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科學理論上說,大西北戈壁灘有什麼辦法變綠洲?

老翁自強不息


我國34個行政區域,被劃分為四大部分,即“東部”、“中部”、“西部”及“西北部”。而我國西北部佔全國面積的42%左右,分別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經濟一般,但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稀少,以畜牧業為主,且地形複雜,以高原、盆地、山地為主。西北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乾燥炎熱,高溫少雨,多風,這裡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還有大面積戈壁灘,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居多,西北地區是我國沙漠化最嚴重、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新疆沙漠和戈壁面積的位居全國首位,沙漠總面積為42.0萬平方公里,戈壁面積為29.3萬平方公里。



那麼,從科學理論上說,我國大西北大面積戈壁灘有什麼辦法能變成綠洲呢?

戈壁變綠洲,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水資源,水源問題解決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今年有關西北內陸的報道不少,因為我國西北地區正在大面積“變綠”,原因是全球氣溫變暖,引發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氣候紊亂,使得影響我國的西南季風勢頭強勁,把印度洋暖溼氣流直接吹抵我國西北內陸,形成大範圍降水,局部地區形成暴雨,引發洪水。有了足夠的水源,埋藏多年的植物種子,蓄勢待發,迅速生根發芽,形成片片綠洲。如果說這是“上天”的恩賜,偶然因素,那麼以新疆地區為例,下面筆者總結了以下三種解決西北內陸缺水問題,戈壁變綠洲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引黃河水進入西北內陸。

黃河,我國的“母親河”,我國第二長河,長5464米,年淨流量580億立方米,在黃河汛期時,年徑流量還要大的多,主要集中在夏季汛期,此時引水到西北內陸是最佳時間。而引水的地點選擇在黃河上游的蘭州,此地與進入西北內陸的必經之地河西走廊交匯,河西走廊位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形狀如走廊,長約900公里,寬度幾公里至百公里不等,西北—東南走向,地理位置特殊,是引水入疆的最佳選擇。黃河水流入新疆地區後,注入我國最長的季節性河流——塔里木河河道,滋潤塔里木盆地邊緣地帶,解決塔卡拉瑪幹沙漠、吐哈盆地、和田、喀什等地的缺水問題,然後沿塔里木河流古河道下流至乾涸多年的臺特瑪湖、羅布泊等,使其波波盪漾,重現生機,出現大片綠洲。


第二種方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引長江水至西北內陸。

我國世紀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目的就是解決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旱情問題。工程分為:東線、中線、西線三路調水。其中的西線工程,就是把長江水引到黃河上游,路線是:把長江的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上游修建大壩,通過開鑿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直抵黃河上游,以自流方式調水,大大節約成本。向河西走廊及黃河下游供水,後就與上邊引黃河水入疆的闡述方法一樣,以達到戈壁變綠洲的目的。


第三種方法:“紅旗渠”工程,引雅魯藏布江水至西北內陸。

“紅旗渠”工程,預計全長6118公里,相當於長江的長度,調水量600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年徑流量。工程是通過人工修渠引水,依靠天然河道,自然落差,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取水,修建水渠沿青藏高原邊緣向北,經怒江、金沙江後,與“南水北調”工程的西線工程相吻合,到達黃河上游後,經河西走廊,成功引水到西北內陸地區,以解決西北內陸缺水問題,達到戈壁變綠洲的目的。


個人觀點,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科學理論上說,大西北戈壁灘變綠洲方法很簡單,就是保證充足的水源,而難就難在水源的獲取,雖然網絡上流傳著很多種方法,比如引渤入疆、建設紅旗渠、開發喜馬拉雅山等,但都是不切實際的方法。首先看一下引渤入疆,引渤入疆在工程上和我國南水北調很相似,只是方向不同,但是引渤入疆的水是海水,海水進入西北以後根本無法直接利用,需要進行海水淡化,但人類直飲水的海水淡化尚且成本很高,如果用於植物的灌溉,那用水量更大,所以此番設想只存在於理論當中,實際操作起來並不見得可行,當然,如果未來海水淡化技術成本可以降低,或許可以實現引渤入疆。
另外是紅旗渠,紅旗渠的建設是利用青藏高原發源的眾多河流,彙集後向北折彎,最終進入西北腹地,此工程曾今一度非常火熱,被認為是解決西北乾旱最實際的辦法,畢竟青藏高原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有著亞洲水塔的美譽,如果可以實現,西北乾旱將有本質的改變,青藏高原發源的河流很多都是流向東南亞,屬於國際河流,在上游截流的做法可能不符合國際規定。最後是開發喜馬拉雅山,此方式永遠只存在理論當中,是所有方式方法中最不切實際的,因為青藏高原阻擋印度洋暖流的並不只是喜馬拉雅山,也包含青藏高原本身,如果開發喜馬拉雅山,頁需要將綿延一千公里的青藏高原一併開發,這涉及到的工程量就太過巨大,而且即便建立好通道,暖流也不會長驅直入,會受到原通道的阻擋,直接衰竭。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真正的戈壁灘是很難變成綠洲的!但仍然是個寶!它和沙漠一樣都是建設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的寶貴財富!

把戈壁灘和沙漠變成寶貴財富的可行方案:

第一是跨流域調水三千億方!新增旱澇保收的機械化耕地二十億畝!

1,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每年調水一千二百億方,其中四百億方從渭河進入黃河沖刷下游泥沙到渤海灣,二十年後恢復渤海灣到西安的航運!

2、根治黃河,把黃河水全部留在中上游和大西北,配合大西線滿足大西北開發旱澇保收的機械化耕地!

3、把三峽工程(最高蓄水位185米)每年攔截下來的上千億方洪水通過大寧河連通丹江口水庫(最高蓄水位160米)調往大華北,全線自流,取代黃河水,取代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取代漢江水,把大華北變成旱澇保收的耕地!

4、把渤海灣建設成內陸淡水湖,每年節約八百億方淡水満足兩蒙成為綠水青山!並且建成東北到華東的防震高速交通!

第二是開發二十萬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灘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取代全國所有的汙染能源!

第三是建設成十萬平方公里湖泊(溼地)!

第四是把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標準從現在的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發揮三峽工程的偉大作用!


綜改1


戈壁與沙漠是有分別的,既然是戈壁那一定是風沙很大的地方,可謂飛沙走石。你要把它變為綠洲,就得克服風沙,縱有資金、水、技術,風沙把表面的腐質土壤吹走了,再努力還是回到原點。就目前來說,治沙我們能取得較好的成績,做到了人進沙退,但戈壁還不行。戈壁風沙大的一夜間能把火車車廂的油漆、玻璃等全部吹掉,治理戈壁風沙還是很遙遠的事情。


狼129828566


不管理論還是實際,西北沙漠乾旱的主要原因是西風帶季風氣候雨水少,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個是解決水,二個是解決風,解決水藏水進疆,有水可以建防風林,植樹種草綠化減少增大,擋風。減少水土流失,大量調水進疆既可解決乾旱問題,又可以局部改變氣候


A00000旅遊威威


主要採用立體固沙車和草方格大力防風固沙,推進退耕還林和環境治理,結合人工降雨培育防護林帶!



孟斌73407038


大西北類屬溫帶沙漠型氣候,特點是乾旱少雨風沙大,春風不渡玉門關,也就是東南季風是達不到那裡。要想改變那裡的生態環境只能循序漸近式的以小生態去改變大生態的方法,以星星之火式的方法去徹底改變大的環境,企圖在一夜之間天翻地覆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人為的去破壞本很脆弱的生態環境,人類最好不要向這樣的地方去索取。


心有乾坤8


從科學理論上說,地球冰川能否增加不再融化,不再組織國際巴黎氣候協定?[我想靜靜]


3進3出


抓住這幾年降水多的機會,成立專業治沙公司、組織、基金會,利用大型機器,科學地植樹種草,打井滴灌,選耐旱,需水少的植物。我可以捐款


蔥008


最好的辦法:從喜馬拉雅山上開個南北大通道,挖個大口子,把印度洋的溼氣和雨水完全引過來,那時一切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