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當年聽父親一句話,不起眼的手藝做了60年,省長曾經到過我的家


#自拍我的故事# 我姓龐,廣龍的龐,今年77歲,家住山西運城黃河岸邊,一個溝豁深處的自然村,村裡七八十口人都姓龐。作為溝里人家,自小我的家境貧寒,在十四五歲的時候,聽了父親的一句話“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我開始學綁掃帚這門手藝,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

綁掃帚,是個不起眼的活兒,許多人看不上。早些年,為貼補家用我一年能做上千把條帚,忙忙碌碌中拉扯著家裡的三個兒子長大成家。如今雖然年齡不饒人,但我不想撒手,趁著還能動彈,能幹一天是一天,每年只做百八十個,一把賣25到30元,一年也有兩三千元的收入,咱不圖賺錢但求不閒,夠我和老伴兒的日常花銷,我很知足。

在生產隊時,為一家人填飽肚子,我曾經不顧割尾巴的危險,偷偷摸摸地加工掃帚,再後來,允許單幹了,這點手藝也讓我有了積累,就和老伴兒開挖了這個地坑院,有了屬於我們自己的家園。站在窯頂往下看,上房是我老兩口起居的,院中有簡易灶臺,還有晾曬的半成品掃帚。


工業化社會里,手工綁的掃帚越來越少見。我的掃帚都是手工綁制的,製作用的材料,全部取材溝楞裡的幾畝薄地。每年我會專門種二畝多高粱糜子,這種高粱細枝繁多,做出來的掃帚很好用。

秋後我會把這些高粱糜子割回家,剝掉外皮,割掉多餘的枝幹,經過晾曬,下一步隨時可以加工製作了。我會把大高粱糜子做成掃帚,小高粱糜子做成刷子。

現在農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巷道和院落變得越來越乾淨了,要乾淨就離不開清掃工具,咱這掃帚老年人用著順手而且耐用,我相信還有市場。

地窨院頂部是我家曬場,過去是打麥場,一卷葦泊上曬的是自制的蘋果脯,是給在城裡打工的孫子們準備的,娃子們喜歡這一口,老伴兒每年都加工一些,你嘗一嘗,好吃著哩!

雖然生活在偏僻的山溝裡,但兒孫們都有事情做,也都很忙,守著地窨院的就是我和老伴兒還有這隻狗,所以我並不寂寞。

這座地窨院裡浸透了太多的淚水和汗水,三個孩子早都搬出去了,都住進平房小院,但我和老伴捨不得離開。2015年的時候,山西省長來過我家,臨走留下五百元慰問金,這山溝溝啥時候來過這麼大的官兒,鄉親們也是羨慕我們一家人。

俗話說:一招鮮, 吃遍天!我沒有文化,就把父親教給我的話傳給下一代,學一門技術,有一門手藝,走到哪兒都不怕。這些年,兒孫們都爭氣,都有事情做,日子過得都挺好,我為他們高興。圖為二兒子圈養的一群牛,今年的收益好的太! -------------------- 原味記錄鄉土鄉愁,原創作品盜圖必究,頭條號“老寧攝影”期待您的關注,喜歡請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