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出土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元清花一改宋瓷五大名窯釉上的功夫,釉色一下子走向次要,附屬地位。釉成了一面玻璃,被人迷著的是玻璃裡面的內容。

這是瓷器新的時代開始。

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出土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或許文化上的含蓄或許是窺視之心,許多或許,讓青花成為國人的最愛,經久不衰。

今天重提絲路,可見絲路的重要性。事實上,絲路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相當深遠。從中國的版圖可以看出,新疆是陸路中國看世界的一條最重要通道。這條通道讓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同時,世界的文化從這條通道傳入進來。如佛學思想,伊斯蘭教文化。皆是從這條通道進入中國。

以往的朝代都是統治中原後,再打通這條通道。而元朝不是,先打通這條通道,使世界文化潮湧進來。當蒙古軍佔領瓷都景德鎮後,釉下彩的青花,有種從天而降的感覺。新的瓷器品種從此誕生。

元青花具有許多外來元素。如釉下彩中的青花料蘇麻離青;如呈色靛藍,以往的中國瓷器從未以藍色為主調。如體型的碩大,以往瓷器都顯得嬌小,而元青花瓷器皆顯得碩大。等等新的元素加入,使得中國瓷器有煥然一新之感。

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出土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1950年在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挖掘沐英墓時,出土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景德鎮窯燒製,高44.1釐米,底部直徑為13釐米,腹徑28.4釐米,口徑僅為5.5釐米;無蓋,小口,口沿平厚,頸短而細,平肩,肩以下收斂,脛部瘦長,近底部外撇,平底;腹部繪製“蕭何月下追韓信”歷史故事;畫面之外配有五組紋飾帶,整個梅瓶裝飾繁縟,紋飾帶佈局疏密有致 。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為國寶級文物,是南京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出土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顏料蘇麻離青為進口,是一種低錳高鐵的鑽藍料,其含鑽量高達10%~19.05%,故其青花成色十分濃豔。這種青料燒成的最大特徵就是釉聚處會出現黑褐色結晶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