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5歲機械專業轉行會計的女生,剛拿注會專業階段證書但待遇低,感覺遇到瓶頸了該怎麼辦?

368外賣


剛拿到注會專業階段合格證後,請儘快拿到全科合格證吧。等拿到全科合格證後,就可以申請註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了。

憑藉註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證無論是面試新崗位,還是繼續在現在的公司發展,都會有大的幫助。

註冊會計師不僅就業前景好,而且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從這四個方面就足以判斷:

\t  (1)註冊會計師是一個熱門職業
\t  (2)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巨大
\t  (3)社會對高素質財經人才的需求更為突出
\t  (4)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高
  注會找工作的方向具體包括但不限於
\t  1、會計師和審計師事務所
\t  毫無疑問,按照執業要求,會計事務所對持證人的需要是最大和最迫切的。
\t  擁有註冊會計師證後即可進入四大,即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或者八大內資會計師事務所:瑞華,立xin,天健,天職,信永中和,大華,致同,大信等。這些會計師事務所都擁有非常好的成長環境,提供給註冊會計師更多的發展空間以及職場前景。
\t  2.金融公司
\t  越大的企業,對財務方面的要求就越細緻、越規範。特別是金融公司,更要從戰略的角度出發,對公司財務、經營狀況進行分析,為公司的經營決策、投資控制提供重要依據和建議。所以這些公司對CPA持證人非常重視。
\t  做到財務經理或者是預算主管,通常年薪已經能達到15萬左右,如果做到高管,年薪基本就已經上百萬了。
\t  3.銀行
\t  按性質劃分,要分成是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兩部分。擁有注會證書,如果有相關經驗,可以應聘銀行經理、高級經理等。
\t  銀行系統中,高級客戶經理就是銀行和客戶的橋樑,一個優秀的高級客戶經理不僅有很好的公關能力和營銷能力,能給銀行帶來需要的資源,同時還需要有專業的素養和服務意識,能夠全方位的保護客戶的權益。四大行在招聘高級客戶經理的時候,不僅對學歷和專業以及工作經驗有很高的要求,在證書上還需要持有CPA、等資格證書。
\t  4.諮詢公司
\t  麥肯錫,貝恩兩人都是財務出身,各自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諮詢公司,聲名卓著。CPA備受諮詢公司青睞,積累兩三年經驗,同樣可以發展的非常好。
\t  5、500強等跨國公司
\t  財務部、審計部就不多說了。據稱,近30年以來,500強公司的CEO中有2/3出身財務。洛克菲勒,皮爾·卡丹,巴菲特這些人都是財務會計出身。能進入這些企業都將擁有非常好的發展空間。
\t  6、國有大中型企業(央企)
\t  國有大中型企業對CPA持證人的非常重視,擁有CPA證書在企業內部的晉升非常迅速,企業甚至會安排部分資金獎勵在職學習和獲得CPA證書的員工,甚至部分企業對於在職看看注會的員工給與予帶薪假期,鼓勵他們參加考試等。
\t  7、政府機關
\t  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等諸多主管經濟工作的政府機關機關目前招考的崗位要求中要求候選人擁有CPA證書。在政府機關工作福利待遇非常好,而且工作非常穩定。

高頓註冊會計師


本人以前是it女,後來考了注會然後轉行事務所了,說實話,工資實在不咋的,今年還考了中級和稅務師。財務這個行業,證書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可以入門,將書上知識運用的好的人是極少的,什麼都是要慢慢積累的。女生的話,我覺得還是做財務比較好,我們單位六十的老注會一年拿個二三十萬是很輕鬆的。所謂的人工智能取代論,在中國這個大環境,再過幾十年都是不會實現的,實務中的各種問題,機器人可以處理嘛?公務員的話,中國正處在改革的階段,公務員行業的未來不是很光明吧


Shaka16174623428


頻繁轉行並非是一件好事,有時候是大忌,特別是在你已經考取了注會、又已從事財務三年,再轉行就意味著之前的職業積累基本廢掉了,建議繼續做下去。你目前的心態和情緒,其實很多剛畢業幾年的大學生都會有,焦慮、茫然、錢少,這是正常的,說明你還有職業知覺,而不是混一天算一天的百無聊賴。

我在企業從事財務二十年了,也是從211大學畢業,到家鄉所在地的地級市的會計師事務所幹了兩年,然後跳到企業幹會計,剛開始也很迷茫,一起畢業同學有的工資都很高了,自己還在苦熬。兩年之後,頂頭主管辭職了,推薦我接替他的位置,工資翻了一倍多。那時還單身,生活是沒問題,但沒剩多少,還是想找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甚至想轉行幹銷售,因為同事幾個幹銷售的獎金都很高。

最終轉行還是沒成——主要是信心不足,而自身工作內容又很多,經常加班,找新工作基本也沒什麼進展。過了一年,由於家裡催婚,就和認識了幾年的女朋友結婚了,更忙了,連週末和小夥伴打撲克牌的機會都沒了。

結婚第二年有了小孩,同年我也被提拔為財務經理,事情更多了,當然待遇也提高了不少。整天時家事公事忙得不可開交,忙忙碌碌過了四年左右,才跳槽到另一家集團企業當財務總監。

很多時候,人好像是被“命運”在推著人往前走,想得很多,但做起來真沒那麼容易。按照題注內容所描述,你已從業財務三年了,也有了總賬會計,其實忍一忍再幹一兩年,或許就是你提升的機會,待遇自然水漲船高。如果那時還不能提升,可以選擇跳槽,憑你的學歷、注會資格和幾年的從業經驗,找一份待遇高很多的工作並不難。

還有一種選擇:憑藉注會資格,應聘進入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接觸面廣,學習專業技能更多,但非常辛苦,也是需要沉下心幹幾年才有翻身機會。

職業,最主要還是心態和鬥志等情商方面的素質,專業技能有時候並非主要因素,那些專業知識、技能不如你的,往往爬得更高。所以,如果和同學對比帶來的不是如何借鑑經驗,而是徒增落差感,還是別比較了,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做好自己,認準就堅持下去。

小時候看戲,剛開始戲臺下人擠人,但那些堅持看到最後的人,想怎麼坐就怎麼坐,甚至可以躺著看戲。所以我們老家有句話:戲臺下是站久了的人所擁有的。意思就是:持之以恆。


岑詮


你以為考證就能拿到高薪嗎?那些會計專業四年的豈不白學了?證書只證明你會考,不能證明能力!我老公會計專業大學985,沒考注會前有五六年的從業經驗,從底層一步一步到經理級別,再往上才考的注會。這麼多年打下的基礎不是你一張證就可以走的捷徑。


Donna5906


你真以為有個注會證書就一飛沖天了!?那是教育機構挖的坑.......


微風3241


從我過往幾百起會計人的案例來看,我想告訴你的是“看清未來你想去哪裡”。

我覺得從你的言語裡,發覺你糾結的不外乎以下幾點:

1.已經考取CPA證書,放棄成本過高:

你通過努力,已經考取了相關證書,經歷過CPA,它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後續不從事會計行業,證書很有可能成為一張廢紙。

2.薪水對比IT行業低很多,收益達不到預期:

會計行業薪水前幾年都基本持平,對比IT行業低很多,內心得不到平衡,但是每個行業其實都不易,你看到IT的高薪,看不到背後加班加到通宵

3.感覺供過於求,優勢不太具備:

會計行業的從業者供過於求,基本靠熬,供求不太具備。

從你的觀點來看,我想說點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思考你未來想要去哪裡:

每個個體的生涯規劃不是傳統的10年,而是45年,也就是你有沒有思考過你的終身職業是什麼。

2.盤點你當下的優勢和能力長板,聚焦於此:

盤點下你當下有哪些的優勢,是你過往所忽略的,以及你的能力長板是什麼?打個比方,邏輯能力,溝通能力,統籌能力等等,梳理和盤點,將你未來的職業聚焦於此。

3.放低薪水需求,長遠踐行,抵達目標:

薪水你還年輕,建議從你的優勢裡盤點未來的工作後,眼光放長遠,想到未來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抵達目標。

總之,轉行不是一蹴而就的,多積累,多沉澱,苦練基本功,你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加油!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職業瓶頸導師趙默


說實話,看完這段敘述,我感覺你個人的職業規劃有一些混亂。

第一、你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希望轉行做會計,但轉行的時候並沒有充分調研瞭解清楚會計這個職業的發展前景、對口領域、薪資狀況等,轉行做會計3年還在羨慕別人轉行做IT的人,可見意志並不很堅定。

第二,專業企業做會計三年下來,還考了註冊會計師,說實話挺不容易,說明你學習能力還是很不錯,可又計劃明年要考公務員?我們都知道,公務員考試一般是需要專業對口或者不限專業那種,而你原先的專業是機械類,這是否又意味著你要放棄現在三年的會計從業經驗?而且註冊會計師這個證到了公務員裡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我看也有些可惜!

第三,心態上比較浮躁、焦慮,總是患得患失,很在乎眼前的利益。

可能我這些話說的比較直接,但職業規劃混亂的問題確實存在,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再說兩點看法。

一、會計職業是個“越老越吃香”的好職業,不是做會計沒有前途,而是你把它做成了沒有前途

在我看來,從事會計這份職業,還是挺有前途的。

就你所表述的問題來看,並不是客觀上最會計不好,而是你自己沒有在這個職業發展上打開通道,就好比你習武,沒有打通任督二脈。

首先,你轉行的過程中,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三年內你就可以以一個非財務專業考出註冊會計師,那是非常厲害的,至少說明你學習能力很強!

我曾經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六年,那時候科班的財務人員也未必做得到三年考出這個證,畢竟CPA的含金量在如今職場上還是非常吃香的!

其次,已經考出了註冊會計師,為啥不不考慮去事務所工作試試?

以我的經驗來說,你有了三年財務經歷加上這一本沉甸甸的證,完全可以去應聘。

事務所的歷練對財務從業人員來說有以下優勢和劣勢:

優勢一:成長速度快,因為事務所的節奏比企業做財務要快很多,你自己不著急成長,單位領導和周圍的同事也會逼迫著你快速成長;

優勢二:接觸財務專業知識面很廣,因為事務所做審計,都需要去各種類型的企業客戶處服務,大一點的事務所你還可以接觸到IPO資本市場的業務,這對一個財務新人來說是很寶貴的經驗。

我們以前有句話說:事務所幹一年審計,可以抵上企業幹三年財務。這話雖然誇張和絕對化了一些,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優勢三:收入高,這點自然不必說,比如在我們杭州,大一點的事務所做個項目經理,年入二三十萬基本是有的。

優勢四:跳槽的起點高,到事務所工作幾年以後,再跳槽去企業,一方面你可以拿到更高的職務(如財務經理或者總監),另一方面你也更容易吸引大平臺的興趣(例如你曾經服務過的某個大客戶因為認可你的能力,挖你過去)。

劣勢一:工作強度大,加班多,出差也多,所以事務所基本上招聘年輕人為主,年紀大一點有家庭的基本難以持續這樣的節奏。

劣勢二:在一些事務所(例如“四大”),進去以後雖然流程很規範,但人員各管一段,你很難接觸專業崗位的全貌。

劣勢三:沒有業務資源,晉升困難。在事務所,最理想就是發展到合夥人,但一般要成為合夥人都要有獨立的業務資源,你只會做審計和簽字是不夠的,所以這點也是比較困難的地方。

總體來說,我覺得考了CPA,你還是可以重點考慮去事務所發展。當然並非企業就一定不行,只不過你原先是小私企,還是有一個跳板會更好。

二、職場人,考慮職業發展問題,一定不要目光短淺

從這個話題來看,你對自己的會計職業發展問題,看得比較短淺。

雖然你現在是在小私企,可能收入也不高,但是你個人的轉型還是有了很好的基礎,包括拿出了CPA的證,為啥不考慮換個更大的平臺去發展呢?

從發展平臺和收入兩個維度來分析,我倒是建議你更注重發展平臺。

第一,你現在年齡應該也不大,可能也沒有成家立業,目前的階段應該儘快尋找一個比較大的平臺讓自己的專業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

尤其是你已經拿到了一本CPA證書,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融入到工作實踐中去,這是需要你迫切解決的。

你可以優化自己的簡歷,找個合適的時機去投遞簡歷,試試更好的機會。

第二,做會計,起步的時候收入低很正常,畢竟你是跨行過來的,而且會計屬於“越老越吃香”,你的經驗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是很難變現出來。

所以不要一味去和別人去比較,人家轉行IT成功的,收入比你高,未必就一定比你優秀,這也是需要看機遇和資源。

就好像我自己,當年畢業的時候試用期月薪才800,後面我通過努力,收入翻倍好多次,還是超越了身邊不少同齡人。

我的觀點是,只要你的選擇方向適合自己,同時也不斷在努力,麵包、鮮花這些都會來,只會遲到不會不到!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作者 : 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自媒體營銷號top5,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高級培訓師,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首先能在25歲的時候拿到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合格證,而且還是從機械專業轉行來做會計,只能說你很優秀,必須誇一誇。


很多學財會專業的畢業生,不一定能夠在30歲之前把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給考過,而且很多人都是考了一半半途而廢的。

職業瓶頸,一是工資待遇無法提高,二是職位的無法提升,唯一解決的方式就是跳槽,說再多挽留的話都沒有用。

擁有一點技術背景的財會人才,是會計師事務所最喜歡的,如果你的英語表達能力1還不錯的話,可以去試試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根據其公佈的最新工資政策,最底層的審計員起薪都是9000塊錢每個月,如果自己夠努力的話,工作5,6年晉升為項目經理,薪酬上升到30,40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不想或無法進入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可以考慮進入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也是很歡迎您的加入。

擁有理工科的專業背景是很大的優勢,再來搭配你財會方面的專業能力,妥妥的能夠進入國內大多數的會計師事務所。


底層的審計員工資待遇可能不會太高,但是你的能力在那兒,晉升應該很快,甚至跳級都有可能。同時在這裡沒有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壓力那麼大,更加容易堅持走到項目經理以上級別。

對於多數人來說,會計師事務所並不是值得工作一輩子的地方,年過35歲之後,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所以很多人把會計師事務所當做一個跳板,在35歲之前積極的積累經驗,然後高薪跳槽到去企業從事管理工作。


財經奧迪特


乍一看一團混亂!實際上就是不是到自己想要什麼給鬧騰的。機械專業、國企、會計、IT、公考......總覺得別的山頭的花兒香。

1: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學習能力很棒!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大學學校不錯,畢業順利國企,自學會計拿證轉行,3年又考了注會,綜合來看,學習能力,考試能力,面試能力,都不錯。而且敢想敢幹,對自己的決定可以負責。

2:好的畢業院校和證書不代表好前程

題主有一個誤區,拿證第一是是一個為了入行的敲門磚,第二,是為了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含金量。而是不考證書去撐起自己的職場發展和薪資待遇。這兩件事情完全顛倒了。如果這樣就可以有捷徑有高薪,大家都回家去考證就OK了。

另外,高薪的職業有兩個值得我們考量的:

1:我們是否喜歡。如果給你一萬塊一個月,讓你做一份996的壓力超大的而且你非常不喜歡的工作你願意嗎?你有考慮過這樣短暫的高薪會給自己的帶來什麼樣的未來嗎?

2:我們是否能夠勝任。如果通過你的調研、瞭解發現,有一份高薪的工作是你理想中的,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跟你的價值觀也很搭,那我們當下是否有能力勝任?

3:不瞭解自己,即便轉型,問題依然存在

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轉型,一定是當下的某一些東西沒有滿足我們。那我們是否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或者什麼對我們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從國企出來,一定不完全是薪資不能滿足你的要求;我相信你想要放棄會計,也不完全是看著其他同學拿著比你高很多的薪水。想一想,到底,讓你有這種想法的是什麼?你想要從轉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高薪?工作環境?社會地位?價值感?工作生活平衡?自我成長?......


如果我們對自我沒有一個很全面的認知。對自己的性格興趣價值觀以及當下具備的能力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的話,轉型的考慮可以往後放一放,也不要去問別人的意見。迴歸到自己身上,好好想一想自己的特質和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東西。以及未來五年十年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和崗位上工作。


職業規劃師貓姐


武書連排前十,厲害,有很多家族一代人都沒考過你,難怪你在職都能過CPA。你的學習能力真是令我羨慕,只可惜你沒有遇到好的社會導師(一般人也難成你的社會導師),你也不至於變得這樣難堪。

我不是老會計,也不是什麼厲害角色。只是年齡稍微大一點,閱歷多一點點,分享自己的見解。

你現在的狀態很可能就像你用的表情,哭笑不得。自己轉型成會計,發現很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同時轉型為IT的同學待遇可能高過未來幾年的自己,很受打擊(並不是他們能力比你強,而是他們選的行業比你好,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也許是想逃避才選擇明年準備考公,只是考了CPA又不捨得放棄。

不要再逃了,真的很累,你從一線逃到二線,從機械逃到會計,因為同學待遇高,又想逃往公務員。你偶爾安靜的時候也會問自己這樣是不是很累,可能自己也覺得很委屈吧。很多人每天都在逃避,很無奈,想讓自己經歷大風大浪,沒有勇氣面對,還要找藉口說沒有機會,事後再來懊悔當初為何沒勇氣抓住機會。

說下我對瓶頸的理解,如果覺得不妥就當過眼雲煙。行業的瓶頸是外在的瓶頸,自身瓶頸才是內在的瓶頸。任何行業都有它的瓶頸,這個因行業性質不同而不同。它的存在只是一種形式,一個框架。我覺得人的自身素質才是真正的瓶頸,分身體和心理兩部分。心理抗壓能力強也是慢慢承受出來的,身體承受能力強也是訓練的,就如小孩學走路一樣。每一次強大都要經歷脫胎換骨,扛過去了就強化一次,逐步增強,就成了強人。其實很多時候自身的突破和強大是因為外在形式(行業瓶頸)強壓成全的,所以扛過來的人總是會感恩曾經努力的自己。碰到強壓就逃避的人,只能一次次的潰敗,這才是最危險的。我欽佩那些主動尋找壓力的人。

我希望你能夠突破自己自身瓶頸,讓自己強大起來,勇敢的面對一次,不管是繼續從事會計,還是再次轉型。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