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引 言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名单,由航天六院申报的国家工业遗产候选项目“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榜上有名!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1956年10月8日,以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为标志,新中国创建了航天事业。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辉煌历程,在这6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无私奉献,刻苦攻关,隐姓埋名,在经济落后和工业薄弱的基础上,突破了技术上的重重难关;克服了生活上重重难题;的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秦岭深山里,隐藏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中国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三线研制基地——代号067基地。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067基地是航天六院的前身,始建于1965年。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大后方的决策和指示,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选定了位于秦岭南麓陕西省凤县境内的安河沟,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三线研制基地,这里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简称航天六院)的旧址——067基地。因067基地下属某重点单位名为红光机械厂,凤县在该区域设有红光公社,该区域便被人们称为“红光沟”。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1969年6月,067基地建成投产。整个基地绵延21公里,建成了研、产、试、管、服功能配套齐全的综合性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形成了“一条红光沟,两代发动机,服务三大总体院,四个核心区,应用于弹、箭、星、船、器五大领域”的事业格局。

接下来的每周,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讲述“红光沟”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光沟”,一起感悟航天人的家国情怀。

三线·三献

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挺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规模进一步扩大,8月5日,美国悍然出动飞机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将战火燃到中国的南大门,越南战争的迅速升级,促使中国领导人最终下定决心改变原定的国民经济战略部署,利用我国幅员辽阔的战略纵深,建立稳固的战略大后方被列入中央重要议事日程,我国三线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国防部五院根据党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指示,提出了以一、二、三、四分院为基础,分别按照型号类别组成地地、地空、海防和国防和固体导弹四个研究设计院的设想,以及按“型号为纲、地区配套、对口包建、小而分、专业化、大协作”建设三线新基地的原则,由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包建液体导弹发动机基地。一分院决定在三线地区安排了35个建设项目,其中发动机所(厂、站)设地处秦岭深山宝鸡凤县安河沟(后称为红光沟,包括国安寺、陈家庄、潘家院、鹿母寺沟)。从此,“红光沟”在我国航天系统成了响当当的火箭发动机代名词,甚至唱响整个国防科技领域。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这里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在国家重点型号发射、重大工程飞行试验中表现卓越,其中长征系列一、二级发动机参加了300余次发射任务,成功的把数百颗国内外各种不同类型的卫星及十一艘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远程火箭一级发动机获得国家金质奖,姿态控制发动机获国家银质奖,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发动机”,被誉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也是从这里开启,在2018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对三线建设者最真实的写照。为了全国人民腰杆子能硬起来,为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他们隐姓埋名,扎根深山,在科研生产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个辉煌!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

选址 ——汽车引发的轰动

三线建设选点原则是保密、安全、可靠,要靠近铁路线,但又不能太近,要有山、有水、分散、隐蔽。后来,又加了一个“进洞”的原则,简称“山、散、隐、洞”。1965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将发动机设计部及相关研究生产厂、试验站设在陕西省秦岭山区凤县安河沟内,组建三工区工程指挥部,对外名称“岭南汽轮机械厂”,负责人为11所政治部副主任张守法,筹建工作正式展开。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1965年1月,姜福来被调入三线选址工作组,跟随任新民等人到西部省份选点确定在凤县山沟中建设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一个月后,他又跟随张守法等人一起来到凤县凤州附近的安河沟,是第一批参与筹建的人员。工作人员赶赴凤州安河沟,住的是土墙砌的房子里面,没有床,几十块土坯摞在一起,上面铺了些麦草秆,食堂里一日三餐都是萝卜和清炒包菜,食堂的笼屉里有几个黑面馒头,在一堆玉米面窝头里特别醒目,这是难得的细粮,他们会自觉把它们留给姜福来和刘国才,姜福来和刘国才的任务是勘察建设点。

每天早晨沿着朦朦胧胧的晨光进入那条安河沟里,只有一条狭窄的泥路。

姜福来和刘国才,他们勘察的顺序是从最远的下坝村开始,由远而近,由平地到山坡,即便是这样,每天走的路依然不少,为观察地形地物是否符合布点要求,每条小山沟都要进去查看,还要爬到附近的山顶,俯瞰地貌有时还要趟过冰冷的河水,到对岸去勘察地形。选点的原则是尽量分散隐蔽不易被飞机侦查发现,各生产试验区的间隔不得少于2公里,生活区救济设置于生产区附近。

其实第一次进沟勘测时,姜福来心里已经有了基本的布点构架,但是他们的工作是拿出每个生产生活区的详尽布局,姜福来和刘国才必须每天进山,仔细勘察一个多星期才走完了一半的勘察区域。有一天,他们又在山沟里跑了一个上午中午时分,两人坐在几户农舍旁休息,他们吃着凉馒头喝凉水,农舍主人从屋里抱来一罐热水递给他们,姜福来赶忙道谢,那农户怯生生的问你们是不是看病的先生?姜福来摇摇头“不是,我们是地质队的。”(姜福来他们不能“暴露他们的真实任务”)。

刚成立的筹建处没有车辆,他们两人每天早出晚归徒步勘测,累得筋疲力尽,后来终于拨给筹建处两辆卡车,终于坐上了汽车,可山路狭窄,汽车只能开进河道,在乱石滩中缓慢行驶,那速度只比走路快那么一点儿,车上的人被颠簸得摇来晃去。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那辆汽车在山沟里引起了轰动,沿途的大人、孩子都被这个奇怪的家伙吸引,河里追着汽车看的人成群结队。张守法、姜福来他们停车查看选点地址时,一些胆大的凑上来,指着汽车问:“这是个啥东西?跑得这么快?”姜福来告诉他们这是汽车,那人又问:“给它喂啥吃呀?”姜福来有任务在身,实在没空给他们普及科学知识,指指司机,“你问他去。”好奇的人群立刻将汽车和司机团团围住,司机从来没受到过这样的“明星”待遇,刚开始还兴致勃勃地回答,到后来被各种奇怪的问题问烦了,挥着双手高声说:“别问了!别问了!我们这儿有事情呢。”

“你们赶紧走吧,不要围在这儿了!走吧,都走吧!”人群往后退了四五米,却依然围在汽车周围没有散去。两三个顽童拿着树枝去捅轮胎,被司机厉声呵斥,惊慌地窜回哄笑的人群中。

张守法跟着姜福来和刘国才远离那些哄闹的人群,听他们小声地讨论选点问题,人群中也根本没人注意他们在干啥,那辆汽车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神秘的067基地——“红光沟”的故事

(下集《“凤州”不是“州”》)

我们的故事是航天六院发生的真实故事,取材于航天动力文化的诸多成果,再次感谢梳理、研究航天动力文化资源的所有工作者、文学爱好者等!

故事内容摘选自《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丛书》,《中国动力》,《震天惊雷》,《张贵田院士传记》等著作,欢迎分享您的“红光沟”好故事,请将您在“红光沟”的个人、家庭或工作团队的真实、感人、难忘的故事发给我们吧,航天弘发实业有限公司建设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区工作组,联系邮箱:307858156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