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2020年1月,是黃少楠最忙碌的月份,目前養殖400多頭黑土豬(又名:石香豬、石頭豬),經過一年的飼養,養豬場部分肉豬準備出欄。豬舍消毒後,又要將自繁自養的小豬仔往大棚豬舍裡挪,黃少楠跑上跑下,工人也忙個不停。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黃少楠查看小豬仔。養殖場位於田陽縣洞靖鎮大能村大益屯鄉一個山坳上,海拔663米,處於田陽縣西南部大石山區,距洞靖鎮18公里,距田陽縣城80公里。養殖場佔地面積15畝,種植面積150畝,黃少楠不僅是該家庭農場的負責人,也是大能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及田陽縣青年創業聯盟會員企業理事,先後榮獲“田陽縣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等稱號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黃少楠的養豬場。

“一開始,養殖場選在無路的深山裡,在大石山區深處辦養殖場,是因為遠離人煙,空氣清新,有利於生態飼養和衛生防疫,在2018年底非洲豬瘟爆發時期,也是因為養殖場地處偏僻,完全不受影響平時多為放養,任由在遼闊的大石山裡穿梭,滿山亂躥,採食野草野果。主食為玉米粉和優質牧草,蛋白槡。”黃少楠說。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黃少楠查看發酵的豬草飼料。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主要餵食玉米粉和優質牧草。目前,養殖場通水、通電、通路,為黃少楠規模養殖生豬提供了更為便利的基礎條件,預計到下半年存欄可達到2000頭以上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放養。

由黃少楠創辦的田陽縣億富養殖家庭農場成立於2017年,農場以“公司+農場+農戶”運作模式,嚴格按照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要求,在引種、育雛、飼養、衛生防疫、場地選擇、水源品質、圈舍設計、飼料供應、獸藥使用、產品回收、運輸、包裝、貯存等環節實施標準化生產管理,實現生態養殖目標。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黃少楠的養豬場。

肉豬出欄後,經過清掃消毒的豬舍沒有明顯豬糞味,剛入欄的小豬仔有保溫大棚罩著,5、6名工人正忙著給豬仔餵食。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工人在餵食豬草。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工人粉碎豬草。

黃少楠介紹,養殖場每12個月出欄一批肉豬,一年出欄肉豬500多頭,一頭40公斤左右。豬舍豬糞乾溼分離處理後,用於水果種植肥料。有10多位村民長期在養殖場從事養殖和管理,每人每月工資2500元以上。場地基礎設施建設等也承包給村裡群眾來做,帶動周邊貧困戶11戶,44人。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大石山裡的“豬堅強”華麗變身“致富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