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翻江镇种植了漫山遍野的桃花。

红网时刻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刘悄 湘潭报道

翻江镇位于湘乡西北部,距湘乡市区45公里,闭塞的交通使得该镇“四寨之崮,舟车不通,土产不出,外货不入”,一直是湘潭相对贫困的地区。“点灯靠油,犁田靠牛,运输靠驮,生活靠‘求’。”是昔日翻江镇的真实写照。

如今,走进翻江镇,瓜果飘香,水泥路通村达院,堰塘鱼鸭欢,农家笑声多。瓦蓝瓦蓝的天空云雾缭绕,抬头就见到了巍峨的褒忠山,绿色连着绿色,可谓是“天然氧吧”“绿色海洋”。顺着宽阔的柏油马路往深处走,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公路直通全镇18个村居,文化广场、新型合作医疗便民服务室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

49.7万元、75.3万元、113.3万元、268.7万元分别是湘乡市翻江镇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的财税收入变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从2018年开始,这个地理位置偏远、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乡镇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在最新的数据中,截至2019年9月,翻江镇已完成财税收入493万元,全年预计冲刺达到600万元。

8月底,在湘潭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书记专题会议上,市委书记曹炯芳向与会人员重点推荐了湘乡市翻江镇的破局发展之路,认为值得各乡镇借鉴学习。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翻江镇是如何走出一条破局发展之路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翻江镇创新发展的“致富密码”。

打好“老乡牌”是打开产业带动的“密码”

“你们不要把我们当外人,我们一定把你们当亲人,你们有任何困难问题,我们都当自己的事情办好。”在一次招商引资座谈会上,翻江镇党委书记陈达的暖心话说到了企业家的心坎上。

自2018年起,翻江镇连续举办两届“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2018年促成了2家企业落地,吸引老乡投资2000余万元。2019年引进的7家劳务公司,截至2019年8月纳税240余万元;引进的荷花桥制衣厂完成投资110万元,年产值预计1100万元。

生态环保和农业产业化是翻江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2007年,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波比木业公司落地这里,主要生产经营竹、木质工艺品等婴儿系列产品。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3859万元,上缴税金96万元,实现净利润286万元。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荷花桥村的扶贫生产车间。

这么好的企业为何会选择将总部设在偏远的翻江镇呢?波比木业负责人周仪英是湘乡市壶天镇人,之所以选择扎根翻江,还缘于2017年的那场洪灾。2017年6月,翻江镇遭遇特大洪灾,当时还在睡梦中的周仪英突然接到镇长吴群的电话,“周总,下这么大的雨,你去看看你的厂房有没有受灾。”

由于公司地势偏低,企业厂房部分材料被淹,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翻江镇半个小时内组织了40余名干部帮企业转移材料。“那天雨很大,我心却是暖暖的。”翻江镇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周仪英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最终打消了去优惠政策更多的长沙发展的念头,坚定地选择翻江,扎根翻江。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2018年,翻江镇建立了“心系翻江、共谋发展”企业家微信群,为在外成功人士畅谈心声、共叙乡情搭建了互动平台。此外,翻江镇还进一步建立健全班子成员联点重点企业机制,主要领导带头联系矛盾多、困难大的企业,及时为企业排难解困、出谋划策,坚持一年至少为企业解决一个大难题。

“群众事当家事”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密码”

“只要把村民当亲人就没有做不好的群众工作。”2018年以来,翻江镇秉承与其群众“找上门”不如干部“上门访”的理念,把全镇划分成97个网格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大力开展每月一次群众工作大走访,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现场答疑解惑。

2018年以来,翻江镇全镇无非正常上访、无大规模集访、无极端恶性事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湘乡市喻牛吉长养牛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牧草种植、良种牛繁育、肉牛养殖为主的综合型农业企业。“当时喻牛合作社到镇上来投资,村上有些村民是不支持的。”陈达说,合作社建设涉及土地流转、环境保护等,不少村民认为养牛的粪便会污染地下水,所以有些抵制情绪。

为此,翻江镇政府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到合作社将对粪便进行集中处理,作为有机肥用于灌溉,不会引起地下水污染。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立即组织召开支村两委会议,成立专门班子分家分户地去做群众工作,通过讲道理、摆证据、举例子,向村民们分析合作社的利与弊。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村民正在放羊。

目前,喻牛养殖场已是湘潭地区规模最大的养牛基地,2018年创收296.6万元,并向宁乡、双峰、株洲等地推广良种小牛喂养。周边的村民更是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输出,每月可有2200元的稳定收入,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走进翻江,扑面而来的是“田园牧歌”的诗意情怀,活力焕发的是“经世济民”的落地之举。谈到接下来的发展,翻江镇更是踌躇满志。看到长韶娄、益娄高速交汇的洪门互通带来的特色区位优势,翻江镇正谋划打造洪门产业园。“如果能建好洪门产业园,那么翻江镇乃至周边乡镇的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陈达充满信心和期待地说道。

坚持生态优先是“绿色崛起”的“密码”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美丽的桃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筑美丽乡村蓝图,翻江镇的发展圆规从未离开“生态”这个圆心。

翻江镇位于“湘中第一高山”褒忠山西麓,全镇林地面积达1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活立木蓄积量20多万立方米,毛竹53万余株。坐拥如此优良的自然资源,翻江镇全面关停镇域内的洗沙、采砂场,引导养殖大户的牲畜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大力支持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壮大,推动“绿色崛起”。

“我们不能坐吃山空,要守住青山变‘宝山’。”陈达说,近年来翻江镇吸引了不少优质企业加入绿色开发行列。其中,湖南省三大示范性特色水果园之一的农之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山地资源26000余亩,栽种3800多亩桃林,有10多个品种,数量达8000余株。

湘潭:市委书记推荐学习的这个乡镇有怎样的“致富密码”?

桃花节成为翻江镇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

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始铺满山坡,绵延至天际。粉若云霞的桃花树就如同仙子,飘然而立在山坡之上,眺望着山下的田园如画。近两年,翻江镇上的企业“农之源”承办了三届湘乡市桃花节,在长株潭地区小有名气,每届游客达到80万人次以上。

园区杨梅、冬枣、柑橘等品类建设日趋丰富,养鸡、养羊、种菌等林下经济初具雏形,加上褒忠山风电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届时,翻江镇将构成“山上风电,山中桃花,山下稻田”的优美格局,为实现观光旅游从一日游向多日游、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吸纳当地40余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带动周边30农户加入合作社,村民人均增收2400多元。“这几年政策越来越好了,我在家门口就可以做事,家里的房子在政府的帮助下也修好了。”今年62岁的村民刘富求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年龄大又身患冠心病,如今在农之源负责果园打理的工作,每个月工资就有2400元。

努力将生态“基因”不断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发展“血脉”中去,翻江镇的乡村振兴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也正是他们的发展“密码”。

路漫漫其修远兮……翻江镇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将以“讲政治,举旗帜;强信心,定目标;聚民心,固基础;暖人心,树口碑;筑同心,务团结;抓考核,求实绩”为工作思路,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在乡村振兴路上大步向前稳步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