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英國步入真正的脫歐時代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 楊芳

■提要

此次議會大選的結果表明,脫歐已經改變英國政治生態,而這種變化本身,也正在影響英國脫歐的未來。對於英國脫歐而言,英國只是剛剛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政府,確定自己走上脫歐之路,步入真正的脫歐時代。

當地時間12月12日,英國各地冬雨綿綿,新一屆議會大選刷新英國政壇多項紀錄:近百年來首次冬季大選;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取得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佳戰績;最大反對黨工黨議席數則跌落至80年來最低。多名政治人物前途逆轉,工黨領袖科爾賓宣佈將辭職;自民黨領袖斯文森競選失敗,失去議席;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議會下院領袖競選失敗,失去議席……此次大選的結果表明,脫歐已經改變英國政治生態,而這種變化本身,也正在影響英國脫歐的未來。

英國議會形成了近十年來非比尋常的政治圖景:在議會下院一共650個議席中,目前出票649,其中保守黨364席,工黨203席,蘇格蘭民族黨48席,自民黨12席,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8席……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保守黨首次真正意義上的選舉大勝。議席超過議會半數以上近40席,遠超其他反對黨與小黨的總和。2010年大選中,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雖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但終因無法取得半數議席而被迫與第三大黨自民黨聯合執政。2015年,保守黨雖單獨組閣,但僅獲得331席位的微弱多數。加之保守黨黨內因脫歐高度分裂,執政優勢銳減。這是促成特雷莎·梅2017年大選的主要原因。但事與願違,保守黨再次痛失多數,僅獲得317席,依靠友黨DUP在下院10個議席的支持才得以繼續執政,這就為後來保守黨深陷議會掣肘無法施政埋下隱患。而此次保守黨的大勝無疑是脫歐派的勝利。藉助脫歐,保守黨成功扭轉了長期式微的弱勢局面,藉助大選本身,約翰遜也進行了“內務整頓”,實現了可以支撐其有效執政的黨內團結。約翰遜已宣佈,“將不負選民所託”。

對脫歐而言,這將意味著——

一是英國人更支持“脫歐”。此次大選被稱為“脫歐大選”,不僅是政黨政治角逐的戰場,也是驗證英國民意的試金石。眾所周知,2016年英國公投的結果是52%∶48%,支持脫歐與留歐的民意支持率相差4%。而此次保守黨的勝利表明,目前來看,堅定的脫歐立場更能贏得選民的支持。“搞定脫歐、繼續向前”是保守黨此次大選中的經典口號。不論是約翰遜本人,還是財政大臣賈偉德、外交大臣拉布,甚至是前首相特雷莎·梅都將此作為保守黨的政策核心予以宣示。與此同時,由於約翰遜的保守黨高舉脫歐的大旗,本來風生水起的“脫歐黨”偃旗息鼓,領袖法拉奇自動宣佈不參與角逐保守黨原有的317個議席。由於工黨在脫歐問題上搖擺不定,政策不明,2016年中支持脫歐的工黨核心選區成為保守黨攻城拔寨的重點,從威爾士到蘇格蘭,從英格蘭北部到米德蘭,數十年被工黨牢牢掌握的“脫歐”選區,悉數轉向保守黨,成為促成此次保守黨大勝的最重要原因。而親歐的自民黨在此次選舉中成績平平,黨魁本人甚至痛失議席,則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了留歐主張在英國支持者寥寥。保守黨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甚至認為,保守黨的勝出,“有利於治癒英國社會在脫歐問題上的裂痕”。

二是約翰遜政府將推動英國加速脫歐。保守黨贏得議會多數後,約翰遜的脫歐計劃在議會已經沒有障礙。約翰遜早已表明,將在聖誕節前加速推進脫歐立法。一旦通過,英國將如期在2020年2月1日之前退出歐盟,正式進入脫歐“過渡期”。約翰遜甚至希望,在過渡期結束之前,也就是2020年之前,與歐盟完成後續的未來關係談判,於2021年開啟新的英歐關係。

三是英歐未來關係仍然難敲定。根據目前英歐達成的協議,雙方須在英國正式脫歐之後,啟動下階段的未來關係談判。談判既包括最為棘手的貿易問題,也包括安全、移民、教育以及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時間,更需要雙方的妥協與政治共識。自梅首相以來的保守黨領袖都主張,英國脫歐後,仍將力求與歐盟建立更為緊密的關係。但數年的英歐談判實踐證明,英國如何脫歐不是英國單方的決定,而是英歐之間的一場深度博弈,一個弱勢的英國政府沒有從歐盟得到的讓步,一個強勢的保守黨政府也很難獲得。

四是保守黨政府得到了脫歐,但與此同時失去英國的壓力也空前大增。無論是“退出協定”中對北愛爾蘭的單獨安排,還是此次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地區的一黨獨大,都在加劇英國的地區分離主義風險。也正因為如此,約翰遜所領導的保守黨比以往都更強調“一國的保守主義”。

“現在並不是結束,結束甚至還沒有開始。但是現在可能是序幕的結束”。這是約翰遜政治偶像丘吉爾的名言。對於英國脫歐而言,約翰遜的勝選不是結束,結束甚至還沒有開始,結束的只是混亂的序章。英國只是剛剛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政府,確定自己走上脫歐之路,步入真正的脫歐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