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數字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已從單輪驅動變為雙輪驅動

當前,面對消費者主權的崛起,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從自身需求的單輪驅動,向疊加消費者需求的雙輪驅動演進,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企業應當實現兩大轉型

面對消費者主權崛起,企業應當實現認識理念層面和基礎設施層面兩大轉型。

一、理念認知轉型。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在理念認知上需要實現四大轉變:一是從產品到消費者。在關注產品質量、效率、成本、交期的同時,更加重視客戶從購買到使用的全流程、全生命週期體驗。二是從群體到個體。從規模需求到個性需求、從規模生產到個性化定製的轉變。三是從消費者至上的理念到洞察消費者相關數據。將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理念轉變為對消費者行為和產品體驗的洞察,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四是從洞察需求到提升體驗。消費者需求洞察是起點,提高消費者體驗是終點。

從以商品為中心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帶來了企業研發生產、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及整個運營體系架構的變革。從過去基於對少數消費者的調研、規模化生產、經驗化銷售、消費者體驗零感知的模式,演變到以消費者為核心、以數據+算法做決策的機制,來重構企業營銷、分銷、品牌、渠道、產品創新和製造體系,構建以消費者運營為中心的一套新的運營機制。

二、數字商業基礎設施重構。企業轉向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面對消費者實時變化的需求,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商業系統,傳統IT系統的響應能力越來越力不從心。未來十年,企業將面臨新一輪技術架構體系的大遷移,是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安裝期。

原來的煙囪林立、支離破碎、業務響應緩慢的技術架構體系,正在演變成基於數據中臺、業務中臺、AI中臺+雲計算+邊緣計算,以及各種面向場景、面向角色開發的企業App應用。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場變革的背後是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重構。有幾個顯著的變化:一是IoT化,底層設備端的智能化和IoT化,物理設備數據能夠將數據輸送到邊緣和雲端;二是雲端化,數據從傳統的流轉和存儲方式向邊緣計算和雲端聚集;三是中臺化,業務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不斷聚合,重構傳統的數據和業務系統;四是移動化,業務系統及移動端構建新的技術架構和運作方式。

企業數字化的雙輪驅動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IT技術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融合主要在於提高企業內部的運營效率,對於企業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和運營效率提高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但數字化轉型永遠是一場增量革命,企業需要不斷通過採用新技術構築自己新的競爭優勢。面對消費者的主權崛起,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從單輪驅動走向雙輪驅動。

第一個輪子是數字化企業,構建更加敏捷的業務運行系統。企業在IT時代安裝的各類信息系統,如企業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客戶管理系統、製造執行系統等等,需要結構化改造與升級,要通過智能化、IoT化、雲化、移動化、中臺化等的不斷升級,構建一套全新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以適應需求的快速變化。

第二個輪子是數字化消費者,構建更加完善的消費者體驗支撐系統。製造業及品牌廠商基於自己的智能互聯產品,通過實體店、連鎖店、大賣場以及企業App、線上銷售平臺等渠道,全方位、立體化感知消費者需求。

消費者需求的實時觸達、感知、分析、預判的數字化洞察能力,可以向企業營銷、品牌、分銷、新品、製造多個環節遷移,形成基於消費者洞察的數字化營銷、渠道管理、產品創新、智能製造、研發生產和物流配送體系。其背後的邏輯就是要形成多個數據閉環,提高決策精準性,提升企業資源配置效率。

從宏觀上來看,中國是全球消費互聯網大國,也是製造業大國,中國消費端數字化能力可以向供給端遷移,形成數字化能力遷移的飛輪效應。這種能力遷移通過三個數字化能力齒輪來實現:問題定義能力、數據思維能力和組織變革能力。

當我們把觀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鏡頭拉長,可以看到,數字化轉型將經歷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關鍵詞:第一個階段是“安裝”,20多年前已經開始、未來依然會持續多年,企業需要不斷安裝各種製造、營銷、客服、財務、經營等軟件、系統和設備;第二個階段是“遷移”,2005年伴隨基礎設施雲化、終端移動化,核心業務系統持續向雲+邊+端新架構上“遷移”;第三個階段是“整合”,2015年伴隨複雜場景的需求應運而生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等,探索了一條企業數據和業務系統整合的新路,更好地賦能2B企業;第四個階段是“雙輪”驅動,在打通數字化企業及數字化消費者連接之後,企業可實現與供應商、銷售商、平臺商的數據協同,進入“雙輪”驅動新階段,今天這場雙輪驅動的變革才剛剛開始;第五個階段是“運營”,在實現全要素、全場景、全生命週期、全鏈路數字化的基礎上,乙方給甲方帶來的不僅僅是設備、軟件、解決方案,還將與甲方一起,持續提升消費者運營能力,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摘自安筱鵬在“智造新時代:釘釘首屆新制造峰會”上的演講,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