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花榮:2020,去槓桿的最後一年


花榮:2020,去槓桿的最後一年

【一、2020年總體展望】

A股指數震盪程度中等,市場背景和波動形式依然複雜。2020年廉價績優股機會確定性強,雄安概念將冒出成批黑馬。


決定市場的關鍵性因素有:


『01去槓桿的最後一年』

關於去槓桿的時間表,有關領導在2018年初曾經發表過“3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的講話,有理由認為這就是去槓桿劃定了明確的時間表。

另外,分級基金的清理時間表也可以對上述時間表進行佐證:“3億規模以下的分級基金要求要在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轉型;3億規模以上的分級基金,可以將轉型期限放寬到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面這個時間也即2020年底。

最新關於去槓桿的說法是穩槓桿,我認為穩槓桿與去槓桿差別不大,字面上要溫和一些。


『02外部經濟環境是否改善』

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家馬車是投資、消費、出口,其中出口這一塊目前來看存在著不確定因素,這一不確定也影響著消費。因而,2020年比較確定的因素是投資,具體來說就是雄安建設、大灣區的建設。


『03市場基礎制度的改革』

2020年將會進一步進行註冊制改革,這是一柄雙刃劍。市場擴容,毫無疑問的會影響市場的估值,另一方面,國家對於市場有所求,也會給予相應的付出。同時考慮到國家隊因素的存在,我認為2020年的大機會主要存在於“危”之中,有“危”才有大機會,無“危”則是類似於2019年下半年的弱平衡結構機會,只不過強勢股要發生改變,汰高趨低是明智的行為。


另外分拆上市這一新事務也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04上市公司的經濟環境』

上市公司的業績在2020年可能會分化地更加明顯,這就讓上市公司的確定性比以往更加重要。這也是我看好雄安概念的最重要原因,最受益的相關上市公司正好在2019年底處於低位放量的狀態,“戴維斯雙擊”現象的概率相當大。

花榮:2020,去槓桿的最後一年

【二、2020年下半年盈利模式探析】


北京的職業大戶認為,2020年的主旋律是“放棄高價資產,買入廉價資產; 放棄幻想虛幻,買進基建雄安;市場大擴容,投資注意力大縮容。”


『01雄安主題』

雄安建設是最大的經濟確定性,中字頭的建築板塊和區域性建材板塊是最明確的受益板塊,如果一些小公司獲得大訂單,很可能會成為類似於2019年下半年ETC概念股的黑馬。


『02資產重組、借殼上市、分拆上市』

由於中小市值數年的重心下移,以及資產重組政策的放寬,隨著2020年各種不確定性接近尾聲或者明朗,資產重組與借殼上市可能會發生更多的案例。

分拆上市是新鮮事物,A股有炒新的傳統,最先的幾個標的屆時值得研究。


『03“危”中之機』

市場本身弱勢,但是市場各方面都已經經受不起再度大跌的出現,但是大跌的可能性又確實存在,因此把握時機以及倉位均衡很重要。選擇個股時,具有成本優勢比所謂的長遠幻想更加重要與現實。


『04國產替代計劃』

國產化替代是國家戰略。

【三、最後的說明】


本文屬於個人觀點,個人是盲點套利風格,從職業操盤手和機構大戶角度思考分析問題,不一定適合中小投資者、價值投資者、技術分析高手,這點一定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