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亮剑》李云龙半夜查房,发现朱子明被窝凉,为何下令准备战斗?

衢州土郎中


《亮剑》这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深受很多人的喜爱,我本人也是看了很多遍,尤其是当下抗日神剧充斥着各大电视频道的时候,像《亮剑》这种优秀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更是让人怀念。而李云龙在赵家裕的这一晚,让他损失了部队也赔了老婆,让人极其心疼和惋惜。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被剧中人物李云龙性格给吸引,敢爱敢恨的大丈夫,骁勇善战的八路军指挥官,人物性格影响下的麾下部队也是“嗷嗷叫”的硬仗部队。全剧中,李云龙的军事技能和素养更是让出身黄埔军校,飞扬跋扈的楚云飞刮目相看并且视为真正的对手,可见李云龙是真正有勇有谋的指挥官。

李云龙半夜查房,这是李云龙定下的规矩,每天夜里都会亲自起来查房,并且检查明哨暗哨,并且暗哨的位置每天都不一样,都会变换,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是会一直改变的。从这一点看,就知道李云龙粗中有细,虽然平时帽子都带歪了,有时还会抗命,但是对于行军打仗非常有一套,就算这项检查的任务交给手下任何一个人,都会完成,但是坚持自己检查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足以看出来在战争时期的李云龙对待部队安全问题非常谨慎,谨慎到甚至有点吹毛求疵。而且李云龙在特殊时期,更是加倍谨慎,这是一种经验和责任,那一天还是李云龙的大婚之日,团长依然从自身做起,慰问在岗的在哨的官兵,李云龙可能不认识每位士兵,但是每位士兵必定认识李团长,检查完之后还得去一趟战士营房,说明平时李云龙对部下还是非常的爱惜的。

大晚上的,在战士营房看到有人的被窝是空的,为什么可以立马判断是一种强烈的危险信号并且立马紧急集合?

1.看到被窝是空的,警觉性的去摸了一下被窝,发现被窝已经凉了,说明人离开一段时间。当时立即询问警卫员魏和尚此人的信息,发现是朱干事。朱干事在独立团负责的是团保卫的工作,身份特殊。

2.立马让魏和尚去周边房子找一圈

3.朱子明的个人枪套等随身物品不在指定位置

4.当天没有朱子明的值班任务。

5.一连串的信息让李云龙紧急集合了部队。随即就听到了暗哨的防御枪响。并且在路上遭遇了山本特工队

优秀的军事素养和多年的行军经验加上过硬的军事技能让李云龙在最最关键的时刻能迅速判断并且立马做出反应。

我们都知道一个负责团保卫干事的人,清楚独立团所有的防御信息,包括哨位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山本特工队可以顺利潜入,但是却被暗哨发现,因为暗哨的布置不是由朱子明来负责,李云龙规定明哨暗哨两哨,而暗哨的位置实际上由赵刚赵政委负责,所以朱子明万万没想到还会有暗哨,而山本特工队也不曾想到会被独立团的人发现,这一个暗哨救了所有人的命,因为听到了暗哨的枪声,证实了李云龙心中的不祥预兆。


而山本特工队是日本的特种作战分队,当时独立团并未真正了解并且接触这样的部队,这支部队受训于德国的特种作战学校并且整只部队是清一色的德国造制式武器,专门针对对华战争的斩首行动等特殊任务。当时德国的武器之先进以及德国作战理念之现代化是很多国家所不及的,山本特工队在情报方面有独立团朱子明的支持,在武器方面有德国全套武器,全部队员受训德国,无可比拟的武器优势,又是夜黑风高的偷袭,让独立团伤亡了三分之二,让赵家裕百姓全部遇难,赵刚政委重伤,差点李云龙也没冲出去,最后也把李云龙的老婆抓了。可以说这一仗把李云龙彻底打击了,而随后李云龙“攻击”平安县城的最直接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


麒麟公子不是哥


老李,还愣着干嘛,上炕吧!

新媳妇儿秀琴姑娘笑吟吟地盘在炕头上边解开红袄的扣襻,边招呼新郎官儿——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四十大龄脑袋的老光棍儿李云龙,咱老李经历过枪林弹雨,但对这个场景只敢在梦里出现过,脑袋忍不住“嗡”了一下,血涌上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步就该秀琴姑娘抢田雨的台词儿了,“轻一点儿,老李”。

然而这一幕并没发生,李云龙告诉秀琴:

我可不上这个当!

我要是因为洞房连查哨都免了,不得让这帮小子笑话我好几年!

老李要用事实证明,团长结婚,照样还记得枪!

查哨查铺制度,是红军从建立时期就开始执行的老制度,铁律,各级军事主官必须无条件执行,这关系到队伍的生死存亡。

查岗是为了查看岗哨有没有尽职尽责的在位值守,战争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防止敌人搞夜袭突袭,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查铺,说的直白点,那就是防止逃跑叛敌,在大革命时期,红军不乏这种惨痛的教训。每到一个新的地点安营住宿,第一个任务就是布置岗哨,划定值守范围。

老李带着魏和尚,到了团直属人员住宿的房间查铺,很快就发现,保卫科干事朱子明人没在铺位上。朱子明当晚没有被安排站岗或查岗任务,那原本也不是他的工作。

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手探进被窝,坏了,被窝里是凉的!这排除了朱子明失去上厕所的可能性,朱子明的服装、装具、枪械统统不在位置,有情况!

李云龙让和尚把战士们叫起来,进入战斗准备,他第一个掏出枪,转身冲出了房间。

真该死!李云龙这样说自己,早就看出来这朱子明有问题。

当天喝喜酒之时,朱子明就不顾赵刚阻劝,要来给李云龙灌酒。

前几天有一次李云龙和秀琴在村口遇到,两人谈话时,朱子明也意外出现在他们身边,引起过李云龙的警惕,那天也不是朱子明当值。

朱子明最近一段时期性格大变,本来是比较暴躁一个人,忽然像个闷葫芦。

就在李云龙边分析边自责时,山本特工队已经包抄了上来,打断了李云龙的思考,所幸团部直属战士已经进入战斗岗位,总算是没有被敌人彻底端了饺子。

在秀琴被抓走的前提下,在“为什么没有早点识破朱子明”的悔恨中,李云龙喊出了“为赵家峪乡亲报仇”的口号,打响了平安格勒攻坚战。


历来现实


说独立团这天都在欢欢喜喜给团长和嫂子秀芹贺喜,团长大婚这是独立团八百年都碰不上一回的大喜事,全团上下喜气洋洋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到了晚上秀芹给李云龙洗完脚,本以为李云龙会直接跟媳妇上炕,毕竟四十大几的汉子从没碰过女人,这倒也可以理解!但是李云龙那根筋还没有转过来,他觉得全团清一色光棍就自己娶媳妇有些不地道,再说也不能让全团战士看自己笑话,所以李云龙穿上鞋还是坚持去查岗了。

来到战士休息的房间,李云龙发现有一个铺位是空着的,一问才知道是朱子明,机警的李云龙立马组织战士紧急集合,这是为什么呢?万一朱子明是去上厕所了呢?小编总结了几个原因,不对的请指正。

首先在军队中查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这个在和平时期就很重要,更何况是战时了,李云龙发现战士朱子明不在,一摸炕都凉了,断定他离开的时间不短了。

再者,李云龙其实多多少少对朱子明都有所怀疑的,这个从他跟秀芹的谈话就能知道,他说这个朱子明以前不是这个性格,见谁一句话不合就开干,自从负伤归队以后,见谁都客客气气的,好像欠了大家伙一样的……机警如李云龙,作为一个老兵阅人无数,对于这样一个反常的朱子明怎么会不起疑心呢?

还有一次秀芹正缠着李云龙谈情说爱呢,朱子明给山本一木送完情报刚回来正好碰见李云龙他们,李云龙当是就盘问他了,他谎称是政委让他去村口查哨,一个保卫干事独自查哨,这太值得怀疑了。

但是朱子明一句“秀芹姑娘也在啊”就把注意力成功转移了,让从没谈过对象的李云龙顿时觉得十分难堪,朱子明也趁机离开,所以小编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李云龙和秀芹的这档亲事,也是就没有山本的偷袭了,也就不会发生后来赵家裕三百村民集体惨死的祸事了。

最后就是李云龙过硬的军事素质,他知道斗争形势严峻,必须随时提高警惕,不怕弄错,就怕存在侥幸心理,不是吗?

那么亲爱的读者,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李云龙发现朱子明不在铺上,立马就组织战斗呢?


好心情丫丫娱乐


《亮剑》是一部很老的剧了,记得小学的时候晚上都跟我爸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这部剧,剧情和人物的塑造都是非常经典,尤其是男一号李云龙,智慧过人,风趣幽默,有胆有识。十几年过去了偶尔还会在电视上播放,我还看了好几遍。

其中剧里的一个情节李云龙半夜查房,发现朱子明被窝凉,说明肯定是早就不在床上了,大晚上的不睡觉,又不用他站岗,上厕所也不会这么久,李云龙马上就意识到不对劲,朱子明肯定是跑出去给鬼子通风报信去了,就马上下令准备战斗。

其实按往常来说战友晚上突然消失,应该会先想到的是敌人特工突然潜入然后被杀掉了,这是一种双方都会用到的战术,但是之前李云龙就发现朱子明这个人做事有点奇奇怪怪的,脑子一转就意识到事情不对,这故事发生在李云龙结婚的晚上,朱子明就是想趁乱趁着大家放松戒备的时候去给日本人送信儿。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李云龙会在自己洞房花烛夜去查岗,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性格冲撞的人还会在关键时刻细心,刚下令不久日本鬼子就赶到并向他们发起了枪战,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撤退,鬼子又是早有准备,所有最后损失惨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朱子明最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叛变是最让人憎恨的,朱子明的形象衬托出李云龙是个厉害的角色,让剧情更加刺激可观。


策马扬鞭心飞扬


李云龙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泥腿子,却在战场上屡立奇功,他本人确实是一个军事天才,那么在剧中有不少的细节都可以体现出他的才华。其中有一幕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李云龙他在查房的时候,发现朱子明的被窝是凉的,于是他立马就下令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没想到他们还真的就遭受到山本特工队的袭击,山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他带队偷袭都非常注重保密工作,李云龙能通过被窝来判断战况,确实是非常厉害。


那么李云龙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其实他一般也不见得会去查房,况且有人在晚上不在屋里,也有可能是出去值班,或者是出去上厕所,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际上,剧中和书里对这段都有一些明确的描述,李云龙当时刚刚结婚,按理说新婚之夜,应该是要好好休息一下,大家也都沉浸在喜悦中,此时应该是独立团上下最放松的时候。朱子明他在团里的地位非常特殊,是专门负责团保卫工作的干事,他的位置非常特殊。


李云龙当时知道朱子明的被窝是凉的,因此他里面心里就感觉到事情不对,况且朱子明他在墙上的枪也不见了,随后李云龙保险起见,也立马让和尚到周边的屋子里去找朱子明,可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朱子明的下落,于是他就立马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实际上他并没有知道山本他们已经摸进来。要不是赵刚布置的暗哨起了作用,估计山本还真可能打到村内,朱子明他清楚团里的防卫,可他也没有发现暗哨的存在,这是他最大的失误。

在书中李云龙也对此进行一番推理,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指挥员,能快速做出反应,当然李云龙在军中这么长时间,他在战斗积累下来的经验在这个时候起到作用。李云龙他本能感觉出来有问题,首先朱子明被窝是凉的,就说明他已经离开有一段时间,上厕所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其次,和尚找了周边的屋子,也都没有发现他的行踪,这就说明朱子明并不在屋子附近,而他的枪也被带走,大晚上带着枪离开屋子,并且到处都找不到他的踪影,朱子明要不就是临阵脱逃,要不就是投敌。在李云龙新婚之夜闹出这么一个事情,他没有办法判断朱子明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可他已经明白,必然要有大事发生,这是一个指挥员必备的素质,宁可想到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能不做防备。

李云龙他及时应对,避免独立团的损失扩大,当时他们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险恶的,随时会遭到对方的攻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团长他必须要随时保持警惕。别看李云龙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可他的感觉是非常准的,就和他能成功伏击观摩团一样,这种感觉可不是说教育就能教得出来的。


这次他及时发现情况不对,就提前做出准备,顺利摆脱了山本的追击,但有一点,李云龙这次也真的是运气非常好,山本特工队并非是什么成熟的特种部队,他们在一些战斗中选择还有问题。

比如特种部队在执行斩首行动的时候,应该是要处理好明哨与暗哨,毕竟他们的行踪要是提前暴露,那么行动就没有什么意义。赵刚布置的暗哨,还真的就起到很大的作用,山本他吃了暗哨的亏,否则不可能让李云龙逃走的。

此外,朱子明这个叛徒做得也不是非常合格,他没有考虑好自己的退路,而且他在没有得到足够多利益的情况下就果断投敌,这样做根本没好处,还没有摸清楚团里的暗哨,负责保卫工作的人工作做成这个样子,也确实是非常糟糕,他最后死在战斗中也纯属活该。


猫眼观史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亮剑》第十三回。

从原著的角度出发,更深入。

李云龙新婚夜查岗的原因

要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回顾一下李云龙为什么会在新婚之夜不上秀芹的炕,而跑去查岗的原因。

这件事的起因与赵刚有关系。在李云龙喝完了三杯酒后,还想喝酒,赵刚坚决不让他喝酒了。

李云龙觉得自己新婚都不能畅饮,认为赵刚太不近人情,于是就和赵刚甩脸色看。

赵刚与李云龙的口角救了李云龙一命

赵刚一气之下就赌李云龙今晚就不要入洞房,就在这里坐一宿。

李云龙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他就发狠自己不是一个有了媳妇就上炕的人,老子就在这里坐一宿又咋个了。

赵刚听了李云龙的气话就更生气了,他又说了一句:你上不上炕我管不着,你要赌气还不如扛枪到村口去站岗。

可以说就是赵刚最后这关键一句话,阴差阳错救了李云龙一命。

时间差,打乱了山本一木的计划

本来到了晚上11点的时候,李云龙已经睡了。

但是由于今晚与赵刚发生了矛盾,再加上与秀芹唠嗑,抽烟消气,泡脚,这样就把时间给耽搁了。

临到睡觉的时间才拉着和尚去查岗。

这睡前查岗是李云龙的一个习惯,今天新婚之夜更不能例外,不然就会让全团看笑话的。

李云龙没有料到今晚与秀芹一别,竟成了诀别。

李云龙发现保卫干事朱子明不在

按照惯例,李云龙在查岗之前要先查铺,这是这支部队在红军时期就养成的习惯,干部都必须夜里要查铺。

可是当他们查到保卫干事朱子明的时候,却发现他的铺居然是空的。

李云龙分析朱子明不在的原因

李云龙摸了朱子明的炕,发现炕是冰冷的,这证明朱子明已经出去很长时间了。

李云龙在他的脑海里,迅速开始分析朱子明不在的原因:

他是不是去蹲茅坑去了,可是茅坑就在院子里,那里并没有人;

保卫干事并没有查岗的职责,所以他也不可能去查岗了;

而且看屋子里他的随身装备都不见了,枪也不在,这证明他是披挂整齐出去的。

李云龙意识到会有危险发生

综合上述的原因,李云龙立刻意识到了这个朱子明肯定有问题。

既然朱子明有问题,那么今晚他敢出去,就说明了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一想到这些,李云龙与和尚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掏出了枪,开了枪头,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危险。

李云龙立刻叫和尚通知大家集合,但是没有打枪示警,因为他还不能完全确定会有情况发生。

李云龙低估了敌人的实力

李云龙的及时反应确实给自己这方争取了时间,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敌人的实力。

在次之前,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特战作战的说法,以为就算来敌人,也会先经过哨位的,而且他的哨位有明哨和暗哨,如果有敌人,应该早就预警了,所以此时他还抱着侥幸心理。

李云龙虽然提前警觉了,但还是吃了大亏

李云龙通过发现朱子明不在,然后判定今晚可能会出事。

接着他叫醒了全团的人,准备战斗。

可是还是为时已晚,再加上对敌人估计不足,最终整个团部的人损失殆尽,就连炊事班长都牺牲了,赵刚也受了重伤。

如果不是和尚冒死用手榴弹炸开了一条通道,李云龙就只能与秀芹一起长埋于此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

其一:有一个时刻提醒你做事要守规矩的搭档有多么的重要;

其二:保持一个优良的传统在关键的时刻会让你受益终身;

其三: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手下是你在关键时刻突围的关键;

其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诱惑,是你生存的条件。

所以说李云龙的好运气不是碰的,而是他自己争取来的,坚持来的。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深度解读《亮剑》第十三回。


宇哥带你读原著


《亮剑》中李云龙的原话是:“通知所有人,紧急集合”,在发现朱子明不正常之后,李云龙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他过于常人的军事素养。



朱子明是独立团的保卫干事,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被抓,山本严刑逼供迫使朱子明叛变,并让朱子明回到了独立团的驻地,为山本提供独立团的情报。

而朱子明回到驻地之后,跟赵刚汇报说自己是被敌人追捕,躲进了山洞里才侥幸逃逃生,朱子明脸上明显有被殴打的痕迹,但赵刚并没有问,让朱子明糊弄过去了。


脸上都是伤

赵刚看朱子明受伤,让他好生歇息,但朱子明主动请缨,赵刚就让他去负责保卫警戒工作。其实朱子明这样做的目的是摸清独立团的哨点以及方便外出送情报,后来朱子明失踪了一整天都没人发现。



那李云龙是根据什么怀疑朱子明有问题的呢?

李云龙和秀芹在小路上谈话的时候,看见了从村口进来的朱子明,李云龙问他大晚上的干嘛,朱子明说是政委让他查哨,从李云龙怀疑的表情来看,他觉得朱子明有问题。


另一点是他和秀芹谈起朱子明从上次执行任务回来之后,性格大变。从前的朱子明脾气不好,三两句话就能打起来,现在的朱子明客客气气。

一个人才过几天性格就完全变了,这明显不对劲,那朱子明为什么要客客气气?当然是和别人搞好关系,获取更多情报。


朱子明之前已经把独立团的驻地告诉山本了,山本会在李云龙大婚那天晚上行动,朱子明也没想到会那么巧。

朱子明在酒席上要敬李云龙,喝那么多酒本来就违背纪律。那为什么朱子明要这么做?

李云龙醉了最好,方便山本一锅端了独立团,不过好在赵刚呵斥了朱子明,朱子明的奸计没有得逞。不过从老李的表情来看,老李并不是很开心。


这是最后的疑点了,李云龙大婚晚上,兄弟们都沉浸在喜悦当中,但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经验告诉老李不能放松,于是他依旧去查房查哨。



查到朱子明的房间时,发现朱子明的炕头都冷了很久了,枪也不在。



如果一个人要上厕所,要这么久吗?还需要带枪吗?而且在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是电视剧中没提到的,今晚不是朱子明值班。

朱子明干嘛去了?带山本包抄赵家峪去了。


李云龙根据这些细节,立马察觉出此事事关重大,赶紧命令部队集合。因为在此之前,有很多特务渗透进八路军内部,也有人携带机密文件叛逃。

而集合部队的原因有两个,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或者是搜捕朱子明。


事实证明,正是李云龙超高的军事素养和经验,才使独立团能从赵家峪突围,否则李云龙就要交代在这了。不过独立团的损失也很大,赵刚重伤濒死,秀芹被抓,赵家峪300多名群众被屠杀殆尽。


逸闻轶事


看过《亮剑》的朋友都很清楚,朱子明的职务是保卫干事。这在独立团可是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保卫干事的职责就是除内奸和反特务。在朱子明被俘虏,又回到独立团之后,李云龙和赵刚肯定也对他进行了内部审查。虽然让其继续担任保卫干事,但是对他并不可能完全放心。

在李云龙结婚的酒宴上,朱子明表现的急躁又不安。李团长新婚大喜,别的同志都非常的开心。整个独立团都沉寂于喜庆的氛围中,唯独朱子明表现的与众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独立团大喜的日子,就是他和山本约好袭击独立团的时间。当然,朱子明也没有神机妙算的本事,都是机缘巧合的安排。在赵政委明确不能继续喝酒了,朱子明这“叛徒”还想继续灌李云龙的酒。这一切其实都被老李暗暗的记在心里面了。

大婚的晚上,李团长依然坚持要去查哨,而不是去查房。当他来到朱干事睡觉的地方,发现其配枪不见了,而且人也已经离开了很久。当时已经是大半夜了,作为独立团的保卫干事,大半夜不好好的睡觉,难道去抓特务吗?肯定是不可能的,加上白天朱干事的种种异常表现,老李马上就明白了。朱干事这是叛变啊,而且独立团很可能已经被敌人包围了。这时候的李云龙只能把身边战士叫醒,集结队伍准备与鬼子作战。

当李云龙还未集结完毕队伍,鬼子的枪声已经四处响起了。当时的条件下,他只能选择突围,然而再回来包围这群鬼子。幸运的是,赵政委比较有原则,白天战士们都只喝了一点点酒。不然独立团就要被连锅端了。尽管这样,李云龙也只带着受了重伤的赵政委,与团部幸存的8位战士成功突围。再来看看“叛徒”,朱干事跟随山本特工队一起撤退,最后死在了将军岭。虽然朱干事死得应该,但是死得有点太简单了。


兵说


可以说当发现朱子明连人带枪失踪的时候,李云龙还无法肯定朱子明是否叛变投敌,但有一点他是可以100%肯定的,赵家峪在这个晚上肯定出了事,而这个事很可能就围绕在朱子明的身上发生。

要知道赵家峪惨案发生在1944年,这一时期中日双方虽然已经停止了大范围作战,但在对峙期间,在双方都无力大规模向对方发动进攻的情况下,渗透策反和偷袭成为了对手常用的攻击手段,而在不久之前就相继发生了358团叛乱事件、平安县城刺杀平田一郎事件,所以在双方将明枪转为暗箭的情况下,双方的警觉意识也变得更加敏感,作为团指挥所的赵家峪更是进行重点布防,从地形上来说独立团李云龙选择了这个特殊的村落作为自己的指挥所,村子的前方只有一条路,后方也只有一条路直接通向大山内,如果遭到敌人袭击,自己完全可以凭借地形上的优势对敌人展开反击,前可以阻击敌人前进,后可以推进大山躲避,当然光靠地形还不足以加强完善的戒备,李云龙和赵刚连续在村庄里不下了多个哨岗,甚至李云龙自己也养成了习惯,睡觉前一定要把所有的岗哨和宿舍走一遍,确定一切没有问题后才敢睡觉,而就在那一晚他在宿舍里惊讶地发现,团保卫科干事朱子明连人带枪不见了。



大晚上人没在床上睡觉,配备的手枪也被拿走,被窝早已冰凉显然已经离开很久,那朱子明到底去哪儿了呢?

晚上肚子不舒服,去了茅厕?这个答案首先要被排除,话说上个厕所用不了多长时间,又在自家的地盘,朱子明怎么可能端着手枪去上厕所?更别说农村的茅房通常就在院子的门口旁边,李云龙和魏和尚刚刚走进来,旁边的茅厕如果有人不可能不会察觉,但显然是没有!

晚上睡不着觉,跑到村里的街道上溜达?别闹了,那个年代没有路灯,到了晚上村子里漆黑一片,村内的街道更是伸手不见五指,朱子明闲着没事在这样的环境下散步?吃饱撑的还是诈尸了?



身为保卫科干事,晚上出于安全起见也去巡查了岗哨?这个答案更不可能了,因为刚才李云龙和魏和尚一直在村子里游走,连续检查了各个哨位和各个宿舍,如果朱子明也在同一条线路上检查,两组人不可能撞不到一起,但显然李云龙走了一圈,也没有见到朱子明。

那朱子明就只有两个可能性:

携带枪支叛逃,由于白天行动容易暴露,更别说赵家峪的周边就是独立团的各个部队,大白天叛逃等同于找死,朱子明就算选择逃跑,也会选择在夜间行动,不排除朱子明已经携带自己的枪支向平安县城跑去。



夜间外出遇害,虽然没有在茅厕和查哨的过程中看见朱子明,但身为独立团指挥部的军官之一,朱子明也有类似外出的可能性,但长时间没回来,很可能出现的一个结果,那就是他在村子里活动的时候,已经遭人毒手,所以李云龙在院子里和院子外都没有看到朱子明的身影,如果这个可能是真的,那也就意味着此时在村子里,已经出现了至少一个甚至批量的敌人。

但不管是哪个可能性,有一个结果是不可改变的,不管是朱子明跑了还是已经遇害,此时的独立团指挥所所有官兵必须全部起床做好战斗准备,既要准备可能的追击,更要准备可能的防御,所以李云龙发现朱子明失踪之后,迅速下令全部官兵做好战斗准备,这是在正确不过的选择,这才是一个指挥官应有的素质和判断。


辽宁资深球迷


其实这个细节在电视剧里面表现的不够充分,在书里面描写的十分详细,完整地体现了李团长的推理过程。不得不说李团长真心是林彪笔下那种合格的指挥员,心思缜密警惕性高。

按照《亮剑》书里面的描写,李团长晚上带着魏和尚查哨,在检查到保卫干事朱子明的床铺时发现了问题:一,被子被掀开,人不见了;二,被窝是凉的,表明人走了一会儿了;三,个人衣物与装具尤其是枪械也不在指定位置;四,房屋周边并未发现朱子明的踪迹;五,当晚并未安排朱子明值班查哨。被窝是凉的说明了一定的问题——这人不见了,房屋周边并未发现这个人的踪迹——他没有去上厕所,枪械被带走了说明了极大的问题——要么是拖枪逃跑,要么是叛变投敌。

在当时那种敌我斗争极为残酷、你死我活的状态下,宁可相信他是叛变投敌,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人就是带枪跑了。因此李团长迅速下令做好战斗准备,而且是悄悄进入阵地开始布防。事实证明这一命令极为准确妥当,保证了来偷袭的日本特工队在摸进村庄的一开始就遭遇到了迎头痛击,战斗局面为之一变。

笔者之前看过林彪在井冈山时期写给红军团级以上政工干部阅读以提高其军事指挥素质的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里面就提到了行军与扎营的要点——指挥员每到一个宿营地,不能上来就占据好房间,住下就打洗脚水泡脚,而是应该亲自安排各部队布防,要一个营一个营、一个连一个连的跑过去,每一个连在什么位置,占据哪些有利地形,如何安排警戒值班,如何确保通讯联络,当地社情民情如何,当面敌情我情如何,都必须做到了然于胸,倒背如流,这样才能保证宿营时不出问题,一旦遭遇敌军偷袭更便于立刻组织反击——在《亮剑》里李团长与日本特工队的战斗中,李团长确实做到了这些要求,更不愧是从黄麻暴动一路从长征走来的红军老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