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国演义》的蜀国魏延,除了五虎上将他最强,东吴哪几个猛将打得赢魏延?

五金员工陈可为


以《三国演义》来说,东吴能保证打赢魏延的还真没有,不过能和魏延一战的人不少。

魏延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在攻打益州、汉中之战和蜀汉后期表现活跃。特别是蜀汉后期,在五虎上将陆续去世以后,魏延更是蜀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而很巧,当时魏军也有一员从前期打到后期的猛将张郃,但是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不敢让两人轻易交手,显然魏延和张郃的武艺非常接近,所以诸葛亮和司马懿不愿意冒险。

因此要讨论东吴是否有人能击败魏延,只要看东吴有没人能击败张郃这个级别的武将就行了,而非常可惜的是,东吴还真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太史慈是东吴的第一猛将,但是在合肥之战时,他不过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而张辽在官渡之战和张郃打过,两个人最后也是打成平手。所以太史慈对魏延的话,也没有必胜把握。

而孙策和太史慈曾经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败,两人武艺相当,而程普水平也和太史慈接近,所以两个人也不能打赢魏延。

东吴另一个猛将周泰虽然勇猛,多次在重围中救出孙权,不过他和韩当两人联手大战许褚,不过堪堪打平,他的武艺应该也比许褚要差一截,大致和张辽等人相当,一样没法击败魏延。

还有甘宁曾经百骑夜劫曹营,也是一员勇将,不过他的单挑最好记录,不过是和曹洪打了二十合以后曹洪诈败而走,这个表现也只能算差强人意,对上魏延一样没把握。

另外凌统在濡须之战也和张辽打了五十合战平,所以也和魏延武艺相当。

而东吴其他将领最多不过和程普、周泰、甘宁、凌统相当,显然不能战胜魏延。所以魏延对上东吴任何一将都不会输。不过如果放宽到能和魏延一战的话,那么孙策、太史慈、程普、周泰、甘宁、凌统等人都不成问题。


不沉的经远


东吴谁能击败魏延?首先得确定魏延的武艺,没错魏延是蜀汉仅次五虎的存在,但是武力上来说,却差了五虎一个层次。



比如:魏延十回合击败马岱,但是马岱的失败更像为了回射魏延一箭,而马岱败给张飞,是真败了;还有魏延和泠苞三十回合不分胜负,黄忠却轻松击败泠苞;汉中之战,魏延追杀曹操,被庞德奋力战退等等;可见魏延的武力距离超一还是有距离的。但是,魏延作战勇猛,特别是天赋不错,比如:襄阳城下,魏延和文聘打了半天,手下士兵也打完了,不过魏延还是全身而退,武艺其实是占了上风;还有泠苞,先前和魏延打平,后来兵败之际,不几合就被魏延生擒了;还有曹魏后期猛将王双,也是在惊慌之时被魏延斩杀的。另外,魏延还生擒过孟获等等,诸葛亮北伐时,魏延也包揽了不少脏活,累活,比如诱敌祝融夫人,兀突骨,张郃等等。



所以,魏延的武艺虽然在一流到一流上左右,但是魏延的战场的应变能力其实比武艺来得优秀。再看东吴几个排名比较靠前的武将,有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程普,再往后的大部分在一流下,二流左右,绝非魏延敌手,所以只有这五人有机会打败魏延。



先说太史慈,他的武艺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太史慈单人独骑的冲阵,还有和孙策的神亭岭之战,这是接近超一流的水准;第二阶段战程普三十回合平手,短时间内战王朗不下,后来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平手,这时期太史慈退化到强一流到上一流左右;所以,第一阶段的太史慈战魏延,应该能赢,但是起码也得打五十回合以上。到了第二阶段太史慈战魏延,就很难说了,大概率会平手,即便太史慈占上风,那也可能是环境对魏延不利的因素。



再说甘宁,他是东吴诸将中斩将最多的,大飞熊写过,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甘宁比较代表性,有武力参考价值的,就是先后秒杀北地四将之二的马延,张凯,而且和周泰,韩当在船上杀北地另二员焦触,张南不同,甘宁可是在马战中。北地四将在河北出身,自然武艺不差,又在长坂坡曾经围攻过赵云,却能全身而退,因此他们的武力能进入一流的行列。至于甘宁战曹洪,战乐进,都有诱敌成分,被沙摩柯射杀,又属于意外,这里不做参考。所以,甘宁能秒杀二人,武力应该能在上一流到强一流之间,对战魏延有一定的优势,占一点上风,但是要击败魏延,恐怕很难。



再说周泰,凌统,程普,周泰虽然勇猛,但是二十回合杀沙摩柯,是在蜀军败退当中,而且沙摩柯的武力未必比得魏延,战绩却不如魏延。夷陵之战前期,关兴,张苞对阵,却吓得周泰,韩当躲入阵中。关兴曾经和魏延一起诱敌张郃,可见诸葛亮心里二人武艺差不了多少,所以周泰遇到魏延,恐怕要吃亏。凌统曾经分别和乐进,张辽五十回合打平,遇到上一流的魏延,应该也是平手,胜负难分。至于程普,战绩不多,三十回合战平太史慈最有说服力。但是,三十回合不算胜负交手,不能说程普武艺平太史慈,应该不如,所以属于一流中的水平,再加上年老,对上魏延,只怕还是吃亏。



综上所述,周泰,程普战魏延没有胜算,凌统应该堪堪的和魏延打平,只有太史慈和甘宁在概率上有可能战胜魏延,不过必须是在死战或者奋力一战的情况下。但是,魏延虽然战场应变力出色,却对弓箭的防御力有限,战马岱就是一个例子,而太史慈和甘宁的箭法都不错,一个射城门上士兵的手,一个射死多位将领,还把乐进射出小说舞台,因此二人对魏延玩起了弓箭,胜算就会大很多。


大飞熊骑士


在三国中,魏延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是蜀汉“五虎上将”之后,实力最强悍的大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自封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封了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震动。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上任后会如何应对,魏延是应对自如。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刘备听到魏延的话后,只说了一个字:善。善也就是好的意思,这简单的一个字,足以说明刘备有多认同魏延了。魏延不仅是这么说的,他确实做到了。他镇守汉中十余年,曹魏一直不敢进攻汉中,汉中始终相安无事。

刘备死后,魏延也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延领军进入了阳溪一带,在途中遭到了魏后将军费瑶和雍州刺史郭淮的大军。两军相逢,魏延大破之。因立有战功,魏延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且被授予假节。

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魏延的实力有多么强了。

那么,东吴有哪几位猛将打得赢魏延呢?

笔者认为有两位,他们便吴国的第一勇士太史慈和吴国的第一猛将甘宁。对此笔者的分析有以下几点。

首先,太史慈乃是东吴第一勇士,实力强横。

太史慈打了那么多年仗,似乎并没有斩杀过什么有名的大将,只是杀了一堆小兵。但是有几次战绩,可以证明太史慈的武力是非常厉害的。在北海城被围时,太史慈单骑突阵,敌兵就跟在后面追过来,太史慈拈弓搭,连发数箭,敌人全都应弦落马。在神亭岭之战,太史慈与一小将出战,拦截前来打探情报的孙策,太史慈与孙策一直从马战打到步战,数百合都没有分出胜负,随后弃枪搏斗,竟然还是不分伯仲。而在合肥之战时,张辽率兵来挑战,太史慈策马挺枪,迎战张辽,两将交锋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这三个事例足以说明,东吴第一勇士太史慈的实力不容小觑。因此笔者认为东吴的太史慈应该是有实力与魏延战上一战的,而且还有胜利的可能。当然魏延的实力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太史慈若与魏延交手,想分出胜负也还要战他个几十甚至上百个回合,而且最后的胜负还很难说,不过笔者认为太史慈应该会更胜一筹。

其次,甘宁乃是东吴第一猛将,战绩斐然。

在笔者查看的资料中,甘宁除了生病被沙摩柯射中后脑勺之外,之前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把的敌人打得大败,是当之无愧的东吴第一猛将。他作战方式上,会步战,马战,水战,攻城,可谓是样样精通;武器兵器上,刀,戟,链,样样会使,尤其是他的一手箭术,可谓是百步穿杨,射死了无数战将。

有几件事都是可以说明甘宁的实力。

在赤壁之战时,甘宁潜入曹营,一刀便砍死了蔡中,而后甘宁又截杀曹军,一刀便斩杀了马延,而且在张顗来挑战时,甘宁也是轻轻松松就斩杀张顗。不仅在赤壁之战,甘宁表现不凡,而且在合肥之战时,甘宁的表现,也是着实让人佩服。在合肥之战中,甘宁与乐进作战,战斗不过数回合,乐进就战败而走了,而且甘宁仅带着百骑就劫了曹营。不仅如此,甘宁最后一箭就射中乐进面颊,救下了凌统。对于甘宁的实力,演义中还有提到:

208年,甘宁献计奇袭夷陵得手,可是不足千人的甘宁被曹仁四、五倍的人数围住,连日箭如雨下,所有人惊慌失措,唯独甘宁谈笑自若,硬是撑到周瑜来援。

由此可见,甘宁的实力是相当的了不起,很是厉害,所以笔者认为甘宁是东吴中,可以战胜魏延的猛将。

总结:蜀国的魏延实力确实非常强横,东吴猛将中,没有几位能是他的对手。不过经过笔者的分析,东吴的猛将中有这两位可以与魏延战上一战,一位是东吴第一勇士太史慈,其实力非常厉害,可以和魏延战一战并且还有很大的可能获胜。第二位就是东吴的第一猛将甘宁,甘宁除了生病被沙摩柯射中后脑勺外,之前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把的敌人打得大败,因此笔者认为甘宁是可以战胜魏延的。


历史寻觅


东吴诸位猛将中有把握击败魏延的只有两个人:太史慈和甘宁。当然,如果把主公孙策也算到“战将”中的话,可以再加上一个孙策。

至于其他人,撑死了顶多能和魏延打个平手。

咱们来检点一下东吴那些还算拿得出手的武将们。


一、太史慈

太史慈号称是东吴第一勇士,但实际上他的战绩非常不理想。在他所有的战斗生涯中,从来没有斩杀过一名敌将,只干掉了一堆喽啰兵。

太史慈上阵厮杀有过三次平手,分别是:

1.神亭阻击战,数百合战平孙策;

2.刘繇大寨前,三十合战平程普;

3.合淝之战,六七十合战平张辽。

这就给太史慈的武力值有了个准确定位:略强于凌统、乐进,略低于徐晃、庞德,基本上和张辽、张郃处于一个层次。

太史慈这两下子,和魏延打起来能如何呢?

魏延和庞德动过手,还找机会射了曹操一箭。魏延还是诸葛亮主要用来抗衡张郃的重将。以魏延的武艺,与凌统、乐进同一档次,抵挡张辽五十回合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太史慈与魏延交锋,至少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再往下打,太史慈有可能占上风,击退魏延,但要想斩杀魏延,以太史慈的能力和魏延狡诈的作战风格,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二、孙策

孙策舍掉主公的面子,亲自上阵,和魏延战一把。

孙策的武艺和太史慈旗鼓相当,神亭一战,两人从马战打到步战,从步战打到肉搏,始终难分高下。孙策的水平也就是这样了,和张郃、张辽同一层次。

如果孙策和魏延阵前厮杀,和太史慈区别不大,五十合平手,六十合击退,想伤害魏延,基本上没那个可能。


三、甘宁

这是东吴阵营中唯一有可能伤到魏延的猛将。

甘宁除了在病中被沙摩诃瞅冷子射中脑壳以外,他前面所有的战斗都获取胜了。

应该是当江贼时候锻炼出来的,甘宁是三国时代战斗技术最全面的猛将了。马战、步战、水战,攀城样样精通,刀、戟、铁链都会使,尤其擅长射箭,是三国时代射死射伤敌人最多的战将。

甘宁在武艺上至少不可能比太史慈低,所以他完全能够在战阵厮杀中击退魏延。甘宁技术全面,擅使奇招,比如铁链、暗箭等,魏延如果不察,有可能要吃亏。


四、凌统

在东吴阵营的年轻后辈中,凌统是最有出息的,武艺比其他的小伙子们高出一截。

凌统的战斗生涯中曾经有过两场平局:

1.濡须口之战,与张辽五十合战平,孙权恐其有失,鸣金收兵;

2.合淝之战,与乐进战五十合平手,战马被曹休射倒。

通过以上两场战绩可以得出,凌统的武艺略低于张辽,和凌统旗鼓相当。

凌统这水平和魏延基本上一样,假如两人在阵前厮杀,百合平手,谁也搞不定谁。


五、程普

程普老将军的武艺还是挺不错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次战斗:

1.汜水关一战,一矛挑杀华雄部将胡轸;

2.夏口之战,不数合刺死吕公;

3.刘繇大寨前,三十合战平太史慈。

能三十合与太史慈打个不分胜负,程普的武艺应该接近于凌统了。如果遇到魏延,应该能够五十合战平,再往后怕要输。

黄盖的武艺应该和程普差不多。


六、周泰

周泰这个人比较勇猛,不怕死,敢玩命,是东吴阵营中的亡命徒,战斗风格上类似于曹魏的典韦,蜀汉的张飞。

但勇气是勇气,武艺是武艺,周泰实际武力值并不算有多么高。

1.南郡之战,周泰曾经三十合击退过曹仁,但曹仁明显是诈败;

2.合淝之战,周泰和韩当联手夹击,和许禇打了个旗鼓相当

3.彝陵之战,二十合斩杀蜀军步将沙摩诃,算是最辉煌的战绩了。

但是,我们注意到,刘备征吴时,周泰的弟弟周平被关兴一刀斩杀,周泰居然不敢报仇迎战,慌忙退走。弟弟死了都能忍,可见周泰的真实水平。

如果周泰上阵与魏延厮杀,恐怕不是魏延的对手。

东吴其他战将就不堪一提了,都是些在关羽马前战不三合的水准,关羽不放在眼里,魏延也不会太在乎。

总结:

东吴阵营中具备击败魏延实力的猛将,算上主公,有三人:孙策、甘宁、太史慈。

能与魏延战平的,有凌统、程普,或许黄盖也勉强能行。

至于其他人,都不是魏延的对手。


馋嘴肥猫铲史官


魏延是蜀汉集团的一员猛将,实力毋庸置疑,多有战功,只不过前期被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的光芒所掩盖,但魏延的实力绝对不比以上的“五虎大将”差多少。

刘备就非常赏识魏延,取了汉中以后,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镇远将军,蜀汉集团的人都大吃一惊,《三国志》记载: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众人也被魏延的豪气惊呆了,可见魏延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蜀汉后期,人才匮乏,魏延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诸葛亮每一次出征必有魏延。

魏延不仅勇猛,而且还有智谋。诸葛亮出祁山时,魏延还提出过“子午谷奇谋”。

孙权方面的大将有名的不多,说的过去的就是丁奉、黄盖、太史慈、凌统、周泰、程普、韩当等大将,周瑜、陆逊、吕蒙应该属于儒将,计谋多于战场厮杀,这里只谈武艺高低。

能和魏延过个三招两式的第一个应该是太史慈。孙策人称“小霸王”,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小霸王”的就孙策一个人有此殊荣。太史慈能和孙策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太史慈绝对有实力和魏延有一拼,但也只是对手而已,打赢魏延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能打个平手。

其次,能和魏延战上几个回合的还应该有甘宁。

甘宁说孙权麾下不多的勇将之一,曾经率百骑劫曹营,勇猛可嘉。如果和魏延相遇最好的战绩应该是平手,似乎有点勉强,根本就没有机会赢魏延。东吴其余的的将领就不用说了,根本就不是魏延的对手。

孙权方面的勇将不多,这和地域有关,孙权占据江东,正如曹操所言“南人喜水战而不善陆战。”三国时期的勇将大多都集中在曹操和刘备集团。

所以,在合肥濡须口一战,一个张辽就杀得孙权狼狈逃窜,杀的江南人人害怕,听到张辽的名字小孩都不敢啼哭了。


智者无疆风清扬


综合实力,实际来看,东吴没有一个人可以战败魏延!

个人崇拜,三国演义里面我没有崇拜吕布,没有崇拜五虎将,更不用说什么河北四庭柱,五子良将和江东十二虎臣。

因为我崇拜的是魏延魏文长。

其实魏延才是全书中没有被真正战败过一次的人!

别给我说曾经被庞德奋力击退过,击退不代表战败。中国人几千年来就说“横的怕冲的,冲的怕不要命的”在面对一个拼命的人,唯一正确就是想让一下。就算杀了庞德,魏文长未必全身而退,所以魏延是有意相让了一次庞德。

至于作者把魏延排名五虎将之后,那也算是作者个人抵触魏延。

试问整部三国演义作为守城没有失败的人是谁?只有魏延一个人做到了镇守汉中十几年从没丢失。那叫一个完美!!!

五虎上将第一的是关羽吧,而如果不是黄忠马匹不如赤兔马,那长沙之战,也可能没有后来的五虎上将。而凭借真正实力能够公然和黄忠叫板的只有魏延!

五虎将和魏延生活时间最长的只有魏延,魏延也清楚黄忠能不能打败自己,因为这样,在一次争夺主将时两个人才差点中人面前大打出手。。。

江东将军之中,能够有个人狙杀能力的只有太史慈,孙策不能算,因为孙策和太史慈交手其实是吃了亏的,孙策的确是拔了太史慈的身后短戟,但太史慈却抓下了孙策的头盔,头盔啊那几乎都是小霸王的脑袋!

至于程普绝对是江东的顶梁柱,但实力比起五虎将,估计他自己都不会去想。黄盖等人还不如程普。

不过江东有个甘宁甘兴霸。这个人必须要说一下了,因为这个土匪是各种实力都不错的一个综合体,更可怕的是和庞德,张飞,许褚一样根本就不怕死,敢玩命。评价这种人,就算是实力五十,但综合起来就已经可以打分九十,毕竟两个人动手,即使杀了对方已经也落下个伤残有点不值,和这种人对决其实内心已经输了一成。但种种迹象综合起来,甘宁未必能够从魏延刀下可以逃生!!!

其实很多人不懂,两个人对决更需要的是胆气。高手过招不是能够在招式胜过对方,而是能从对方找到破绽。稳,准。这点魏延可以做到,赵云可以做到。甘宁,庞德,张飞,许褚,周泰等人只是做到了狠!!!

最后不妨我用自己的经历给大家做个比方,太原市有个小王庄,小王庄书记家里做工程,我一个人和人家三十七八个人从四楼打到一楼,那一次伤了对方五六个,自己毫发未伤,我相信那次不是对方包工头出面,可能对方还要趴下几个,但最后结果,,,,后来我都不敢想下去了!



山昌正



魏延是蜀汉名将,是后蜀时期的佼佼者,其武艺高强,善养士卒,军事才能出众。早期以部曲的身份追随刘备,后因平定益州有功,被升任为“牙门将军”。刘备自任汉中王之后,提拔魏延为蜀汉驻汉中的封疆大吏。此后,魏延长期镇守汉中,独当一面,尽显其帅才本质。

后因提出了一套“子午谷奇谋”,引发了后世的热议,圈粉无数。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彼此不合,进而兵戎相见。最终被冠以了反贼的名号,不仅身首异处,还被夷灭了三族。

虽然结局不怎么好,但他的军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论统军治军,韬略权变,基本能与关张马黄赵相提并论的。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魏延的综合实力设定,有一个小小的削弱。在罗老爷子的笔下,魏延与五虎大将的差距非常明显。如果说五虎是顶级高手,那么魏延,顶多只有一流水平,足足相差一个档次。


那么?如题所说,东吴有哪几个猛将能打赢魏延呢?

个人观点!遍观东吴诸将,能打赢魏延的,大概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三人。百合之内能打平魏延的,大概有凌统、周泰、程普几人。

分别检索一下,孙策、太史慈、甘宁三人的斗将水平。

一、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兄长,是江东政权的奠基者,人称“小霸王”。当年率千余人马到历阳,得旧友周瑜支持渡江作战,一两年之内,就平定了江东诸郡。武力值方面,孙策应为东吴第一人。

1、神亭一战,二十岁的孙策,打平了三十岁的太史慈。二十岁的孙策,无论人生阅历,还是斗将经验,都比不上三十岁的太史慈。

而且比较有趣的是,十七岁的孙策,武力值非常普通。因为孙坚中箭身亡的时候,孙策也在现场,以他二十岁的脾气,他当时就得冲上去干了黄祖,不过他没有。相反,是程普奋力保住孙策退走。

他的武艺,是孙坚死后三年,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苦练出来的。短短三年时间,远达不到他的巅峰期。


2.之后孙策的武艺越来越高,在与刘繇决战的时候,又有所大进。刘繇部将干糜出马,斗不三合,被孙策活捉过去。

回阵之际,背后樊能举枪偷袭,在众人的提醒下,孙策慌忙回过头,一声雷霆,当场吼死了樊能。再看看腋下的干糜,早被他活活的挟死了。自此,人称孙策为江东“小霸王”。

这时候孙策二十一岁,相比二十岁的时候,武艺明显又更进了一步。



在东吴,孙策应该是唯一一个有顶级高手潜质的。无奈英年早逝,战绩过少,勉强位列强一流队列。肯定比魏延强。


二、太史慈

太史慈是东莱人,平生义字当先,救孔融于重围之中。单枪匹马突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后又单枪匹马突出重围,射杀贼众数百,无人敢挡。

单凭北海一战,足以证明他的强一流水平,他比魏延等一流战将更强。原因很简单,在一流队列中,找不出任何一位突入万军如入无人之境的战将。何况太史慈的两番冲突,对手是十万大军。

其他战绩,太史慈打平了孙策,七八十合打平过张辽。斗程普三十合之后,太史慈回去对刘繇说道,自己正准备捉程普。

就拿张辽来说,三国演义中,张文远的斗将水平,肯定是强于魏延的。而太史慈凭硬实力近战交兵,足以打平张辽。再加上弓箭、骑术等考量,他的综合水平应强于张辽。



所以!太史慈强于魏延


三、甘宁

首先,甘宁的箭术,与太史慈相当。曾射杀过大将无数。比如黄祖、乐进、凌操、蔡壎等。

甘宁的斩将,快刀斩乱麻。一刀斩杀邓龙,一刀斩杀蔡中,两刀双杀马延、张顗。

最能体现甘宁武力值的,有两大经典战例。

第一、皖城之战

合肥之战前夕,孙权领吕蒙的计谋,四面围攻皖城。不想守将朱光依城坚守,矢石齐下,攻城将士死伤惨重。众人皆束手无策。

甘宁见状,主动加入了攻城队伍,一手持执铁链,亲自攀登云梯。朱光见敌主将攀城,下令弩手集射甘宁。甘宁用手拨开箭林,一链将朱光打倒在地,顺利的拿下了城池。原文如下:

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朱光令弓弩以射之,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参考,“演义”罗本


第二、百翊贯曹

濡须口之战,曹操出四十万大军,打算攻打东吴。孙权与众人商议,决定趁敌军初至,阵脚不稳之际偷袭曹营,挫败敌军的锐气。

凌统当先请命,言只带三千兵马,便可大破曹军。甘宁也要争先,扬言只需百骑破敌。凌统不服,两人在大帐中相争不下。孙权考虑到凌统先说,于是令凌统率三千骑为一队,甘宁为二队。

结果凌统受张辽所阻,无功而返。甘宁对孙权说,只需百骑破敌,若折一骑一人,便不算成功。

是夜!甘宁领百骑都行,人衔枚,马摘铃,杀入曹营。左冲右突,逢人便杀。事毕,众人杀出南门,曹军将士无人敢挡。

原文如下:

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者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甘宁从南门杀出,无人敢当。——参考,“演义”罗本

从甘宁带百骑突入曹营无人敢挡。对比凌统三千兵马无功而返。甘宁的武艺远胜凌统。而凌统五十合战平过张辽,有一流水平,与魏延等人相当。



所以!甘宁应强于魏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