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大同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大西街,因佛教華嚴宗而得名,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

華嚴寺歷史上曾分為上、下寺兩處獨立的寺院,現已併為一處。華嚴寺坐西面東,這與當初契丹族崇拜太陽的“信鬼拜日”特殊習尚有關。寺內有遼代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代的大雄寶殿以及諸多彩塑,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上寺的主殿為大雄寶殿,建於金天眷三年,單簷廡殿頂,面闊九間,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遼金時代佛殿。

下寺的主殿為薄伽教藏殿,建於遼重熙七年,單簷歇山頂,面闊五間,殿內的藻井、壁藏和31尊塑像是遼代的原物。

薄伽教藏殿內遼代彩塑,為縱三世佛以及座下脅侍菩薩、弟子、天王。

薄伽教藏中存有國內外聞名的“合掌露齒菩薩”,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薄伽教藏殿內四壁列重樓式壁藏,上層為佛龕,下層為藏經櫃,是國內罕見的完整遼代小木作。由於殿後開窗增加採光和通風,壁藏在此處以拱橋連接,上做5間天宮樓閣,雕工極細、玲瓏精巧。

清代末年的下華嚴寺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