綜合現在農耕的操作方式,和一些秸稈還田質量差,品種發芽率不高的情況,我們可以適當提高用種量。建議每畝用小麥種子25-30斤左右!,播種時要均勻,深度合適,大概在3-5釐米之間。只要科學掌握了畝用種量,我們就很容易避免出現播種量過大了。

二,及時疏除。在出苗後,品種發芽率高,田間墒情好,幼苗出現擁擠,簇擁,疙瘩苗時,我們就要及時疏除掉了。疏苗時要去弱留強,儘快的建立起具有優勢的田間生長群體。並適當補充,因幼苗稠密過度消耗的養分,可用速效肥追施。

好,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隨時更新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