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信用貨幣,不過是一個財富分配工具

說明:本文為2019年11月6日在Veryhash分享群接受區塊鏈媒體 Odaily訪談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 從貝殼到黃金,到底什麼是貨幣?

主持人:

我們正式進入今天的知識分享環節。這第一個問題是,您對貨幣研究很深,那您是如何理解貨幣的呢?

路財主:

怎麼說呢?簡單來說,貨幣是一種財富的索取權,這種索取權導致了它的作用——刺激人的野心和慾望,這就是貨幣的本質。

主持人:

從出現至今,貨幣經歷了很多演變,你能不能給大家簡單講講貨幣的發展史?

路財主:

最早期的貨幣,比方說中國的貝殼,西歐的牛羊,兩河流域的大麥和銀塊,埃及的奴隸和黃金,北美的菸草等等,可以說,早期的貨幣本身就是財富或商品。大約從公元前500年前後,人類進入了金屬貨幣時代,歐洲和兩河流域主要是用黃金白銀,我們中國人太多,所以用自然界儲量更加豐富的銅,但整體來說,這些金屬依然是商品。

從18世紀起,從英國開始,全世界逐漸開始只把黃金當做貨幣,這一模式一直持續到1971年,距離現在還不到50年。但就在1971年,發生了一件我認為對人近現代經濟史影響最大的事件——佈雷頓森林體系倒臺,美國拒絕再按照固定比率用美元兌換黃金。這意味著,當時的世界貨幣美元脫離了和實物商品的聯繫,成為純粹的信用貨幣。

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

如果說,以前的貨幣是真實財富象徵和代表的話,1971年之後的貨幣,成為了純粹的信用貨幣,而其數量,是受政府和央行所操縱的,這樣一來,貨幣不再能兌換確定數量的真實的商品,而是本身就成了政府和央行分配社會財富的一個工具。

簡單說,1971年前後的區別是——

之前,貨幣是真實財富和商品;

之後,貨幣是財富分配工具。

現在很多人說西方是市場經濟,因為他們的政府基本不干預經濟,相比之下,中國不是市場經濟——我必須強調,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如果說,1971年之前,世界上還有純粹的市場經濟的話,1971年之後在任何國家都不存在純粹的市場經濟。原因在於,評價經濟狀況的基準——貨幣本身數量已經被政府和央行隨意操縱,這叫什麼市場經濟?

某種程度上說,1971年之後,全球都是柔性的計劃經濟。

第二部分: 信用貨幣在今天遇到了什麼問題?

主持人:

您所說中心化的信用貨幣容易被操縱、那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呢?

路財主:

我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信用貨幣的終局”,就是討論這種情況。因為1971年以來,增加貨幣的數量沒有什麼成本,最終一定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就像津巴布韋、委內瑞拉這種情況,政府和央行一點兒也不講信用,把印鈔當作掠奪人民財富的手段,動不動就胡亂印鈔,這導致貨幣越來越沒有價值;

另一種情況就是美國、歐洲和日本這種,政府嚴格按照某個規則印刷貨幣——通常是用國債作抵押來發行貨幣,雖然脫離了貴金屬約束,但其貨幣增長速度一直能夠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除了金融資產之外,從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感覺不到價格的增長(其實還是緩慢增長的,大概一年上漲5%的樣子),這會讓人們對貨幣產生和金本位時代一樣的信任。這種信任延續下來,哪怕西方國家央行偶爾破壞其原有的發行規則,但人們依然對貨幣保持信任,再加上技術的進步,日常生活物資如糧食原油等基本需求品變得極大豐富,所以官方的通貨膨脹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

第一種情況的結局我們都很瞭解了,第二種情況的結局原來一直沒有出現過,但在2008年以來開始出現。

隨著社會物資極大豐富,人們的基本需求都得到了滿足,大家發現實體經濟掙錢越來越難,於是社會對於貨幣的額外需求大幅度下降,於是利率就越降越低,越來越低,一直到2008年開始出現了0利率。

不過,貨幣本身最多也不過是零利率,但各國央行為了擴大印鈔規模,拼命的購買國債,把國債給買成了負收益率,然後央行忽然發現,原來還可以搞負利率。反正,現在老百姓的錢基本都存在銀行,實施輕微的負利率老百姓也沒有什麼辦法。

這就是現在的零利率和負利率——我要強調的是,過去的5000年之中,貨幣從未出現過0利率或者負利率,但現在卻在歐洲和日本普遍出現,這可謂是人類經濟史上的一大奇觀。

主持人:

不是危言聳聽,信用貨幣漸漸演變為了少數人牟利的工具,這樣持續下去後果難以設想。

路財主:

是啊。當代信用貨幣,不管是委內瑞拉貨幣還是美元歐元日元,因為本質上沒有獲取成本,他們本質上的價值也是0。如果你得到一樣東西沒有獲取成本,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任意增加或縮減供應,可想而知,你是不會真正珍惜這種東西的。

雖然說,歐美日的貨幣發行因為有一定的規則,而且得到了民眾的信任,還是有一些價值的,但獲取成本是0的原因,決定了其最終一定會過渡到零利率。至於委內瑞拉和阿根廷動輒1000%的高利率,本質上來說其實與歐元日元是一樣的,想想看,你用一個價值基本為0的東西乘以很高利率,其實也是零。

我記得在2007-2008年研究貨幣史的時候,發現,央行總是降利率很積極,但提高利率很不積極,那最終可不就是零利率麼?

結果沒多久就看到了零利率,哎,真是叫個所想即所得。

第三部分: 我們該怎樣看待數字貨幣?

主持人:

您所說中心化的信用貨幣容易被操縱,那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呢?如果說信用貨幣終將陷入零利率或是負利率的魔咒中,那麼人們勢必會尋找下一代貨幣,不少人將加密貨幣、數字貨幣視為新的貨幣方向。

您是怎麼看的呢?比如比特幣會成為未來的世界貨幣嗎?

路財主:

我後來想了,努力操縱並掌控一切,這好像這是人性,誰也避免不了,要是我能印鈔票,我肯定也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多印一些,給那些我不喜歡的人少印一些。

人活在世上,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未來嘛,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確定的,比特幣當然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貨幣,但,這只是N種可能性之一。

關於未來的貨幣,其實主要取決於大眾願意把什麼看作最有價值的東西,而且,其信用不會衰減。比方說,房子其實也是可以做貨幣的,但因為其不斷的壞掉和新建,而且無法標準化,所以當貨幣就有很多問題,可能很多人為了獲取貨幣,就去建設很多低劣的房產。相比較之下,我們只能說,某個不依賴於現有貨幣信用的東西,它也具有較強的標準化屬性,就更有可能充當未來的貨幣。

關於國際貨幣這塊兒,我喜歡借用黃曉明的話來說,我不要你覺得怎麼樣就是怎麼樣,而是大多數人覺得怎麼樣,才會是怎麼樣。比方說黃金,幾千年來其價值就不依賴於任何政府或個人,而且過了幾千年依然保持其價值。

當然,大多數人的看法也會變化,至少就目前來說,絕大多數普通人(包括央行)的認知,大家還是覺得黃金更靠譜一些。

主持人:

某個不依賴於現有貨幣信用的東西,它也具有較強的標準化屬性,就更有可能充當未來的貨幣。——怎麼看比特幣都合適。


路財主:

比特幣,是通過所有人可信的技術手段來確保數量供應,而且現在在世界上已經擁有了一群堅強的信徒,這就使得它很有可能成為和黃金一樣的東西,成為未來貨幣抵押品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比特幣TPS(每秒鐘併發交易數)很低,所以並不適合作為支付的貨幣,而是和黃金一樣,最好的是用作抵押品,而且因為區塊鏈技術的存在,比特幣相比黃金,更加透明、可信。

主持人:

瞭解,比特幣在交易屬性上可能不那麼友好。那麼從大方向看,路財主您覺得比特幣的未來會怎樣?群裡的朋友們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呀。

路財主:

剛才說了,關於未來,誰也不知道。不過,以我有限的知識和判斷來說,我總覺得,一個限定數量的東西,一個有可能成為未來貨幣構成之一的東西,一個當前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認知到其特殊性的東西,等到絕大多數人都明白過來的時候,其價值應該會有一個上升的過程。

簡單來說,短期我可能判斷不了比特幣到底會漲還是跌,但從總市值比較來看(比特幣目前的市值大約是黃金的1/40),我相信比特幣的漲幅會遠遠超出黃金這種已經完全被大家認知到的東西——從交易上來說,儘量選擇進入一個增量市場而非存量市場,賺錢概率會比較高。

另外我特別要強調的是,比特幣的獲取並非沒有成本,因為它要耗費大量電力資源,所以它的價值並不像政府的信用貨幣那樣,僅靠政府信用來支撐,它至少是有成本支撐的。

主持人:

我相信比特幣的漲幅會遠遠超出黃金這種已經完全被大家認知到的東西——這句話劃重點!比特幣仍然是個潛力股啊。對,每次跌到成本價,基本就下不去了,不會隨隨便便歸零的。

路財主:我去年算過這個成本,大約在5000—6000美元。

(分享環節完成)



信用貨幣,不過是一個財富分配工具

主持人:

好,感謝路財主今天精彩又接地氣的分享,相信大家對貨幣有了進一步瞭解,同時對比特幣的認知也有所提升。下面,我們留了15分鐘的問答環節,由路財主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現在開始可以自由提問了,路財主會在一一解答的哦。

問題1:

路財主你有幾個幣,或者BTC佔你金融投資的多少比例?

路財主:

我在比特幣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幾枚還是有的,至於佔我資產的比例,你應該問的是普通人應該如何配置吧?如果你有100萬-1000萬,我建議配置5%-10%,如果你只有幾千元1萬元,我覺得100%配置算了,如果是大佬有幾個億,我覺得可能3%左右就行了。

問題2:

請問路財主買算力還是直接買btc哪個更靠譜?

路財主:

我兩種都有買,而且我還準備考慮藉助一些金融工具,讓自己的比特幣更值錢一點兒,不過這涉及到一些金融操作上的東西了,不是今天討論的內容。

問題3:

路財主我也問個問題吧,就是建倉的時機。如果我在別人都想拋掉它的時候買,比如去年無限下跌的過程中,是不是大概率能在一定週期內獲得比較好的收益。另外,很多人都覺得比特幣到春節會跌,我是不是就不該相信,不要準備在那時建倉。謝謝路財主。

路財主:

對於比特幣投資來說,截至目前有個定律不知道大家沒有聽說過——不管那些擁有比特幣的大佬還是小散,他們第一次買入比特幣的時候,就是他們這輩子擁有比特幣最多的時候。所以你的看法沒啥問題。當然,我剛才講的那個“段子”是以前,目前我覺得比特幣進入了一種“普遍資產”的階段。

問題4:

請問路財主認為影響比特幣價格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有些人說當比特幣越來越多人用得時候價格會提升,但有的人又說一個產品越做越好的時候,價格是會越來越低廉的。

路財主:

我認為影響比特幣最重要的因素是認知比特幣的人數,越多人認知它,價格就會上漲越厲害。比特幣不是一種產品,因為人類可生產的絕大多數產品,終歸都會變得越來越多。

問題5:

就是說,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比特幣的價值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就會提升?所以說法幣的不斷氾濫也會對比特幣的價格造成影響?

路財主:

是的。還有一個基礎就是,信用貨幣不斷增加,實際上,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到今天,10年時間,僅美歐中日英5大央行,就印刷了至少15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在2008年之前,歐美日英四大經濟體的基礎貨幣總量也就2萬億美元。我經常開玩笑說,在過去的10年間,我們印了超過過去5000年所印刷的貨幣的總和——的7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