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貨幣“換錨”之後

中國人民銀行12月28日發佈公告,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運用,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LPR。所謂存量浮動利率貸款,是指2020年1月1日前金融機構已發放的和已簽訂合同但未發放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不包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這實際上是對今年8月“增量貸款LPR定價改革”的延續,由增量擴展到了存量。具體來看,有以下幾個要點:

(1)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2)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字面為“協商”,實際商業銀行很可能有“任務”),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3)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為LPR,除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外,加點數值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佈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

(4)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基準轉換條款時,可重新約定重定價週期和重定價日,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重新約定的重定價週期最短為一年。

(5)如存量浮動利率貸款轉換為固定利率,轉換後的利率水平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換後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

調整的目的在於貸款利率“換錨”

央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完善市場利率機制,形成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基礎的利率機制。2019年8月17日,中國央行已發佈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的公告。據瞭解,目前接近90%的新發放貸款已經參考LPR定價,不過,大量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仍基於貸款基準利率定價。央行認為這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因此,央行出臺政策以解決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的轉換。簡單來說,這是一次貸款利率的“換錨”,從貸款基準利率定價,轉換成LPR定價。

存量和增量市場在同時完成LPR定價之後,相當於扳倒了“利率兩軌並一軌”最大的石頭。

理想的信貸利率傳導渠道是“貨幣政策利率-銀行間市場利率-實體信貸利率”,但實際傳導並不順暢,主要體現在存款利率不能很好反映市場利率變動,而商業銀行貸款主要參考貸款基準利率,也脫離了市場利率“軌道”。如此一來,銀行表內FTP定價就存在兩套體系,一套是基於市場利率定價,適用於金融同業市場,另一套是基於存貸款基準利率,適用於存貸業務。在兩套FTP定價體系下,市場利率的下滑無法有效傳導至銀行貸款利率這一端,導致貨幣政策寬鬆的效果傳導至實體經濟的效果有限。這一現象的根源,就是多年來學界常說的利率雙軌制。

LPR採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定價方式後,由LPR引導貸款利率,傳導路徑由原先的“貸款基準利率-貸款利率”轉變為“貨幣政策利率-LPR-貸款利率”,增加了貨幣政策利率直接影響貸款利率的渠道,有助於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

可想而知,未來似乎不在需要過於期盼傳統降息(存貸款基準利率降息),而是隻要盯住MLF和每月20日的LPR報價即可。因為LPR是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MLF)加點報價的,所以未來MLF利率的調整,會通過LPR影響到實體借貸利率。由此一來,MLF利率下行就可以等同於傳統的“降息”操作。

未來各部門影響:

(1)銀行:如果LPR下行,疊加商業銀行“拉貸款”的客觀需求(提升存款利率),將會明顯抑制銀行存貸差,壓縮銀行利潤。照此推論,為了“逆週期調節”,不至於使商業央行的弦繃得過緊,預計會採用“降準”的方法來做對沖。整體來看,“LPR下行+降準”相當於 “薄利多銷”。既可以降低實體貸款利率,又可以通過“降準多銷”來彌補銀行利潤的缺失。

(2)實體部門:自從今年8月17日LPR定價調整以來,一般貸款加權利率不降反升(三季度末“一般貸款加權利率”5.96%,比6月反而上升了2BP)。本次針對存量市場的LPR能否起到降息作用,關鍵還要取決於銀行、企業、居民三者之間的議價能力。


貨幣“換錨”之後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存款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合計為151.79萬億元。其中大部分應該為浮動利率貸款,今後都需要銀行與借貸者重新談判。對銀行來說,有幾個關鍵的時間點:一是自2020年1月1日起,銀行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新合同必須以LPR定價。二是自2020年3月1日起,銀行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利率轉換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3)房貸:短期來看,如果居民與銀行協商,將固定房貸利率換成以LPR為基準的浮動利率,在“逆週期調節”的帶動下,房貸存在下行趨勢;中長期,在不考慮“重定價週期”的情況下(實際上可以重新約定重定價週期和重定價日,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重新約定的重定價週期最短為一年),當前中國、世界均處於低利率環境,從週期角度考慮,中長期存在利率抬升的傾向,LPR也會隨之抬升。考慮到房貸是10-30年的長期行為,預計也會經歷“先降後升”的走勢。特別地,考慮通脹因素,如果始終沒有進行“重定價”,對於購房者而言,浮動利率並非一定有利。

(4)房地產市場: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43.29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9.05萬億元。根據央行通知,存量房貸定價轉換有兩種方式:一是轉換為LPR,則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佈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二是轉換為固定利率,轉換後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這意味著,無論何種轉換方式,轉換後的房貸利率不得低於原有的利率水平,除非LPR下降(第一種方式)。這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堅守“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向房地產市場發出錯誤信號。

影響測算: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中心的測算,假定明年LPR下降5BP。

(1)對實體部門的影響(假定60%-70%的貸款能夠傳導新政):考慮重定價的因素,上市銀行是利息收入減少140億;按照上市銀行總資產佔比行業總資產65%計算,行業整體預計讓利215億;考慮到上市銀行與非上市銀行的結構差異,預計整體預計讓利會更多。

(2)對商業銀行自身的影響:

中性預期(基於謹慎假設,預計60%-70%的貸款能夠傳導新政):淨息差下降0.51bp,對2020年PPOP和稅前利潤分別影響0.28%、0.45%。對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各板塊的不同影響:影響幅度股份行>農商行>國有行≈城商行。按揭佔比相對較高的國有行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城商行受影響程度最小則主要是信貸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中佔比相較其他板塊要低一些。股份行影響幅度高於農商行主要是受主動負債重定價期限影響。有主動風險管理能力的銀行影響最小。

悲觀假設(除按揭外,LPR降幅全面傳導到所有的存量信貸):淨息差下降0.9bp,預計對2020年PPOP和稅前利潤分別影響0.48%、0.79%。2、對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各板塊的不同影響:影響幅度股份行>國有行≈農商行>城商行。

最後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從週期角度考慮,當前全球處於低利率時期,中國的利率水平也相對較低。如果收益於低利率環境,2020年出現全球經濟弱復甦,利率水平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再次反升。即——隨著經濟好轉,通脹水平上升,LPR先下後升的可能性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