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商業模式No.251」成功的商業模式不一定是創新的商業模式

【導讀:企業的成功往往離不開合理有效的商業模式,這是·[情報通]·商業模式系列第[251]篇文章,歡迎閱讀】

「商業模式No.251」成功的商業模式不一定是創新的商業模式

本文采訪了一些有創業經驗的朋友。其中有從大平臺出來成功創業的,有經歷過創業後又回到大平臺打工的,也有從來沒有在大平臺打過工的成功創業者。盡力希望從不同角度給一些實際的感受。

分享者A

廣告集團高管,在廣告行業有二十多年的豐富經驗,四年前開始創業。

1、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 找到市場的空缺

● 回應市場空缺的想法能夠規模化

● 能夠跟技術人員把想法用他們懂的語言解釋清楚

2 、創業公司的創新VS傳統公司的創新

● 創業公司:沒有包袱、不成功便成仁的憂患意識

● 傳統公司:包袱沉重、難突破,傳統核心產業是“退路”,所以創新不成功永遠可以回到原來的核心產業

3、關於創業公司和傳統大平臺公司的合作

● 兩者必須先清楚並同意為何要合作,雙方的“意圖”是否互補而非互剝

● 傳統公司的規模、基礎建設、後臺管理是新創公司渴望有但是缺乏的

● 創新公司的靈活、企圖心、技術是傳統公司缺乏的

4、給創業者的意見和建議

● 產品、核心技術是最核心也是最能把公司帶得遠的東西

● 不要產品、技術到了80%就開始專注資本運作,把時間都花在找錢/圈錢上面,錢進來了,核心也沒了

分享者B

本土廣告公司部門領導從業六年以上,後在阿里巴巴市場營銷部工作,電商創業兩年後又回到大型廣告代理公司。

1、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創業的過程是艱苦的,其實對我當時的創業來講,還真分不出來最大的困難和次重要的困難,我可以把這個過程如實回憶寫給您參考。當時我創業做的是電子商務代運營,有全託產品和半托管產品,平面設計和網站建設,產品拍攝與圖片製作,為企業網店提供流量引入的廣告推廣。其實在創業時公司做的主要業務已經想好了,所以對於提供什麼產品來服務社會不是困難的。

當時我在運營這個公司的時候,招到優秀的人才是困難的,原因很簡單,創業的公司工資不可能開得很高,給股份也不會很多,公司的發展有多遠是人才加入時會擔憂的,由於業務主要是互聯網電子商務方向的,招人的自然也是90後的主要人群,對於90後的人群來講,說太多故事沒有用,他們更相信實際到手的收入,所以創業期的公司沒有很高的工資,這是難招到優秀人才的原因,也是困難之一。找客戶的困難倒還是其次,因為這方面的客戶在中國還是很多的,只不過人家為什麼用你這個創業的小型公司而不去遠擇大型的公司,要想讓90後來面對客戶這群基本在60後的決策人員,是很難給客戶信心的。所以人才是最困難的。

第二困難的是資金,因為創業公司想把生意做大,除了人才是主要的,再就是資金,因為公司要做推廣,讓更多的客戶知道你,才能把生意規模做得更大,而推廣本身是需要燒很多錢的,創業型公司沒有那麼多的資金用在推廣上面。所以,如果創業型公司在資金方面有足夠的資源,是比較好的。

2、如何看待創業公司的創新和傳統公司的創新?

我覺得這兩種公司的共同點都是為了公司的利益而做出的必要業務革新。他們之間的不同點,我想可以這麼理解,創業公司的創新是為了在生存線上找出更多的服務項目來獲得客戶的生意,達到讓公司生存下去的目的,所以創業公司的創新是會從公司至上而下的重視,同時創業公司在創新的過程中也是在試錯,是主動創新的過程,在主動創新試錯的過程中一旦找到正確的創新,就會想盡辦法發揚光大,因為這樣可以讓公司從生存線到“生活好",還有一點就是創業公司的創新是因社會需要而創造出來的,很有活力,也很適合社會生產細分的需要。傳統公司的創新,我理解的傳統公司是那些像航空母艦一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提出的創新是被動的,一般來講對於公司而言創新的動力不足,需要創新是因為客戶不斷接觸到創業公司的刺激而被動的也要創新才能鞏固這些客戶的生意,傳統公司的創新會相對滯後,因為公司沒有處在生存線上,而是處在發展線上,對於傳統公司而言沒有絕對的壓力非要去創新不可,因為成功的商業模式不一定是創新的商業模式。

3、對兩者合作看好嗎?怎麼合作?

我對兩者的合作是看好的。因為創業公司是主動的創新,傳統公司是被動的創新,與其如此,不如讓擅長於創新的創業公司服務於傳統公司,這樣創業公司需要的客戶資源和對外合作推廣的信任背書就得到了保證,那麼傳統公司也不可能因創新而不斷地調整業務主體,但可以用這些創業公司的創新產品來服務客戶,即可以讓客戶感覺到傳統公司的因勢應變能力很強,也可以讓傳統公司獲得利潤的增量,這兩者類型公司的合作是雙贏的。

4、具體怎麼合作?

我覺得可以參考一些BAT公司的做法,按項目制的方式來進行,創業公司有新的服務內容,可以像供應商一樣的供應這些服務給傳統公司,傳統公司則利用這些服務,做好風險管控就可以了。利潤上的分成按照雙方在項目上的討論分成是比較實際的做法,這樣雙方都不會有成本上的壓力。

分享者C

年輕的創業者,大學畢業後沒有去過大平臺打工,畢業後堅持在深圳創業五年左右。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其營銷雲平臺發展迅猛。

1、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創業以來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洞察人性的困難。背後根本原因是制度設計的經驗不足,對於人性“惡”的一面沒有足夠多的預計,以至於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時候,是一個根本性的打擊。

2、如何看待創業公司的創新和傳統公司的創新?

傳統巨頭適合連續性創新,針對已有競爭力,做緩慢和線性的創新。創業公司適合做非連續性創新,把原來沒有的東西,創造出來。創業公司做連續性創新是無法戰勝大公司的。兩者之間也是很難學習的,因為發展背景情況完全不同。

3、對兩者合作看好嗎?怎麼合作?

對於兩者的合作前景抱著中立偏悲觀。因為組織的屬性無法被改變,就像一個人的基因也是無法改變的。覺得雙方有互補性,但是高層的盲區,組織基因被改變是這個兩種公司很難合作的原因,例如京東和淘寶跟家樂福和沃爾瑪本質是替代的關係,而不是合作的關係。

分享者D

創意代理公司和數字媒體代理公司策略領導工作十二年以上的經驗,2016年頭開始創業,經營自己的數字媒體代理公司。

1、創業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廣告公司的創業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客戶資源導向的賺服務費(簡稱服務型),一類是傳播技術導向的賺授權費(技術型)。前者創業成本低,規模增速慢,講究服務多樣性;後者創業成本高(大多有投資),規模增速快,講究產品力和銷售力。

我司屬於前者,且做的是創意與媒介的整合,創業過程的最大困難是人才招募和現金流,現金流問題持續一年,之後都是人才招募問題。

2、如何看待創業公司的創新和傳統公司的創新?

服務型公司的創新是觀念創新帶動制度創新,創業公司和傳統公司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從零開始建立制度,而後者在制度上的改變是難點。

在每一家都想做leading agency的趨勢下,服務型公司相互合作的點在於服務能否互補,相對而言,綜合服務型公司和專項服務型公司的合作持續性更強。

綜上所述,人才問題是創業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點。另外,對於創業公司和大平臺公司的合作,大家雖然覺得有機會,但是,合作方式不是非常明晰,並且大平臺公司的敞開心扉程度是能否合作的關鍵。大平臺公司應該積極的打開自己的平臺,廣泛的跟創業公司進行合作,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幫助創業公司成長,同時也會為自己的創新帶來活力。而創業公司也應該恪守良性的商業發展理念,避免“過河拆橋”的短視行為。這樣,雙方的努力才能創造未來創業創新的良好商業環境。


【注:[情報通]致力於成為新時代互聯網優質信息的發佈空間,圖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