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返本篤行:建行廣東省分行“三力”支撐普惠金融

返本篤行:建行廣東省分行“三力”支撐普惠金融

2019年9月27日,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正式發佈個體工商戶經營快貸、抵押快貸、交易快貸等普惠金融系列產品

2019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並強調,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這樣的論斷在經濟面臨更大下行壓力的當下,顯然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作為國民經濟的主要部分,民營經濟,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在推動技術創新與穩增長、穩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對於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的普惠金融業務而言,2019年的關鍵詞當屬“返本篤行”:通過時刻謹記金融初心,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機制,讓金融的“血液”流入實體經濟的肌體,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商業生態,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這一年,更多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群體從建行獲得金融支持:普惠金融貸款和客戶增速雙雙突破50%。

這一年,企業在建行獲得的金融支持更加有力:截至2019年11月末,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當年累計投放1700億元,餘額突破1100億元,普惠金融貸款當年新增佔各項貸款新增的30%,超過30%是信用類貸款,增長規模與業務總量均在市場中遙遙領先。

這一年,建行廣東省分行在普惠金融上的觸角向四方延伸:覆蓋全省1118家網點的“勞動者港灣”在社區、街道、企業等不同場景服務廣大社會群體;開辦“金智惠民”課程,為灣區大眾送課886場、惠及8.6萬人次。

2019年步入尾聲,但對於建行廣東省分行而言,普惠金融絕非止於當下的碩果累累,在一元復始的2020年,他們仍將直掛雲帆,乘風破浪。

堅定踐行有“魄力”:

首創“稅務流”“技術流”

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從宏觀來看,公平高效的營商環境是促進市場活力的有效保障;而從微觀來看,普惠金融政策的落地是每一家企業發揮能動性的關鍵前提。

因此,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恰恰是當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動指向。而民營及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恰恰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而隨著我國將在2020年消滅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小康,“普惠金融”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

2019年12月13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在京召開。這場會議緊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同時普惠金融再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會議指出,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決做到“兩個毫不動搖”,堅定不移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為企業家營造大膽創業、安心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和就業穩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企業做強做優做精。

在建行廣東省分行看來,踐行普惠金融,一定要在“普”字上下功夫,實現“覆蓋廣、易獲得”。

“在踐行普惠金融的過程中,離不開緊貼市場、圍繞客戶大膽創新。”在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部門相關負責人看來,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和大企業並不一致。特別是科創企業,他們大多重專利而輕資產,這種缺乏“磚頭”的運營方式,讓他們在過去的信貸體系中獲得的幫助十分有限。

“作為一家初創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雲貸’帶來的20萬元循環貸款額度,成為我們運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清遠市巨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燦在介紹時指出,在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之後,通過建行的“技術流”評分,完成線上操作,馬上就獲得了20萬元的循環貸款額度。“所有的申請和日常的使用,都可以直接通過APP實現,一次也不用跑銀行。”

黃燦所享受到的便利源於建行廣東省分行的“科技雲貸”以及創新的“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主要根據知識產權的類別、數量、取得時間等多維數據進行綜合評價,企業不再需要單靠“磚頭”,代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專利技術也可以成為企業獲得運營資金的重要來源。

從“重資產”到“重科技”,背後是建行廣東省分行對於普惠金融的堅持與踐行。

2017年,建行廣東省分行在全國銀行業率先推出了“技術流”專屬評價體系,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累積多年的全國企業專利數據,從專利數量、技術領先程度、公司科技創新實力等多個維度,動態地、持續地判斷企業創新能力,作為傳統“資金流”評價模式的有效補充,為企業進行授信。

除了“技術流”,建行還積極接入政府其他數據,推動普惠金融實踐不斷創新。

例如,建行普惠金融的拳頭產品“雲稅貸”,就通過與廣東省稅務局強強聯合,首創“稅務流”專屬評價方式,實現客戶精準畫像,並通過線上銀稅直連模式,實現了線上自動化審批及全流程在線自助辦理,大幅提升了業務流程效率。

“我們最初是在政府舉辦的銀企對接會上了解到建行的‘雲稅貸’產品。”東莞市鋼之旺不鏽鋼有限公司負責人趙積炳介紹,“雲稅貸”主要依據企業納稅情況進行審批,“而且我們去年的額度只有70萬元,但由於去年的納稅規模增大,今年的額度已經漲到90萬元。我們預計,明年的貸款額度還會再漲。”

從銀行整體來看,踐行普惠金融的“魄力”也創造了業務藍海:截至2019年11月末,建行廣東省分行的普惠金融貸款餘額超過1100億元,當年新增超過400億元,增速超過58%,其中“雲稅貸”累計投放近千億元,貸款餘額超過200億元,累計為近6萬戶納稅等級為A級、B級、M級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

返本笃行:建行广东省分行“三力”支撑普惠金融

2019年8月29日,建設銀行在廣州舉辦全國重點產品客戶推介會

完善服務要“能力”:科技賦能,緩解“融資難”

“事異則備變。”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在《五蠹》中強調,當事物出現變化之時,法律也要隨之而變。事實上,這個頗有唯物主義意味的觀點在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中值得更加關注:建行廣東省分行專門沉下心來做調研,擺在小微企業融資面前,最迫切的“痛點”是效率,其重要性甚至在利率和貸款金額大小的前面。畢竟,商業市場的機會總是稍縱即逝。面對市場的需求,銀行必須改變自己的傳統做法,探索新的金融解決方案。

小微企業融資呈現“小、頻、急”的特徵。過去申請一筆貸款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磨練”,但層層審核之下,資金到賬的時候,企業的資金需求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了。

因此,建行廣東省分行創新“惠懂你”APP工具,通過手機實現信貸業務的全網上辦理,讓企業能夠迅速、方便地獲得金融支持。

“我一開始並不知道建行的‘惠懂你’APP,是我的朋友使用後推薦我的。”中山市米愛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梁文勇在談起建行金融服務時相當興奮。“當時由於公司需要運營資金,我就下載了一個‘惠懂你’APP,通過我公司的綜合數據,測出我的企業可以獲得200萬元的貸款,與其他銀行需要提交企業流水等資料相比,便捷不少。”

梁文勇介紹,不過幾天時間,他就完成從申請到放款的所有程序,“之後我還通過抵押快貸獲得了一筆貸款。目前,我企業一共有600萬元的運營資金是通過建行的金融服務獲得”。

截至2019年11月末,該行“惠懂你”APP下載量已突破了150萬次,註冊用戶91萬戶,企業訪問量450萬次。通過“惠懂你”APP放款近百億元,在建行的數據監測顯示屏上,這些數字還在不停地跳躍增長,恰似實體經濟在獲得“血液”後的有力脈動。

但單單靠著踐行普惠金融的“一腔熱血”,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在貸款經營中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

同時,儘管普惠金融在服務上側重弱勢群體,但是它並非不計成本、不顧風險。聯合國在2005年首次提出這一概念時,亦特別強調“普惠金融”應當在可負擔的成本之上開展。

為此,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主動研究新打法,力求在普惠金融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下好新型風控的“先手棋”:對於大數據、科技化的線上產品,要建立起相應的智能化風控工具;通過用好預警、監測、可視化圖譜等工具,做好風險信息的核查,增強風險預判的主動性。

“過去針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管理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在現在的環境下控制好風險,如果一味守舊的話相當於是‘穿新鞋走老路’。”建行廣東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的相關負責人指出,大數據和互聯網、智能技術提供了新的風控技術條件,希望藉助新技術,在普惠金融探索前行的路上走得更踏實、更穩健。

在相信大數據風控的同時,建行廣東省分行並不盲從數據:線上業務要多借助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建立起新型的風控管理體系和機制,通過數據分析精準把握業務風險點。還要通過線下的融合去判斷風險程度,並據此制定對策。儘管在風控打法上不斷推陳出新,但信貸管控的原則和理念並未改變。

作為國際化的課題,普惠金融所指向的,是對於傳統銀行體制機制的自我革命,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情懷”,更需要對於風險防控的“能力”。

保持戰略靠“定力”:不止為企業節約13億成本

風物長宜放眼量。

早在2014年建行成立60週年之際,“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建設能力、防範金融風險能力、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就已經成為建行全體員工的不懈追求。

2018年,連續3次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累計為10.3萬家普惠金融客戶節約3.56億元利息支出。

2019年,建行廣東省分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11月,小微企業加權平均年化利率比2018年下降0.77個百分點,累計為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13億元。在真金白銀讓利於小微企業的同時,建行廣東省分行嚴格執行“七不準”“兩禁兩限”等規定: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除貸款利息外,堅決不收任何擔保、過橋等費用,免收貸款承諾費、財務顧問費等26項服務項目,對對公一戶通、組合印鑑管理等7項服務均給予優惠。忠實踐行普惠金融,體現國有大行的責任和擔當。

但普惠金融並不只限於金融服務,針對增強“三個能力”,建行廣東省分行針對製造業推出“傘式服務”模式,旗幟鮮明提出為製造業“遮風擋雨”:除了做強做優信貸扶持,更是聚焦製造業留住人才、穩定隊伍、企業成長與員工提升等痛點,利用民工惠、住房租賃、建行大學等特色產品和平臺給出解決方案,全方位為企業降成本,讓金融養分進入到每一個產業鏈條之中。

例如擁有8.5萬員工的格力電器,也一直受困於如何破解“租房難、租房貴、租房差”的困擾,從而留住人才。

建行廣東省分行從近年來總行力推的住房租賃戰略中受到啟發,創新打造“房貴+人才公寓計劃”模式,構建起產業人才住房供給體系。

運用該模式,建行簽下位於珠海界湧萬科城項目的200套回遷房,專門為格力電器1200名員工創新定製的“好房子”,不僅可以享受3年長租期,租金更是低於市場價,為企業大大降低了成本。

“按照建行目前的租金設計,格力電器1200名員工住下來月總租金75萬元,平均算下來每個人一個月625元,與周邊散租每月1500元租金報價相比,一年可為企業節約租金1260萬元。”建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不僅能降低企業成本,更為企業留住人才,進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向前發展。

在踐行普惠金融的道路上,產業耕耘者的上升空間同樣受到關注:2019年4月,成立後的建行大學大灣區金融創新學院舉辦的第一期“金智惠民”培訓班,就受到了40多名來自工地一線的工友歡迎。

企業家們同樣受邀來建行大學學習關於宏觀經濟、企業戰略、財務管理等內容。2019年6月,建行大學大灣區金融創新學院還組織50餘名科創企業負責人走進復旦大學、上交所,瞄準科創板的學習顯得未雨綢繆。

值得稱道的是,其中兩位學員所在的企業一個月後就成為了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恰是建行的普惠金融服務想企業所想,切實為改善產業生態作出不懈努力的最佳註腳。

“為國為民分憂”,見證的是建行踐行普惠金融的初心;累累碩果,見證的是建行在踐行普惠金融時的篤行致遠。返本篤行,建行廣東省分行在普惠金融的實踐之路上,仍將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