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年收益6-8%,其实一点也不难

年收益6-8%,其实一点也不难


2018年6月15号,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主旨演讲时,重点提示广大投资者非法集资风险,他表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当然,他的这句话是针对固定收益产品而言,那些打着高收益理财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各种P2P,大多数最终都是非法集资的骗局。但是从资产配置角度,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获得年化6-8%的收益率并不是难事。

(一)年化6-8%不难,每年6-8%很难

而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策略组合,做到6-8%的年化收益率难度并不大,因为中国的市场的各类资产确实提供了这种收益率空间。但是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年化收益率和年收益率是不一样的,年化收益率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例如10年间,将总收益率除以年限,得出的一个平均值。而年收益率则是每个自然年度的收益率。

正如在农业领域有丰年和灾年,投资市场也不是每年都可以稳定盈利的,特别是对于股市这种高波动的市场,牛市的时候可能一年赚很多钱,熊市的时候可能好几年都没有收益。

2018年5月初,证监会披露了一组数据:截止2017年底,公募基金20年以来,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16.5%!偏债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7.2%,表现相当优异,但是在2008年大熊市和2015年的股灾中,股票基金整体同样是亏损的。所以,想要年化6-8%不难,但是想要每年都有6-8%很难。

既然,中国公募基金整体收益率这么好,为什么大多数基民却没有赚到钱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倒三角的申购赎回行为。多数投资者在行情顶部买入、底部卖出。投资者的净申购量随着市场上涨逐渐增加,最高点时达到高峰,市场下跌之初仍然表现为净申购。而随着市场下跌加剧,投资者开始净赎回,同样,在市场跌到底部时净赎回量达到顶点。

显然,投资者不是没挣钱。不过受限于他们倒三角形的资金投入结构(先少后多),少量资金挣的钱被大量资金赔的钱“吃光了”。又受限于其正三角形的资金退出结构(先少后多),逃出去的资金益偏少,而留在市场里苦熬的资金偏多。

(二)核心-卫星的配置思路

其实,很多面向投资者的基金研究人员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解决之道,或者教育投资者“应该克服恐惧,在最低点进入;控制贪婪,在最高点退出”;或者干脆告诉投资者买入并持有不动。这种说法没有错,但是面对市场,你自忖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做不到,你又如何苛责投资者,要求他们做到?

比如,资产配置中经常采用的“核心-卫星”策略。但从投资实践看,这个策略很多时候其实赚不到最多的钱——如果把钱都投到卫星资产上去,理论上赚得更多。那为什么要容忍而且把大量资金放到核心资产上去呢?

因为核心资产的稳健和长期收益特性,化解了投资者对卫星资产短期波动过大的恐惧。换言之,核心资产的存在是定盘星,有这个定盘星的存在,才能让投资者放心持有预期收益率较高(当然风险也更大)的卫星资产,如下图“核心-卫星投资策略”

年收益6-8%,其实一点也不难

核心-卫星投资策略


一般在投资实践中,核心资产可以是债券基金、对冲基金,也可以是指数基金,而卫星资产则是小盘基金、另类基金(如期货基金)等波动率较大的基金。核心-卫星模式的精髓在于,卫星部分仅占整个组合的一小部分,即便投资于风险系数相对较高的资产之中,但由于比例较低,即使这些品种大幅波动,整个组合仍然拥有稳定的表现。举例来说,如果卫星部分占整个组合的比重为20%,且下跌了30%,投资组合的总值却仅下跌了6%,就会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损失。相对于卫星池的投资方式,核心-卫星投资模式显著降低了投资风险。

有了核心-卫星的配置模式后,下一个就有必要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可以提供的几大类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

(三)现金管理工具

第一种是现金管理工具,我们对现金类管理产品的诉求就是,随用随取,流动性极好,方便我们日常用钱,主要有货币基金和T+0理财。

货币基金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产品,他的底层资产主要是银行存单、国债、央行票据等资产,安全性比较高。货币基金的收益与市场的资金面有密切关系,一般是市场资金面紧的时候,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会上扬,资金面宽松收益则会下降,比如月末、季度末、年末都是薅货币基金羊毛的好机会。

天天基金网、蚂蚁聚宝、京东金融都有关联的货币基金,相差不是很大,具体如何选择货币基金,在后面的课程中,我有专门的讲解。

银行现在也推出了不少T+0理财产品,比如招商银行的招朝金,收益不比货币基金差,但是,银行T+0理财产品的缺点是门槛比较高,一般都是在5万以上,还有20万、100万以上的。

(四)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对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债券基金的波动性通常要小于股票型基金,常常被认为是收益、风险适中的投资工具。

债券基金年收益一般一般略高于银行同期年利息,平均来看6-8%之间吧,纯债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略高于1年期国债;业绩较好的混合型债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超过10% 。当然债券基金是有些风险的,主要有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当市场利率进入加息周期时,大部分债券价格会下降;而市场利率处于降息周期时,债券价格通常上升。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收益率会高于同类信用等级更高的债券。

除此之外,还有券商的收益凭证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收益率。2018年来,券商的收益凭证差不多可以提供5-6%左右的收益率,而且风险很小,是保守型投资者值得关注的品种。

(五)股票基金

前面已经说了,中国公募基金中偏股型基金20年长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6.5%,所以股票基金是一类可以提供高收益的资产,当然其风险也会比较大一些。很多投资人在基金超市中,经常会看到很多股票型基金的名称中带有“价值”,“成长”,“平衡”,这些词是什么涵义呢?

简单来说,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叫做价值股,发展前景好、利润增长迅速的股票被称为成长股。所以,专注于价值股投资的就是价值型股票基金,专注于成长股投资的就是成长型股票基金。那平衡型股票基金呢,是指一部分投资价值股,一部分投资成长股的基金。

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来说,价值型股票基金的风险最低,平衡型股票基金的风险居中,而成长型股票基金的风险最高,但它的长期收益也是最高的。

如果根据投资策略分类,还可以分为被动基金和主动基金。被动基金一般指的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以某个特定的指数为目标,通过购买指数中的成分股来构建投资组合,力求做到和指数如影随形。比如博时沪深300指数A,就是参照沪深300指数来进行投资的基金。

和被动基金相反,主动基金是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收益,也称为阿尔法,这就需要基金经理对证券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主动选择优质的股票和债券来构建的投资组合。由于主动基金的人为因素比被动基金要多,所以选好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都需要注意,这些内容我将会在后面的课程中细说。

(六)CTA基金

CTA,通常称作管理期货基金,起源于1949年,随着期货交易品种的不断扩展,很多机构投资者诸如养老金、信托基金等都开始大量采用CTA作为他们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CTA包含“商品”字样,但CTA基金的实际投资对象已经超过商品的范畴,除了传统商品之外,外汇、利率、股指期货等也是CTA基金的常见投资标的,也就是说,CTA基金可以做到多品种、多板块、多范围的多元配置。

Eurekahege的CTA指数在2000/01-2015/07期间15年累计收益率365%,年化收益10.37%,最大回撤6.34%,年化标准差6.90%,远远超过标普500的表现。在国内过去5年的CTA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了15%,不逊色于股票型基金,但是最大回撤却只有15%,风险控制能力远强于股票型基金。

特别是2018年以来,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结论,8大类私募策略中,CTA的收益率高居第一,体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人的关注。

所以通过上面几大类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可以看出,我们只要采用核心-卫星模型,将60-80%的资产配置到现金管理工具+债券基金上,将20-40%的资产配置到偏股型基金和CTA基金上,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获得年化6-8%的收益率并不是难事。其关键就在于投资人一定要有长期思维,而不能追涨杀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