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俗语:“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农人李哥


在农村有很多有意思的老话,比较通俗易懂的就是歇后语,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押韵对仗的谚语,意思是告诫后人如何做事做人。今天老张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个“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

一、“穷走水一家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中国农村有句老话叫做“欺山莫欺水”,意思是说涉水有风险,而且风险远远要高于上山。“穷走水一家毁”里面的“走水”意思是说涉水、靠水谋生,那么这句话就是说一个家庭特别穷困的时候,如果靠在水上谋生的话,很容易一家人就此毁灭。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家里很穷的,为什么不能靠水谋生?

在以前的时候,通讯和造船技术不发达,很多在水上谋生的都过得非常辛苦,尤其是在海边居住的渔民,不光要承担非常繁重的赋税,还要面临海盗等的掠夺,有时候海上遇见大风浪,更有可能船毁人亡,因此以前在海边居住的渔民生活远远比不上内陆生活的农民。尤其家里人比较穷的,往往只能够给别人去打工,一旦上了船出海,就到了没人管的地带,很容易因为经济利益内斗,所以在古代出海的风险非常高,死亡率也很高。

二、“富涉淫三代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科学道理?

孟子有句话叫做“富贵不能淫”,其中“淫”的意思是过分迷恋,那么“富涉淫三代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钱的人如果过分的迷恋奇技淫巧这些没有实际作用的东西,基本上就富不过三代。这个历史上过分迷恋奇技淫巧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说北宋有一个皇帝叫宋徽宗,迷恋蹴鞠结果重用高俅基本上亡国,南唐后主李煜迷恋诗词歌赋而亡国,明朝的天启皇帝迷恋木匠最后让魏忠贤专权,导致明朝走向衰败……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一个生在帝王家的皇帝,简直就是富可敌国,如果过分迷恋一些不务正道的东西,也会使国家走向衰败,更何况家里有点钱,比较富裕的家庭呢?

其实老祖宗的这些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即使放到现在,很多人在船上工作,由于海上各种风险因素远远大于陆地之上,也是非常危险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光是小孩子,许多大人都迷恋手机游戏,有的甚至往里面充值一发不可自拔,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败家行为,如果不及时醒悟的话不光浪费自己的时间,很有可能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矛盾。


老张谈三农


这句老俗话,我在很小时就听说了,并且一直听着长大。爷爷常常教导我们说:“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 虽然语法断句不同,但其实就是一样的,但我觉得我爷爷讲得更好,前半句押韵,后半句也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味无穷。这句话讲的什么意思,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呢?

小时候不很理解,后来爷爷讲过多次,并做解释与举例说明,终于明白了其中深刻含义。农村很多老话、俗语、谚语都是这样的,经过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锤炼,短短几句话甚至一句话,简洁、简短,精悍,却蕴含着巨大的人生哲理与科学道理!

就这句俗话而言,讲了“穷求安全,富不涉险”的深刻道理。水,危险之地,非常不安全;淫,祸害无边,毁人之要害。“穷走水,一家毁。”意思是穷人家的人要远离危险之地,避免失足,给家人造成更加穷困的境地。我们村里有这样一个案例,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姓李的人家,世代贫困,到了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飞速提升之际,他们家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相对别人而言,仍然很穷。虽然饭能吃饱了,但仍然没有钱花。因为旧观念较深,生了好几个孩子,负担重。难得的是孩子挺争气,读书成绩都不错,特别是老二,成了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父母东拉西借想办法供应孩子上大学,眼看孩子就要毕业找工作挣钱了,父母已经喜上眉俏,等待孩子挣钱为家里担忧时,但却发生了意外。孩子在夏天的一个周末,暑假回家干活后下河洗澡,再也没有上岸。这是上世代九十年代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这下全家都可惨了,借了那么多钱供他读书,父母还得重新挣钱还债。这毁,是多大?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淫字,这是毁人毁家的祸害之首,很多男人身败名裂、妻离子散都是源于这个淫字。在我们村有这样一家人,他是我的家门。由于村里房屋、土地被征用,他家原是一个大家庭,房多地多,所以一下子获得了200多万元,这是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钱,心里一下子就飘飘然了,买车后到处游山玩水,途中认识了一个小妹,并结伴旅游,同吃同住。妻子知道后闹离婚,分走了1/3财产,妻子带着孩子,自愿只要70万元,其它一分不要。就这样妻离子散了,但他仍不悔改,认为那小妹对他是真心的,可以重新组建家庭,照样可以过上幸福日子。可是没想到的是,那小妹分批次骗走他最后的50多万后玩起了失踪,杳无人迹似的从此消失,他自己呢?除了一辆车还在,其它什么都没有了。现在他在跑私家车,靠跑滴滴挣钱养活自己。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这是永远正确的至理名言啊!放眼古今,概莫如此。路有千万条,正确的,永远只有“正道”!


种植天地


有些人的回答真的是不求甚解,老祖宗要是看到咱们这么回答问题,估计都能气得活过来,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咱们先来说前半句:“穷走水一家毁”,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着火”,也就是现在人说的火灾。毕竟这句俗语传了不知道多少个年头,想要解释这句话就必须回到那个年代去分析。古时候虽然有砖瓦结构的房子,但大多数都是木质和茅草屋,本身农民生活就清苦,尤其是对于些穷人来说,食不果腹的年代,能有一个住所就已经很幸福了。但如果遇到了火宅,把仅有的房产烧毁了,也就没有了居住的地方,所以就有了“穷走水一家毁”的说法。

另外,“走水”的翻译有很多种解释,比如火灾;走水路、乘船;经手银钱、管账目等。其实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要知道古代可不像再现这么太平,尤其是农民穷困潦倒的年代,很多农民是干起了劫匪的行当,其中以水匪最为猖狂,也不好剿灭。所以,一般人出行是不敢选择水路的,万一遇到劫匪损失财物事小,被害了性命事大。如果是穷人全家出行或家主出行,一旦遇到劫匪很可能白白的丢了姓名,再加上天有不测风云,走水路出事的几率要比陆路大很多,所以对于古代人来说,走水路是非常危险的,除非是一些官船或有人保护的船只,不然是不敢随便在水路通行的,梁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再来说说“富涉淫三代贫”,其实这句话对应的另一句话是“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意思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肯努力,不死总会出头。

这里面的“淫”与温饱四“淫”欲是同意,但绝对不是淫邪,更是与奸、色等无任何关系,这句话里面的淫指的是一些坏毛病。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管我们多么富有,只要不努力上进、只要贪图享受,不出三代就会再次变成穷人,当然享受的方式是包括女色的,但这个“淫”是泛指所有享受的方式,而不是单指女色,这个要搞清楚。这就好比王迅驳斥“上善若水”中的善的解释一样。


新农志


这是一句最容易被人误读的俗语,被误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古语中“走水”的不了解;二是把前半句和后半句分开解读,结果造成误解。

一是俗语中的“走水”

在“穷走水一家毁”之中,很多人就“走水”理解成走水路,这没有什么错。“走水”一词的基本解释有六种:一是流水;二是泅水;三是走水路,也就是乘船离开;四是经手银钱出入,也就是管账;五是避讳语,也就是失火;六是比喻走漏消息。当然,还有一些方言意思,因不是普遍用的,是地方语,这里也就不说了。

我们仔细分析“穷走水一家毁”这半句话,如果按第三项“走水路,也就是乘船离开”来理解,也就是贫穷之人走水路,乘船离开就会将整个家庭毁掉,这种逻辑怎么讲也讲不通。如果是船不好,船沉人亡,难道富人之家乘船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偏偏沉船之祸只能落到穷人头上?毕竟,沉船是一种事故,即使在古代发生的概率也是比较少的,就像现在,开车会有车祸,但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很小的。再说,穷人为什么就非要去乘船呢?难道穷人都住在大河边或海边不成?

“走水”一词其实在古代早就作为避讳语,那就是失火的意思。如果哪里失火了,不能直接说是失火,而是说“走水”。如晚清小说《市声》第三十五回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忽见两人赶出,问道:‘哪里走水?’ 步青 指道:‘那不是火光么?’”

那么“穷走水一家毁”之中的“走水”就是失火的意思了?家里本来很穷,家当本不多,失火把房子烧了,一家人什么也没有了,这个家不毁了吗?我看那也未必,只能说含有这层意思在里面。过去的俗语往往喜欢用比喻的手法,这句俗语也不例外。

如民间有一句这样的俗语:“千日砍柴一担烧”,这句话用来比喻多年积累的财物,一下就花光了。其实这句俗语与“穷走水一家毁”有异曲同工之妙,“柴”“一担”“走水”都不是实指,都是一种比喻家中的财物。这样理解,“穷走水一家毁”的意思就非常清晰了:家里本来很穷,把家里仅有的财物像火烧房子一样,全花光,家里什么也没有了,这个家不是卖儿卖女,甚至卖妻,还能靠什么来生活呢?难道要等着活活饿死?这个家不毁了吗?在古代社会,这样的家庭确实存在。这里“走水”就可以理解成天灾,如失火房屋被烧、水灾、蝗灾、旱灾等,也可能理解成人祸,如吃喝嫖赌等。笔者认为,“走水”此句俗语中意思侧重人祸。

二是对这句俗语的整体理解

“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是种递进性结构,前半句和后半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把其看成一个整体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分割开来理解,那这种话的意思可能就会出现偏差,甚至会误解。

先说“富涉淫三代贫”中的“涉淫”的意思。“涉淫”与前半句的“走水”是相比较而言的,是汉语中的一种说话方式,为了避免与前面的重复,意思差不多。“涉淫”一词不能仅仅理解成淫乐,应该是吃喝嫖赌等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行为。接下来说说“三代贫”,也就是说,富裕人家吃喝嫖赌等花天酒地、不务正业,败了家的结果是让其后三代人过贫穷的生活。俗话又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种败家后的富人,虽然贫穷三代人,但家还在,人还在,不像穷人那样,家毁人亡,再也没有起来的机会,而富人三代以后又能崛起,走向富裕之路。

话说到这里,“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原来这句话是古代穷人家父母用来教育自家孩子的,意思是:我们是穷人家庭,不要和富人家去学那些吃喝嫖赌等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坏毛病。我们这样的家庭折腾不起,把家财败光了,结果是家毁人亡,永无翻身之日;而那些富人家庭,他们折腾得起,即便把家财败光了,大不了让后人过三代贫穷生活,但他们的家还在,人还在,说不定三代后他们经过后辈的勤劳持家,又能富起来。

现在我们一些人教育自家孩子,让他们不能与一些家庭条件比自家好的孩子攀比、学坏,不也喜欢用同样意思的话来教训自已的孩子吗?只是现在的家长说话更直白罢了。


关山听风


这两句话是古代有修养道德的贤人流传下来的。意思还是很值得世人借鉴的!我首先来给大家分析第一句话“穷莫走水,一家毁"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作为一个人要有德性,在贫穷的时候要走正路,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就会有出路,才能够致富。千万不能去偷盗或抢劫别人的财物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些行为就叫做”下水,走水"。(而不是指去从事边的工作。)而且这是不正当的违法行为,丧失人格的行为。

在古时候凡是有这类行为的人一旦被人捉住就会被打死的很多,被官府的人抓住不但本人受重刑罚而旦还会连累其家人,严重的会被诛连九族。所以古人教训后人不可偷盗抢劫他人财物,犯了就是死罪!会摧毁了一个家庭!

第二句:”富涉淫,三代贫"。这句话也是告诫世人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果贫穷了不要逃避,若是家庭富裕了,自身也算是富贵之人了。虽然富贵了,但是也要有修养,更要有德性,行为要端正。不能因为自己条件优赿了就可以胡作非为,为非作歹,小看别人,甚至欺负他人,这是失德的行为。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家庭条件优赿了,除了吃喝玩乐之外,无所事事,尤其是男人们动起了歪脑子,整天游手好闲,寻花问柳,见到美女就会争凤吃醋,甚至做出出轨背叛家庭的事情。他们殊不知这样会有什么后果?

人如果涉淫的话,其后果是很悲惨而可怕的!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会削减自己的福报!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淫欲二字上载了跟头,轻者家庭破裂妻离子散,重者惨遭奇祸丧失性命!

另外,若是欺负他人妻女,其本身失丧大德,会遭受很大报应的,即使当时不报,以后也会在他们的妻女或者后代人身上出现报应的!

《玉历宝纱》中说:“万恶淫为首”。《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罪福报应经》中说:“善恶到头终有报,远在子孙近在身”。因此,涉淫也是会累及三代的!

所以我们要多行善积德,广种福田!平时多济贫扶危,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帮助我们自己也!

但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够和谐相处,幸福快乐!


佛住我心


农村俗语:“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农村是一个复杂的人情社会圈子,既有好人,也有坏人;既有穷人,也有富人。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着属于其自身的活法,穷人节衣缩食过日子,富人则过着穷人想过的日子。不过在农村有着俗语“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世”的说法,所以人们为了想摆脱贫困或者维持富裕就得想尽各种方法。

于是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总结出了“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的人生道理,这其实是告诉穷人农民和富人农民有些事不能做。其实在农村像这样的俗语还有很多而和这句话最为接近的当属于“富贵不能淫”,那么为什么农民们会有着这样的感慨呢?您且接着往下看。

  • 穷走水,一家毁

这句话的意思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不小的分歧,目前最为流行的有两种说法:

首先这里的走水指得是在江河湖海做海盗之类的生意,如果做这种事情最后一家人都会受到牵连。我们都知道古时候农民的日子不好过,那个时候闹天灾、饥荒是经常有的事情,指不定哪天咱们农民就没吃的。于是在这个时候不少人打起了打家劫舍的主意,忘记和丢失了农民淳朴的本心。然而那个时候的统治者不会允许你乱来,最后一家人可能因为“连作”而株连九族。

还有说法说的是这里的走水指得是失火。在古时候的农村人们建造房屋大多数用的都是茅草或者木板等,这些物品都是属于易燃物很容易被点燃。那时的农民们又没有什么其它家产,一旦房子点燃可以说是一家人都得流离失所,也算的上是家破人毁。为了避讳火这个字才把失火改成走水。

  • 富涉淫,三代贫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简洁易懂:如果一个富裕的家庭涉及到骄奢淫逸的生活,那么肯定会在三代之内变得贫穷。以前的农村和城市人们也没有什么其它娱乐,不少富裕的家庭开始走上了歪路子——其中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就是其一。但是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又十分看重名声,根本不敢明目张胆的来。

于是那些富裕家庭就很容易被别的女人抓住把柄,再加上看到其家里有钱便开始无节制的索要,最后“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暴露就会导致家庭内部矛盾。这个时候整个家族都是人心惶惶,没有动力去做其它的事情也不会想着去挣钱,长此以往下去家产会被败光,整个家族也会逐渐走向衰弱。

富裕的人家更要保持住自己的本心,因为一旦富裕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着自家的家庭财产,指不定哪天就陷入了别人的圈套。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随着如今时代的变迁和农村生活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以后咱们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会越来越强,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本心。


爱茶者九号


农村俗语:“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字面上理解,穷人走水路一家都毁掉了,富人好色三代会贫穷,你不觉得牵强吗?会有什么道理呢?这并不是什么俗语,是先人留给后人的训诫,老祖宗的话是有道理的,在今天也有借鉴的意义。

其实这句话产生于古代盛世时期,古时候交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水路,一种是山路。古代有很多通水性的人靠打劫为生,称为水贼,水贼一般收获多,所以很多人会冒险做水贼,水贼没有道德仁义底线,因为得来钱财颇丰而且来得容易,凡经过水路的客商或普通人,都会遭遇不测,对于水贼人人恨之入骨,普通老白性拿他们没有办法。最终会被官府绳之以法,而且背负骂名,祸及九族,这里的一家不是现代的一家三口,而是一个大家族。

所以后人一般以水来代替财,但以水组成的的词语往往跟财有关,比如涉水,下海,流水等。而穷走水毁一生,也不仅仅单指水贼,也泛指来路不明的钱财之道。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富涉淫三代贫,这里的淫被后人理解为好色是错误的。文天祥在一诗中写到,富贵不能淫,还有以往的一些诗句都能证明淫是指不务正业,吃喝玩乐,贪婪成性。富人在达富之后更应该明白,钱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不能任意挥霍,钱财一旦挥霍,富人就会养成一种以花钱为乐的习惯,钱财很快会被散尽。这里的三代并非确切指三代人,而泛指后人,后人会以前人的行为作为标榜,沿袭前人的思想,人有淫的思想却没有能力赚钱,几代人都会受穷,除非改变思想,而人一旦有了贫穷的根深蒂的思想意识,贫穷会紧随其后。正所谓从富致穷容易,从穷变富难。

总而言之,人间正道是沧桑,钱财来之不易,勤俭并不是穷人的专利,勤由俭,败由奢。勤劳未必致富,但是君子致富的路,即使不富也是有尊严,足可称道的。


农业空间


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这是一句很有劝谏警诫性的经验名言。告诉人无论穷富都值得注意:穷不冒险,富不骄淫。

人常常会走两极端,穷而冒险妄为,富而骄奢淫逸。冒险妄为必害己害家,即会人亡家毁。肚饱思淫逸,这是人的一大特点,人富之后,失去警觉,就会开始骄奢淫逸起来,人一旦思起奢赌淫逸,不知谦虚守业敬业,那离返贫就不远了,爷孙三代又要跌入贫穷了。为人做人要穷有志气不馁,富不骄奢而谦,还能勤俭有为,千万不要滑入赌场淫窝里面去,否则会害穷三代的。

穷走水,富涉淫,都是危险的。旧时交通以水路为主,穷而外出一拼是有理,但走水存在大大的危险性,有风浪有暗礁,时刻有船沉家毁的外险。所以穷而盲目走水就有毁全家的危险,直得注意。走水除了直指水之险外,也暗喻人生路之险及人生盲目冒险,告诫人不要轻易走水,特别在穷而无资本时,更要冷静思考,不轻去做冒大风险的事,不然,不但害自己,还会毁全家。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人富而安,人富骄奢,人富思淫,这属正常,但不知节制,安而无为,骄奢无度,淫荡无比不知悔,那就离穷离凶祸不远了。这教训不可明。


树德汉硕


农村里的那些老俗话,看起来很粗糙,但是话粗糙理不粗糙啊。老祖宗们用生活经验来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穷走水一家毁。

走水,是指涉水,走水运谋生的意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百姓们,为了谋生,靠水吃饭的行业有很多,比如靠水打鱼,靠水航运,靠水采集河沙资源等。

俗话说,欺山莫欺水。我们人类又不是鱼,可以在水里生存。游泳潜水再厉害的人,都有被淹死的风险。只要我们在水上作业,一旦遇到坏天气,或者啥意外时,是很容易上不了岸,死在水里的。



一般穷人家庭里,没有太多的谋生资源,都是靠男人去赚收入的。当正值顶梁柱的男人,在水里出了意外死掉时,这个本来就贫穷的家庭,就会雪上加霜,日子过得更加艰难,算是毁了。

靠水走航运的,特别是出海航运的。男人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走航运时,一年也不一定回家一次。

贫贱夫妻百事哀。在这个感情和忠诚越来越不值钱的年代里。家里的妻子,在贫穷的困扰下,是很容易被别人的好而吸引的。这个时候,如果丈夫在身边,还有所克制。如果这时候丈夫远洋了,一年不回来一次。那么家里的妻子,就容易变心了。

所以,当男人比较穷时,穷得正剩下爱情时,是不建议远洋赚钱的。等你钱赚够了,回来时可能家就变了。

富涉淫三代穷。这里的涉淫,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好色。一种是只沉迷于某样东西。

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而那些自愈柳下惠的人,大概只是玩腻了,或者没机会而已。当男人从穷小子变得有钱时,不少人就会解放好色的天性,喜欢去玩异性。这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

今年某东就是因为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在美国被人下套了,引来了很多风波。普通有钱人的话,好色就容易被别人下套,事业丢掉。或者染上疾病,最后害了自己家庭。

另一种说法,是指沉迷于某样东西。

当男人有钱时,就会觉得生活已经无忧无虑了,于是抛弃了那个奋斗的自己,去沉迷各种喜欢的东西。这个社会变化是很快的。当一个人停止了进步,就会被社会淘汰。

前段时间,有新闻说,某个董事长沉迷王者荣耀,最后把公司都差点搞黄了。

虽然说,富涉淫三代穷,有点夸张,但是有钱时,不管是好色,还是沉迷某样东西而停止了奋斗,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总的来说,老祖宗们这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穷时,就要守家,而有钱时不能迷失自己。


村哥小凡


别把老百姓的俗语“哲理化”了

这两句话就是老百姓把日常生活当中的道理,用生动的语言简单的总结了一下,不是什么古代先贤哲人流传下来“名言”。含义通俗明了,内容一清二白!

我先说第一句话“穷走水,一家毁"的意思:走水,从很久的古代直到民国,一直就是失火了的意思。

那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确:就是穷人家千万别失火,如果发生火灾,就把一个家烧毁了,这是穷人家最凄惨毁灭的结局。

第二句:”富涉淫,三代贫"。这里先普及一点古汉语的小知识,在古汉语当中的“淫”的有几重意思:“淫”既包括今天所说的淫秽的意思,还有别的意思——过分、极端、沉迷、上瘾。比如古人说的“奇技淫巧”里的“淫”可以做“多”解释,既可以指的是过分,也可以就理解为不良之风。

这样一来”富涉淫,三代贫"这句话,就是告诫即使是很有钱的富贵人家,为人做事,千万不有过度的不合理的苛求,甚至做压迫他人的事。千万不要有超出人伦道德底线和财富限度的非份追求。

比如过于过度追求淫欲,欺男霸女,横征暴敛,掠人财富,以势力压人,草菅人命等等,诸如此类十恶不赦的恶行。

若是一味做这样的事,因果报应,就会丝毫不爽的降落到这类人的身上。因其本身已失丧大德,即使当时不报,报应以后也定会落在他们的妻女或者后代人身上——让你一世富贵,三世受穷!

以今天现代人的科学观点,看因果报应论,应该说有社会伦理规范的合理性,但没有客观规律的必然性,更多的是一种信仰和信念,人们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

这种铭刻于中华民族心理当中深刻的因果报应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人伦理道德当中坚如磐石的哲学观。

传承至今,就连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敬业、诚信、友善的含义里,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多行善事多做好事,广积德性,广种福田,多济贫扶危,帮助他人,永做好人,不做坏事!

说到这里,已经做了过度的解读了。这里要表达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比如为了达到头条的这个认证,对事物作繁复过度的解读。常常起到的作用是画蛇添足,叠屋架床,完全没有必要。希望能纠正这种不良的文风。

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那就是千万别把老百姓的日常俗语“哲理化”了。那样会搞得很虚伪,因为文化解读的矫情,而失去了草根语言之所以能千古流传的生命活力。

这本身已经是在做过度的解读了,打住!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