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英特爾正在輸給AMD,後者正在“厚積薄發”

當AMD 今年早些時候推出其第三代Zen 2 Ryzen處理器時,英特爾不得不大汗淋漓。它的競爭對手開發了一種全新的體系結構,該體系結構改進了時鐘速度,內核數和每個時鐘的指令,並保證了性能,甚至可以與英特爾的CPU相匹敵。


英特爾正在輸給AMD,後者正在“厚積薄發”


然後,AMD的主流12核和16核Ryzen 9 3900x和3950X CPU 隨之出現,這使競爭i9-9900系列芯片的線程數增加了一倍。這不僅威脅著英特爾的遊戲市場,而且席捲了其工作站領域。為了競爭,英特爾被迫以999美元的價格推出Cascade Lake i9-10980X,這是以前的9980XE型號價格的一半。對於英特爾來說不幸的是,儘管價格僅為750美元,但在大多數測試中3950X仍能與i9-10980X保持同步。

AMD最新的32核3970X和24核3960X Threadripper處理器現已開始接受評論,這對英特爾來說是個壞消息。這些高端臺式機(HEDT)芯片在視頻和3D渲染方面的性能均優於英特爾最新的i9-10980X CPU。此外,他們甚至已經淘汰了許多英特爾高端工作站Xeon CPU。而且,AMD尚未發佈64核Threadripper 3990X。

英特爾仍然在遊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僅此而已,而且鑑於AMD的進步以及最近的Zen 3發佈,市場安全嗎?讓我們探討一下這種競爭的現狀以及英特爾如何應對。

迅速崛起

自從AMD在三年前推出Zen架構以來,它一直在不斷髮展。當時,英特爾售價1100美元的8核i7-6900似乎擁有您所需要的所有內核。然而,AMD改變了目標,推出了8核Ryzen 7 1800,價格低得多,為499美元。隨後是售價不低於16核的999美元Threadripper 1950X。

英特爾已經發布了18核i9-7980XE,但價格為1,999美元,是其價格的兩倍。是的,它在Threadripper 1950X上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但是AMD開始縮小多線程工作站CPU的差距-多線程工作站CPU是英特爾一個關鍵且非常有利可圖的市場。

AMD憑藉其Zen 1(第二代)Ryzen和Threadripper CPU再次迅速改變了遊戲規則。32核1,799美元的Threadripper 2990X首次上市時,幾乎與英特爾最好的工作站芯片相提並論,其中包括3,000美元的28核Xeon W-3175X。

幾個月後,英特爾推出了售價2,000美元的i9-9980XE。與AMD的Threadripper或Ryzen 7芯片相比,它對時鐘速度敏感的任務(如Adobe Creative Suite和遊戲)仍然是更好的選擇,這歸功於它具有更強的每核性能和更好的內存架構。但是,由於內核數量眾多,2990WX可以保留其用於多線程渲染的功能,並在Blender等基於圖塊的渲染方案中處於領先地位。


英特爾正在輸給AMD,後者正在“厚積薄發”


當AMD以750美元的價格發佈16核Ryzen 9 3950X時,它有充分的理由感到自信。一些相當大的架構改進和增加的時鐘速度使性能明顯強於Core i9-9980XE,但價格卻接近其三分之一。為了應對這一情況,英特爾推出了18核Core i9-10980XE,並將價格降低了一半,降至1000美元-如果沒有競爭對手,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還遠遠不夠。

AMD再次回答了24核和32核Threadripper 3960X和3970X CPU的問題,價格分別為1399美元和1999美元。根據評論,這些芯片在時鐘速度敏感型任務方面與i9-10980XE相比具有競爭優勢,但在多線程工作站渲染性能方面,儘管價格明顯更高,但它們現在已經輕鬆奪冠。

在很短的時間內,AMD已從8核發展到了32核,並從14納米工藝發展到7納米,同時進行了重大的架構改進,以縮小IPC或每個時鐘的指令間隔。它還改進了“小芯片”的製造技術,這是構建多核CPU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時,英特爾仍在其關鍵遊戲和工作站部件上採用精緻的14納米++工藝,並爭先恐後地在多核領域保持競爭力。

AMD接管工作站

AMD的新型Threadripper芯片對英特爾構成了巨大的問題。是的,它們比面向消費者的酷睿i9-10980XE更昂貴,但英特爾現在在HEDT市場上無可匹敵。它擁有的最接近的芯片是28核Xeon W-3275M,但價格卻幾乎翻了四倍,為7,453美元。(去年的$ 3000名28芯W-3175X是遠遠落後於AMD性能的3970X芯片。)


英特爾正在輸給AMD,後者正在“厚積薄發”


AMD的另一個巨大優勢是為其最新HEDT芯片提供的新型TRX40平臺。雖然它不允許您將新的Threadripper芯片放入舊的Zen 1主板中,但新架構對創作者具有一些巨大的優勢。主要是,它引入了PCIe 4.0支持,為4K和8K視頻編輯器提供了更高的SSD速度。新主板還具有更多PCIe插槽,ECC RAM(256GB)和USB 3.0端口。

在性能方面,Threadripper 3960X和3970X芯片痛擊核心i9-10980XE在每一個工作站的標杆,即使是在單線程模式。因此,儘管芯片價格更高,但每美元的渲染性能卻要高得多。

當Threadripper 3990X於2020年問世時,該等式可能會朝著AMD的方向轉變,因為該芯片的單核成本應該更低。這將有助於3D動畫和後期製作設施降低成本,因為它們將能夠從單個工作站或渲染節點中獲得更多的渲染性能。

英特爾仍在遊戲和主流計算領域取得勝利(目前)

英特爾的主要遊戲CPU(如i9-9900K和i9-9900KS)以可觀的幅度勝過AMD的Ryzen 9 3950X,而且啟動成本更低。但是,面向消費者的Ryzen 3600和3700的價格低於9900K,並且被認為比Intel的i7和i5產品更好。


英特爾正在輸給AMD,後者正在“厚積薄發”


幾乎每臺理想的高端筆記本電腦都配備了Intel Core i9或i7芯片,以及NVIDIA的GTX或RTX顯卡。這是為什麼?儘管AMD縮小了上一代產品的差距,但英特爾在總體時鐘速度上仍然具有優勢。同時,AMD似乎決心使它的芯片對工作站和遊戲用戶都有吸引力,它提供比3同類的遊戲導向芯片(如3700)更高的線程數。(同時,遊戲性能對GPU的依賴性要比對CPU的依賴性大得多,因此CPU性能的細微差別並不重要。)

而在筆記本電腦方面,英特爾僅憑其龐大的第八代,第九代和第十代CPUS獨領風騷,所有這些均內置GPU。製造商從Intel切換到AMD要做很多工作-您不能隨便更換CPU,因為芯片組和其他主板架構需要隨之改變。像Thunderbolt這樣的高級IO也是I​​ntel的主要與眾不同之處。雖然,USB4改變了這一點。由於無法真正競爭,AMD似乎避開了高性能細分市場。它的筆記本電腦芯片每瓦的性能僅次於英特爾,而且很少有AMD CPU集成顯卡。不過,憑藉其Zen 3 7納米以上的架構,這可能會改變。如果願意的話,AMD崩潰這一部分似乎也沒有太大麻煩。

英特爾還擁有主流筆記本電腦市場,尤其是在15至25瓦CPU領域,在那裡您可以找到13英寸MacBook Pro之類的機器。同樣,AMD很難與英特爾在其第八代,第九代和第十代移動平臺上擁有的大量零件競爭。破解筆記本電腦市場似乎更像是意志的問題,而不是缺乏AMD的技術實力。目前看來,專注於利潤更高的高端細分市場可能會更好。

未來將會發生什麼

英特爾最終發佈成熟的10納米遊戲芯片時,無疑將改變與AMD的關係。從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它們將提供大約10%的適度性能提升,同時消耗更少的功率。

這足以使它在已經佔據主導地位的主流市場中領先,甚至可能在遊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取決於AMD的所作所為)。工作站呢?在這一點上,除非英特爾真的能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否則似乎不可能在所有重要的每美元性能類別中擊敗AMD。

同時,AMD表示其Zen 3進程已準備就緒,並將首先出現在其Epyc服務器CPU上。它承諾基於7納米以上的製造工藝提供“全新的”架構。這樣可以將性能提高15%左右,並相應降低功耗。同時,AMD將繼續增加核心數量,內存帶寬和I / O連接性。

有趣的是,AMD承諾將繼續其當前的“ tick-tock”設計週期。這意味著它將在“ tick”週期內縮小芯片尺寸,同時改變“ tock”上的體系結構。英特爾幾年前放棄了這一策略,轉而採取了“三步走”的態度。

總結

這些都不對英特爾有任何好處。即使10納米的Ice Lake明年上市時也能實現預期的性能提升,但在AMD的Zen 3 4000系列芯片問世之前,這家芯片巨頭也將很快享受它。


英特爾正在輸給AMD,後者正在“厚積薄發”


由於AMD現在在HEDT工作站性能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因此它可能會在這一高利潤領域中嚴重地與其競爭對手競爭。英特爾仍然在遊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但是如果AMD在競爭對手三步走的情況下進行壁壘,那也將面臨風險。

作為同時從事遊戲和視頻編輯的人,如果我在處理器市場上,我對AMD的興趣要比對Intel的興趣更大。在我看來,AMD感覺像高端臺式計算機的未來,它擁有更有趣,更先進的技術。同時,英特爾正努力將其現有產品推出,更不用說開發新產品了。它確實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動搖它,否則它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陌生的位置:第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