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有痛风?

么什意思嘛


近些年出了很多这类的问题,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我也身在其列,我甚至一度怀疑中国人是不是中了基因武器,后来大概想明白了,大约是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的食品实在太不安全,导致长时间我们一直吃对身体伤害极大的食品,尤其是各种外卖,呼吁国家对各个食品类相关行业进行监管,尤其是饭店类的行业。


天下无双165556386


尿酸高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盐发生饱和性沉淀,形成尿酸盐结晶,在流经人体关节处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扎堆,成为一颗颗沙子般的痛风石,这些痛风石会因为机体摩擦、自身生长而不断的刺激周边的痛感神经,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剧烈疼痛,这也正是痛风发作时的痛感来源。

痛风人群为何会飞速猛增?

第一、群众生活富裕,但是对于食物的摄入没有加以控制。人体尿酸的代谢原料就是各种嘌呤物质,当我们吃下许多高嘌呤的食物之后,由于嘌呤物质的充足,人体就会不断的生成尿酸,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飞速上升,导致高尿酸血症,而嘌呤最高的物质就是各种海鲜以及肉类产品。

第二、酒精文化盛行,特别是啤酒。酒精的摄入会直接占据肾小球前端代谢功能,导致尿酸排泄功能受阻,大量尿酸无法排出将在血液中扎堆,血尿酸浓度将持续上升。而啤酒因为其发酵工艺而含有海量的麦芽物质,这些麦芽经消化处理以后,将分解成嘌呤物质,促进尿酸的进一步生成。

广东是我国痛风人数最多、人群最密集的地区,但让人不解的是,广东农村地区的痛风人数连城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原来在当地的农村里面,农民们只要发现尿酸高了,通常会喝这一种降酸水“菊苣山黄茶”。


他们按照中医药典中记载的降酸水原方,将苦荞、菊苣根、葛根、百合叶、桑叶、栀子这六种原料放入大锅中加水煎煮成一碗降酸水来喝,15-25天酸降、痛风缓,这就使得当地的农民们很少会出现痛风。如今的网上就能够找到冲泡装的菊苣山黄茶,热水冲泡3-5分钟即可,对控制尿酸浓度,预防缓解痛风有相当好的辅助功能。我们不得不感叹,有些时候老方子才是管用的,农民们选这降酸水也是有道理。


依人健康


痛风在古时候曾属于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在我国的医学典籍里面,多将其称为“痛痹”,而在民间多会把痛风称为是“帝王病”,意思是只有达高显贵的王侯或者是帝王才会患上的疾病。

而到了现代,痛风早已甩掉了“帝王病”的称呼,如今我国的痛风者已经超过了一亿人次,其中以中年男性为主。而最近这几年,痛风人数的增长越来越快,平均年龄段也在逐渐下降着,很多年轻人都不小心“中招了”

那么痛风的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痛风”究竟是什么!

一、痛风是什么?

痛风的出现,是因为人体的尿酸浓度长期过高,导致尿酸盐不断析出沉淀形成一颗颗“痛风石”结晶,这些痛风石会扎堆在人体关节处,之后就像一颗颗小石头一样对周边的机体产生刺激,导致炎症以及剧烈疼痛的出现,所以痛风发作的时候关节处多伴随红肿、热痛 的情况。

二、痛风为何越来越多?

痛风人数猛增,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联。相关数据显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痛风患者就越多。

三、痛风是吃出来的吗?

痛风的成因源自于长期高尿酸症状,也就是所谓的“血尿酸高症”。导致血尿酸高症的主要因素就是“嘌呤”过量。

嘌呤是一种人体正常代谢的产物,同时也是合成尿酸的主要原料。我们体内的嘌呤可以分为“内嘌呤”和“外嘌呤”两种。“内嘌呤”是人体代谢所产生,“外嘌呤”则是通过摄入食物来获取,当摄入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过高时,就易导致尿酸浓度过高。

所以痛风和人们的日常饮食是脱不开关系的,多数痛风患者是因为食用“高嘌呤”食物过多而导致。

那么痛风了该怎么办?

如果不幸患上痛风,或者是出现了高尿酸现象,以下几点就需要注意了

1、远离三类食物

痛风之后要尽量远离三类食物,海鲜、肉汤、动物内脏,这三类都是属于高嘌呤的食物。而肉汤也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的误区,很多人会以为只喝汤不吃肉就不会摄入大量嘌呤,但是肉质在过水烹煮之后,肌体中的嘌呤物质就会析出到汤汁当中,特别是炖汤,汤汁中的嘌呤含量甚至比肉里面的还要多。

2、远离酒精类饮品

酒精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功能,尿酸无法排出就会积压在人体内部,导致尿酸值攀升。所以痛风之后要远离任何含酒精类的饮品,特别是啤酒,因为啤酒本身的嘌呤含量不多,但是它所却含有大量的麦芽物质,在经过消化处理之后将会转变成大量的嘌呤。

3、控制尿酸

痛风发作时,控制饮食只能防止尿酸进一步上升,我们还需把尿酸降下来才行。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大量的饮水,尿液是尿酸的主要排泄渠道,每天饮用超过2000ml的水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尿酸浓度。

同时可以多喝菊苣山黄茶,这一类降酸茶是用无任何副作用的食材制作,很适合长期饮用,通常15-20天绛低尿酸浓度、缓解痛风。

4、保持运动

除了痛风发作时,尿酸高在平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增强身体免疫力,也可调节身体的激素分泌,以防止“内嘌呤”代谢出现异常,同时适当的出汗也益于尿酸排泄。

最后,也希望大家对于痛风能够更加的重视,及时发现并控制住尿酸高现象,否则痛一次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依人养生科普官


痛风在近几年越来越流行,也越来越常听说身边的人有痛风。在过去痛风是老年人的专属,现在不仅一些年轻人有痛风,甚至连十几岁的青少年也会痛风!

那究竟什么是痛风呢?

简而言之痛风就是血里的尿酸高于正常值,而引起的关节疼痛。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长期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痛风一般发作部位有“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那我们要如何预防和注意痛风呢?

首先我们要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平时应注意不要喝酒,不要吃高嘌呤食物,例如海鲜、肥猪肉、动物内脏、啤酒等等的摄入。减少高果糖饮料的摄入,并且要多喝水,注意控制体重,多食用新鲜的食物、蔬果等…


age常


痛风是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是由于血清尿酸水平的慢性升高超过饱和点导致的尿酸单钠晶体形成所致。其特点是周围关节迅速发展的单关节滑膜炎,痛风急性发作期是非常痛苦的,但急性期可自愈,在几天或1-2周内解决。然而,长期沉积尿酸盐晶体会导致关节损伤和皮下病变。除此之外,痛风还与许多影响长寿和健康的疾病有关,如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



近些年,不仅是我国,在全球范围之内,痛风发病人数均呈上升的趋势。痛风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区差异很大,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痛风的发病增多,且认为有遗传背景的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会更加明显。痛风的发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男性更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男性发作痛风的年龄比女性更早,女性在绝经前,痛风发生率低于男性,绝经后,痛风发生率与男性相当,可能是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使女性绝经前较少发生痛风。
  2. 饮酒和肥胖是导致痛风发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既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是痛风发展的促进因素,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高于正常人。医学统计表明,肥胖症患者的痛风发生率比其他人高出50%以上。痛风患者中,体重超标的人占到了七层以上。虽然瘦子也可以得痛风,但是比例较低。
  3. 血液中铅含量超标者,痛风发生率也会增加。
  4. 喜欢吃海鲜,喝啤酒等含嘌呤饮食,也是尿酸增高的原因之一。
  5. 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由于缺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的寿命为3月,体内细胞凋亡后遗传物质DNA代谢分解为尿酸,尿酸水平也会增多。

因此,现在痛风人群越来越多,除与遗传背景因素相关外,经济条件的改善,饮食,肥胖,饮酒的发生增多与痛风发生较多也有必然的联系。


急诊科鲜医生


据赵圣川主任编著《痛风的诊断与治疗》介绍,在1958年以前的文献中仅有25例痛风报告,到了1990年痛风病例报告超过了千余例,不包括漏诊和误诊的。但现在中国的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

为什么现在痛风患者越来越多呢?

这个问题要从我们的饮食和代谢机制展开讨论。人类吃采集型的食谱持续了进化的500多万年,采集的食谱如水果类、坚果类、蔬菜类、根茎类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碱性食物。人类诞生以来喝的是天然水,天然水99%是碱性水。

也就是说,人类是吃碱性为主的饮食进化而来的,DNA 按照人类祖先生活的环境状态编码,也就是碱性为主是饮食编码。由于进化的500多万年吃的是碱性为主的食谱,自然选择指导肾脏主要是排碱,而现代人的肾脏主要是排酸。也就是说,我们的肾脏排碱有优势,排酸没有优势。

40年来我们饮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由碱性较高的植物性食物向酸性的肉类、谷类过度。喝的由天然碱性水向酸性的啤酒、白酒、饮料、纯净水过度。饮食的变化使得遗传决定的代谢机制很难适应,导致过多酸性物质在体内沉积,其中就包括尿酸。

尿酸从何而来?

人体内有两类酸,挥发酸和固定酸,挥发酸是指能被完全氧化的酸,例如,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挥发酸可以经肺排出,也可以经肾脏排出。固定酸是指不能被完全氧化的酸,例如,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产生的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固定酸只能经肾脏排出,由于尿酸属固定酸所以痛风患者要多喝水。

多喝水就能排出尿酸吗?

当然不是,排出尿酸关键是碱化尿液,尿液的pH越高解离出的尿酸就越多,尿液的pH越低解离出的尿酸就越少。若尿液的pH5.0与6.5相比,从血液中解离出来的尿酸相差10倍,尿液的饱和浓度也是相差10倍。若尿液pH5.0与8.0相比,从血液中解离出来的尿酸相差100倍,饱和浓度也是相差100倍。人体尿液pH值在4.6~8.4之间,肾脏原尿中的碱性越高解离出来的固定酸就越多,包括尿酸。

如何排出尿酸呢?

多喝碱性水多吃碱性食物,增加人体内的碱储备才能预防痛风。当然选择饮用水也很关键,市场上的瓶装水pH值5.5~9.5之间,不同的水相差4个pH单位,可不要小看4个pH单位,换算成酸度是1万倍。

我做过个实验,喝一升啤酒可以使尿液的pH下降0.7,喝pH9.5的碱性水可以使尿液pH上升0.2~1.0。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和碳酸饮料,因为它们的酸性太强pH值2.0~3.0。

可能有人对pH与酸度之间的关系不了解,这里介绍一下,pH检测的对象是H+(氢)浓度,而H+就代表酸度。 1个pH单位是10倍H+(氢)的变化,也就是10倍酸度的变化。每下降1个pH值酸度增加10倍,下降2个pH值酸度增加100倍,下降3个pH值酸度增加1000倍。

啤酒的pH值2.0~3.0,如果与9.0的水相比酸度相差100~1000万倍。由于啤酒的酸性太强进入人体后会消耗人体内大量的碱,这样就减少了解离尿酸的数量,尿酸就会升高,所以痛风患者不要喝排碱。德国是人均消费啤酒最多的国家,也是痛风发病率特别高的国家。

总结:要预防痛风应该选择进化的最佳食谱,进化的最佳食谱就是碱性食谱。



降酸联盟


尿降降降,3个方法很管用,如何辨别高尿酸,4个特性一目了然。

嘌呤,说到这个词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好孩子尿酸了,尿酸就是由嘌呤在人体中进行氧化所产生的最终产物,最后落到人体下游,直到肠胃和肾脏排出。什么情况才会产生高尿酸呢?一、嘌呤在体内的合成被阻碍二、肾脏和肠胃因某种原因无法有效排出尿酸。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尿酸的堆积,最终造成高尿酸。

近年来,高尿酸越来越成为人民口中的病魔,似乎身边总有几个人有,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有什么共性的存在吗?是的,绝对有的

1、你要做大胃王?

吃吃吃,每顿拼命往嘴里塞,不到100分饱都不会轻易停下来,身体里的热量不断地增加但又不能有效的消耗掉,就自然而然变成个大胖子。人一胖就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病症。其中之一便是高尿酸,因为暴饮暴食通常会摄入过多的嘌呤。

2、一天不喝酒浑身不爽

古有千杯不醉,现有尿酸涨涨涨。说到其源头便是酒中的酒精进入人体后堆积乳酸,乳酸的存在就是不让尿酸在人体跑掉,这样尿酸就一直不断的积压,最终形成高尿酸,而高尿酸就会引发痛风。

3、拼命减肥跑步

每日的适当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超量了,比如说为了夏天美美哒就拼命的去跑步,超过自己的极限,就会物极必反。不仅仅没有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剧烈的运动导致体内的乳酸积压,一来二往便引发痛风。不是说运动不好,最重要的还是要适量。

4、天天加班,心态爆炸

当人的压力突然增大,并且长期以来得不到缓解,身体就非常容易出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内分泌失调,别以为内分泌脸上爆豆那么简单,长期的内分泌失调还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失去平衡,进而引发高尿酸,最终变成痛风。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有棒棒的身体,这样就不会出现高尿酸这类的病痛了。接下来是医生给我们的几个小建议。

1、这样吃,尿酸降降降

如果你患有高尿酸,这几种食物你一定得多吃。菊苣、栀子、百合、葛根、桑叶、青果、蒲公英、淡竹叶、马齿苋、玉米须这些都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比如说结合在一起武火煮5分钟,再用文火满煎煮1个钟,取其浓缩汁,每日喝2次,效果立竿见影。如果你觉得太麻烦了,那也可以配成十降草茶,将上述的降尿酸药材装成小包,放到水里泡上个两三分钟,效果也是一样的,而且免去了熬煮的烦恼,而且由于是药材粉碎入药,人体吸收会更快。帮助溶解已经形成的尿酸盐结晶,更好的保护身体的关节和肾脏。

2、答应我好好吃饭

如果说暴饮暴食是尿酸升高的凶手之一,那么我们只要不去这么做就好啦,是不是很简单?只要每日三餐合理饮食,在注意下别吃高嘌呤的食物,多吃点香蕉、苹果、桃子、生菜这些新鲜水果这样嘌呤想不降都很难。

3、早睡早起身体好

坚决与熬夜说再见,每日10点前睡觉,保证在人体的排毒时间前睡觉,这样尿酸排出的效率就会变高。如果说你10点前还是很忙无法及时睡觉,那么11点前一定要睡哦。长久以后自然身体的代谢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心情也自然而然的变好了。


云淡风也轻


36岁的胡先生,昨天深夜,突然腰痛从睡梦中惊醒,去卫生间,却排不出尿,便晕倒在地。

妻子见状,连忙拨打了120,到达医院后,经过检查,发现胡先生的尿酸值高达910μmol / L,已经出现了肾衰的迹象。

医生经过2小时的抢救,命虽然保住了,但,也因此需要靠透析续命。

胡先生为何会患上肾衰竭呢?

原来,早在2年前,胡先生被确诊为高尿酸血症。

医生告诉他,要他注意饮食,定期检查尿酸值,平时没事多喝水。

然而,胡先生的工作是开大卡车,经常跑长途,基本没时间去检查。因为听说,患上高尿酸会出现痛风,但,自己并没有此现象,也就没在意。

在开大车期间,胡先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喝饮料,车上也是成箱的饮料备着,因为喝饮料可以提神。

再加上休息时,跟亲朋好友见面会喝一点酒,吃点好吃的。

医生听完,说道"这2种水,怎能经常喝,会导致尿酸超标,诱发肾衰竭"

1、饮料

饮料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很容易在体内代谢为尿酸,从而导致体内尿酸升高,损害肾脏。

此外,长期喝饮料,还容易导致钙的代谢出现变化,从而诱发肾结石,损害肾脏健康。

此外,排泄尿酸,依靠的是肾脏,一但肾脏受损,就会影响到尿酸的排泄,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2、酒水

尿酸高的人,不仅不能喝啤酒,任何酒类都不能多喝。

啤酒中的维生素B1会催化体内的嘌呤生产尿酸。

此外,酒精会升高体内尿酸,并且还能够阻碍尿酸在体内的排泄。

另外,饮酒的同时会吃大量的食物,若与其他嘌呤的食物一起饮用,就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危害肾脏健康。

此外,尿酸高者,这三种食物,也要少吃

1、猪腰子

猪腰子属于动物内脏,含有较多的重金属。

并且,猪腰子还属于高嘌呤的食物,吃的过多,很容易升高体内尿酸值,甚至会诱发并发症的出现。

告诫,并没有"以形补形"一说,因此,千万不要迷信。

2、海鲜、高汤

海鲜也属于高嘌呤的食物。

因此,一定不要多吃,尽量少吃或不吃。

此外,高汤类也需要少喝,特别是浓白的肉汤。

因为此类高汤中的嘌呤含量,往往要高于肉类。这是因为嘌呤易溶于水,经常喝不利于控制尿酸值。

3、鸡精、耗油

鸡精、蚝油等均属于高嘌呤的调味料。

做饭菜时,一定要少放或者是不放,摄入过多,极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

因此,此类调味料一定要少吃。

尿酸高的人,晨起有3个现象,小心并发"肾脏疾病"

1、排尿无力

清晨起床撒尿,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一定要观察自己尿液颜色,若出现深茶色,此时就需要注意了。

若出现排尿无力,尿不尽等现象,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2、尿液泡沫多

排尿时出现尿泡沫,就有可能是肾脏受损。

导致体内多与的蛋白、糖等物质随着尿液排出。

因此,排尿时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尿液,是否出现泡沫,或异味。

3、身体浮肿

肾脏受损,会影响到身体对于水分的代谢。

从而,就会导致部分水分滞留在体内,经过一夜的休息,晨起后,容易出现身体浮肿的现象。

特别是眼睑,下肢出现水肿,且长时间不消退,一定要高度警惕。

降尿酸,多补一物,做好三控

多补一物——补充黄酮类化合物

缺少黄酮类化合物是尿酸盐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内黄铜类物质含量过少,会加速嘌呤代谢尿酸的进程。

而一旦尿酸值过高,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和肾脏中,导致关节肿大,引发痛风。

补充黄酮类化合物,说白了就是补充抑制尿酸盐形成的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丰富的食物有:豆类、柑橘类水果、椰菜类深色蔬菜、番茄等。

除了吃以外,还有一些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薄荷茶、乌龙茶、元芙怀菊等,坚持饮用,也能抑制尿酸合成。

其中,元芙怀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还可帮助人体抵抗自由基、减轻关节负担。尿酸高的人,泡水多喝,有利于降低痛风发病率。

做好三控

1、控体重

研究发现,肥胖也会导致痛风的出现。

正常情况下,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人,若痛风者较为肥胖,会对药物产生影响,降低药物的敏感性。

因此,对于尿酸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切莫超胖。

2、控熬夜

熬夜,很容易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

从而就会导致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出现障碍。

最终导致尿酸无法正常排处体内,损害肾脏,从而进入到恶性循环。

3、控久坐

长期久坐,对身体的危害较大。

会导致身体内水钠滞留诱发水肿的出现,从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影响到尿酸的代谢以及排出。

数据显示,每天久坐8小时以上的人,患上痛风的风险会上升2-3倍。

因此,平时应多做有氧运动,降低体内脂肪。


仁心小布医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痛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四高”?这还得从人体这部“机器”说起。

  1. 我们自从脱胎于动物成为人类的千百万年以来,就一直是杂食动物,其中以各种粗纤维的植物食物为主,肉类在我们的食谱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2. 像其它所有动物一样,人类曾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只是在近50、60年的时间里才开始吃饱。

  3. 像其它动物一样,我们人类也必须为了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每日四处奔波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这种生活状况的典型写照。所以体力劳动一直是人类的重要的活动项目之一。

  4. 我们身体这部机器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已经适应了这种杂食、半饥不饱以及终日劳作的生活状态。近年来,人类的体力劳动骤然减少,大量的精粮细米、大酒大肉扑面而来,在不断愉悦我们感官的同时,却让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像我们的电脑一样,这些器官在这些压力面前不是消极怠工,就是死机,无法正常高效的进行新陈代谢。体内废物无法及时清理造成堆积,从而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相继接踵而来,而高尿酸就是造成痛风的罪魁祸首。

所以要想防止和治疗这些“富贵病”并不难,核心就是在生活方式上尽量返璞归真,少吃一些精粮细米和大鱼大肉,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同时减少食量,多参加体育活动......。

老而弥帅


为什么痛风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痛风不仅偏爱老年人,也会盯上年轻人,每个人都需提高警惕。


痛风的病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分。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有数据显示,在痛风患者中,10%~25%有痛风家族史。

而后天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爱喝酒

酒精本身含有嘌呤物质,加上它还能够促进体内尿酸的合成,且大量饮酒会导致肾脏排出尿酸的功能降低,这一系列的原因都使得患痛风的概率大大增加。

2、暴饮暴食

吃的东西越多,体内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尤其是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鸡鸭鱼肉。

3、肥胖

肥胖是促使尿酸升高的最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都有尿酸过高的倾向。

4、长期压力大

有研究表明,过大的身心压力会导致体内尿酸的升高。

5、经常做剧烈的运动

运动不是对预防痛风是有利的吗?的确是,但,有一些需要咬紧牙关而拼命坚持的剧烈运动反而会让尿酸升高,如经常做俯卧撑、赛跑等,这些运动过程中会使用身体中的能量源——ATP,这会增加尿酸的产出。全民健身时代,剧烈运动这一点,往往是年轻人容易忽视的。

痛风,到目前为止,治愈是一大难题。但相对于事后补救,我们完全可以做好事前预防,大大降低自己患痛风的概率。所以,从不良生活习惯入手,把痛风扼杀在“摇篮”。

这里还需要提醒的是,患上痛风,如果置之不理或者不做专业治疗,不仅会引起关节破坏和畸形,还可能让肾功能受到损害。

所以,发现患病后要及早的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平时也要注意远离引发痛风的“病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